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9寡人之于国也课堂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25058040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9寡人之于国也课堂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9寡人之于国也课堂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9寡人之于国也课堂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9寡人之于国也课堂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9寡人之于国也课堂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堂提升训练筑基达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曳兵() 数罟( ) 洿池()鳖() 不王(wg) 衣帛(y)豚() 狗彘() 庠序(xi)悌(t) 饿莩(f) 胜食(shng)思路解析:除了生字、难字,读文言文还要注意破读的问题,例如王、衣,活用为动词后,要改读为去声。胜,表示“尽”的意思时,在文言里读阴平声。项中“数”应读c;B项中“王”应读,“衣”应读y;D项中“莩”应读i,“胜”应读shng。答案:C2.朗读课文,要正确安排节奏,注意句中停顿。下列句子节奏安排欠妥的一项是(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

2、斯/天下之民/至焉。D.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解析:朗读时如何处理句中停顿,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停顿不当,可能造成语意的误解。句中停顿有一定的规律,总的原则是要有助于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具体来说,如下几点也值得注意:主语和谓语之间停顿;动词谓语如果后面带的宾语较长,动词谓语和宾语之间停顿;要强调的词语后停顿;前后照应的词语前句停顿,后句也停顿;前后句子属对偶句,要有相同的停顿。例如A句,因为“则”停顿,所以上句宜在“如”字后作一停顿;动词“望”和后面的宾语之间也应该停顿;“民”在词组中是主语,又是强调的对象,也宜停顿。A项正确的读法是: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答案:.指出下面

3、句中的通假字( )A.涂有饿莩。B.直不百步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思路解析:当我们无法用这个字的本来意义解读句子的时候,就要考虑是否有通假的用法,通假的规律一般是同音替代,通假字有约定俗成的习惯,因此,对于常见的通假用法要熟记在心。答案:A.涂,同“途”,道路。莩,通“殍”。B.直,通“只”,“不过”。C.无,通“毋”,不要。D.颁,通“斑”,(头发)斑白。4.找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句子。()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A.数罟不入洿池数印C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数。(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中绳 直C.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

4、作汴州 D.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直好世俗之乐耳(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矢十中八九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D.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1)思路解析:A项读c,密;C项屡次;D项数目。答案:(2)思路解析:项不弯曲;项通“值”;C项竟然。答案:D(3)思路解析:A项发射;B项长出;D项头发。答案:C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走.或百步而后止 道路思路解析:A项河,黄河。今泛指河流。项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C项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答案:D6翻译下面的句子。()王好战

5、,请以战喻。_。(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_。(3)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思路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文言的综合能力。着重是虚词、实词与句式。注意(1)句中“请”,()句中“直”“耳”“是”“走”,()句中“树”“衣”为动词、介词结构后置句“树之以桑”,()句中“然而”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王”(n)、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答案:()大王您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作比喻。()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把桑树种上,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4) 然而还不能统一天下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综合应用一、

6、阅读理解(一)阅读下文,完成1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7.“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

7、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中“黎民”的含义是什么?你能举出与这意义相同的另外一些说法吗?8.下列不属于孟子发展生产措施的一组是(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C.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填空 (加引号的部分用课文原句回答) 孟子所主张的“仁政”的内容,概括地说包括两个方面,即_与_。前者,即“_”(用文中的话回答);后者,即“。”(用文中的话回答).对本语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是孟子直接对梁惠王的批评。C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用“刺人而杀之”归罪

8、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D.孟子不仅主张教民,还主张养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7.思路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答案:“黎民”的含义是百姓,常见的还有布衣、黔首、生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8.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筛选能力,注意审题关键词“发展生产”。D是教民,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答案:9.思路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整个作品的理解能力,能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提升探究能力。答案:养民 教民 五亩之宅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道路矣10思路解析:本题

9、旨在考查对作品的整体感知能力。项是孟子对整个统治者的批评,而非直指梁惠王,D项前后顺序颠倒。答案:BD(二)阅读下文,完成1题。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注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

10、皆大惭。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迁高阳郡丞,时无郡将,允济独统大郡,吏人畏悦。及贼帅王须拔攻围,时城中粮尽,吏人取槐叶藁节食之,竟无叛者。贞观初,累迁刑部侍郎,封武城县男。出为幽州刺史,寻卒。(选自旧唐书列传一三五)注:牸:雌性牲口。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教训下 教训:教育训导。累政不能决

11、累政:几任执政者。质于允 济质:请求。孳产至十余头 孳:繁殖。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妻家不知其故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 蔡溃,遂伐楚C.将诣妻家村中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D.恐被连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张允济处事艺术的一组是( )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 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 时无郡将,允济独统大郡A. B. C. D.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张允济,青州北海县人。隋大业年间为武阳县

12、县令,他努力用德行教育老百姓,老百姓非常怀念他。B武阳县里有个人带了头母牛在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了八九年,母牛生下了十多头小牛。到了要分居时,妻子娘家人却不肯归还那头牛,那人就请求允济评判,允济公允的解决了这次纠纷。C.张允济在武阳任职期间,政绩尤其卓异。在武阳县境内,甚至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境况,远近之人都称赞张允济。张允济后迁升为高阳郡丞,当叛贼王须拔进攻围城时,城中粮食吃光了,官吏百姓采集槐树叶藁本草充饥,也没有人叛变朝廷。11思路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实词的含义。C项中“质”是质问的意思。答案:C12思路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中“其”人称代词,那个;指示代词,其中。B项中“遂

13、”连词,相当于“于是”。C项中“将”意思是将要。D项“及”相当于“到”。答案:A13.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表现其以德治县,写元武县前任长官的态度,从而表现允济的工作才能。答案:14.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此人原是元武县人,不是武阳县人。答案:二、语言运用15.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组对偶句,作为“神奇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无羁的长江边,展示了一幅把五十里长江斩断,把三峡万重波涛锁住的神奇画卷。修改为:_思路解析:要注意对偶的上联与下联节奏的一致、相同部位词性的一致等。答案:斩断长江五十里

14、,锁住三峡万重波。(参考)将下列四句话填入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于平直简约,有了音乐的节奏。把整个一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一头勾联着古街,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A. . C. D.思路解析:是对古街的总说,应放于几句之首,分别以“一头”“一头”分述小街,而之“曲曲折折”刚好与之“一波三折”一气贯通并衔上题干最后的“音乐节奏”。答案:C三、写作训练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辩的气势磅礴?你能用比喻的说理方式阐明你的一个观点吗写作提示:本题探讨孟子的说理方法和语言特征。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用比喻说理时要注意比喻运用得当,令人信服,能真正为说理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