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议论文阅读专练及答案(2013山东淄博中考)

上传人:哟*** 文档编号:224738580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议论文阅读专练及答案(2013山东淄博中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议论文阅读专练及答案(2013山东淄博中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议论文阅读专练及答案(2013山东淄博中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议论文阅读专练及答案(2013山东淄博中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议论文阅读专练及答案(2013山东淄博中考)(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 议论文阅读专练及答案(2013山东淄博中考)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 李浩燃 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

2、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8300万人次,“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 含义。 “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一个国家文明意识的自我审思。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泪水,坦言“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做得

3、不好”,公开道歉。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应予以必要宽容并助其改正,但整个社会则应以此为镜、自我检视。 的确,“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有人说,最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提升文明素养,也需在心上刻下这让人蒙羞的“到此一游”。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

4、功洋洋得意时,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时, _,_,这几个字就该闪动警示之光,提醒你触碰到了文明的红线。谨记“到此一游”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 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销都会挂上汉语海报。然而,很多人也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现代化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 同样是神庙,雅典阿波罗神庙的一块石板上,刻着这样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反思埃

5、及神庙刻字事件,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敬,更让我们在文明复兴之路上“递进一层”。 (选自人民日报) 1作者在文中针对“到此一游”这类不文明现象,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3分) 2.第段中作者说 “‘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局提醒更有特殊含义。”“特殊含义”应该怎么理解?(4分) 3.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3分) 4.阅读第段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再补写两个事例,反思我们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以此为镜,自戒自省。(2分) 答案: 1.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质的契机。(3分。如答“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或“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也可。 2.在国外,每个人的文明程度都影响着公众对中国的印象:当出国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时,个人的文明程度在国际上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会更大。(4分) 3.举例论证(事实论证),论述了不文明现象远涉重洋的原因(“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共3分,论证方法1分,观点2分) 4.答案示例: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时,在旅游景点乱扔垃圾时。(2分,每点1分,其他合乎题意者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