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植物的脚步

上传人:hh****1 文档编号:22413586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植物的脚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植物的脚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植物的脚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23年植物的脚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植物的脚步(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植物的脚步 打开文本图片集 尽管植物不像动物那样可以奔跑,也不像鸟儿那样可以穿越地球的季候,但是地球上的植物从来没有停止过迁移的脚步。植物的迁移带来了地球植物的丰富多彩。许多植物在本土寂寂无声,但在他乡却大放异彩。植物的迁移给人类带来福祉,也带来灾难。粮食作物的迁移解决了人类的温饱和粮食的多样化,经济作物的迁移发展了很多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有害植物的入侵则威胁着其他植物的生存。植物的迁移曾经是人类一段苦难和罪恶的历史。 广义的植物迁移是时时发生的,这很大程度包含了自然的因素。例如,大陆的漂移,冰川时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变化,以及风力的作用,鸟类和动物的携带等等,都在大的尺度上带来植物在地球

2、上的传播迁移。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是非自然因素也就是人为原因带来的植物迁移。在各种植物迁移中,粮食作物的迁移显然是人类最伟大的行动。毕竟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解决吃的问题一直从远古延续至今。不管我们如何陶醉在文明史上的灿烂的积累,包括物质和文化的昌盛,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人类一直是在粮食短缺甚至饥饿中度过的。就是在今天,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例如非洲一些国家的人们每天都生活在粮食的缺乏之中。现今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不外乎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甘薯、谷子等。这些当今人们看似寻常的粮食作物,曾经是各有各的起源驯化之地,而非满世界都是。考古表明,水稻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主要原产于欧洲、非洲北

3、部和亚洲包括中国部分地区。玉米、马铃薯、甘薯则主要原产于南美洲、中美洲地区。在粮食作物的迁移引种中,最为传奇的显然是原产于南美洲、中美洲的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考古工作者在墨西哥和秘鲁都发现几千年前的玉米。印第安人语里“秘鲁”一词的意思就是“玉米之仓”。这种在秸秆中间抽出棒状穗实顶着紫红缨穗的粮食,现在是世界种植最广泛也是产量巨大的粮食作物了。因为它耐旱、对土壤条件要求低、气候适应性强,所以种植的范围跨越很多的纬度,很多不能种植小麦、水稻的地方都可以种植玉米。后期管理也比小麦简单,更没有水稻那么复杂。而且玉米在粮食作物里叶是最伟岸的,高高的植株,硕大的叶子,走在乡间的路上,玉米也许是最容易看到的

4、。玉米可以人吃,也是很好的广泛应用的家畜饲料。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马铃薯和甘薯很显特别,因为人们食用它们的不是顶在上端的,而是埋在地下的所谓块茎类作物。和玉米类似,马铃薯和甘薯结实量大,并且更耐瘠薄的土地。尽管它们不是人类首选的粮食,但是却是在饥荒年景给人带来果腹希望的作物。更重要的是,马铃薯既是粮食也可作蔬菜食用。今天马铃薯已经是欧洲人餐桌上不可须臾缺少的超级蔬菜,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口感和多样的做法,还因为它比任何蔬菜都容易存放。科学家告诉人们,马铃薯从种植到食用,一直都处于生长状态,这也许正是它能长期存放的原因吧。马铃薯藉由西班牙、葡萄牙引种到欧洲乃至全世界大陆,历史并不久远。据说欧洲人最早

5、欣赏的是马铃薯花,曾被引种在贵族的花园里。今天,即使人们种植它们是等待收获地下的块茎,仍不耽误在春天里欣赏田野里马铃薯美丽的花朵。中国贵州毕节一带,在云贵高原上,盛开的马铃薯花仍然是当地的一大美景。当然在那里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人一直以来食用的烙锅土豆,还有麻辣薯条,这可是比美国快餐薯条更有历史的土豆食品了。水稻的传播相对范围比较明确,主要还是在亚洲各国。日本人对水稻情有独钟,他们也发展了丰富的水稻文化。水稻的种植显然比任何其他粮食作物都复杂艰苦,这也许正是培养出亚洲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最值得称道的是,以水稻为主食的亚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面积不大的亚洲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不能不感谢水稻

6、。比较另类的是谷子,作为中国文明两大重心之一,黄河流域盛产的谷子似乎并没有向外传播多远,但是中国人还是喜欢食用它,认为它更有营养更能养生。成熟的谷子全然没有小麦那样麦穗直擎,而是柔和地低垂,一副谦逊低调的样子,很有中国人的某些气质。在人类还没有从石油中提炼橡胶之前,植物橡胶的生产显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因为没有橡胶就不可能有橡胶轮胎,没有橡胶轮胎,人类汽车工业也不可能开始。橡胶种植的历史通常是以这样的故事开始的:当哥伦布的船队来到南美新大陆的时候,同船的西班牙人安东尼奥德赫尔亚托德思拉思发现,在当地阿兹特克人首领蒙提祖玛二世举行的仪式上,土著人跟着音乐的节拍舞弄着一种黑色的胶球。原来,玛雅

7、人、托兹特克人都有这种胶球仪式或者游戏。并且当地人还用胶汁制作了雨衣、鞋子等。这是关于橡胶制品的最早记述了,表明这种从橡胶树上流下的胶汁能做成有弹性的小球,还能防水。1839年,一个美国人用橡胶硫化技术使橡胶制品变得坚固耐用、性质稳定。1851年,世界博览会展出的橡胶制作的鞋子、充气床垫等令世人对橡胶刮目相看。人们似乎嗅到了这种新奇物质的商业机会。真正使橡胶制品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是英国一个叫做邓禄普的人,是他在1888年制造出人类第一个橡胶充气轮胎。1895年,第一个使用充气橡胶轮胎的汽车出现了。至此,橡胶轮胎开始在全世界跑动至今。橡胶制品的神奇作用和在欧洲广泛使用,让世界的目光注视着巴西。巴西

8、人也因此得利,巴西独立的时候,橡胶出口税占全国税收40%,远高于咖啡。但是同时出现的是巴西亚马孙橡胶树面临的浩劫。橡胶树被世界各地引种,这中间最为神速的是东南亚的引种。一个个橡胶园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出现。东南亚适宜的气候和勤劳的人们迅速把这里变成新兴的橡胶种植中心。而原产国巴西的橡胶产量却一再下降,巴西这个橡胶的伊甸园从此淡出了世界橡胶的格局。现在,全世界天然橡胶出口主要在亚洲。仅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3国产量就占到全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的近70%。与此反差的是巴西产量不到世界的5%。一个南美的树种就这样在亚洲大放异彩,成就了亚洲的天然橡胶产业,带来高额的经济收入。中国的天然橡胶种植主要在云南

9、、海南和广西等地,西双版纳是天然橡胶种植历史很长、也是面积很大的地区。在世界石油价格不断走高的背景下,天然橡胶也水涨船高。但是,橡胶园对于当地其他植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橡胶园带来的生态问题一直被人们关注。这就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在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橡胶园也是比比皆是。谈到云南的橡胶种植,人们总是有着复杂的心情:一面是令人向往和珍惜的热带雨林,一面是蚕食热带雨林的橡胶园,经济的驱动和生态的保护在这里成了最为典型的对峙。橡胶树从原产地的浩劫到他国的兴盛,只是植物人为迁移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事实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盛产的经济植物往往恰恰是人为造成的植物迁移的结果。例如,美国现在是

10、世界棉花特别是长绒棉产量很大的国家,但是这些棉花也是引种培育的结果。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但是世界茶叶贸易重心却并不在中国,而是比邻的从中国引种茶叶的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在植物人为迁移的历史中,总有殖民国家的影子。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曾经就是一个英国植物殖民在亚洲的驿站和桥头堡。正是这个东印度公司将中国的茶叶引种到印度和斯里兰卡,促成了这两个国家的茶叶产业。也是它在清朝时期为了获得与中国茶叶贸易结算的白银,把鸦片输送到中国,进而为鸦片战争做了铺垫也是导火索。在香港、深圳、珠海3地中间的海域里,有一个很小的岛屿叫内伶仃岛。这里曾经是一些走私货船休息避风的地方。岛上有大量的猕猴,因而这里也是一个广东省所辖

11、的自然保护区。在这个孤岛上,植物在少有的打扰中静静地生长。但是也是在这里,植物们并没有相安无事,而是悄悄的上演着“战争”。一种藤蔓状的植物爬满一株株高大的乔木,这些高大的乔木竟然会败在这些疯狂攀爬的柔细的植物手下,慢慢枯萎变黄直至死亡。这种肆无忌惮地攀爬的植物就是薇甘菊。这是一种外来植物,在这里竟然毫无顾忌地疯长。它们并不是绞杀这些大树,而是通过遮蔽、切断大树的光合作用而使大树死亡。这是一个典型的外来植物入侵的实例。今天有害植物入侵已经是一个全世界让科学家感到头痛事情。有些是由于风或鸟类传播的原因导致的,但是更多的是人们不经意间甚至怀着美好的愿望“引狼入室”的。它们或者美丽或者有着经济价值,但

12、是当它们来到异国他乡,却酿成当地植物的灾难。加拿大一枝黄花就是这样一种植物。1935年,被叫做“黄莺”的植物作为庭园花卉被引进到上海,它黄花灿灿的穗状花朵,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一时间“黄莺”在南京、武汉和大连等地相继开放。但是,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黄莺”竟然实实在在是一个潜伏的杀手。经过漫长的潜伏期之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黄莺”在我国疯狂扩散蔓延。可怕的不是它的蔓延,而是它蔓延之处,会释放有害物质,令别的植物难以生长甚至死亡。“黄莺”成了地道的美丽的杀手。是什么原因让那些淑女般的美丽植物变成了女魔呢?现在植物学家初步研究的结果是,一般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往往是植物间

13、的相克相生带来了和谐的生长,一旦某种植物来到新的生长地,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便会疯狂生长,进而破坏原有的植物生长秩序,而人们面对此,往往是束手无策。在中国,可以列举的有害入侵植物还有: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假高梁、马缨丹植物不曾停止迁移的脚步。植物的自然迁移是植物进化的内容之一。人为迁移也是物种保护、经济发展、全人类共享美丽植物的的基本需要。我们谈论植物迁移,是为了让我们了解植物的历史,了解植物对人类的历史贡献,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株植物。也让我们思考,自然的物种是一个和谐进化的整体,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形态。在植物面前,人类的举动还需小心翼翼。珙

14、桐、水杉、银杏,中国特有的孑遗植物,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濒危物种。由于地质地理气候变迁,绝大部分与它们同时代的植物都已灭绝。通过研究孑遗植物,不但可以为探讨植物的起源和演化轨迹提供线索,也可以为研究数亿年来地球上的古地质和古气候变迁,以及生长其间的植物区系的演变提供证据。绘图/孙英宝收获甘薯。甘薯野生种起源于美洲的热带地区,由印第安人人工种植成功。哥伦布初见西班牙女王时,曾将由新大陆带回的甘薯献给女王,西班牙水手又将甘薯传至菲律宾。从菲律宾引入我国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供图/gettyimages许多国家和地区盛产的经济植物往往是人为造成的植物迁移的结果。茶的发源地在中国,但是世界茶叶贸易重心却并不在中国,而是比邻的从中国引种茶叶的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在人类还没有从石油中提炼橡胶之前,植物橡胶的生产显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因为没有橡胶就不可能有橡胶轮胎,没有橡胶轮胎,人类汽车工业也不可能开始。 上图摄影/杨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