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故事情节鉴赏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2456578 上传时间:2021-05-2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8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说故事情节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小说故事情节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小说故事情节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小说故事情节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故事情节鉴赏(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 说 阅 读 鉴 赏 鉴赏小说故事情节海林林业一中高中语文组 学习目标 1.掌握故事情节鉴赏的基本方法 2.学习故事情节鉴赏题的切入点 3.提升故事情节的鉴赏能力 小说情节是在小说提供的特定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它是构成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有的兼有序幕和尾声。它既有自身的特点和艺术(技巧),又对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起着重要作用。基础知识 最短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家里,门外突然响起来敲门声 古代最短的小说是晋朝陶渊明的陨盗,全文如下: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

2、入室,裔附床一呼,二盗俱陨。 最短的荒诞小说:有一个面包走在街上,它觉得自己很饿,就把自己吃了。 佳作欣赏 佳作欣赏 一个苦者对和尚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和尚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他说:“可我就偏偏放不下。”和尚让他拿着一个茶杯,然后就往里面倒热水,一直倒到水溢出来。苦者被烫到马上松开了手。和尚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佳作欣赏5岁“妈妈,烧红烧肉吧” “行,烧”15岁“妈妈,别烧红烧肉了,换换味道” “行,买别的菜”35岁“儿子,啥时候回家吃一顿啊?妈给做红烧肉” “不行,最近忙”50岁“妈妈今天路过你家,给你带红烧肉” “不行,

3、今天不在家”70岁“妈,我想吃红烧肉” 那边,已经没有了妈妈的声音。 2013年全国考试大纲规定:能阅读一般文学作品。文学作品阅读是指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的阅读。文学作品的阅读侧重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事物特点的概括,鉴赏艺术手法,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近几年高考小说阅读“情节”类试题常见题型: 一、情节概括题 二、情节鉴赏题 三、情节探究题 对故事情节的概述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句话、简明的语句分点)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2、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3、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4、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

4、、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5、简要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考查概括小说局部情节的能力) 对小说情节的概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寻找线索,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重要场面、重要事件等几方面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2答题时对事件的概述,应按照“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尤其是“何人”“做何事”不能省)。3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4要注意题干要求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5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

5、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新课标卷】马裤先生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福建卷】双琴祭小说把“双琴”喻为一对恋人,讲述了它们前世为树、今生为琴的“姻缘”,演绎了一出由相爱相依至分离毁废的悲剧。 【江苏卷】邮差先生 小说写了邮差先生给小城里的人们送信的故事。【江西卷】报复 小说描写了剧评家彭恩和演员文亚明之间的一次冲突。【辽宁卷】最后的黄豆小说描写了三代人的兴衰史。 情节是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发展的过程。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小说情节的作用,主要是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发

6、展及主题的揭示所起到的作用。 1一般情节的作用对于小说情节的作用进行分析,一般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和主题思想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具体作用;结构上、有无 “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 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另外,还要注意有时从表达效果上进行分析,即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等。 2小说常用的开头及作用(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具体说,其作用有: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的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2

7、)写景法。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的美好心灵。 【新课标卷】马裤先生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方法点拨】审清题干,第一段,意味着这样的开头对全文有重要作用,答题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答,看看这一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最后再思考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即可。【答案】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8、江西卷】报复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塑造了彭恩尖刻辛辣的剧评作者的形象。开门见山,营造氛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并推动情节发展。此时的盛气凌人与在枪口下懦弱胆小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首尾呼应,以剧评开始,一剧评结束。 3小说的结局及作用(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思维方向)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项链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伏笔: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从主

9、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 剧)揭示了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 (华老栓)愚昧的性格。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她死的原因。(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这样的结局有什么作用?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容

10、易引起读者的共鸣。(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留下了“空白”让读者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江西卷】报复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5分)答:_答:情节突转,类似欧亨利式结尾文章情节结尾时使主人公命运、情节陡然逆转,突然让阅读者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回味无穷,发人深省,久久难以忘怀,并借此深刻地反映主题。【江苏卷】邮差先生 “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 参考:这句话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心情;写“这个小城”的天气好,说明是对生活通常状态的感受。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

11、礼赞。 可读性强的小说一般都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在出人意料的情节发展、不同类型的叙述顺序及戛然而止、留白式的结尾中,充分塑造着人物的性格,展现着文章的主题。小说情节的安排包括线索的安排、情节安排的技巧及情节的结构安排等。 1线索小说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一般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寻找线索的途径有:小说标题、小说中的中心词。 【辽宁卷】最后的黄豆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 【解析】题目中“嚼黄豆”是小说主要人物的

12、一个习惯动作,而且问的是“在全文”有何作用,因些回答本题除考虑到结构上起到线索的作用外,主要应围绕小说三要素与主题的关系来分析。【答案】生动揭示“爷爷”心理,反映“爷爷”专注、执著和顽强的性格特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爷爷”创业、守成过程中的和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为情节发展做铺垫,使故事情节更丰富、更合理。 2情节安排的技巧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作用是制造悬念。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13、。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 剧、喜剧式等。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 3情节结构安排结构主要通过情节的推进或者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来构成。传统小说通常是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构模式。情节的运行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遵循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二是摇摆,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三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俗称为“欧亨利式结尾”。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

14、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乎人的意料,却不能不承认其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强小说情节的生动性。此外还有首尾呼应式,倒叙式,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等。 外国现代小说在结构上赋予小说更多的变化,主要有三种常见结构模式:一是“延迟”式结构。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紧张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二是生活的横断面。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空间。三是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的意识流结构。它打破了时间这一恒常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任意往来。 技巧归纳1情节类题目的解题思路(1)找出情节线索,理清

15、情节的来龙去脉。(2)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2“情节题”的答题技巧 (1)问句、段(或某种情景)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仍然是像散文一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内容作用就是指对刻画人物性格和表现主题的作用。如“它刻画了人物性格”“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结构作用主要指情节上的作用,如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情节:设悬念,让人猜想,引人去读。悬尾:结尾出其不意,急转直下,令人回味。讲抑扬:张弛有度,摇曳多姿。造误会:环环相扣,引发兴味。作照应:前后呼应,结构圆合。埋伏笔:使文章显隐有

16、致,藏露有趣。作铺垫:为下文打下基础。答题模式: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表现了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深刻表现主题。(2)问情节有何特点注意用专业术语回答。如曲折离奇,出人意料;情节发展出入意料,却又步步伏笔,前后呼应;巧用悬念法(误会法、抑扬法、突转法)。 3构建小说“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四级循环答题模式小说的四要素是情节、环境、人物、主题。这四要素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所以,小说答题自然也应从这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角度入手。于是,产生了“情节环境人物主题”四级循环的答题模式。这种模式的精髓就在于:答情节题,既要从情节本身来思考,又要综合环境、人物、主题这三个要素考虑;答环境题,既要从环境自身特点考虑,又要从情节、人物、主题这三个要素考虑;以此循环往复。但不是所有的题都必须从四要素综合作答,要从题目本身出发灵活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