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考《健康地生活》复习资料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24815756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物中考《健康地生活》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物中考《健康地生活》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物中考《健康地生活》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生物中考《健康地生活》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中考《健康地生活》复习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物中考健康地生活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下图所包含的信息和相关知识正确的是( )A图中的病毒是抗体B该免疫类型是非特异性免疫C该免疫细胞可以产生抵抗该病毒的抗体D该免疫细胞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答案】C【解析】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A错误;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B错误;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C正确;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导致病毒失活,然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掉,而不是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D错误。2传染病

2、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A传染源B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D以上缺一不可【答案】D【解析】【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详解】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老人和小孩等。所以传染病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就流行不起来。故选:D。【点睛】知道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

3、基本环节即能正确答题。3某公司在组织职员体检时,发现有四名职员分别患有肺结核、糖尿病、色盲、甲型肝炎等疾病,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疾病是( )A肺结核、糖尿病B肺结核、甲型肝炎C色盲、甲型肝炎D糖尿病、色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按照传播途径不同,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肺结核、甲型肝炎,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属于传染病;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激素缺乏症,没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色盲是遗传物质改变引

4、起的遗传病,具有遗传性,没有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故选B。【考点定位】传染病的特点;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4学会急救方法在遇到危急情况时可救人一命。以下心肺复苏步骤正确的是( )ABCD【答案】B【解析】【分析】掌握急救常识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心肺复苏的步骤正确是先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开通气道,保持呼吸道畅通,然后进行人工呼吸。【详解】病人在生命垂危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心跳的现象,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

5、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常用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图中施救的先后顺序应是,B正确。【点睛】掌握人工呼吸这种常用的急救措施,既解决题目,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5学校明令规定学生不可以吸烟,更不允许吸毒,下列关于吸烟、吸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尼古丁、焦油可以诱发呼吸道疾病B吸毒严重会影响社会安定C吸毒一旦染上很难戒除D吸烟提神并促进脑发育【答案】D【解析】【分析】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首先危害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的黏膜,然后侵入肺泡,再通过循环系统继而侵害其

6、它的系统,会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详解】A、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可以诱发呼吸道疾病,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A正确;BC、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BC正确;D、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脑缺氧等心血管疾病。D错误。【点睛】掌握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毒品的危害

7、与拒绝毒品是解题的关键。6以下关于急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心跳暂停者进行胸外心脏挤压B发现溺水者,不会游泳也要下水施救C要骨折患者活动关节D高楼发生火灾,赶快从窗户跳下【答案】A【解析】【分析】当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详解】A、在病人停止心跳时,应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帮助患者恢复心跳,A正确。B、发现溺水者,不会游泳不要下水施救,否则会有生命危险,B错误。C、对骨折患者的关节要固定,不要活动关节,C错误。D、高楼发生火灾

8、,捂住鼻子迅速逃离,不能从窗户跳下,否则会造成骨折,甚至有生命危险,D错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7如图是在救护伤员时,医护人员所用的一些急教措施。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抢救措施为心肺复苏、其顺序为“先A后B”B甲图在进行急救前,应注意先使病人呼吸道畅通C某人b处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按乙图位置止血D在甲图和乙图抢救结束后。要立即打120电话呼救【答案】D【解析】【分析】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忘,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详解】A、甲图抢救措施为心

9、肺复苏、其顺序:首先实行胸外按压,再实行开放气道,接着是人工呼吸,故“先A后B”,A正确;B、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吹气。甲图在进行急救前,应注意先使病人呼吸道畅通,B正确;C、动脉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动脉出血呈喷射状或溅出,血色鲜红,因此应该在近心端止血。如图乙中,a处外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应该是动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止血,即伤口的上方指压止血,C正确;D

10、、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D错误。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及止血等常用的急救措施。8图中的四幅漫画寓意人体免疫的防线,其中属于第二道防线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保护人体的三道防线【详解】是溶菌酶、是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皮肤、是黏膜,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此外还有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免疫细胞核免疫器官。9对下图中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B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C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D该免疫

11、类型是特异性免疫【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病原体等异物称为抗原。【详解】A、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A正确;B、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该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把相应的病毒消灭,而不是可以把入侵

12、的病毒全部消灭,B错误;C、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该免疫细胞会产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C正确;D、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D正确。所以答案选择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原和抗体的特点以及免疫的类型。102017年5月18日,第三届健康中国发展论坛既2017健康解码开放合作大会在北京举行。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健康是指身体上没有疾病B人的健康既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有关C少量吸烟和饮酒有助于身体健康D在流感易发的季节,我们可以服用抗感冒的药物,预防感冒,维持人体健康【答案】B【解析】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

13、方面的良好状态,A错误;健康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B正确;少量吸烟和饮酒有害于身体健康,C错误;是药三分毒,尽量不要服用抗感冒的药物,预防感冒,维持人体健康,D错误。11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常识和做法,正确的是A中药是纯天然草药,对人体没有副作用B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C运动员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前都必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答案】D【解析】【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详解】A、是药三分毒

14、,中药虽然是纯天然草药,对人体还是有副作用,A错误;B、要按说明书吃药,并不是吃的越多越好,B错误;C、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人体的免疫力对外来的药物的一种排斥,运动员不一定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C错误;D、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使用前都必须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D正确。【点睛】理解掌握安全用药的常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下列疾病中,都属于病毒引起的是( )A佝偻病、手足口病B艾滋病、禽流感C脚气病、口蹄疫D乙肝病、结核病【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疾病,病毒”可知,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各种疾病的病因,需要平时积累相关实例。【详解】A、佝偻病主要是由饮食中缺少维生素D造成的;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

15、起的传染病,故A错误。B、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艾滋病和禽流感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故B正确。C、脚气病主要是由饮食中缺少维生素B1造成的;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传染病,故C错误。D、乙肝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故D错误。故选B。132011年4月12日,卫生部公布了3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死亡人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这5种传染病的叙述,正确的是()病名发病数死亡数艾滋病35511059肺结核135848200狂犬病9890乙型肝炎11755365流

16、行性出血热6099A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B都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C死亡率最高的是艾滋病D居室消毒可以切断传播途径【答案】A【解析】【分析】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详解】A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表格中的疾病都属于传染病,都是有病原体引起的,A符合题意。B接种疫苗,即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如艾滋病目前还没研

17、制出疫苗,还不能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B不符合题意。C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发病后死亡率最高的是狂犬病,为909891.8%,C不符合题意。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对居室消毒不能切断传播的途径,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的相关内容,结合分析表中的内容来解答本题。14将他人器官移植到患者体内不易成功。从免疫概念分析,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A病原体B疫苗C抗原D抗体【答案】C【解析】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一定的抗体能够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但免疫并不是总对人体有益的,将他人器官移

18、植到患者体内不易成功。从免疫概念分析,移植的器官相当于抗原。15某犬先后接种同种抗狂犬病毒疫苗,血液中抗体含量变化情况如图 所示,下列错误的判断是()A狂犬病毒疫苗能够刺激淋巴细 胞产生抗体B再次注射疫苗,短时间能够产生大量抗体C第一次注射疫苗,两周后产生抗体D第一次注射疫苗后,抗体能持续保护机体【答案】D【解析】【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详解】狂犬病毒疫苗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A正确;

19、再次注射疫苗,短时间能够产生大量抗体,B正确;第一次注射疫苗,两周后产生抗体,C正确;第一次注射疫苗后,产生的抗体较少而且持续时间较短,因此抗体并不能持续保护机体,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疫苗免疫的原理、抗原、抗体特点。16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唾液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免疫能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C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还需吞噬细胞才能将抗原清除D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体,能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答案】D【解析】【分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已”成分,从而破坏

20、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及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详解】A、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一种消化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初步的消化作用;唾液中含有的溶菌酶能够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因此唾液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免疫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B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免疫能监视、识别和消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这就是免疫监视。B正确;C、抗原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吞

21、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故C正确。D、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疫苗进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能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免疫的知识。17体检发现小王体内没有乙肝抗体,医生建议他注射乙肝疫苗注射的乙肝疫苗和免疫方式分別是()A抗体、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答案】C【解析】【分析】(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3

2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4)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详解】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相应病原体的抗体。因此其注射的乙肝疫苗是抗原,不是抗体。接种疫苗可以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抗体具有专一性。所以注射的乙肝疫苗和免疫方式分別是抗原、特异性免疫。【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原、抗体、疫苗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18下列能促

23、使人产生抗体的疾病有()甲亢 色盲 乙型肝炎 夜盲症A B C D【答案】C【解析】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激素异常症、色盲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遗传病、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营养缺乏症,都不能促使人产生抗体;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C正确。19冬季季是流行性感冒多发季节,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拖地、喷洒消毒液,用湿布擦拭门窗桌椅。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这些预防措施及传染病类型分别是( )A切断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染病B保护易感人群呼吸道传染病C保护易感人群消化道传染病D消灭病原体消化道传染病【答案】A【解析】【分析】(1)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

24、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人类传染病可分为四类: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详解】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拖地、喷洒消毒液,用湿布擦拭门窗桌椅。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这些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感冒的病原体主要寄生在呼吸道黏膜部位,主要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因此传染病类型是呼吸道传染病。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的分类。20免疫是机体的一种

25、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答案】D【解析】【分析】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详解】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病;例如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会发生过敏反应,当自身稳定的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人体可能会发生肿瘤。所以题干中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移植的器官被排斥和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都属于免疫的功能,而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不属于免疫的功能。故选D。【点睛】人体的免疫功能指的是:防御、自我稳定、免疫监视防御是指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