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224842950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奚玮尊敬的各位法官: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我今天所讲的题目 是“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现行刑事诉讼法从 1979年的164个条文,到1996年的 225个条文,法律条文的 规定显得非常简单、概括、抽象,因为数量少,所以满足不了刑事诉讼的需要,实践中 也缺乏可操作性。因而就产生公安机关有自己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有自己的规则、 人民法院有自己的解释。这些规定、规则和解释中,程序与程序、程序与规则、程 序与原则、制度与规则之间冲突碰撞,缺乏有机衔接与制度配套。而且,有些法律条 文本身也缺乏科学性

2、。为了维护法治权威,增强刑事诉讼程序的可操作性,亟需由国 家最高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的方式增添和修改法律条文。更为重要的是,与 1996年刑 事诉讼法修改的历史背景相比,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有几个因 素对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有重大影响:一方面是两次“修宪”的影响。具有“应用宪 法”之称的刑事诉讼法应当在宪法修正之后与之俱进,通过修改积极彰显宪法的精神, 落实宪法的要求,保障宪法的实施。另一方面是执政理念的变化。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成为执政的新理念。在刑事司法领域, 党和国家明确提出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为在刑事司法领域中推动“社 会和

3、谐”指引了方向。第三,我国于 1998年签署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 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现有规定与上述 两个公约的有关要求相比,显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因此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 时需要参照国际人权公约中的相关内容对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和程序予以进一步完 善。第四,2005年我国批准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该公约从实体与程序两个方面 对各缔约国的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同样需要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 相应条款进行修改以贯彻落实该公约的要求。最后,从观念层面来看,10多年来,经过 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人们对程序正义或正当程序的理念已广泛接受,对程序 独立价值的

4、认识正日益深入,“程序无用”或“程序附庸”的错误观念已经得到扭转。 要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真正做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就需要通过刑事诉讼立法 修改,改革刑事诉讼制度,完善刑事诉讼程序,健全刑事程序法制。一、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应当坚持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程序公正与实 体公正并重,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三大基本理念。(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是刑事诉讼的两大直接追求目标。其中,惩罚犯罪体现着 对秩序价值的追求。如果社会上没有发生犯罪,国家也就没有追诉犯罪和惩罚犯罪 以恢复秩序的职责,刑事诉讼制度便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刑事诉讼中的保障人权通常仅狭义地理解为保障被追诉人的权利。

5、 具体而言包括两个方面:在实体上,保证无罪者不受刑事追究和惩罚,保证有罪者依法 受到公正的惩罚;在程序上,保证被追诉人充分行使其诉讼权利。惩罚犯罪和保障人 权相结合反映出秩序、自由等主要价值之间的平衡关系。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是美 国学者帕卡于 1964年提出的有关刑事诉讼的目的与模式的一对范畴。虽然基于类 型化分析的需要,帕卡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定位为两种相互对立的刑事诉讼目的 观,但实际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两者并不冲突;即便发生冲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 计,也能够实现这两者的相互兼容。1. 刑事诉讼绝大多数制度都既有利于保障人权,也有利于惩罚犯罪,惩罚犯罪与 保障人权只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

6、生冲突。2. 尽管有些制度在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方面可能发生冲突,但通过合理的制度建 构,这种冲突能够被控制在最低限度内。3. 从各国犯罪率来看,重视保障人权的英美法系国家犯罪率并不比大陆法系国家 高,这也证明强化刑事诉讼的人权保障机能并不必然削弱其惩罚犯罪的机能。(二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司法实践证明:当事人参与刑事诉讼程序的主要目的并非追求过程的公正,而是 为了在结果上获得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公正裁判。可见,程序的价值首先在于保证实 体价值的实现,如果程序的设计是公正的,并得到遵守,多数情况下实体公正能得到实 现。程序亦有其独立价值,这些独立价值本身就是社会正义的必要组成部分,体现着 民主、法治

7、、人权、文明等精神,并直接影响着案件处理结果的可接受性。换言之, 从尊严、平等等价值维度加以分析,人们在诉讼过程中如何被对待与他们获得何种 实体结果同样重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是互有联系但却又彼此相异的两个范畴,它们各自有其独 立的价值内涵和判断标准,虽然相互影响,但却不能相互代替。那种认为“只要程序公 正,实体处理就应视为公正”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当然,鉴于“重实体、轻程序”的传 统思想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负面影响,在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动态并重的前 提下,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应当着力提升程序的价值,崇尚程序法治,明确程序制裁。(三公正优先、兼顾效率诉讼效率是指诉讼中所投入的司法资源(包括时间

8、、人力、财力、设备等与所 取得的诉讼成果之间的比例关系。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面临对公正与效率价值追 求的双重难题。西方法治发达的国家因为其公正问题在过去的几百年历史中已经基 本解决,因而只需要关注解决效率问题。我国既要实现司法公正的现代化,又要实现 诉讼效率的“后现代化”。在公正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要关注效率;在刑事诉讼正 当程序尚未确立的条件下,又要落实简易程序;在被告人权利保护尚未完成的情况下, 现在又强调保护被害人的权利,并且都是很现实和紧迫的。这可能正是我们的刑事 诉讼法再修改的难点所在。因此,诉讼法学理论研究中必须实现诉讼价值观的转 变。我们认为,理想的诉讼价值观应当以“均衡”为原

9、则,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实现公 正与效率的协调一致,平衡发展。如果发生冲突,则应当“公正优先,兼顾效率”。我国 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应该围绕公正、高效、权威三大价值目标进行。在公正、高 效、权威的关系上应当坚持以公正为灵魂,构建三者的有机统一。二、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主要内容(一关于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问题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构架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改革开放未全面展开, 法学研究刚刚起步的背景下建立的,因而滞后于当代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前进步伐, 对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一些共同性原则也体现不够。我认为,根据现代司法的 潮流和中国实际,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应明确增加规定以下原则:1. 无罪推定原则。

10、2. 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原则。3. 刑事和解原则。“4. 未成年人特别保护原则。(二关于刑事辩护问题加强辩护人的权利保障是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重要内容。2007年 10月 28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律师法,该法中关于刑事辩护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在一 些问题上突破了现行刑事诉讼法。为了确保新律师法的创新规定得以实施,刑 事诉讼法也应对辩护人的这些权利予以确认。对于新律师法没有作出规定而又 与辩护权利保障相关的制度,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还应当予以补充。所涉及的主要 问题如下:1. 明确侦查阶段律师的辩护人地位。2. 加强辩护律师会见权的保障。3. 有效保障辩护律师的阅卷权。4. 加强律师调查取证权的保障

11、。5. 赋予律师言论豁免权。6. 赋予辩护人的拒绝作证权。(三关于证据制度问题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是刑事诉讼活动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近年来,刑事 司法实践中相继出现的若干错案暴露出现行刑事证据制度之缺陷。证据制度的改革 和完善已成为中国刑事诉讼立法的必然趋势和当务之急。我们认为,对于证据制度 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 确立证据裁判原则。2. 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3. 保证重要证人出庭作证。4. 确立多层次的证明标准。证明标准问题是近些年来理论界争论激烈的热点问 题。在诉讼证明理念上,我们主张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相结合。(四关于强制措施改革问题1.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监视居住制度。基

12、于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有关机关常常滥 用监视居住,变相羁押被追诉人。应本着严格控制监视居住的适用、强化被监视居 住人权利的精神,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现行的监视居住制度进行改造:(1提升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缩小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2强化被监视居住人的权利保障。(3明确规定被监视居住人的救济权。应规定,被监视居住的人对监视居住决定 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诉。2.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逮捕制度。应本着从严控制逮捕的适用以及强化逮捕程序的正当性之精神,对现行的逮捕制度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修改和完善:(1提高逮捕的条件。(2 增加规定对检察机关逮捕决定的司法审查程序。(五关于不起诉制度改革问题我国现行刑事

13、诉讼法规定了法定不起诉、裁量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三种不 起诉形式。在当今世界各国,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的适用范围逐步扩大,追求的价值 目标日益多元化。而刑事诉讼法对裁量不起诉的案件范围,按照刑事诉讼法第 142 条第 2款的规定,只限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的案件。条件限制得相当严格,适用空间很有限。因而我们建议扩大检察官的自由 裁量权,增设附条件不起诉。所谓附条件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特定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附条件和附期 限地暂时不予起诉,根据被不起诉人的表现来决定最后是否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 可作如下设计:对于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 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

14、制或者单处 罚金的案件,而且犯罪嫌疑人为初犯的未成年人(18岁以下、初犯的老年人(70岁以 上、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控制能力者、过失犯罪者、防卫过当者等,人民检察院认 为不起诉更符合公共利益的,可以确定 12年期间为对被不起诉人的考验期。人民 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时,可以命令被不起诉人具结并履行如下义务:(1书 面悔过;(2 向被害人道歉;(3 对被害人的损失作出赔偿或者给予被害人补偿;(4 不得侵 扰被害人、证人;(5必要时,可以命令被不起诉人禁止出入特定场所;(6需要治愈精神 疾患,戒除毒瘾的,可以命令被不起诉人治愈精神疾患,戒除毒瘾。被不起诉人违反以 上命令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视情节

15、轻重给予警告处分或者撤销不起诉决定提起公 诉。如果被不起诉人在考验期内故意犯罪,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不起诉决定,一并提 起公诉。(六关于简易程序问题目前,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各种不同形式的简易程序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据统计,英国由治安法官按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 97%;在美国,按辩诉交易处理的案件约占全部刑事案件的 90%。我国刑事诉讼法以专节的形式规定了“简易程序”,它 有助于提高人民法院审判效率,有利于体现当事人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使刑事审判程 序更加科学化、民主化。但现行法律将简易程序适用范围限制较窄,而且未考虑到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程序选择权。因此,我们认

16、为,对于刑事诉讼简易程序改革应 当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2.赋予被告人简易程序的选择权。对于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必须是被告人提出 申请、或者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建议,被告人无异议。3. 实行简易程序的案件,由独任法官审理,公诉人、辩护人可以不出庭,可以不传 唤证人、鉴定人到庭,可以不进行法庭证据调查和辩论。(七关于死刑复核程序问题我们主张,死刑复核程序应当向诉讼化方向进行下列改革:(1 被告人在死刑复核 程序中有权委托律师进行辩护,被告人如果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最高人民法院应当 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2被告人必须有亲自参与权。对被 告人来讲,该程序是

17、最后的辩护机会,应当让其充分行使权利,死刑复核合议庭的法官 应当亲自讯问被告人,直接听取其辩护意见。案件事实清楚的情况下可代之以远程 视频讯问。(3人民检察院在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派员参与死刑复核活动,以便对死 刑案件实行有效的法律监督。(4被害人、被害人的近亲属及其委托的诉讼代理人 经申请也可以参与死刑复核活动。通过被害人对本程序的参与,可以使其了解死刑 核准或改判的缘由,增强复核结果的可接受性和稳定性,降低日后被害人提起申诉的 机率;(5创建死刑复核的听审程序。通过听审,可以增强当事人的程序参与性,让死刑复核合议庭的审判人员更准确地认定犯罪事实,有利于增强死刑复核程序的透明度, 提高被告人、

18、被害人对复核结果的信任度。(八关于审判监督程序问题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是指对已生效裁判的错误进行纠正的特殊救济程 序。我国的审判监督程序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更有改革和完善的必要性。审判监督 程序的改革应当根据司法公正、既判力和禁止双重危险规则的现代司法理念加以改 革。我国过去强调“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这个方针具有片面性,应当加以修正。1.修改再审的理由,确立有例外的禁止双重危险规则。再审理由是指启动刑事再审的必备缘由。这里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确立和适用 禁止双重危险规则问题。禁止双重危险是现代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规则,按照这一 规则,一旦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就不得对被告人进行再次起诉,审判和

19、处罚,也即不得使 被告人因同一犯罪行为受两次以上的刑事责任追究。基于此,再审理由的设计要区 分有利于被判决人和不利于被判决人两种情况:(1有利于被判决人的再审理由,即发 现已生效裁判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致使无罪的人被判有罪、或有罪 的人被处罚畸重。至于有罪认定正确、量刑偏重的案件,考虑到判决的稳定性而不宜改判。 (2) 不利于被判决人的再审理由。 包括:一是应当被判处10年以上刑罚的被告人被判 处无罪,或者应当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被告人被判 处的刑罚低于 10 年的;二 是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亲友贿赂、威胁、引诱、欺骗办案人员或者证人、鉴定人、 被害人等造成错判的。 2提高再审程序

20、审理法院的级别,限制再审次数。 根据刑 事诉讼法,再审法院可以由作出已生效裁判的原审法院进行管辖,且大部分是由原 审法院进行 再审,包括基层法院。这种由原审法院对再审案件进行管辖的方式违 反回避的程序公正要求,也使得再审 次数难以控制。我们认为,基层人民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的终审裁判应由上一级人民法院再审。高级人民 法院的终审裁判应 由最高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指令的其他高级人民法院再审,最高人民法院的 终审 裁判由最高人民法院再审。有权再审的法院,对同一案件只能再审一次。但 是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有充分根 据认为被判罪人为无罪的,有权重复提起再审或者 指令高级人民法院或中级人民法院再审。为有利于被告 人而提起的再审,不得改 判对被告人不利的罪名或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