七年级伤仲永练习题22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225266886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伤仲永练习题2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伤仲永练习题2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伤仲永练习题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伤仲永练习题2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5课伤仲永精题精练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1)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_。(2)“父利其然”中“其”指_。()文中最能体现方仲永非凡天资的句子是_。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释义(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3)不能称前时之闻( )_ (4)泯然众人矣( )_3解释下面每组加粗词的意思。(1).父利其然也( ) B泯然众人矣( )(2)A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自为其名()(3)A余闻之也久( ) B不能称前时之闻().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对方仲永的“泯然众人”表示深深的惋惜吗?如果不是,你认为作者写作此文的真正目的

2、是什么?二、阅读理解再读课文,完成57题。5.文章叙事采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何好处?翻译下面的句子。(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7本文语言十分简洁,试举例说明。三、提高训练革(人名,江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属文(写文章),柔之(江革之父江柔之)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父亲去世),与弟观(江观)同生(孪生兄弟),少孤贫,傍无师友(读书没有师友指点),兄弟自相训勖(督促、勉励),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服孝期满)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南朝齐)中书郎

3、王融、吏部谢朓雅相钦重(敬重)。朓尝宿卫(值夜班),还过江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梁书江革传)8解释句中加粗字的意思。(1)柔之深()加赏器 (2)服阕与观俱()诣太学(3)还过()江革 ()见革弊()絮单席()耽( )学不倦 (6)乃脱所著( )襦9幼年的江革与幼年的方仲永个人天赋是否相同?请简述理由。1.长大后的江革和方仲永情况是不相同的,请具体说说不同点体现在哪几方面?11.从江革和方仲永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来看,你最受启发的是什么?参考答案1(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3)

4、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2(1)pn同“攀”,牵,引。 ()y,拜访()hn 相当(4)mn 尽,消失3.(1)A代词,“这样”。这里代“以钱币乞之”的做法。 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2)从B自己(3)A.听说 传闻不仅仅是。作者主要借方仲永的惨痛教训,阐明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从而告诫人们一定要重视并加强后天的学习。5运用先扬后抑的写法。先写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后写他变得平庸无奇,前后互为反衬,对比鲜明,既令人对他的不幸结局感到警醒、惋惜,又表现了对“不使学”的错误做法的否定、批判的态度,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1)他的诗以奉养父母、团结族人为中心思想

5、。(2)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纷纷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来求仲永题诗。(3)他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天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7.提示:本文的语言十分简洁,每一词、句都有其精当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如“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8.(1)很,十分()都,一起 (3)看望(4)破旧 (5)入迷、专注 (6)穿9.不完全相同。都是年少有才,有较高的文学天赋,这是相同的;但相比之下,仲永的天资比江革更高一些,未识书具即能诗。10.不同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家境不同;第二,江革与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而仲永却被父亲拉着“环谒于邑人”,不学习;第三,江革后学有所成,而仲永却“泯然众人”。1.“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分辛劳一分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