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七单元译文

上传人:sym****28 文档编号:224222976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上第七单元译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上第七单元译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上第七单元译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七上第七单元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第七单元译文(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6.卖油翁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因此以为了不起。他曾在自己家的菜园里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头儿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睛看他,很长时间都不离去。卖油的老头儿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微微地点点头。陈尧咨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的技术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头儿说:“没有什么别的,只不过手浮熟练罢了。”陈尧咨怒气冲冲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呢?”卖油的老头儿说:“怎么敢呢,我是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说完,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舀油往葫芦里倒,油从钱孔中穿过去进入葫芦,但是钱没有打湿。卖油的老头儿接着说

2、道:“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只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只好笑着打发卖油的老头儿走了。27.三峡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没有一点缺口。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见不到日月的。到了夏季,江水上涨,淹没丘陵,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绝。有时遇到皇帝命令急需传达,早上从四川的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湖北的荆州。这中间相隔一千二百多里。即使是乘御快马疾风,也没有这样迅疾。在春冬季节,则有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之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松柏;悬在空中的泉水和瀑布在峰峦间飞速冲荡,更显出水清山峻,草木茂

3、盛。(这情景)给人带来无限的情趣。 每逢到了天气放晴或降霜的早晨,在凄清的林木、寂静的涧谷中,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那叫声)在空谷中鸣荡,哀婉凄切。所以,打鱼的人往往唱道:“巴东三峡哦,巫峡最长;听那绵绵不息的猿猴的叫哦,不禁泪湿衣裳。”28.古文二则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吴县有一个叫蔡璘,字勉旃的人。他重视诺言和责任,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有一个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没有立下任何字据。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蔡勉旃把他朋友的儿子叫来,要把千两白银还给他。他朋友的儿子很吃惊的样子,不肯接受,说道:“哎呀!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而且我的父亲从来没

4、有告诉过我呀。” 蔡勉旃笑着说“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你的父亲把我当知己,所以不告诉你。最终蔡勉旃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戴震难师戴震这一年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蕴藏积蓄久的缘故吧,他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还不肯停下来。先生教大学章句,到“右经一章”以下,戴震问先生“这里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曾子记述的?又凭什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曾子的弟子记录的?”先生说:“这是朱熹说的。”戴震接着问:“朱熹是什么时代的人?”又问:“孔子、曾子是什么时代的人?”先生说:“周朝人。”戴震问:“周朝、宋朝相距多少时间了?”先生说:“差不多两千年了。”戴震又问:“既然这样,那么知悉凭什

5、么知道是这样的?”先生没法回答,说:“这是个不同寻常的小孩。”29.陌上桑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秦氏的楼台。秦家有个美好的女孩,自家起名叫做罗敷。罗敷善于种桑养蚕,常常采桑在城南角;篮子是系着青丝带,笼钩是用桂枝做成。头上梳着云朵般髻,耳上佩着明珠宝饰。下身穿着缃绮的裙,上身穿着紫绮的袄。走路的人见到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须。年少的人见到罗敷,摘下帽子只戴纱巾。耕田的忘记了把犁耕田,锄地的忘记了握锄锄地;来往的人相互埋怨,只是为了看罗敷。从南面来了一个太守,乘五马拉的车徘徊不前。太守命令手下去问,是谁家美丽的女子。(那人)说:“她是秦家的女孩,名字叫罗敷。”(太守问)“罗敷现年几岁了?”“不够

6、二十岁,十五已出头。”太守问罗敷:“(你)愿意与我同车共载吗?”罗敷走上前对太守说:“你是多么的愚蠢!你有你的家室,我有我的丈夫。我丈夫在东方做官,跟随的人马多,他在最前列。怎样认识我丈夫,白马后跟着黑色的小马。青丝系在马尾巴上,黄金点缀马头。腰上佩着鹿卢剑,高贵可值千千万万。十五岁做小吏,二十岁时做了大夫。三十岁时做了侍中郎,四十岁时做了一城的长官。丈夫长得皮肤洁白,胡须疏朗得体,从从容容踱着方步,落落大方有大官气派。在座的众人,都说我的夫婿不一般。(一)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1、修辞手法(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

7、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具体如下: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

8、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

9、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2、表现手法类解题思路:(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文:(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二、表现手法:象征、抑扬、衬托、对比、类比、铺垫、以小见大1、象征:借某个具体事物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使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给读者以深刻印象;把不便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达出来,给读者以回味。解题方法:若

10、要求解答象征义,则要联系全文或上下文,找出体现象征物的象征义的有关信息加以综合理解判断。2、抑扬(包括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突出事物,更令人信服。3、衬托、对比:对比突出事物特征。多方面的对比使内涵更丰富,使内容更集中突出。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主体事物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相似的做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做陪衬叫“反衬”。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解题方法:在描述主要事物时,写到其他事物,目的一般都是起对比、反衬、烘托、补充的作用。4、联想和想象:更生动,更丰富,跨越时空,联结巧妙,更有内涵,更富文学性。解题方法:谈散文中联想和想象手法运用的作用,其表述程式可拟为“运用联想和想象手法,使的

11、表达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富有文学色彩”。5、用典:丰富文化(思想)内涵,增添文采和趣味性。6、寓庄于谐:用诙谐的形式表现严肃的内容。使行文活泼幽默风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深入的思考。(二)表达方式类 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解题思路:1、确认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知识储备:运用描写手法总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的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

12、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叙后议论画龙点晴,点明题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 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间接)。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道理论证(有

13、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注意表达的语言: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缺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三)行文段落类针对文章中句段的作用命题解题思路: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结构上的作用如: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

14、;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四)形象物象分析型1、人物形象的分析: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

15、不能张冠李戴。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2、物象的分析: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3)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五)人称表达类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解题思路: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真实可信;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可使作者的态度更鲜明,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显得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