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授课件解析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24339421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3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汉代儒学授课件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汉代儒学授课件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汉代儒学授课件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汉代儒学授课件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代儒学授课件解析(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汉代儒学汉代儒学(授课件授课件)解解析析061 061 创立三纲五常的伦理家创立三纲五常的伦理家创立三纲五常的伦理家创立三纲五常的伦理家 董仲舒董仲舒董仲舒董仲舒探究探究探究探究1 1:与战国时期相比:与战国时期相比:与战国时期相比:与战国时期相比,秦朝的思秦朝的思秦朝的思秦朝的思想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想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为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1 1 1 1)变化:)变化:)变化:)变化:战国战国战国战国:百家争鸣,思想纷呈;百家争鸣,思想纷呈;百家争鸣,思想纷呈;百家

2、争鸣,思想纷呈;秦朝秦朝秦朝秦朝: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死气沉沉。死气沉沉。死气沉沉。死气沉沉。(2 2 2 2)原因)原因)原因)原因 战国未统一,学术氛围宽松。战国未统一,学术氛围宽松。战国未统一,学术氛围宽松。战国未统一,学术氛围宽松。秦朝巩固统一,思想走向专制。秦朝巩固统一,思想走向专制。秦朝巩固统一,思想走向专制。秦朝巩固统一,思想走向专制。一一.“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批判批判(儒学兴起的背儒学兴起的背儒学兴起的背儒学兴起的背景景景景).背景背景秦始皇秦始皇 丞相臣斯昧死言:丞相臣斯昧死言:“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一尊。私学私学而相与非法

3、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据材料,归纳李斯的言论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据材料,归纳李斯

4、的言论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私学兴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私学兴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建议建议“焚书焚书”,控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控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主义焚书坑儒:焚书坑儒:v焚书:焚书:接受丞相李斯接受丞相李斯建议,焚毁除秦记及建议,焚毁除秦记及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以外的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以外的其他书籍。其他书籍。v坑儒:坑儒:秦始皇疑心一秦始皇疑心一些儒生反对自己,逮捕、些儒生反对自己,逮捕、坑杀了坑杀了460余人。余人。探究探究探究探究2 2 2 2 为什么儒学在秦朝时为什么儒学在秦朝时为什么儒学在秦朝时为什么儒学在秦朝时受到严厉打击?受到严厉打击?受到严厉打击?受到严厉打击?儒学以古非

5、今,抨击时政,不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利于秦的统治。利于秦的统治。利于秦的统治。探究探究探究探究3 3 3 3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秦王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

6、对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国家直接有益。社会国家直接有益。社会国家直接有益。社会国家直接有益。李斯李斯(1 1 1 1)直接作用:)直接作用:)直接作用:)直接作用:有利于巩固秦朝刚刚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巩固秦朝刚刚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巩固秦朝刚刚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巩固秦朝刚刚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 2 2 2)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对先秦思想

7、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的一场浩劫。(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的一场浩劫。(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的一场浩劫。(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评价焚书坑儒:评价焚书坑儒: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匈奴威胁,边患不止匈奴威胁,边患不止诸侯坐大,威胁中央诸侯坐大,威胁中央土地兼并,豪强势大土地兼并,豪强势大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汉武帝该选择怎样的治国思汉武帝该选择怎样的治国思想呢?想呢?二、儒学兴起的表现:二、儒学兴起的表现:(一)儒学独尊(一)儒学独尊1、原因:、原

8、因:1)现实需要:)现实需要:2)用人政策:)用人政策:3)个人发挥:)个人发挥: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面临许多问题,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汉武帝起用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贤良文学”的儒生,担任官职,的儒生,担任官职,以备咨询治国方略;以备咨询治国方略;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使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材料一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下受

9、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材料二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材料三材料三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所守。臣愚以为诸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像董仲舒像董仲舒像董仲舒像 董仲舒董仲舒春秋繁露春秋繁露 汉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 上述材料

10、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汉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a a、提出、提出“君权神授君权神授”与与“天人感应天人感应”.(”.(核心观点核心观点核心观点核心观点)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其影响怎样?其影响怎样?加强君权的加强君权的需要需要中央集权的中央集权的需要需要,缓和阶级矛盾的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需要b b、提出、提出“大一统大一统”和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c、发挥、发挥“仁政仁政”:轻徭薄赋轻徭薄赋.d d、提出三纲五常、提出三纲五常倡孝道,维护封建秩序。倡孝道,维护封

11、建秩序。影响:影响:积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积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家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稳定;推动教育发展。发展;有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稳定;推动教育发展。消极: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不利于学术的发展;消极: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不利于学术的发展;宣扬的纲常伦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具有明显宣扬的纲常伦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具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皆绝其道,

12、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是故南面而治天下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设庠序以化于邑化于邑,渐民以仁渐民以仁,摩民以谊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2 2)据材料,归纳董仲舒的言论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据材料,归纳董仲舒的言论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罢黜百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独尊儒术;兴办儒学教育兴办

13、儒学教育,注重注重思想教化思想教化,以礼治民以礼治民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与秦朝的“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相同的是相同的.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道理?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问题探究问题探究】有道理有道理.都是加强思想控制都是加强思想控制.2 2、从战国、从战国“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到西汉到西汉“独尊儒术独尊儒术”的的转变体现了什么?转变体现了什么?中央集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思想控制的加强思想控制的加强思想控制的加强

14、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大一统局面的形成2、影响:、影响:1)适应了适应了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为其提供理论依据。2)结束了结束了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扼制了学术思想的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自由发展;3)确立了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4)加强了加强了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推动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材料一:有人认为,儒学的本质是消极的、保守的,中国社会要进步,必须

15、彻底“打倒孔家店”。然而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新加坡甚至用儒家思想来治国。材料二、“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人协调、和与中”结合本课你认为儒学的现代价值在哪?我们该怎样结合本课你认为儒学的现代价值在哪?我们该怎样对待儒学?对待儒学?价价值值大一统意识大一统意识维护中华民族统一维护中华民族统一民本意识民本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意识和谐意识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德意识道德意识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态度: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太学的出现(二

16、)太学的出现1、教育体制:、教育体制:1)中央:)中央:2)地方:)地方:创建太学(创建太学(国家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立学校 ););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初建地方教育系统初建地方教育系统););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2、影响:、影响:1)对教育:)对教育:2)对社会风气:)对社会风气:3)对统治基础:)对统治基础:4)对政坛:)对政坛:是儒学教育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的标志;带动民间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打

17、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扩大统治基础;东汉太学生的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势力有所收敛;思考:思考:汉代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反映汉代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反映了怎样的文化趋势了怎样的文化趋势?反映了儒学地位提升,统治者注重反映了儒学地位提升,统治者注重儒学教育的文化趋势。儒学教育的文化趋势。v汉武帝通过哪些措施确立了儒汉武帝通过哪些措施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学的正统地位?罢黜百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表彰六经创建太学创建太学 建立郡国学校建立郡国学校 实行盐铁官制度;铸实行盐铁官制度;铸实行盐铁官制度;铸实行盐铁官制度;铸“

18、五铢钱五铢钱五铢钱五铢钱”统一货币统一货币统一货币统一货币频繁换相,破格用人、设立频繁换相,破格用人、设立频繁换相,破格用人、设立频繁换相,破格用人、设立中朝、颁布推恩令、中朝、颁布推恩令、中朝、颁布推恩令、中朝、颁布推恩令、抗击匈奴、建立郡县、开通丝路抗击匈奴、建立郡县、开通丝路抗击匈奴、建立郡县、开通丝路抗击匈奴、建立郡县、开通丝路-尊儒倡儒为政策制定和推行提供理论准备和尊儒倡儒为政策制定和推行提供理论准备和尊儒倡儒为政策制定和推行提供理论准备和尊儒倡儒为政策制定和推行提供理论准备和人才准备人才准备人才准备人才准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9、排斥、打击排斥、打击秦刚刚统一,需要秦刚刚统一,需要巩固君主专制;巩固君主专制;秦统治受到儒士攻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击儒学发展进入低潮儒学发展进入低潮尊崇尊崇国力强盛,建设大一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的政治需要;统的政治需要;董仲舒发展儒学,适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应了统治者的需要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目的目的实质实质作用作用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文化专制文化专制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三、

20、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选官制度的变化、选官制度的变化2、确立、确立 世官制世官制察举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科举制;隋朝;隋朝;完善:完善:唐朝;唐朝;发展;发展;北宋;北宋;强化:强化:明清。明清。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顾炎武说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凡四百六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凡四百六十余人也。十余人也。”试评述顾炎武的观点。试评述顾炎武的观点。问题探究问题探究:答:答:(1 1)顾炎武这句话是对八股取士的尖锐批)顾炎武这句

21、话是对八股取士的尖锐批评,他的观点是正确的评,他的观点是正确的(2 2)指出科举制度到了明清时期弊端的体现)指出科举制度到了明清时期弊端的体现(3 3)总结:八股取士同秦始皇焚书一样,)总结:八股取士同秦始皇焚书一样,起到了禁锢思想的作用;而他所带来的脱离起到了禁锢思想的作用;而他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比坑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比坑儒更加严峻。儒更加严峻。小结:小结:小结:小结: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秦朝时期秦朝时期西汉初年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汉武帝时应运而生;应运而生;蔚然大宗;蔚然大宗;遭到打击;遭到打击;逐渐复苏;逐渐复苏;正统思想;正统思想;儒

22、学的兴起儒学的兴起1.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它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它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小试牛刀小试牛刀2.“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来不读书。”该诗提到了哪些历史该诗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事件A.统一六国,焚书坑儒统一六国

23、,焚书坑儒 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政治改革,平定山东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3.3.秦朝实行秦朝实行“焚书坑儒焚书坑儒”,西汉实行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是()A.A.压制知识分子压制知识分子B.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C.完善法律机制完善法律机制D.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加强君主专制统治4.4.从战国从战国“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到西汉到西汉“独尊儒术独尊儒术”的的转变体现了(转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强化;思想控制的加强;思想控制的加强;大大一

24、统局面的形成;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B.C.D.A.B.C.D.5.5.秦始皇秦始皇“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文化,钳制了摧残了先秦文化,钳制了思想。他的这一作为主要是针对思想。他的这一作为主要是针对 ()A.A.儒学的独尊地位儒学的独尊地位 B.B.主张分封的思想主张分封的思想C.C.妄议朝政的儒生妄议朝政的儒生 D.D.企图判乱的六国旧贵族企图判乱的六国旧贵族6.下列书籍,在秦朝时不同于其他三项下列书籍,在秦朝时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的是()A、医药之书、医药之书 B、卜筮之书、卜筮之书C、种树之书、种树之书 D、墨家、墨家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汉武帝采

25、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术”的建议,主要是为了的建议,主要是为了()A、强调君权神授、强调君权神授B、宣扬、宣扬“天人合一天人合一”C、实现、实现“大一统大一统”D、缓和社会矛盾、缓和社会矛盾8 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9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源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由此可见,下列论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 B.融合法家、阴阳五行家等学派的思想丰富儒学 C.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主权力膨胀 D.新儒学从根本上唾弃“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