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224476207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已超过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三分之一,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有所放慢。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情况 (一)02X年末已转移农村劳动力约1.7亿人。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个 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2X年末,农村转移劳动力达10万人(约1.亿),比上年增加490万人,增长3。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349,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 (二)1997年以来农村转移劳动力年均增长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两个高潮期:

2、一是1984188年,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平均每年达到100万人,年均增长2%;二是19921996年,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趟过800万人,年均增长8。1997年以来,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的增长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19720X年年均转移5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约,但202年仅增加490万人,增长,低于近年平均水平。 (三)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在转移劳动力中,县域经济吸纳了105万人,占5%;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吸纳了5900万人,占5。在县域经济吸纳的转移劳动力中,县级市吸纳的劳动力170万人,占12.4%;建制镇吸纳730万人,占6.6,乡镇地域内非农企业吸纳8950万人,占91

3、。在转移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的劳动力中,转移到直辖市的劳动力约100万人,占7%;转移到省会城市的劳动力约0X万人,占;转移到地市级城市的劳动力约900万人,占49%。 (四)第三产业吸纳了60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4,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6%。在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制造业的劳动力占%,转移到建筑业的劳动力占%,转移到采掘业的劳动力占8%。在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批发与零售贸易业的劳动力占17,转移到居民服务业的劳动力占1%,转移到交通运输业的劳动力占12%,转移到包括住宿、餐饮、娱乐、文化、教育、体育等其他行业的劳动力占6%。

4、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主要问题 (一)县域经济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减弱。近年来,县域经济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所减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近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进城务工为主。在20X年新增的转移劳动力中,靠进城务工实现转移的劳动力约30万,占新增转移劳动力的70。二是从县域经济返回农业的劳动力逐年增多。从返回劳动力情况看,202X年,县域经济吸纳的劳动力返回农业的人数占全部返回农业劳动力的51.,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其中,从县级市返回农业的劳动力占2.5,从建制镇返回的劳动力占14.9,从乡镇地域内非农企业返回的劳动力占3.%。 县域经济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减弱,使长期以来农村

5、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模式发生转变,“离土离乡”的农民逐年增多。这一转变不仅催生了我国每年春节波澜壮阔的人口大迁移浪潮,使得我国的运输系统不堪重负,而且,也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自身的转移成本。 (二)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较低。从文化素质看,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仅有20%左右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文盲劳动力占15%,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16.5%,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61.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3,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而且,这些劳动力中5%以上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由于文化素质低,又不具备专业技能,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只能选择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造成这些岗位

6、就业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低下。从22X年调查的情况看,因找不到工作而返回农业的劳动力占返回农业劳动力的6%。 (三)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小城镇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主要靠乡镇地域内的非农企业,在县域经济吸纳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县级市吸纳劳动力370万人,占12.4%;建制镇吸纳劳动力30万人,占6.,乡镇地域内非农企业吸纳劳动力840万人,占81。二是城镇化进程慢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了5个百分点,而城镇人口比重只上升了20个百分点。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造成农村第三产业不能随农村工业化的推进而发展,使农村非农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延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四)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滞后。东部地区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4.7%,比全国平均水平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