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发展方向研究分析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24129018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发展方向研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发展方向研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发展方向研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发展方向研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发展方向研究分析(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内容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产业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产供销”供应链上不同节点的企业为降低融资成本,增加销售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供应链融资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我国商业银行顺应形势积极推进供应链融资服务,供应链融资服务是银行专门针对产业供应链设计的,基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它一方面优化银行业务结构、改善银行盈利模式、提升银行竞争力,另一方面顺畅企业资金流、增强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贸易融资 风险控制Abstract:With the rising competition of market and the developm

2、ent of industry economy, modern competi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is in essence a fight in the “Supply Chai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financing cost, increase sales and the market competitive power, enterprises are eager for supply chain finance. Our commercial banks actively promote supply chain fina

3、ncing services, Meanwhile,” supply chain financing “service is designed by industrial bank, based on the core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of financial services solution, on the one hand, bank can optimize business structure, and improve bank profit mode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bank. The last but not the

4、 least, bank can increase cash flow smoothly and promote supply chain overall competitiveness.Key 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rade Financing Risk Control 目 录一、关于供应链融资的相关概念的定义和介绍3(一)供应链定义和供应链管理定义3(二)贸易融资的定义4(三)供应链融资的定义5二、供应链融资的特点5(一)依靠核心企业优良的信用状况5(二)改变了传统融资担保物的形式,实现了担保方式的创新6(三)结构化的产业组织模式6三、供应链融资产

5、品按承担风险主体不同的分类7(一)核心且承担实质风险责任的供应链融资7(二)以核心企业的配套企业为责任主体的供应链融资7(三)特定专业市场供应链融资8四、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现有的供应链融资产品9(一)应收账款类供应链融资产品9(二)预付账款类供应链融资产品9(三)物流服务类供应链融资产品9(四)电子业务类供应链融资产品10五、供应链融资业务开展中的制约因素10(一)经营意识的制约10(二)风险控制政策的制约11(三)业务流程的制约11(四)产品营销的制约11六、供应链融资的拓展与展望11七、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分析14(一)供应链融资风险定义14(二)供应链融资风险特点与传统信贷风险比较14(三)供

6、应链融资风险分类141.外生风险142.内生风险15八、结束语15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发展方向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从国外被引进国内。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十二五规划”中决策层提出的指导方针,因为全球产业组织方式在改革中悄然改变,从纵向一体化到供应链模式。商业银行在产业优化的大潮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但融资困难是商业银行与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其中,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更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近年来商界最关注的课题。商业银行从收益、风险控制等角度考虑,往往优先选择拥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企业。然而大型企业融资需求并不仅仅依仗于银行给予的融资支持,他们还可选择资本市场的多元化融资

7、,所以议价能力强。这不但压缩了银行的利润空间也对中小企业开展融资业务时造成不利因素。中小企业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财务状况很难完全符合商业银行对于授信的要求。经常无法顺利、及时地从银行贷到款。因此,国内多家银行借鉴海外银行经验、结合国内的具体产业特征,为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该业务是当前各大商业银行最为热门的授信业务,不仅是银行利润重要增长点,也丰富了原有的产品种类,做到了真正的金融创新。为那些依附于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及时“输血”解决他们的融资困难。国内银行较多采取的方式是,与电子商务服务公司合作,通过供应链管理与贸易融资产品相结合进行组合式营销。此举,将原先的点对点单

8、一授信模式升级为链式的平台综合授信。供应链融资中,位于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经销商依托于核心企业信用水平,降低了自身风险等级。而且突破了传统融资担保物的限制条件,选取原材料和高质量的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其关键点在于,通过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进行密切的联系达到数据共享,从而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风险。不但提高了风险控制的灵敏度,也为中小企业降低了融资“门槛”。一、关于供应链融资的相关概念的定义和介绍(一)供应链定义和供应链管理定义供应链是指产品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终端用户等成员通过上下游的连接和关联组成的网络结构。供应链是在纵向一体化的制造模式下对整个流转过程的管理集中于单个企业的管

9、理。也就是说当生产环节分散到多个企业,需要有一个核心企业来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协调和统筹。在供应链系统中,核心企业需要对整个生产环节进行调节,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生产管理实践供应链管理从物流的角度看,供应链管理是如今物流业发展的方向。现行学术界普遍认为供应链管理不单单是物流管理,更多的应该是物流管理领域的延伸和发展。除了含有商品流动的活动以外,还包括组织间的协调和事件流程的调整。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对涉及采购、外包、转化等过程的全部计划、管理活动和全部物流管理活动;与渠道伙伴之间的协调和协作,涉及供应商、中间商、第三方服务供应商和客户;实现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供给和需求管理的集成。”对以上的定义可

10、以理解为对供应链的管理会牵涉到的主体有: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分销商和终端消费者(客户)。这四个主体基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传递商业信息、发生业务往来并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上述“三流”的控制,将各节点企业连接成一个整理网链式的结构。本文研究的是商业银行在供应链体系中的融资计划,所以财务供应链管理值得一提。因为长期以来,供应链管理研究和实践的重心放在物流层面,而资金流或者供应链财务层面的管理往往容易被人忽视,所以在实际业务的操作中,核心企业在财务方面的运作会出现问题和漏洞。核心企业为降低财务成本,优化现金流,会以损害上下游财务利益为代价,并导致整个供应链的团体非理性。因此唯有通过实施供应链上下

11、游诸多企业资金筹措和现金流安排,合理分配各个节点的流动性,实现整个供应链财务成本的最小化才是最优化选择。(二)贸易融资的定义关于贸易融资的定义,通常都引用巴塞尔协议中的有关定义,它是这样阐述的: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如原油、金属、谷物等)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随着中国加入国际经贸组织,国际贸易的业务量与日俱增,贸易融资也随即产生。真实贸易背景,商业银行对企业提供融资授信业务时会控制和贸易相关的所有物权或者债券。贸易真实背景是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必要条件。企业向银行提交贸易融资申请的时候,必须同时向银行提供能证明贸易真实存在的相关书面

12、材料,包括合同、发票、货运单据如提单、仓单等等;物权或者债权是商业银行在贸易融资业务开展中甄别企业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掌握了货物的物权或者债权,商业银行能够对交易过程中商品以及资金的流动实时进行监控与跟踪。以此降低提供融资的风险等级。 贸易融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特点1.自偿性:体现于商业银行对融资业务进行结构化调节的能力,而不是借款公司的信用等级。在贸易融资的业务中,商业银行更多关注用于担保货物的价值,担保物的价值是否牢靠决定了融资申请人是否具备稳定的还款能力。因此,基于控制风险的角度考虑,贸易融资中融资的额度往往低于订单或者发票的票面金额。2.贸易背景连续:在贸易开展过程中,交易对手能够按时

13、履行自身业务和责任就能保证贸易融资业务的资金安全。因此,商业银行要对整个贸易流转过程和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3.资金划拨封闭:借款人从商业银行融得的资金必须按照合约用于专项支付。这有别于其他授信方式,保证里资金始终处于封闭的资金圈中,防止借款人将资金用于“关联交易”等,“银监会”命令禁止的信贷活动中。所以,商业银行在放款时通常直接划拨到借款人的交易对手账户中,而不是进入借款人的账户中,从源头保证了资金的单向流动。4.周期短:因为贸易融资大多使用票据作为支付手段,若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等,所以流转相对于其他融资模式短得多。周期一般不会超过半年,结算方式较为灵活。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提供

14、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产品。5.结算产品组合多:商业银行会针对不同的借款人提供多种综合授信产品,突破了原先授信品种单一的瓶颈。(三)供应链融资的定义供应链融资在最近几年成为了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的一个突破口,有多家银行试水。到目前为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深发展银行、招商银行等国内大中型银行都抓住这一机遇推出了相应的供应链融资产品。宋炳方在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一书中,将供应链融资定义为“基于企业商品交易项下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和存货融资而衍生出来的组合融资,是以核心企业为切入点,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或对有实力关联方的责任捆绑,针对核心企业上、下游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经销商提

15、供的融资服务。简言之,供应链融资就是对核心企业的配套企业所进行的融资。”综合各家商业银行对供应链融资的描述,供应链融资就是商业银行在开展授信业务时,对供应链内部结构内进行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自偿性贸易融资模式,对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提供综合授信。商业银行会先收集供应链所有成员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然后分析对应企业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以及现金流。考察是否具备贸易真实背景后,根据分析结果开展融资、结算等业务。二、供应链融资的特点(一)依靠核心企业优良的信用状况供应链融资的开展优化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优化并改善了企业融资平台。供应链融资的信贷审核标准注重的是核心企业的规模实力、融资的封闭运作及自

16、偿性、交易的连续性与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商业银行根据核心企业良好的信用状况,运用供应链融资的解决方案,掌握并控制了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信用风险,解决了原本没有资格获得授信的中小企业中,让处于弱势地位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获得了资金上得支持。这不但扩大银行授信业务经营范围、提升了收益能力,也弥补和改变了从前过于依赖大型企业客户的格局。令资金流传更快,使用效率也提高不少。在实现共赢的同时,解决供应链上资金不平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提升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实力。核心企业的在供应链融资中用牵头担保的方式覆盖上下游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是因为它们在分包制中对上下游企业的依赖

17、建立后的“乘数效应”,即是价值链和供应链上会慢慢形成以核心企业信用为主导的信用链:核心企业的信用经过综合、外化、内化和社会化后。使处于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能共享其信用链带来的好处:中小企业和链外企业相互感染,不断提高边际信用度。反过来理解,中小企业如果需要提高自己的声誉度、信用等级必须不断加强价值链和供应链上和核心企业的合作。在供应链内部循环的所有企业都会有一致的目标。换句话讲,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单个企业的商业行为会关系着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所以必须根据整体合理运作作为前提来进行操作。供应链的稳固、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经营的稳定性、贸易背景的真实性、物流、资金流的可控性,是供应链融资控制风

18、险的重要因素。(二)改变了传统融资担保物的形式,实现了担保方式的创新在供应链融资背景下,中小企业不再是高风险贷款客户群而是变成与大企业风险水平相当而收益水平更高的客户群体。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大多没有符合商业银行规定的同定资产担保或者不动产的抵押。供应链融资项下增加了应收账款及动产质押作为融资的抵押物,比传统的融资抵押物具备更高的灵活性与流动性。商业银行将交易过程中的存货、未来货权、预付账款、应收账款等作为抵、质押品,为供应链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盘活企业应收账款和动产;同时,面向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产品的风险程度可能降低到和核心企业贷款接近的水平。这是因为供应链企业主要是依托核心企业开展贸易和生产

19、活动,其应收账款乃至存货价值的实现取决于核心企业信用水平。(三)结构化的产业组织模式供应链融资包含了所有加盟节点企业的衔接和职能分配,提升了融资效率和降低了融资成本方面。周期短,需求急是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银行在开展供应链融资时,降低了中小企业的风险等级的同时,也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各项成本。若按照原有的授信过程,融资所需周期长,耽误了资金的划拨效率。在供应链融资的模式下,商业银行利用了各节点的衔接功能,通过银行与物流企业、买方企业等相互协作,通过相同的结构化的产业组织模式。形成批量融资以及贷后管理,极大地简化了流程。上下游企业紧密结合,形成长期稳定的资金链关系,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业务效率。供

20、应链融资下商业银行不再只为单个大型企业开展授信业务,而是从全新角度和供应链的全局来考察、衡量企业的发展。商业银行不单单是资金提供方,也是企业业务运行的合作方。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跟踪供应商供、产、销全过程,根据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付款承诺书、真实的贸易往来以应收账款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还款依据,向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等授信服务,加速流动资金周转;或者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物流企业对经销商的商品进行仓储管理,掌握商品市场变现渠道、行情波动等,以此为基础为经销商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于此同时,经销商有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可以大批量采购从中获得更为低廉的采购价,降低采购成本,扩大了销售。三、供应链融资产

21、品按承担风险主体不同的分类供应链融资的借款人不一定是实际的风险承担者,大多数情况核心企业承担着配套企业融资的风险。按照实际承担风险主体的不同,供应链融资可分为核心企业承担实际风险的供应链融资、配套企业承担实际风险的供应链融资、特定专业市场供应链融资。其中,对于配套企业承担实际风险的供应链融资,银行为防范业务风险,要么掌握货权,要么掌控针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权,因此,这类供应链融资又可大致分为基于债券控制的供应链融资和基于货款的供应链融资。(一)核心且承担实质风险责任的供应链融资该类融资又称1+N融资,其中“1”代表着核心企业,“N代表着配套企业,即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与经销商,“+”代表核心企业与

22、配套企业的封闭链接。在实际业务中,由于供应商和经销商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因而核心企业对供应商和供销商和经销商的融资承担责任的提醒也有所不同。核心企业除对供应商和经销上的融资都可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外,对供应商融资而言,由于其是向核心企业销售货物,核心企业如承担风险责任,则表现为承诺定向付款;对经销商融资而言,由于其是向核心那企业购买货物,核心企业可承担回购担保责任和未售退款承诺。(二)以核心企业的配套企业为责任主体的供应链融资在此方式下,核心企业不提供连带责任保证、见证回购担保、实务回购担保或购买付款承诺。配套企业由于信用风险较大,银行只有采取更多的风险控制手段才能防范风险。对

23、供应商而言,最大的价值在于其拥有针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因此银行在核心企业不承担风险责任的情况下,全面控制住其供应商针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则就控制住了供应商的现金回流,因而风险就得到了防控;对经销商而言,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得核心企业的供货,并通过货物的销售来回流资金。因此银行在核心企业不承担风险责任的情况下,通过对融资项下货物的控制来控制资金流向,同样能起到风险防范的作用。当然,供应商也可用货物质押来融资,但就主流来讲,在核心企业不承担风险责任的情况下,针对供应商,银行主要提供应收账款融资;针对经销商,银行主要提供货质押融资。对于应收账款融资,由于是基于债券控制而进行融资,因此有称为N+

24、现金流融资;对于货押融资,由于是基于货权控制而进行的融资,因此又称为N+货融资。核心企业不承担风险,不代表在银行业务风险防范工作中,不需要核心企业发挥作用,银行应尽可能要求核心客户提供一定的风险控制辅助措施,如对违约借款人进行一定的惩罚、协助处理质押物或按银行制定路径发货等。在应收账款融资方式下,银行面临着如何鉴别应收账款价值的问题,只有应收账款有价值,银行才可能提供融资。银行还要设计严谨的资金流向管理策略,以确保应收账款实现后能用来归还银行融资。在货权融资方式下,严格的货权监管和货物本身的特性至关重要。银行一般借助管理规范、经营规模较大的特大型物流仓储企业对银行供应链融资项下的货物进行全程监

25、管并足额保险,货物本身要具有较好的市场变现能力、市场价格透明、价格相对稳定,形成的货权凭证可以在有形、固定的市场进行交易等特点。(三)特定专业市场供应链融资特定专业如钢材交易市场,将众多钢材经销商会聚其中进行交易,交易市场为吸引更多的经销商加入市场从而获得更多的营业收入,愿意为入场客户的的融资提供风险分担承诺。如市场企业与银行三方合作的供应链融资,其基本模式是:交易商申请为专业市场的入场客户,专业市场同意后接纳其成为市场会员,入场企业按专业市场交易规则进行交易:入场企业存在资金需求时,向专业市场提出申请,专业市场认可其风险水平后向合作银行进行推荐,并承担程度不同的风险责任;银行独立评审后决定是

26、否向入场企业提供融资。四、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现有的供应链融资产品(一)应收账款类供应链融资产品应收账款类产品是指客户以其合格的应收账款或权利(即买方商业信用)作为主要担保或信用增级方式,从商业银行获得融资的一种供应链金融产品。它既包括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国内保理、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等国内贸易融资产品,也包括出口押汇、国际保理等传统的国际贸易出口融资产品。应收账款类产品适用于以赊销为主要经营方式,且下游企业(即买方)或付款方信用状况较好的客户。应收账款类产品是属于客户自身资产支持型的一种融资产品,它以客户应收款作为还款来源,更关注应收款的质量和资金流控制,对客户的自身信用状况和授信担保条件要求不高,同

27、时又能帮助客户提前实现销售资金回笼、降低销售财务风险、提高资金运用能力、改善企业财务报表结构。(二)预付账款类供应链融资产品预付账款融资是从供应链下游着眼,以下游企业和核心企业间的贸易行为为基础,针对下游企业向核心企业采购过程中所存在的融资支付需求提供的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中的预付账款融资与传统的用于支付预付款的授信业务存在明显区别。在传统业务中,银行在授信申请人落实相应担保后才会响应其预付款融资需求;与应收账款类供应链金融产品类似,预付账款类供应链金融产品具备自偿性,它以预付账款项下的对核心企业的提货后通过发货、运输、入库等环节所形成的在途和库存的货物对银行提供抵(质)押担保 ,并以其出清资

28、金作为还款来源。因此,预付账款类产品能够缓解供应链下游企业的财务压力,并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因缺乏担保资源而难以获得银行融资的问题。(三)物流服务类供应链融资产品在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间,通常是依靠货物的流通作为联系纽带,因此通常认为,物流是供应链存在和延展的基础。与此相对应,供应链金融也必然要以满足物流所派生出的资金融通需求为主要形式,这与缺乏基础物流业务做支撑的传统授信业务具有明显区别。随着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货代、仓储、运输等物流企业与生产、贸易类企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第三方物流企业正逐渐渗透到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物流服务类产品就是从生产、贸易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联系出发,借助物流企业

29、对供应链中货物的控制能力或自身信用的传递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需求。在物流服务类产品下,银行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履行质押监管职能(或物流企业提供自身信用支持,如融通仓),企业无需提供其他抵押或担保即可获得融资,极大的方便了担保资源缺乏的中小企业。与预付款账款类产品相比,物流服务类产品更多关注并借助物流企业,而不是供应链上的核心生产企业。我行现有的物流服务类产品主要包括存货质押和仓单质押两大类,前者属于动产质押范畴,后者则属于权利质押范畴。此外,为方便企业在国际贸易的特定条件下尽快取得所采购的货物,加快存货周转速度,提货担保也应纳入到物流服务类产品之内。(四)电子业务类供应链融资产品与传统业务相比,专业

30、性强、操作风险相对较高是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显著特点,如果没有专业化的电子系统支持,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就受到很大限制。此外,由于关联产品的组合使用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广泛存在,同一业务在不同分行间或不同业务在同一分行间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操作模式和操作习惯,因此总分行管理职能部门只有通过电子化产品平台才能实现对操作风险的实时把控。从国内外实践来看,供应链金融产品的电子化趋势已经形成,必将逐步与企业电子银行和现金管理系统走向融合。目前国内银行已经推出了多个电子化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以招商银行为例,该行推出了“电子供应链”品牌,其中涵盖网上保理、网上国内信用证、网上票据等多项产品。五、供应链融资业务开展中的

31、制约因素(一)经营意识的制约对现代经济供应链生态格局的认识不充分,没有根据市场发展形势及时更新信贷经营理念。在工作中,商业银行仍然只重视大客户、垄断性客户,对庞大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体重视不足。大型企业市场地位高,往往要求下浮贷款利率。有多家合作银行,很难成为某一银行的核心客户,银行议价能力和市场地位不完全对等。从市场主流和银行发展趋向看,银行应充分认识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市场潜力,认识到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重要性。(二)风险控制政策的制约供应链融资依托的是真实的贸易背景、核心企业的市场地位及融资对象与核心企业的贸易关系,这与主体企业的授信要求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商业银行依托全新的风险评价体系对供应链融资

32、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如存贷风险、单据风险、市场风险、内部操作风险等,如何有效地分析和控制这些风险是供应链融资能否成功的关键。商业银行在实践中仍主要以主体授信、财务报告、担保方式等静态分析为主,信贷风险政策与业务发展不匹配,供应链融资尚未独立于传统流动资金贷款的风险控制体系运行,没有特别的审批通道,没有专业化的操作平台等,在供应链发展初期,以既有的风险管理政策指导业务开展,结果导致业务开展不利。(三)业务流程的制约大部分商业银行没有针对性、规范化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处理流程,决策链条长、环节多;没有建立专业化的审查、审批团队,业务效率低,与市场的普适标准差距较远;没有建立专门的产品经理团队和客户经理团

33、队,产品设计能力、创新能力、货物管控能力不足,产品经理与客户经理、风险经理职责不清(四)产品营销的制约未形成全行上下一体化、分工与合作相结合的专业化营销体系,没有形成系统合力,全行没有形成一个有别于其他银行的独特的识别形象,品牌建设无特色,对供应链产品挖掘整合不够,资源投入不足,宣传策略不佳,市场影响有限。目前,很多银行以营销大中型客户为主,针对中小企业的业务实践不多,具备供应链融资业务营销能力的客户经理人员严重不足。六、供应链融资的拓展与展望在上述四类供应链金融产品中,预付账款类和物流服务类产品在商业银行应用较为广泛,其中以先票(款)后货存货质押和保兑仓等产品为基础的钢铁金融网络业务和汽车金

34、融网络业务享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应收账款类产品虽然开发较早,但由于前期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和质押登记制度的缺失,业务量一直不大。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中国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的颁布实施,应收账款类产品的市场需求将逐步扩大,业务发展潜力较大。相对于前三类产品,电子服务类产品作为传统产品的电子化处理手段往往容易被忽视,但随着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上线,电子票据由于具备期限长、易流转、风险小、成本低等优势,将快速替代纸质商业票据,未来的增长前景显而易见。(一)应收账款类从整个市场来看, “池融资”是深圳发展银行在传统应收账款类和物流服务类融资产品的基础上开发的创新业务模式。池融资包括应收

35、账款池、国内保理池、票据池、退税池、存货池等的一种或数种资产池的组合。上述资产构成受控资产池,银行对受控资产池内资产价值进行确认、评估和控制,与客户签订“总质押书”,在保持一定的安全边际的情况下,以池内受控资产作为还款来源或保障,给予客户敞口授信额度,即“(授信敞口额度可接受的最低安全边际)受控资产池余额”。“池融资”除了具备池内单一资产融资产品的优势之外,还在于将对象分散、发生频繁、期限不一的流动资产或应收权利采取一次性质押或转让的方式,不仅简化了操作手续,而且充分挖掘了零散流动资产或应收权利的融资功效。而且,在“池融资”模式下,不同货币资产、实物资产或应收权利之间可以互相替代,银行仅进行总

36、量控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极大地方便了客户。从国际银行业的实践来看,“池融资”将是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二)预付账款类由于预付类产品的操作模式较容易复制,且市场潜力巨大、综合收益较高,因此大部分银行均已开展了此类业务。商业银行在开展预付账款类供应链金融产品时,应根据区域市场特点和业务实际主动就管理模式和审批流程等进行适应性变革,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毕竟,产品和业务模式的模仿简单,风险文化、审批效率和管理架构的调整却不是一日之功。从商业银行业务实践来看,预付款产品存在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原材料产成品置换融资”业务。“原材料产成品置换融资”业务是指借款人以其对核心厂商的应收账款及两者之间的

37、产成品购销合同下未来产成品存货为双重递进式质押担保向银行申请的原材料采购融资服务。在钢铁等行业中存在一些贸易企业,既为核心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同时也作为其产成品经销商,形成了一种与核心企业间兼顾上下游的供应链关系。在这种业务模式下,贸易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原材料结算账期,但却有对其上游付款的现时财务压力。此外,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核心厂商以产成品折抵原材料货款的类似“易货”式交易,而贸易企业的产成品销售需要一定的时间,造成了对其资金的占压。在实际业务中,银行以经销商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和“核心企业以产成品折抵原材料”业务模式下的未来货权进行双重递进式质押,为经销商提供对其上游付款的融资。

38、如核心厂商支付货款,则自动用于偿还银行授信;如核心厂商以产成品抵采购款,则产成品自动转为银行质物。(三)物流服务类物流服务类产品是供应链金融的基础,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与物流仓储企业的紧密合作。因此,物流服务类产品的创新拓展空间将主要集中在与仓储物流企业的深入合作方面,包括“物流公司-银行-工商企业”合作的代理采购融资业务、物流仓库提供融资担保的融通仓业务以及对现货交易市场的融资业务等,银行对授信风险的控制也应更多地关注仓储物流企业的资质、规模和信用情况。此外,当前各类商品物资交易所的交易资金监管业务也应该成为我行物流服务类产品的有益补充。在此类业务中,银行在其中承担买卖双方资金收付的中立监管职

39、责(类似“支付宝”的功能),一方面可以监控授信企业交易资金和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银行对物货权进行动态管理。对于传统的物流服务类产品,对业务流程和操作模式进行再创新,改善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特别是在放款、回款、贷后管理等环节(如对存货质押业务引入经我行认可的逾期后货物承购方等),应逐步探索形成严密的善后方案。(四)电子服务类随着银行客户服务界面的不断丰富(传统的如柜台服务、ATM服务,新型的如互联网、手机等),客户对银行金融服务的便捷性要求越来越高,客户享受银行金融服务的便捷程度决定了客户对银行服务的黏性。同时,电子化的金融产品也能够帮助银行有效对业务进行流程化管理和动态监控,这对操作风险

40、管理要求较高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至关重要。未来几年内,商业银行将逐渐完成物流金融业务信息系统的开发,逐步实现银行物流金融业务统计和抵质押商品的动态管理。搭建面向厂家、银行、经销商、物流公司的产业金融业务电子操作平台,集成开票、出入库、银票及库存查询、价格盯市等功能,实现经销商开票申请电子化、提货申请电子化、库存查询电子化以及银票余额管理电子化,提高经销商使用授信的便利程度,实现日常融资货物质押及解押操作、报表统计、风险提示信息、库存和赎货情况分析等工作的电子化,提高管理水平。七、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分析(一)供应链融资风险定义供应链融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对供应链企业进行融资过程当中,由于某种事先无法预

41、测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供应链会融产品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差,或者资产不能收回从而遭受风险和损失的可能性。很多风险因素都影响着供应链融资的正常运作(二)供应链融资风险特点与传统信贷风险比较1.风险评估主体不同传统信贷把单个企业作为主体,关注静态的财务数据;供应链金融中,由于银行更关注的是整个供应链交易的风险,因此对风险的评估不再只是对主体而是对交易评估。2.风险聚集程度不同传统信贷风险是单个企业的信用风险;供应链融资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将更多中小企业融入到银行服务范围,即使某个企业达不到银行信贷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供应链中的某个成员出现融资问题,影响会蔓延到整个供应链条上。(三)

42、供应链融资风险分类在商业银行对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融资的过程中,伴随着资金、商品、单证的流动,涉及到客户、银行及物流企业等多方面的利益,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主要有两方面的风险:1.外生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1)政策风险,当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时,往往会对供应链的资金筹集、投资及其他经营管理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使供应链的经营风险增加。例如,当产业结构调整时,国家往往会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对一些产业进行鼓励,为企业投资指明方向;或者对一些产业进行限制,使供应链企业原有的投资面临着遭受损失的风险。(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市场发生变化,使企业无法按原定计划销

43、售产品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还款风险,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预测失误;二是出现新的替代品,从而导致企业销售计划落空,资金链条断裂。(3)法律风险,每个国家的法律都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法律法规的调整、修订等具有不确定性,有可能对供应链运转产生负面效应,法律环境的变化将诱发供应链经营风险,从而危及商业银行。2.内生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信息传递风险、操作风险。(1)信用风险,中小企业信用缺失是国内商业银行贷款营销中的主要难题。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技术力量薄弱、资产规模小、缺乏对自身信用的管理和资信不足等问题:信用缺失成为制约商业银行面向中小企业发展信贷业务的重要瓶颈之一。(2)信息传递

44、风险,由于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经营和管理的经济实体,供应链实质上是一种未签订协议的、松散的企业联盟,当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复杂时,供应链上发生错误信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信息传递延迟将导致上下游企业之间沟通不充分,对产品的生产以及客户的需求在理解上出现分歧,不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要。这种情况将可能给商业银行传递不正确或有偏差的信息,影响商业银行的判断,从而带来风险。(3)操作风险,供应链融资业务在办理过程中会因操作错误而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主要是指供应链融资服务过程中的具体操作问题,如交易单据的审核、质押物价格的核定等问题。八、结束语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同益深入的大背景下,供应链融资是贸

45、易融资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己成为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新阵地。但当前,国内银行业在发展供应链融资业务时,过于强调个别贸易融资产品的作用,而未能真正实现向供应链成员提供全过程的“链式融资”;对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和与核心企业有密切贸易往来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提供融资的意愿仍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强调国内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融资服务时,需结合供应链管理和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以客户为中心,为处于商品交易各个环节的供应链成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全程融资服务。为此,在学习供应链管理、贸易融资和国外供应链融资业务如何开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国内银行业发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应以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为融资对象

46、,且需与电子商务服务商进行合作,利用其提供的技术平台,实现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产品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有效组合,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国内银行业发展供应链融资面对的问题和需采取的应对措施。参考文献1Victoriya Sadlovska,Beth EnslowGet Ahead with Supply Chain FinanceJSupply Chain Finance ResearchJuly 21,2006:342宋炳方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3393庄春光供应链融资另辟蹊径还是新瓶旧酒【J】当代金融家,2007(3):58594赵林度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理论与实务【

47、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85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银行系2005中国金融发展报告新巴塞尔协议框架下的中国银行业改革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176 刘福存美国物流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J航贸周刊(台湾),2003(31):72737 向欣我国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导向【M】港口经济,2005(1):54-568 Brandon FengBanks furn to China for Supply Chain FinancingEBOLhttp:mwtreasurerorgcnwzjjgl+detailart

48、id+108+catid+7htm9 胡松评向沃尔玛学供应链管NMI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510王健,方佳林美、日、欧现代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启示【J】东北亚论坛,2005(2):18-2211沈文,严宝国,马荣国美国联合包裹公司经营模式的启示【J】综合运输,2002(6):303112崔晓文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业务介绍EBOLhttp:wwwistisshcnlistlistaspx?id=290613徐达,蔡启明,鲁浩基于供应链的物流跟踪系统设计【J】物流科技2004(10):111414夏露,李严峰,沈丹,刘胜春,赵凌峻物流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

49、55-156,25-27215赵林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07-23316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编写组2005中国金融市场展报告【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10410517Berger,AN&Udell,GE,1998,“The Economic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the Role of private Equity and Debt Markers in the Financial Growth Cycle”,JournalOf Banking and Finance,22,613-67318Har

50、fington,L,H Supply strategy:a corporate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J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Elsevier Science,London,200 1,182019胡跃飞供应链金融极富潜力的的全新领域【J】中国金融,2007(22)20罗齐,朱道立,陈伯铭第三方物流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02(2):111421陈祥锋,石代伦,朱道立融通仓与物流金融服务创新【J】科技导报,2005(9): 303422李碧珍融通仓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思路【J】商业经济,2005(3):101-10523灵彬基于信息共享机制的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研究【J】特区经济,2006(10):10510624何涛,翟丽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物流科技,2007(5):879l25徐欣解读供应链融资双重模式【J】物流技术,2007(7):697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