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微电子学毕业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25028929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7.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南京邮电大学微电子学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京邮电大学微电子学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京邮电大学微电子学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南京邮电大学微电子学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邮电大学微电子学毕业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南京邮电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一种高速环形压控振荡器的设计学生姓 名B100207范浩如班级学号B10020726专业微电子学、课题背景及意义11课题背景及内容在锁相环、频率综合器和时钟数据恢复等电路中,压控振荡器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VCO)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环路的性能。环形VCO由于高集成度、高可 靠性等优势被广泛采用。从集成电路的发明开始,对电路速度的追求就从未间断,特别是近年来 通信领域的快速发展,更是要求电路能满足越来越高速率的应用需求。作为电路中产生时钟的重 要模块,高速环形VCO的设计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课题拟

2、米用标准的0.18 Am CMOS工艺设 计出一种可用于锁相环的高速环形压控振荡器。1.2课题的意义VCO即压控振荡器,是射频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射频电路多采用调制解调方式,因此 严重依赖本振。而现代通信技术要求复用、跳频等新技术,采用电压控制振荡回路中电容的电容 量,进而改变振荡回路谐振频率就成为实现这些技术的手段之一。二、课题所涉及技术的理论简述2.1 VCO的发展VCO自其诞生以来就一直在通信、电子、航海航空航天及医学等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指 导 教 师 批 阅 意 见该冋学通过广泛地研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对高速环形压控振荡器的基本原理有了明确 的理解,对如何使用cadence软件对压控振

3、荡器的设计及仿真有了明确的实施方案,总体思 路可行,进度和时间合理,已达到毕业设计开题要求,同意开题。指导教师(签名):张长春2014年3月22日在无线电技术发展的初期,它就在发射机中用来产生高频载波电压,在超外差接收机中 用作本机振荡器,成为发射和接收设备的基本部件。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振荡器的用 途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在无线电测量仪器中,它产生各种频段的正弦信号电压:在热加工、 热处理、超声波加工和某些医疗设备中,它产生大功率的高频电能对负载加热;某些电气设 备用振荡器做成的无触点开关进行控制;电子钟和电子手表中采用频率稳定度很高的振荡 电路作为定时部件等。在通信系统电路中,压控振荡器(

4、VCO)是其关键部件,特别是在锁相环电路、时钟恢复 电路和频率综合器电路等更是重中之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电子通信技术领域,VCO几 乎和电流源和运放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2 VCO的性能指标VCO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1)频率调谐范围;2)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3)频谱纯度; 4)推频系数;5)频率牵引;6)电调速度;7)相位噪声。频率调谐范围是VCO的主要指标之一,与谐振器及电路的拓扑结构有关。通常,调谐 范围越大,谐振器的Q值越小,谐振器的Q值与振荡器的相位噪声有关,Q值越小,相位 噪声性能越差。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包括长期稳定度和短期稳定度,它们各自又分别包括幅度稳定度和 相位稳定度。长期相

5、位稳定度和短期幅度稳定度在振荡器中通常不考虑;长期幅度稳定度主 要受环境温度影响,短期相位稳定度主要指相位噪声。在各种高性能、宽动态范围的频率变 换中,相位噪声是一个主要限制因素。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载波信号的相位噪声还要影响 载波跟踪精度。其它的指标中,振荡器的频谱纯度表示了输出中对谐波和杂波的抑制能力;推频系数表 示了由于电源电压变化而引起的振荡频率的变化;频率牵引则表示了负载的变化对振荡频率 的影响;电调速度表示了振荡频率随调谐电压变化快慢的能力。在压控振荡器的各项指标中,频率调谐范围和输出功率是衡量振荡器的初级指标,其余 各项指标依据具体应用背景不向而有所侧重。例如,在作为频率合成器的一

6、部分时,对VCO 的要求,可概括为一下几方面:应满足较高的相位噪声要求;要有极快的调谐速度,频温特 性和频漂性能要好;功率平坦度好;电磁兼容性好。2.3 VCO基本原理目前的振荡器电路可分为两类:正弦振荡器和多谐振荡器。正弦振荡器可以产生近似正弦波的信号输出,一般频谱纯度高,相位噪声性能比较好。 LC振荡器就是典型的正弦振荡器电路。多谐振荡器也可称为张驰振荡器,这类电路通过储能器件(通常是电容)在电路的两 个门限电平之间来回充放电来工作的。张弛振荡器上储能元件的输出波形通常是线性或按照 指数律变化的锯齿波。在开关元件两端则输出矩形波。环形振荡器是典型的张弛振荡器。2.4 VCO的起震条件振荡器

7、产生周期信号,可以用反馈理论来分析。如下图所示,作为反馈振荡器,当它刚 接通电源时,振荡电压是不会立即建立的,而必须经历一段振荡电压的振幅从无到有、逐步 增长的过程,直到进入平衡状态,振荡电压的振幅和频率就会维持在相应的平衡值上.此时, 即使有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振幅和频率仍应稳定在原平衡值附近,而不会产生突变或停 止振荡。2.5 VCO电路环形振荡器是由若干个增益级首尾相连组成的。这个结构的总直流相位偏移为1800。 容易看出,环路以2M*Td为周期振荡(Ts乃是每级再带一级负载而产生的延迟)。在典型的 1C技术中,门延迟在工艺上是可控的,所以振荡器的频率及其变化范围能够在一定精度下 预测

8、。图2环形振荡器可采用多个增益级来构成。但对于单端电路,总的增益级级数必须是奇数, 不然电路就会进入“闩锁”状态。这点从前面几节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出。如果型.8中的环形 振荡器由5级反相器构成。那么振荡频率就是l/(10T)。但如果放大级采用差分结构,就不一定要求级数是奇数了。因为只需要把差分输入的两端调换一下位置,就可以实现环路直 流1800的倒相。所以采用差分对形式的增益级可以构成偶数级的环形振荡器。这是一个比较 重要的特性。同时,环形振荡器可以产生多相位的波形,这一点也是它的一个重要的特性。射频高速 系统中经常要用到正交信号。若采用4级的环形振荡器,振荡时每级的交流相移为45,每 两级的交

9、流相移就是90,从而可以很方便的得到0和90的本振信号。环形振荡器的级数 是根据各种不同的要求来确定的,比如速度、功耗、噪声抑制能力等等。在大多数应用情况 下,通常3到5级可以获得最优的性能。2.6 VC0的几种增益级环形振荡器中的增益级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图4给出了几种实现方式。为了减小电源 和衬底噪声的影响,通常每单元都采用差分结构。Vde| r jwjvin%4OVddMi图4Q* I *0JU经过无数研究者的改进和验证,从最初的简单的延迟单元演变出更多种类更好性能的 延迟单元,从单端的延迟单元演变成差分延迟单元,从简单的负载演变成结构略为复杂但能 带来性能上的提高的负载,目前的环形振荡

10、器的研究正在向多样化结构发展。普遍采用的几种结构如图5-7所示。图5图6图72.7提高环形振荡器振荡频率的几种方法如前面所述。如果要提高环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关键在于减小单个延迟单元产生的延 迟,而要达到这种目的,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针对环路连接结构做一些改动;二是可 以考虑改变延迟单元内部的连接结构。对应上面的两个方面,当前采用的提高振荡器频率的 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称为前馈(feed-forward)或者双延迟路径技术(dual delaypaths technique),是通过改变环路的结构来减少单元延迟的;另外一种是采用矢量叠加方法,通 过改变延迟单元内部钓连接结构来减少单元延迟的

11、。前馈技术或者双延迟路径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一般的环形振荡器结构内部仅存在一条环 路,即延迟单元首尾相连所组成的主环路,而采用前馈技术或者双路延迟路径技术构成的环 形振荡器结构内部则存在两条环路,即主工作环路和二级工作环路。主环路是连接每级延迟 单元的N输入对管与前一级差分输出对管的环路(注意:连接原则是将极性相反的端相连), 而二级环路则是连接每级延迟单元的P输入对管与前两级的差分输出对(注意:连接原则是 将极性相同的端相连),如图8所示为一个三级的采用前馈技术连接的环形振荡器的框图。图8上图中粗实线部分代表的是主环路(prilmry 100p),细实线部分代表的是二级环路 (secondar

12、y loop)。我们知道,P管的速度比N管要慢,采用前馈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提前 开启P管(也就是开启P管的电压比开启N管的电压先到达)来减少单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 从而提高整个电路的振荡频率。参考资料1 毕查德拉扎维.陈贵灿,程君,张瑞智等译.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M.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2 马龙.宽调谐低相位噪声的环形压控振荡器设计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3 严菲.环形压控振荡器的研究和电路设计D.南京:东南大学,2007.4 王雪艳,朱恩,熊明珍,王志功.11GHz CMOS环形压控振荡器设计J.半导体学报, 2005, 26(1): 187-1905 李

13、浩.集成SOI CMOS环形压控振荡器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6 陈永洁,刘忠,危长明,王守军低相位噪声CMOS环形压控振荡器的研究与设计J. 微电子学,2008, 38(6): 873-8777 马龙.宽调谐低相位噪声的环形压控振荡器设计D:硕士论文.上海:上海交通大学8 李旺,唐俊.频率源中低相噪VCO的研究与设计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3(06)9 Y. A. Eken, J. P. Uyemura. A 5.9GHz voltage controlled ring scilla tor in 0.18“m CMOS IEEE J. Solid-State Circuits,

14、2004, 39(1): 230-23310 S. Kurachi, T. Yoshimasu, N. Itoh, and K. Yonemura, 5-GHz band highly linear VCO IC with novel resonant circuit C. 2007 Tropical Meeting on Silicon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sin RF Systems, 2007: 285-288实施方案和进度第12周开题报告;第34周 收集、整理环形VCO的资料,熟悉并掌握仿真软件Cadence;第56周 掌握环形VCO的基本原理,设计出延迟单元电路结构,搭建整体电路;第7周“五一”长假;中期检查;第89周调试电路,对电路做针对性优化和改进;第1011周完成仿真,得到电路的仿真结果并进行优化,最终满足要求;第1213周撰写报告;第1314周 答辩准备工作,毕业设计答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