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大数据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2416160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1.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肿瘤大数据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肿瘤大数据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肿瘤大数据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肿瘤大数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大数据(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肿瘤大数据一中国肿瘤市场主要数据与动态梳理近年来,我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增高,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主要杀手,肿瘤发病率 的高涨导致抗肿瘤药物市场增速明显,也为居民和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各大医疗机构和部 分社会资本开始加大对肿瘤科室、肿瘤医院的投入,国内外抗肿瘤药企也纷纷加大新药研发的力 度和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医保和商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积极寻找适合肿瘤患者创新的报销和补偿 模式。互联网医疗也开始介入肿瘤市场施展拳脚,患者社区,医患互动,肿瘤大数据,医患服务 平台等领域发展迅速,逐步解决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匹配等问题,完善肿瘤市场布局,为医生和 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这里,我们把中国肿瘤行业

2、的主要数据和发展动态进行梳理,希望 帮助大家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发病和死亡全球癌症负担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加重,平均每8个死亡病例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预计未来20 年全球每年新增癌症病例将达到2200万,同期癌症死亡人数也将飙升至1300万。其中,发展 中国家的癌症数量不断攀升,60%的病例发生在非洲、亚洲和中美洲及南美洲地区,占全世界 癌症死亡数的7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到来,以及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城市化等因素带来的生活习惯改 变,近年来我国居民的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提高,恶性肿瘤已经超过心脑血管疾病,成为我 国居民的头号杀手,占死亡比例25%以上。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

3、示,在中国每年每十万人 中有264人患癌,一生中22%的概率患癌症;每年每十万人有192人患癌死亡。我国常见的恶 性肿瘤主要包括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原发性肝癌,前列腺癌等,病人数 目及结构呈现出更多、更早期、更年轻”的趋势。中国排名前十的肿瘤病种发病率、死亡率总体情况如下图显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30%左右,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日本的60%,可见中国肿瘤防治态势非常严峻。排名前十肿瘤病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情况)发#眩与死亡率锻S5的均星施排名前十病种的发病率占比7639%.排呂前 十腐种的死亡率占比84.27%.全国医院和医生数量截止2015年末,全国

4、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9.0万个,其中医院2.7万个,公立医院13069个, 民营医院14518个;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2123个,二级医院7494个,一级医院8757个, 未定级医院9213个。现有在建医院数量将近1000个。公立医院中,卫生技术人员达到427.7 万人,民营医院中卫生技术人员79.4万人。约有4.4万名医生注册了多点执业,其中到民营医 院执业的占到了 35.6%。2014年全国卫生年鉴统计显示,中国共有肿瘤专科医院60多家, 21000名肿瘤专科医生(未统计影像、放射等相关科室)等,对应每年300-400万的新增病例, 肿瘤医生人数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目前有越来愈多的医院和科室的

5、医生参与到肿瘤的治疗中来, 但中国尚没有肿瘤专科医生制度,中国肿瘤治疗的规范性以及理念和水平的提高是当务之急。目前三级综合医院肿瘤科和肿瘤专科医院的患者量大多处于饱和状态,随着肿瘤筛查诊断渗透率 的上升和患者就诊意识的提高,公立医院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肿瘤患者治疗需求,会有部分治疗 导流到低级别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进行。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促成地市级肿瘤医院和三级医院组成 医联体,以促进医院之间的会诊、转诊合作,实现医疗资源逐步下沉。民营资本有望利用其资金 的力量配备优质的医生资源、先进的设备,并通过提供良好的就诊体验,步足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药品市场和预估国际市场2020年全球医疗消费将达1.4万亿美

6、元,相比2015年复合增长率为4%-7%,立动因素为品牌 药走高、新兴市场爆发等。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复合增长率为6.5%,截至2020年,全球肿瘤 花费将超过1500亿美元,抗肿瘤药将占有医疗消费11%的市场,靶向抗癌药将会是抗癌新药 的主角。未来五年内全球将有225个新药上市,其中三分之一为抗肿瘤药物以及罕见病药物, 且都将处在一个较高的售价,不少抗肿瘤药物正在进行再次开发,扩大适应症,以便为更多的病 人提供治疗选择。预期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将会持续扩张,重磅级的抗肿瘤新药呼之欲出。IMS报告显示,抗癌新药的作用机制,靶点类型和用药人群如下图所示。htan-OrphariDll押舸IHermo

7、n 卓RadlopiharmacsuUcahb曲叱訂粘名 hkNiViI、叼Ki,M*h*|J* 21-卜Hrymirki.2X曲& BQ0714南轉BlDnuikETOtphar.?0*&2020 0flCGNAS by Mechantsm2013020 Che HAS byTaigeUng216HASby P器Tt gpd曲伽国内药品市场和肿瘤新药2020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预期将达1500-1800亿美元,将占有全球11%的市场,接近欧洲前五国家总和。肿瘤药品市场近五年内年均增长率超过15%,明显高于总体医药市场增长速度。 受发病率不断攀升和目前药品疗效局限性的驱动,抗肿瘤药物已成为制药行

8、业的一大热门。其中 免疫疗法和分子靶向药物是研发的重点方向。就在最近的一年里FDA已经分别批准了施贵宝、 默沙东、罗氏的的多个PD - 1/L1在不同的实体肿瘤里的应用。未来肿瘤免疫疗法市场预估超 500亿美金(2022年)。国内已上市的进口原研药已经有国产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和吉非替尼的仿制药获批国内上市,然 而,每一个在国内已上市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原研药,均有多家国内企业扎堆报产仿制,竞争非常 激烈。仿制小分子靶向药物的企业高度集中,天晴,豪森,罗欣,石药等是申请清单上的常客, 跟进国外产品进度,仿制进度越来越快。近年来,媒体曾经报道过全球知名药企百时美施贵宝和 再鼎医药有限公司宣布双方达成战

9、略联盟,在中国共同开发治疗肝细胞癌制剂布立尼布;海南海 药子公司重庆天地药业责任有限公司正在提取加工抗肿瘤药紫杉醇,新一代抗癌药物苯达莫司汀 已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后续还会有新的品种研发上市;上海医药和北大医药等都有意向通过收购 等,整合抗肿瘤药产业链,实现公司在肿瘤医疗服务中的战略布局。在各种政策频繁出台与市场 格局不断变化的时势下,中国的医药研发将迎来新的发展,新药上市后必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届 时对于企业的临床推广能力将具有非常大的考验。下图显示了国夕卜肿瘤药物在中国的仿制和申报 情况。*齐鲁制药的吉非替尼仿制品已经于2016.10月宣布上市检测和测序基因检测是从人体血液、体液或细胞中提取基

10、因序列并进行测定,通常癌症相关基因的检出可提 示患病的潜在可能,个体化基因检测能为每个患者建立个体基因数据库”,提供治疗的重要靶 点,预测疗效、药物并发症发生风险,以及患者复发风险,让癌症患者的治疗模式从一刀切” 转向量体裁衣”的精准治疗。基因测序对医疗领域有着革命性的意义,这一现状对遗传病、癌 症等患者尤为可喜。根据Illumina的测算,未来基因检测在肿瘤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将达到120 亿美元,占比60%。随着政策上的开放和鼓励,基因检测迎来了市场爆发期。新生企业如雨后 春笋般涌现。前有华大基因、贝瑞和康、达安基因等行业巨头,后有不少药企争相进军,中小企 业也紧盯市场企图分一杯羹。目前全国涉

11、及基因检测概念的公司有200余家,主要分布在北京、 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武汉等省市。 截至目前,中国主流基因测序公司的人类医学产品大类包括,辅助生殖、孕妇产前、新生儿检测、 单基因病检测、肿瘤个体化治疗、遗传性肿瘤预测、肿瘤早期筛查等,市场规模预计可达到千亿 级。跟肿瘤相关的产品大类中则包括诸多细分项目,如肿瘤个体化治疗可分为个体化用药检测、 化疗用药指导检测、基因多态性检测、基因突变检测等,目前推出的肿瘤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既 包括针对具体肿瘤的检测,又包括肿瘤相关全部基因检测,产品较为有效成熟;遗传性肿瘤按疾 病种类分为肺癌、孚協泉癌等十几种与遗传相关的肿瘤检测,此类基因检测针对那

12、些家族中有患病 先例的个体包括十余种有遗传性的肿瘤携带一些特定易感基因的个体比常人更容易罹患肿瘤。值得注意的是,肿瘤相关的检测和测序领域目前还未出现行业巨头,公司种类繁多,技术各异, 平台多样,检测类型也包括传统样本和新兴技术等,但是尚未有领导者。由于靶向抗肿瘤药物在 中国上市显著落后于国外,医生和患者对基因检测观念的认可程度有限,加之目前基因检测居高 不下的价格,肿瘤的基因检测在中国大面积铺开,还需要时间。患者的需求和消费行为药费报销目前多数恶性肿瘤的传统化疗药物都已经在医保报销项目范围内的,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医保 其政策规定也不同,大约按照50%-90%报销的比例,在医院出院结算的时候进

13、行补偿。在医保 范围内的药物价格对于患者用药选择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但是绝大多数的分子靶向药物目前还 没有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药品价格高,在新的一轮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中,可能会有部分抗肿瘤分 子靶向药物进入医保,这将大大减轻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制药企业、慈善机构以及商业 保险也在该领域进行积极探索,目前药企和慈善机构共同开展肿瘤患者援助计划的项目有近20 家,覆盖多个肿瘤。泰康保险也在探索带瘤投保的新模式,于2016年推出了针对乳腺癌患者的 商业保险。海外就医由于国内新药上市的滞后,总体治疗水平的偏低,以及医疗服务的缺失,海外就医成为部分高端 肿瘤患者一种新的选择。目前很多国内的高端肿瘤患者

14、开始通过中介机构去美国,日本等地寻求 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及一些国内还未上市的特效药”评估和治疗是出国看病的两个阶段, 在评估阶段,客户要做的就是到国夕卜见医生、做检查及会诊,医生在此基础上给出确切诊断和治 疗方案,患者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回国治疗或者在国外接受治疗。消费趋势1 )早期筛查的意识会提高未来患者消费趋势之一是会加强肿瘤早期检测和管理。目前中国约50%的新发病例为肿瘤晚期, 死亡率较高。国家卫计委曾于2012年发起一项名为“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国家重大公共 卫生专项,北京、广东、山东等9个省份作为第一批率先开展,意在对高危人群进行评估、筛 查和早诊早治。然而,目前筛查癌症主要是通过

15、化验血肿瘤指标及B超、CT、MRI、PET-CT 等,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因此迫切需要根据不同癌症的特性,在有针对性的人群 里开发出更有效的早期筛查癌症的新技术和新方法。2)肿瘤手术、放疗、姑息治疗等市场份额占比会逐步提升随着早期筛查普及度的提高,患者确诊肿瘤的分期提前,未来肿瘤方向手术(特别是微创手术) 占比会有显著提升。医生和患者对放疗认知度的提升以及放疗设备的覆盖率的增加,也会促进放 疗渗透率的提升。针对预期生存周期小于1年病人的姑息治疗在我国的渗透率仅为20-30% ,随 着患者对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和临终关怀服务要求的提高,未来上升空间较大。3)靶向药物占比提升 未来肿

16、瘤市场另一个消费趋势是靶向药物占比提升。中国肿瘤市场的增长远快于国际市场,但70%的市场份额仍是传统化疗药物。靶向抗肿瘤药由于抗肿瘤效果好,副作用低,欧美国家已 经是肿瘤的主要的治疗药物,而化疗药物正被逐步被替代和淘汰,靶向药物的研发已经成为全球 肿瘤药物的发展趋势,中国市场也必将会顺应这个潮流而转移重心。随着医保覆盖问题的解决, 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竞争带来的价格下降,未来占比将进一步提高。其中免疫疗法和分子靶向 药物是研发的重点方向。就在最近的一年里FDA已经分别批准了施贵宝、默沙东、罗氏的的多 个PD- 1/L1在不同的实体肿瘤里的应用。未来肿瘤免疫疗法市场预估超500亿美金(2022年

17、) 目前还没有免疫治疗的药物进入中国,但是已经有多家国内的创新公司在研发CAR-T已经 PD-1/L1 类的药物,并有部份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支付方的变化医保新肿瘤药和治疗方法的广泛使用使得肿瘤治疗费用持续走高,大量患者拥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众多卫生体系正在努力适应和接纳这一转变,尤为突出的问题是社会保险的压力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大多数恶性肿瘤都包含在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从村合作医疗等不同种类医保的报销项 目范围内。2012年版国家基药目录首次增补抗肿瘤药,包括2个辅助用药在内的26个化药以 及1个中药已经被纳入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2014年以来,我国农村医疗保障政策向大 病医疗

18、转移,市癌、胃癌等20种疾病治疗将全部纳入大病医保范畴,先由新农合按照不低于70% 的比例进行补偿,对补偿后个人自付超过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补偿标准的部分,再由大病保险按照 不低于50%的比例给予补偿。医保部门加强与民政部门的衔接,由医疗救助对符合条件的患者 再行补偿,确保这些药物及相关服务得以正确使用,以达到药物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也启动了抗肿瘤药物的的谈判机制,2016年5月,治疗EGFR突变的非 小细胞肺癌的药物凯美纳和易瑞沙通过谈判,进入报销目录没进入医保目录的特罗凯也随后宣布 降价。这些医保方支付政策的改变也给抗肿瘤药物市场带来利好。商业保险癌症商业保险是基

19、于重大疾病保险的一种重要的延伸和创新,主要针对重大疾病中的单一病种恶 性肿瘤,为个人提供罹患疾病的风险保障。上世纪60年代,全球第一款癌症保险来自美国家庭 人寿保险公司(AFLAC ),时至今日,美国市场的防癌保险产品已经成为团体医疗健康保险的 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趋于成熟。我国癌症保险产品起步于21世纪初期,由日本、韩国为主的亚 洲发达保险市场引入国内,但由于当时国内癌症保险尚不成熟,产品形态设计吸引力不足,早期 的产品并未引起市场的过多注意。2012年以来,国内癌症保险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合力下,呈现 强进的市场增长趋势。目前,中国大陆的癌症保险产品主要分为3大类:癌症确诊定额给付、 分严重程度

20、的癌症定额给付、综合癌症保险,每个类别的保险特征和代表产品如下表所示。随着国内癌症保险相关领域研究的逐步深入,为癌症保险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扌L实的基础,同期, 国民大众对于抗癌防癌的医疗保障意识和需求逐步加强,国内防癌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保脸类型保险特征产品举例癌症确诊定穎勢付产品责任能羊、仲格使氏、投保方使+圭银行 或代理人渠适精您*迅建为市场接受平安人琲 爱无忧分無貉付保险金额老任范丙鱼桔莎也揣给付“時症踊该给fh茅 殊部位癌症额外给付、癌症生存给廿等、針对 不同严虐僅度的癌症,金纸绪时尿险金就中国人寿 u国焉防癌保睑”主打全面保障槪癣F产吕形态复杂力團 将岌生矯症后所疽可懺岌出飯匣疗香

21、年巒督 在内,酪寥户以全面性*充走&陳隔毎新华人寿 堆會磁穂畀险0慈善赠药为提升癌症治疗水平,夫持癌症先进治疗技术,上更多的癌症患者可以接受更加先进有效的治疗 方法,中华慈善总会等基金会都设立为民大病救助基金,亥类基金以为罹患癌症等重大疾病人群 提供治疗援助为宗旨,持续关注在癌症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中先进有效的治疗方法,与药物的生 产商一起推进了的慈善赠药计划使更多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包括格列卫,赫赛汀、多吉美、 索坦、凯美纳,易瑞沙,特罗凯等20余个分子靶向药物在中国都开展了慈善赠药项目。当患者 购买药品达到一定数量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如果患者继续服用该药物有效且满足相应慈善赠药 条件,则可

22、以获得由企业免费提供的该药品后续赠药。在医保和商业保险的覆盖之外,慈善赠药 定程度上解决了肿瘤患者支付的问题。肿瘤领域的互联网公司在肿瘤领域,尤质医生资源与患者共享信息不匹配,肿瘤医疗资源匮乏且分配不均,诊前咨询和 诊后随访的资源匹配度上显现的问题依旧突出,患者和患者家属一直面临看病难的困境。肿瘤服 务相关的市场潜力巨大患者付费意愿高创业空间丰富在移动医疗各个领域异军突起的年代, 肿瘤作为一个重度垂直领域已经逐渐开始在互联网施展拳脚,其中患者社区,医患互动,肿瘤大 数据,医患服务平台这几个领域发展尤其迅速,具体类别和代表公司/产品如下表所示。其中,患者社区主要以患者为中心,涵盖了多种在线社区类

23、型。以病种等划分的主题论坛,一般 也会包括其他栏目如名医讲堂、活动中心、在线小游戏等功能。医患互动类软件以主要具有信息资讯、在线咨询、预约挂号、诊后随访等功能,苔建起高效的沟 通和资源匹配平台,如主打诊前诊后环节的医患平台易加医,以及侧重于提供第二诊疗意见的问 诊平台咚咚肿瘤科。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思派网络等肿瘤大数据类型公司应运而生。通过对医疗大数据的深度挖 掘,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对病例进行分析和整理,希望建立特色的智能肿瘤诊疗决策支持 体系,让中国的肿瘤医生能够给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加优秀的治疗方案。近两年来,以良医汇-肿瘤医生”为代表的医患服务平台抓住肿瘤治疗信息更新快,国内没有

24、肿瘤专科培训制度、非专科医生大量抗展肿瘤治疗的契机,用低成本获得医生用户的高关注和高 活跃。良医汇-肿瘤资讯更加专注中国肿瘤医生的治疗理念和专业技能的提高,通过资讯刚需切 入,帮助中国医生提高肿瘤治疗水平和诊疗效率,目前良医汇-肿瘤资讯提供全球权威肿瘤资讯, 海内夕卜学术研究进展,全瘤种覆盖,内容丰富,云集顶尖专家解读热点;同时,该软件的患者患 教等功能正在逐步完善,意在为更多中国肿瘤患者提供专业、科学的抗癌指导和相关服务。总体而言,未来10年是中国肿瘤医疗和医药市场高速增长的10年,创新的企业和创新的模式 将层出不穷。可预见到大量民营资本进入肿瘤医疗领域、国内的肿瘤创新药企蓬勃发展、跨国制 药企业引进创新药物、商业保险在数据的支持下开发创新产品,互联网企业介入肿瘤市场、助理 提升效率和水平等。这些改变将逐步把中国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