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联想测验综述资料讲解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225142917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内隐联想测验综述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隐联想测验综述资料讲解(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内隐联想测验综述1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 IAT)是 Greenwald 等于 1998 年提出的一种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评价性联系从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 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的新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 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 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众所周知,内隐社会认知是在无意识情况下发生的一种自动化的过程。正 是由于其无意识、自动化的特征,很难通过传统的自陈式的测外显态度的方法 来进行直接测量,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传统的常用的用于内

2、隐社 会认知研究较的间接测量方法如投射测验、传记分析法、反应时法、情景测验 法、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某些方法等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投射 测验、传记分析法、情景测验法等存在难以定量分析、主观性太强、对实验者 本身素质要求太高、说服力不够强等问题;也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则存在只能 涉及社会认知的知觉层面而难以深入的问题。我们认为在社会认知研究中, 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 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 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 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就会不同。在快速反应条件下,被试对刺激

3、 的反应形式是很难有意识控制的,在这种条件下所获得的社会认知结果通常认 为是内隐的。并且,此前反应时法已经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Greenwald 等在既有的反应时范式的基础之上,对传统的反应时方法加以改进和 发展,于 1998年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接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2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范式2.1 实验原理与基本思想内隐联想测验在生理上是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的。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 存在一系列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结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 量两概念在此类神经联系上的距离来测量这两者的联系。在认知上,内隐联想 测验以态度的自动化加工为基础,包括态度的自动化启动和启动的扩

4、散。有关 内隐态度的研究表明,对评价性的语义内容的加工是一种在视觉基础之上的自 动化过程 。内隐联想测验就是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 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进行测量。 它也是以反应时为指标,基本过程是呈现一属性词,让被试尽快地进行辨别归 类(即归于某一概念词)并按键反应,反应时被自动地记录下来。概念词 (如 国 产、进口)和属性词 (如 喜欢、不喜欢)之间有两种可能的关系:相容的 (国产 喜欢,进口不喜欢)和不相容的 (或相反的)(如国产不喜欢,进口喜欢)。 所谓相容,即是指二者的联系与被试内隐的态度一致,或日对被试而言二者有 着紧密且

5、合理的联系,否则为不相容或相反 当概念词和属性词相容,即其关系 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二者联系较紧密时,此时的辨别归类在快速条件下更 多的为自动化加工,相对容易,因而反应速度快,反应时短;当概念词和属性 词不相容,即其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不一致或二者缺乏紧密联系时,往往会 导致被试的认知冲突,此时的辨别归类需进行复杂的意识加工,相对较难,因 而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长;不相容条件下的与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之差即为内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隐态度的指标。这样,概念词和属性词关系与内隐的态度一致程度越高,联系 越紧密,辨别归类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就越高,因而反应时越短,而不相容条件 下

6、,认知冲突越严重,反应时自然会更长,其间的差就会更大,表明内隐态度 越坚定。总之,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原理是当两个概念相似或者在被试的记忆 中有联系的时候,比两个概念不相似或在记忆中没有联系的时候反应快。2.2 基本实验程序施测分为五个阶段:1 、呈现目标词,比如国产品牌和进口品牌,让被试归类并 做出一定的反应(看到国产品牌按F键,看到进口品牌按J键)。2、呈现属性词, 比如喜欢和不喜欢;并让被试做出反应(喜欢 F ,不喜欢 J ) 。 3 、联合呈现目标词 和属性词,让被试做出反应(国产品牌或喜欢F,进口品牌或不喜欢J )。4、让被 试对目标词做相反的判断(国产品牌J,进口品牌F)。5、再次联

7、合呈现目标词 和属性词,让被试做出反应(进口品牌或喜欢F,国产品牌或不喜欢J )。这五个阶 段分别做20次,各阶段之间可以进行短暂的休息。上述每一反应的反应时及对错情况均由计算机自动记录。按照Greenwald, McGhee和Schwart(1998)提出的记分方法,先把低于300ms的以 300记,大于3 O00ms的以3 000记,错误率超过20%的予以删除;接下来对 所有原始反应时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再对相容组和不相容组(本例中的第三部分 和第五部分)分别计算其平均反应时。最后,把不相容组的平均反应时减去相容 组的平均反应时,这样,所得到的分数便为被试相对于不愉快的词而言,把愉 快词与自

8、我相联的程度,即内隐自尊的强度。3内隐联想测验的应用由于诸多社会认知现象均涉及到评价性联想,故内隐联想测验一经提出,便 在内隐态度、内隐刻板印象、内隐自尊等领域迅速得到运用。Greenwald等率先 (1998)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黑人、白人种族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以一些 典型的黑人姓氏及白人姓氏和包括积极和消极词在内的形容词作为材料,设计 了一个内隐联想测验。结果发现不相容部分的反应时明显长于相容部分,这说 明人们更易于将白人和好的属性连在一起,而将黑人和坏的属性连在一起,证 实了种族内隐刻板印象的存在,还发现种族内隐刻板印象和相应的外显态度测 量之间是相对独立的。Greenwald等(1

9、998)还研究了日裔美国人和韩裔美国人对日本民族和大韩民 族的态度,发现了明显的内群体外群体效应,即他们更容易把快乐的词语 与具有他们自己的民族的特征的名字相连,不快乐的词语与具有对方民族特征 的名字相连,并且内隐态度间的差异比外显态度间的差异要大。Greenwald等(1999)还运用内隐联想测验研究内隐自尊、组内偏差、社会同一 性,发现个体当把自我词和积极的词相联系时比与消极的词相联系时要快得 多,女性更为偏好女性,更倾向把自己认同为女性,并且内隐自尊和组内偏差 的关系受个体自我认同的影响。 Greenwald 等还以内隐联想测验及传统的自尊量 表为工具,运用实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内隐自尊

10、、外显自尊的结构进行了研 究,揭示二者存在低的正相关。在国内,蔡华俭等(2001)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大学生的性别学科刻板印象 进行了研究,发现不管大学生的性别和专业如何,都显著地把理工科和男生相 联,把人文学科和女生相连,并且,内隐刻板印象和相应的外显测量间相关很低,二者是相互分离的蔡华俭等(2002)还以内隐联想测验和相应的外显测量为 工具,运用实证性因素分析对大学生的性别自我概念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4内隐联想测验的新进展近来研究者提出了三种IAT测验的改变形式:Wigboldus IAT (WIAT)Wigboldus 这样用 IAT ,他提供一个目标概念和两个属性概念。比如,第一个任 务

11、,要求被试看到积极的词和与伊斯兰信仰有关的词(如古兰经) 时揿左键,看到消 极的词时按右键。第二个任务,要求被试看到积极的词揿左键,看到消极的词和与 伊斯兰信仰有关的词揿右键。如果被试在第一个任务上做得好,说明对伊斯兰有 积极的态度,反之亦然。他发现,这种IAT结果与被试的自我报告正相关。后来 用这种方法研究被试对不同食物的态度,发现IAT研究结果与被试 的行为一致。Go/ NO - Go Association Test ( GNAT)Nosek等介绍了 GNAT实验程序,GNAT吸收了信号检测论的思想,实验中包括 目标刺激(信号) 和分心刺激(噪音) ,如目标概念(水果) 和积极评价(好)

12、 作为信号, 将目标概念(臭虫) 和消极评价(坏)作为噪音,当呈现水果和好时被试按空格键做 出反应(称为Go),当呈现臭虫和坏时被试不做出反应(称为No - Go)。GNAT包 括两个实验阶段,在阶段1中,被试对目标概念(水果)与属性概念(好)做出反应,对 臭虫和坏则不做出反应,在阶段2中实验者对目标概念(水果)和属性概念(坏)做 出反应,对臭虫和好不做出反应。Extrinsic Affect Simon Task ( EAST)EAST结合了 IAT和Houewer本人所提出的情绪性Simon任务的特点。在EAST 中,积极的词和消极的词都用白色,蓝色和绿色呈现。被试依照所呈现的白 仅供学习

13、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色词汇的归因属性(积极或消极)做出判断,并分别做出反应(比如按左键或右键) , 使得原先中性的按键反应获得了积极(左键) 或者消极(右键) 的意义;对于彩色目 标词汇(蓝色或绿色) ,被试则依据其颜色反应,看到蓝色(无论是积极词还是消极 词) 按左键,看到绿色(无论是积极词还是消极词) 按右键。这样被试对积极的蓝 色词和消极的绿色词的反应就会又快又准。5对内隐联想测验的评价反应时是认知心理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揭示内部加工过程的指标,更是认 知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基本范式, 内隐联想测验运用了反应时这一基本范式,保 持了反应时方法的许多优点,利用被试的快速反应,有效

14、地降低了意识的监控 作用,这使得内隐联想测验具有了与认知启动方法相类似的主要优点,即使被 试不愿意表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通过内隐联想测验也可以揭示内隐态度和 其他的自动化联想。内隐联想测验融合了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设置了相容组 和不相容组,并且利用反应时的差作为测量指标,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个体本身 反应快慢的影响,减少了个体差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较为纯净地反映了过去 经验的强度。设计还使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处于相容或相反的两个极端上, 这就在被试反应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大大增加了测量的敏感性,扩大了效应大 小。由此可以看出,内隐联想测验一个重大突破就是通过对过程的动态的评估 从而实现对内隐态度的

15、静态测量。表面上看它是对反应过程的记录,是一个动 态的过程,实际上该方法是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测量了一个较为稳定的静态 的内隐特质。和传统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相比,由于内隐联想测验是建立 在对内部认知过程的测量之上,能有效地防止意识的干扰作用,因而更具效 度:并且,由于它是以反应时为指标,融入了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因而也更 灵敏;此外,它还极具灵活性,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从而实现对涉及内隐态度 的不同的特质的测量(如,内隐自尊、组内认同等)。正如其他任何新生事物,内隐联想测验也不是尽善尽美,还有不少有待完 善和发展的地方。比如,由于采用反应时作指标,计时精确到毫秒,测验易受 测量情境的影响;关于测验的计分程序是否最佳,怎样处理错误反应和极端值 最佳:测验结果易受练习和年龄的影响等。参考文献:Greenwald提出的内隐联想测验介绍蔡华俭 心理科学进展 2003.11 内隐联结测验(IAT)研究回顾与展望 崔丽娟、张高产 心理科学2004 内隐联结测验的IAT效应和概念联系的对应关系研究吴明证 心理科学 2006.29IAT在内隐助人态度上的应用汪 伟 心理学探新2008第三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