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经验做法材料(最新分享)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224877561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经验做法材料(最新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经验做法材料(最新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经验做法材料(最新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经验做法材料(最新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经验做法材料(最新分享)(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经验做法材料(最新分享)近年来,*银行坚持“四个面向”市场定位,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支持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针政策,加大资金组织和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目前,该行贷款余额*亿元,较年初增加*亿元,增幅*%;其中,涉农贷款*亿元,占比聚焦产业兴旺,深耕支农支小“责任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银行以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利用地缘、人缘优势,围绕“点、线、面”三个维度,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一是“点”上做强,瞄准主体规模化。加大农户贷款投放,积极服务和推动农民转型生产经营模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2、瞄准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信贷产品创新,推广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探索应收账款融资、农业设施抵押贷款等业务,有效减轻“三农”经营主体融资压力。今年年初,疫情形势较为严峻,辖内仁风支行通过减免开户费用及缩短办理时间等一系列便捷措施,成功与42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合作协议,并先后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二是“线”上延伸,突出农业产业化。围绕农业“新六产”,做精做细产业链上各环节的金融服务。立足乡村资源禀赋特点,因地制宜支持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增强农村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行全力支持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商户招商、

3、冷链物流、产品展销中心的打造,助力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互联网+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有效延伸了当地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目前,该行实体贷款*元,较年初增长*元,占全部贷款的*%。三是“面”上突破,推动产业集群化。积极对接农业特色产业园、科技园、示范园等园区金融需求,依托园区厂房按揭、流动资金贷款、微型企业主贷款等信贷产品,支持园区新型产业发展。围绕地方特色小镇规划,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兼顾特色文化、特色功能和特色建筑,在特色小镇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行积极对接辖内济北智造小镇、崔寨智慧物流、孙耿有机食品等特色小镇,量身定制系列金融服务和产品,为特色小镇提

4、供厂房购置、生产经营、生活消费全方位融资支持,以及结算、理财、智e购线上销售等一揽子综合型金融服务。二、聚焦生态宜居,把好提质增效“方向盘”支持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该行坚持绿色发展、持续发展、创新发展,探索构建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优化信贷资金投向,助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统一。一是绿色发展,做好“老树新枝”的文章。把绿色金融发展模式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强化对企业环评情况的考察,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授信的前提条件。引导信贷资源逐步退出“两高一低”行业,积极支持农村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农村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公共卫生设施改造等环境治理项目,实现信贷投放“腾笼换鸟”,

5、助力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目前,该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元,占比*%,较年初下降个*百分点。投向涉农龙头企业、绿色新动能、环保行业信贷资金达*万元。二是创新发展,做好“育种蹲苗”的文章。积极推广绿色信贷、能效信贷,制订差异化的信贷政策,逐步完善绿色农业信贷发放机制。优化调整信贷结构,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改善绿色金融服务模式,根据行业不同生产周期及实际经营情况,量身定制金融服务策略,通过利率优惠、流程简化、考核激励等方式,加大对低碳环保、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科创型小微企业等低能耗产业的金融支持,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年初以来,新增*公司授信*元,其中“政银保”贷款*元;新增*公司“*惠贷”*元。三、

6、聚焦乡风文明,下好普惠金融“一盘棋”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该行坚持将普惠金融的重心放在乡村,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宣传,为乡风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一是布局“线下”,优化基础服务功能。按照“双线四型网点建设定位,加快网点转型工作,持续优化营业网点的物理布局、推动功能升级。推进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农金通等项目建设。优化农金员队伍建设,推动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有效打通“最后一公里”。为提高农金员队伍素质,根据省联社及办事处工作要求,该行全面加强农金员管理推进工作,制定了农金员提升方案,计划将揽存余额在*万元以下的农金员进行清退,对*通业务量较少按照撤机进行处理。二是发力“线上”,完善新型服务模式。着

7、力构建“互联网+金融+农业”服务模式,发挥智e购商城平台优势,建立生产、销售、消费、结算、融资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优质生活用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推广银行卡T+n”模式,依托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助农PoS等产品,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体系。目前,全行智e通个人累计开通*户,较年初增幅*%;智e通企业累计开通*户,较年初增幅*猊*支付累计开通*户,较年初增长*户;智e购本年度新增客户*户,本年度累计交易*元。四、聚焦治理有效,牵住信用筑基“牛鼻子”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该行积极开展信用体系建设,以整村授信工程为抓手,有效提升金融服

8、务乡村振兴的质效。一是突破重围,创新载体解难题。做精做细农户信息采集和信用档案数据库建设,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进一步深挖农村地区的申贷获得率和信贷覆盖率。该行把每周二、周四作为固定营销日,通过开展零售类贷款专项营销、“四张清单”和“两类”客户精准对接等一系列举措,优化信贷流程、延伸营销渠道、实行贷款集中审查审批制度等一系列转型探索,全行主动营销氛围进一步浓厚,信贷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支农支小服务定位进一步坚守。K)月末,实体贷款户均贷款余额40.87万元,较年初增加3.96万元,新增实体贷款户均余额4L67万元;共有“信e贷”客户2191户,贷款余额2.08亿元,占实体贷款的2.79%,较年

9、初增长451户,余额增长7502.43万元。二是巧妙借力,凝聚共识搭平台。加强同政府、人行、监管、法院、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合作,借助村“两委”、农金员等力量和第三方数据平台,充分利用*行原始客户信息数据,整合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进一步完善农户信用档案信息,探索构建更为完善的农民信用信息库平台,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自*通用智慧社区上线以来,该行积极拓展营销,与*社区等完成签约工作,并开始信息导入工作。五、聚焦生活富裕,打好富民强村“攻坚战”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该行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坚持支农惠农,积极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家园。一是抓重点,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10、。以创建乡村振兴样板村为引领,先后助力打造了*个省级样板村、*个市级样板村和*个区县级样板村。同时,大力支持农村安全饮水、道路硬化、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覆盖面,改善和提升农村居住环境。该行对接帮扶的贫困村一曲堤镇闫家村,辖片客户经理为驻村“第一书记”,行领导班子分别对接帮扶*户贫困家庭,并出资为其修整房屋、清理院落、购置家具等,每月按时走访慰问,节假日送去米、油、面等生活必需物资。二是补短板,推动民生生活全面改善。紧跟城镇化加速和农村消费升级发展机遇,大力拓展农民进城购房、置办家庭汽车、生活消费领域信贷业务,创新推广惠农保险、惠农理财等适合农民特点的金融产品。*行

11、有效对接了*医院等医疗领域金融服务,支持县内重点养老服务项目,切实增强民生保障。三是强弱项,推动精准扶贫落地生根。精准对接辖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综合运用小额扶贫贷款、家庭亲情贷、富民生产贷、光伏扶贫贷等信贷产品,探索“产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大户+小户”等模式,有效满足贫困人口融资需求。积极对接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以农村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创业园、农业科技园为平台,支持优秀大学生、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干事创业,激发贫困人口致富发展的内生动力。*村被*联社评为“省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支行全力帮扶当地“双创”产业发展,助力“引凤回巢”,累计投放创业贷款*笔、金额*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