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尺度研究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22517334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尺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尺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尺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尺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尺度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尺度研究摘要:居住小区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在居住小区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只使居住者享有舒适、方便、优美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居住化境不断提高的需求。本文则主要从居住小区户外景观的尺度设计如何体现人性化,来探讨小区景观人性化建设的对策体系,期望能是目前小区景观忽略人性化设计的现状有所改变。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人性化尺度1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概述 在房价飙涨的今天,人们对住房的要求已经不再单单是对居住面积的要求,更多的是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居住区景观空间环境是居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景观空间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居住区的整体形象,进而也影响着居住区住房的价格

2、,所以开发商们也非常注重对它的设置。 1.1我国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发展历程 中国的环境景观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不过古代的园林景观大部分是皇家园林,平民百姓的居住周围景观是很少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组团绿化概念,80年代末,开始学习国外居民社区集中绿地、规模绿化概念。一般的,人们把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成为“简单绿化”。90年代末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遍及全国,体现在建筑风格到处是罗马柱和欧式雕塑,植物配置上讲究群植,花团锦簇,豪华气派,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几乎销声匿迹。到了21世纪的今天,人们对住宅环境、园林的档次和品位产生更高要求,与建筑风格相对应、与小区相配套的“主题景观”也出

3、现,形成了“花园小区”的时代居住区环境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1.2居住小区景观相关概念 1.2.1居住小区景观的概念及分类 基于有利于工程技术人员对居住区环境的总体把握和判断考虑,把小区景观分为软质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庇护性景观、场所景观五个类别。软质景观是指以植物配置与种植布局为主要内容的户外景观。硬质景观是与软质景观相对而言的,主要指由硬质材料组成的景观。水景景观指以水为主构成的景观,既包括江河湖海的自然景观也包括人工形成的水体景观。在景观设计迅速发展的今天,“枯山水”景观的理念在全世界逐渐发展起来。所谓枯山水,几块大大小小的石头点缀在一片白沙之中,白沙表面梳耙出圆形和长形

4、的条纹,看上去耐人寻味。欣赏时,需坐在庭前的过道上,慢慢观望,细细琢磨,才能逐渐心领神会。 庇护性景观是指由具有庇护性构筑物所构成的专门景观。主要包括亭、廊、棚架、膜结构等。这类构筑物是小区重要的休憩、交往空间,是居民户外活动的集散点。 1.3居住小区绿地的作用及尺度 软质景观在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一直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起着净化空气、改善生态、营造环境、分隔空间、构筑景观等作用。同时也是居民交互空间和活动场所。 1.3.1居住小区绿地的作用 小区绿化是提高住宅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一般的居住区绿化面积要求达到30以上。如果按照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和环境舒适度来讲应该达到人均绿地面积10m2。具

5、体来说,绿化能够调节小区的气候环境。绿化植被和水体具有降低气温、调节湿度、遮阳防晒、防风抗风、改善通风质量、屏蔽噪声和有害射线、滞尘防污染、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等功能。 1.3.2各级绿地的规划尺度 根据小区规模的不同和实际情况,将居住小区级绿地划分为游园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组团绿地、道路绿地和专用绿地五级。 小游园主要是为了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配合建设的集中绿地。它主要是为老人和小孩服务,活动方式主要是休息、观赏、健身、人际交往等。一般一万人左右的小区应设置不小于500m2,其服务半径为300-500m,应满足小区居民的基本需求。 宅旁绿地是分布在居住建筑前后的绿地,根据建筑的高低、间距

6、大小、向阳或背阴等因素进行布置,是居住区中面积最多的一种绿地。一般的宅前绿地宽度在20m以上(如图2)。但由于住宅的不同形式也有所不同。低层住宅一般会有独立的庭院,可围以绿篱和栅栏,其尺度在10-20m之间。多层住宅的宅前绿地可以用做简单的居民户外活动地,因此可扩大到20-40m之间。 组团绿地其实就是宅旁绿地的扩大或延伸,它的面积不大,形状不一。基于满足日照环境的基本要求、功能要求、空间环境因素三者考虑,组团绿地面积一般应在0.1-0.2公顷之间,最多有两边与小区主要干道相接。服务半径小,约在80-120之间,步行1-2分钟可达。 道路绿地在住宅区绿地中占较大比重,通向各个角落直到每户人家,

7、把中心绿地、宅旁绿地、庭院连成一体。他的宽度视路幅的宽度而定,一般每侧1.5-4.5m。专用绿地则主要指小区内配套的公共建筑,根据不同的需要和规划要求来确定其尺度。 2人性化尺度的设计 2.1人性化的视觉尺度 在以人为参照的观察距离上,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我们能够在12m的距离识别人;在22.5m的距离可以认出人;在25m见方的空间里,人们感到比较亲切,大家可以比较自由的交流。因为超出这个范围,人们便很难辨出对方的脸部表情和声音。这是创造景观空间感的尺度。 (2)通过欧洲大量中世纪广场尺寸的调查和视觉的测试得出;距离一旦超出110m,肉眼就认不出是谁,只能辨出大略的人形和大致的动作。这

8、个尺寸就是我们所说的广场尺寸。即超过110m之后才能产生广阔的感觉。 (3)最后一个尺度是39Om左右,超过这一距离,就是视力较好的眼睛也看不清东西了,如果要创造一种很深远、宏伟的感觉,就可以运用这一尺寸。这是形成景观领域感的尺度。 2.2儿童的尺度需求 小区的活动场所及设施是儿童自发户外活动要素中,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往往儿童发生意外就与这两个因素的设计不当有很大关系,所以应该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生理及心里特点,充分考虑安全和舒适的要求。 小区中能供儿童发挥运动技能的设施,是孩子们聚集玩耍的主要对象,如旋转木马、秋千、滑梯、压板等。在对这些设施的场所设计时,应尽量少用硬质铺装以避免儿童跌倒撞伤。

9、同时,围合场所的植物应多选择低矮灌木和树干短小树叶茂密的小乔木,以避免儿童攀爬跌落。 这些儿童游乐场所的道路设置以舒适的角度来说,其形式应以自然流畅为主,使儿童感觉到与自然的接触。在满足儿童的使用及心里要求下,路宽一般设置在80-150cm之间,并且应具有较强的通达性及指向性。道路两侧的植物除这样需求的大树以外,以低矮的灌木及地被植物为主,避免使用有毒或有刺的植物。 2.3老年人的尺度需求 为了能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符合老年人行为特点与心理特征的景观环境,设计中应该注意到以下几点: (1)安全性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特别惧怕摔倒而孤立无援。所以,在对老年人的活动场所的设计时,应对老年人的生

10、理行为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例如一些坡道的设置,应在普通人设置的参照下,适当的降低坡度或者另设专属道路以满足老年人的使用。对使用轮椅的老人更是如此,一般步行道地面的坡度应在5%以下,并且必须平整。若有高差变化时,要明确的提示,并设有防滑处理。 (2)可交往性 老年人的活动量大大减少,户外的时间多用于散步和休息聊天。心里医疗研究结果表明,孤独寂寞对老年人的健康非常有害,社会交往非常重要。所以,老年人的活动空间应能提供各种交往空间和配套设施的设置。同时,老年人更喜欢在“看别人”与“被人看”中,感受到自身的存在。在老年人活动空间中,应保持视线的通透性,以便老人在谈话中可以很好的观察外界。 (3)可锻炼性

11、 运动是老年人保持健康的最好办法,对老年人活动场所应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设置相应的运动设施,例如尺度适宜(宽1-1.5m)的卵石按摩散步道是比较受老年人喜爱的道路活动设施,除此之外一些成品运动器材也应有所设置。 3总结 居住小区景观的设计应该建立在人与自然平衡发展的基础上,尊重自然是基本前提,认识人性是必要条件,赋予文化内涵是更高要求。无论是城市的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还是城市开放空间的建设以及城市的改造更新,都要牢牢的把握人性化设计的基本原则,体现对人的关怀。 参考文献: 【1】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 段汉明,建筑的尺度与时空特征,新建筑,2000 【3】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 托伯特哈姆林,建筑形式美原则,中国建筑出版社,1987 【5】 布鲁诺赛维,建筑空间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6】 雷达,家具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55 【7】 郝卫国,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刘文军 韩寂,建筑小环境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T. Hamlin著,邹德侬译,建筑形式美的原则,1982 造型艺术美学导论,河北美术出版社,199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