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年级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上传人:hong****2021 文档编号:224781717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六年级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浙教版六年级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五至九小节。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和儿童的生机勃勃,体会冰心老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及所寄托的希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冰心奶奶的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冰心奶奶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时,见到很多孩子。她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和园。随着儿童,她来到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看到了开得正旺的海棠花。)学生答后,板书:颐和园、知春亭畔、玉澜堂。2、冰心奶奶要到颐和园去,怎样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的(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复习第一个问题,体现从整体入手。第二个问题也很重要,与结尾呼应。前

2、面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她确定的一个意见;后面则是实践的证明。)二、讲读第二段。过渡:冰心奶奶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和园,去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她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个过渡性的问题,提示了这堂课学习的目标。)1、讲读第3自然段。(1)自读,思考:在知春亭畔冰心奶奶看到了什么(2)交流。(很多孩子;谈笑、休息、游玩。)(3)大屏幕出示第3自然段,引读。(师引)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一;一;(生读)座无隙地!女孩子(师引)也有些孩子;一;一;(生读)大概是(师引)湖面;一;一;(生读)无数坐满儿童(这样引读,主要是提示学生注意领悟这段话之间的内在联系。)2、引读第4自然段

3、。(师引)既然知春亭畔座无隙地;一;一;(生读)我们就沿着(师引)没想到,在转弯的地方;一;一;(生读)总和(师引)知春亭和园门口;一;一;(生读)大概是(这段话是一个过渡,引读一带而过。老师的两处引,提示了地点。)3、讲读第5、6自然段。过渡:迎着儿童的涌流,冰心奶奶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她看到了什么(1)听录音朗读第5自然段。交流,品读。这几棵海棠开得怎么样(开得多而密:开满了、密密层层、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开得旺,生机勃勃:喷、飞泉。春天不可抵挡的力量。)多媒体播放海棠花。指导朗读,练习背诵。(2)范读第6自然段。提问:看着这些海棠花,冰心奶奶忍不住赞叹。她赞叹什么指导朗读

4、。这两句话,用了两个感叹号。怎样读,才能表达冰心奶奶发自肺腑的赞叹之情呢(3)小结。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冰心奶奶在玉澜堂,果然看到了开得旺的海棠花,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感悟到春天的力量!(讲读这两个自然段,采用了由部分到整体的教学思路,很清楚。读的形式选择得也比较恰当。)4、讲读第7、8自然段。过渡:冰心奶奶正在赞叹春光和春天的力量的时候,孩子们围聚过来了。冰心奶奶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交谈的情景是怎样的(1)自读第7自然段。(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3)指名分角色朗读。(要读出冰心的慈爱,女孩的忸怩,男孩的爽朗。)过渡:看着开得正旺的海棠,看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冰心奶奶又想了些

5、什么呢(1)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2)交流,并进一步讨论:花儿和儿童有哪些共同点(需要人培育;活泼、生命力旺盛;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的风采;给别人带来欢乐。)学生答后,板书:儿童活泼、花儿旺盛。学生自由选择朗读方式,朗读7、8两段。(虽然思路和上面是相同的,但形式有一点儿变化。)三、讲读第三段。过渡:冰心奶奶在游览颐和园前,确定游览的思想:游人不知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那么,她游览了颐和园后,她的感受怎么样她最想告诉大家什么1、指名读。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一定会找到春天的;儿童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儿童多处春光肯定美丽;儿童充满了生机,本身就像充满希望与力量的春天。)四、总结。同学们,冰心奶奶在这篇文章中,详细而又真实地记录了她在游览颐和园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想。不仅赞美了春光,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和殷切的希望。同学们,你们是人间最美好的春光,你们才是祖国的春天。让我们一起高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五、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5至9自然段。2、读一些冰心的文章,进一步了解冰心儿童就是一切的爱的哲学,体会她对儿童诚挚的爱。(这是一篇散文。以前也作过教材。文章中有记叙,有描写,又有直接的抒情。直接抒情有三个自然段,这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弄清是作者的所想,再细细地品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安排是好的。)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