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管显示控制器实验报告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224693496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54.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数码管显示控制器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数码管显示控制器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数码管显示控制器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数码管显示控制器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码管显示控制器实验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数码管显示控制器设计成员*J *J *J *J *J *J *J *J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专业年级*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实验日期*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J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指导老师*J *J *J *J *J *

2、J *J *J *J *J *J *J *J *J *J *J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 rT一、实验目的;设计简易数码管显示控制器二、实验要求;1. 数码管显示器从自然数列开始,依次显示自然数列,奇数数 列,偶数数列,音乐符号序列,然后再从自然数列开始显示的循环显 示的功能。2. 数码管显示器具有很好的周期性与自动复位性。3 .设计中由控制端的输出信号自动控制各显示端自动循环显示,数码管显示器可应用于由八段LED数码管作为显示的灯饰中。三、实验器材;555 定时器、74LS160、74LS48、74LS02、74LS08、74L

3、S86、滑动变 阻器(5.6kQ )、8段共阴数码管、电平开关、电阻(2kQ、5100 )、 电容(10p F、0.3p F)。四、设计方案;该数码管显示器要实现循环显示四组不同的数列,即可以考虑设 计四个显示端,每个显示端显示一组数列,让它们分别依次显示一次 即实现了一个周期,再设计一个控制端,输出周期性的控制信号,并 且每个数列显示端的周期是输出控制信号周期的四分之一,这样就可 以让控制模块与显示模块实现周期的同步,即可解决循环显示的问 题。第一组数为自然数列,即可用十进制计数器(741S160芯片)与 七段译码器(74ls48芯片)和七段共阴数码管组成该数列的显示端, 在分析其它数列可发

4、现每列中的数均为自然数,则可以考虑以自然数 列显示端为基础,再进行改进,设计其它几个显示端。由于计数器需要输入时钟信号,则系统中可以用NE555及相关元件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作为信号发生模块,即时基电路。而控制模块与显示端模块均具有周期性,而后者的周期为四个十 进制计数器的计数周期,要是两个模块实现周期相同,则控制端的周 期性应与十进制计数器的周期有关,即该模块可以以十进制计数器为 基础进行设计。五、电路设计;(1)信号发生模块设计NE555 芯片是一种模拟数字混合电路芯片,它是由与非门和两 个电压比较器及其他元件组成集成块,经常用来构成定时电路或矩形 波、方波产生电路,本设计使用它构成多谐振

5、荡器,该振荡器能产生 稳定的时钟信号。多谐振荡器原理图如下:图 1 多谐振荡器原理图此多谐振荡器输出矩形波形脉冲频率可由充电时间常数和放电时间常数确定该系统的周期公式为T=(Rl+R2)ClXln2,为了便于观 察实验现象,系统时钟信号周期应在一秒左右,故R1=5KQ ,R2为阻 值为50K 0的滑动变阻器,可以通过控制R2来改变时钟信号的周期 进而改变数码管的显示频率。本设中,C=10f,则周期的可变范围为 34.65ms3.465s,即可在通过调节R2可调至最佳观测周期。(2)控制模块设计该控制端由一个周期为四十个时钟周期的计数端和四个控制信 号输出端组成,设计图如下: : I -6V:二

6、图 2 控制端设计图其中根据74ls160的计数条件与清零特性设计该模块的计数端。图中U2正常计数并且它的15脚(进位端)与U1的2 (清零端)脚 相连,两者之间组成十进制关系,而如图 U1 的 12 脚接 1 脚使它为 循环周期为 4,该部分总的周期为四十个时钟周期。图中 U2 的 QD,QC,QB,QA 分别对应四位 BCD 码从高到低的四位二进制数的位置。 通过对 QA,QB 两位产生的信号作为控制输入信号,再加上门电路进行 逻辑转换,使四个输出端循环输出高电平,在结合 74ls160 的计数工 作条件,实现四个显示端的依次循环显示。由于 QA,QB 两个输出端在周期为 4 个计数单位中

7、,输出依次为 00,01,10,11,QA,QB 接或非门,则只有在输出为 00 时,输出为 1, 其它时候为 0。QA,QB 先接一个异或门,再让它的输出和 QA 的输出接进一个与 门,该端口输出只有 QA,QB 为 01 时为 1,其它时候为 0。当 QA,QB 先接一个异或门,再让它的输出和 QB 的输出接进一个 与门,该端口输出只有 QA,QB 为 10 时为 1,其它时候为 0。当 QA ,QB 直接接一个与门,则只有在它们的输出为 11 时该端口 的输出才为 1,其余时候为 0。所以以 U11A 的输出控制自然数数列的显示,以 U17A 的输出控制 奇数数列的显示,以 U12A 的

8、输出控制的偶数列显示,以 U14A 的输出 控制音乐序号数列的显示。(3)自然数数列显示端设计用 74LS160 芯片(十进制计数器)作为计数器,让它的输出端与74LS48 译码器的四个输入端相连,进行 BCD 码译码,再在输出端接 7个上拉电阻与用于显示的七段共阴数码管连接。四个输入端均接地使计数器从 0000 开始计数,当计数器正常工作时,数码管可显示自然数列。则自然数列显示端设计图如下:图 3 自然数显示端设计图(4)奇数数列显示端设计由 于 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1000,1001分别是 0-9 的 BCD 码,即可发现奇数的最

9、低位均为1,将自然数显示端的74LS48的QA端(7脚)接高电平,74LS160的QA端悬空,则可 使其显示为奇数数列,不过单个数字的显示时间为自然数单个显示的 两倍。但整个显示端的周期与自然数列显示端的周期相同。当七段译码器(74ls48)的QA端直接接VCC,则该显示端在它 不工作时显示为且不能满足打开电源自动复位的要求,故可以将 74LS48的QA端接到该显示端的74LS160的清零端(2脚),即只有 在其正常工作时它才为1,其余时间为 0,则在上电时该端能自动复 位为 0(上电时只有自然数显示端的清零端为1,其余为 0)。奇数 显示端设计图如下:U312140RCU6了 4L宫佃閑AE

10、 eDR6510oU1 QA-QB QC QDsQNVCCR1510fc510:Q510iR7510阪 LORD *CLRBMPEMTU2 : 74L348mg ng吉也芬衣A E: C E F G图 4 奇数显示端设计图(5)偶数序列显示端设计09中的偶数的BCD码的最低位均为0,结合奇数显示的设计, 只要将74LS48的QA地(置0),则它的输出出为偶数序列。且在该 端口不显示工作时,它仍显示为0,能实现上电时自动复位。其设计 图如下:VCCK IiK71U274L349N-LOAD- -CLR -斗匸4,占h 1 n1仝、74LS160N图 5 偶数显示端设计6)音乐符号序列显示端设计音

11、乐符号序列为 0、1、2、3、4、5、6、7、0、1,把它们转换 成 BCD 码为 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0111,0000,0001。该序列的 数字个数为10,可仍可选择74LS160作为计数器,该序列与自然数 列相比,只是1000,1001变成了 0000,0001。即只要保证74LS48的QD端一直为0,就可以保证将自然数列转换为音乐符号序列。故可以 选用一个与门,它的输入分别为74LS160的QD,QC端且该门的输出与 74LS48的QD端相连,这样就可以保证QD 一直为0。或者直接将74LS48 的 QD 端与地线相连亦可达到效果。其余

12、接法与自然数显示端的设计 相同,设计图如下:CKU3 : - - p T ABCEI* E EQA霊严coRA E: C D E F GR151014LCLW 4ULR -CLK-74LS160N& ma田出彷.匚i in Ci Ci Q Ci in .图 6 音乐符号序列显示端设计图六、电路的调试(1) 信号发生模块调试本实验所用的电源为5V直流电源,当由NE555组成的多谐振荡 器的正负极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时,它的输出端(3 脚)会产生周期 信号,将它与示波器相连,观察其输出波形。若输出波型如图 3.1, 则可认为该振荡器正常工作。图 6.1 周期信号仿真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

13、周期变化,并且观察变化 周期是否满足设计设定范围。并用万用表测量互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 的阻值,结合周期变化,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否为正相关的关系。 如果调节过程中,未能发现信号周期变化,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接错 了,或者是相关元件在焊接过程中已损坏,此时应该用万用表检查电 路,或更换元器件。(2) 控制模块调试将信号发生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中的741S160的2脚相连, 用万用表量程为20V的挡位,分别检测四个控制信号输出端。上电时,测量控制自然数显示的端口的电压值,观察其是否为高电平而其它端口均为低电平,并且经过一段时间(一个74LS160计数 周期)后,该端口变为低电平,而控制奇数显示的端

14、口为高电平,且 其它端口均为低电平,一个 74LS160 计数周期后,该端口为低,控制 偶数显示的端口为高且其它端口均为低电平。如此规律,一个74LS160 计数周期后,控制音乐符号序列显示的端口为高电平,其余三个端口 为低电平。4个74LS160芯片的计数周期后,又循环为控制自然数显 示的端口为高电平并按照规律依次变化。如果检测中有一个控制信号输出端始终为低电平,则可能是与之 相连的逻辑芯片已损坏,可以更换芯片在进行调试。若四个输出端口均为低电平并且不会发生周期性变化,则一定是 该模块中的计数器芯片U9为能正常工作,这可能是U9或U10损坏,可以更换 芯片后再进行调试。并且改变时钟信号的周期

15、时,四个输出端口输出信号的变化 周期也将随之改变。(3) 显示模块调试将控制模块的四个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显示模块的四个741S160的1脚相连。四个741S160的2脚均与信号发生模块的输出 端相连,用万用表检测连接是否正确,检差无误后将系统的正负极分 别与电源相接。观察数码管显示情况。若有一个或多个显示端未能正常显示,则说明该端口中的芯片出 现损坏,若是出现不完整显示,则是741S160芯片出现损坏。若是显 示乱码,则是74ls48译码芯片出现损坏。出现这些情况时,要更换 芯片再进行调试。当调节信号发生模块中的滑动变阻器,观察数码管显示周期的变 化,并选择最佳显示周期。(4) 测试结果分析

16、在测试时,出现的与仿真不一样的地方在上电时,自然数数列显 示端从 4 开始计数到 9,然后奇数显示,偶数显示,音乐符号序列显 示,接着进入下一个循环,此时,自然数显示端能正常的显示0-9, 此后能正常的依次循环显示这四组数列。出现这种问题的可能是在上电的第一个周期内,自然数列显示端 不能正常复位,但从 74LS160 芯片的各引脚的功能分析,将四个输入 端均接地线,可以令计数器从0000 开始计数,即可以复位。实验结 果与理论产生差错,故在实际电路中应加一个复位端,使其能正常复 位。七、实验实物图V IsB-4,八、实验总结本次课程设计,经过选择课题,查找资料,设计电路,实验仿真, 电路检测与

17、调试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完成了设计要求,在这个过程中, 对相关的知识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选题到仿真成功这个过程中,一直坚信一定能成功的完成设 计。但是到了实际连接电路时,由于芯片引脚排列和仿真不一样,而 且多了 VCC和GND这两个管脚,而且门电路都是几个集成在一块芯片 上的,这样一来,实际连线与仿真图中的排列就不一样了,需要自己 进行合理的布局。由于布线的不合理,造成版面导线纵横,这样不仅 影响美观,而且容易产生由导线折断而产生错误,而往往这种错误比 较难找到出错点,会给实验带来很多麻烦。所以合理的布局很重要, 而且导线连接尽量使用插线,那样既连接方便,断开时也比较好找并 能较快的修正。在调试时,控制端的74LS160不太稳定,第一块不能正常的向第 二块进位,从而导致整个控制端不能工作,这也是影响这次实验进度 最主要的问题。开始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是控制端的问题,一连接好就 测试,并不能正常显示,开始认为是显示端出现了问题,一直在调显 示端。后来分模块分别检测,很快就发现问题,进行逐步更改,慢慢 使每一个部分都能正常工作。所以做实验不能只只追求进度,只有每 一个部分,每一个步骤都正确,才能得到最后的正确结果。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还学习了 74LS160, 74LS48, 74LS02,74LS08, NE555等芯片的相关知识。知道了如何正确的去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