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的认识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224034081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4.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磁辐射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电磁辐射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电磁辐射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电磁辐射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辐射的认识(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磁辐射的认识及原理第 1 章 电磁辐射的原理 31.1 电磁辐射的概述31.1.1 电磁辐射的定义31.1.2电磁辐射产生的条件41.2 电磁辐射的来源41.2.1 天然电磁辐射:41.2.2 人造电磁辐射:51.3 电磁辐射的单位和测量标准51.3.1 电磁辐射的单位51.3.2 电磁辐射的测量标准51.4 电磁辐射区场的划分61.4.1 近区场及特点61.4.2 远区场及特点71.4.3.近区场与远区场划分的意义71.5 电磁强度的分级标准71.5.1 一级标准71.5.2 二级标准81.6 常见电子产品电磁辐射产生原理81.6.1 电脑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81.6.2 手机的电磁辐射产

2、生原理91.6.3 电磁炉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101.6.4 电视机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101.6.5 充电器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101.6.6 微波炉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111.6.7 电吹风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11第 2 章 电磁辐射的危害 122.1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122.1.1 电磁辐射伤害人体的机理122.1.2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132.1.2.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132.1.2.2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142.1.2.3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42.1.2.4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142.1.2.5 对生殖系统和遗传的影响:142.1.2.6 对视觉系统的影响:152.1.2

3、.7 电磁辐射的致癌影响:152.1.3 电磁辐射的其他危害152.1.3.1 影响通讯信号152.1.3.2 破坏建筑物和电器设备162.1.3.3 影响植物的生存162.1.3.4 泄露你的电脑机密162.2 常用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危害162.2.1 常用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数值162.2.2 电脑的电磁辐射危害172.2.3 手机的电磁辐射危害182.2.4 电磁炉的电磁辐射危害182.2.5 电视的电磁辐射危害192.2.6 充电器的电磁辐射危害192.2.7 微波炉的电磁辐射危害192.2.8 电吹风的电磁辐射危害192.2.9 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危害202.3 电磁辐射危害的实例

4、202.4 电磁辐射高危行业人群21第 3章 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223.1 电磁辐射防护的目的223.2 电磁辐射防护的基本标准233.3 电磁辐射的防护技术233.3.1 屏蔽防护技术233.3.2 吸收防护技术243.3.3 接地防护技术243.3.4 距离防护技术243.4 常用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防护243.4.1 电脑的电磁辐射防护253.4.2 手机的电磁辐射防护253.4.3 电磁炉的电磁辐射防护263.4.4 电视的电磁辐射防护273.4.5 微波炉的电磁辐射防护283.4.6 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防护283.5 个人防护电磁辐射的措施293.5.1 良好的习惯293.5.2

5、 注意饮食习惯303.6 使用专业的电磁辐射防护产品313.6.1 电磁辐射防护服装313.6.2 电磁辐射防护卡323.6.3 电磁辐射防护玻璃333.6.4 电磁辐射防护贴膜333.6.5 电磁辐射防护屏343.6.6 电磁辐射防护眼镜34第 1 章 电磁辐射的原理1.1电磁辐射的概述1.1.1 电磁辐射的定义电磁辐射定义为: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是能量释放的 一种形式。按电磁辐射对生物学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 的量子能量水平较高,可通过电离作用使机体受到严重的伤害;非电离辐射的量 子能量水平较低,不会导致机体组织的电离,其主要的生物学作用是引起组

6、织分 子的颤动和旋转,常以荧光和热的形式消耗其能量,对人体也会造成某些生理障 碍。从广义上来讲,电磁波包括各种光波和各种电磁振荡产生的电波。电磁波不 需要依靠介质传播。但是在电磁波频率较低时,主要通过有形的导电体才能传递; 原因是在低频的电磁振荡中,电磁之间的相互变化比较缓慢,其能量几乎全部返 回原电路而没有多余能量辐射出去;电磁波频率高时即可以在空间内自由传递, 也可以束缚在有形的导电体内传递。在自由空间内传递的原因是在高频率的电振 荡中,磁电互变很快,能量不可能全部返回原振荡电路,于是电能、磁能随着电 场与磁场的周期变化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出去,不需要介质也能向外传递 能量。电磁波的磁

7、场、电场及其行进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均为光 速,达 3X108m/s。在电磁波谱中,比紫外线波长更短的X射线、宇宙射线是电离辐射波;紫外 线以及波长更长的电磁波,包括可见光波、红外线、雷达波、无线电波及交流电波等是非电离辐射波。非电离辐射根据其辐射频率又可分为微波辐射(300300000 MHz)、射频 辐射(0.1300 MHz)和工频辐射(50 Hz或60 Hz)三类。而我们常见的各种 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等装置产生的都是非电离辐射。只要他们处于通电操作使用 状态,它的周围就会存在电磁辐射。电磁辐射会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同时也 会干扰电子设备等的正常运行。我们通常所说的电磁辐射

8、,一般都是指的非电离辐射。1.1.2 电磁辐射产生的条件1、必须存在时变源,时变源可以是时变的电荷源、时变的电流源或时变的 电磁场,时变源的频率应足够高,才有可能产生明显的辐射效应。2、波源电路必须开放,源电路的结构方式对辐射强弱有极大影响,封闭的 电路结构,如谐振腔是不会产生电磁辐射的。1.2 电磁辐射的来源根据电磁学基本理论,带电粒子周围会有相应的电场分布,随时间变化的带 电粒子会产生变化的电场;由于带电粒子周围电位不同的两点之间存在电位差, 因此在两点间形成了电压;当大量的带电粒子定向移动时便形成了电流,电流周 围产生磁场,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则会产生变化的磁场。同样,随时间变化的磁场 也能

9、产生电场,这样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的产生,互相垂直并不断向空间传播, 就产生了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来源主要有天然电磁辐射和人造电磁辐射。1.2.1 天然电磁辐射:天然的电磁辐射是一种自然现象,主要来源于雷电、太阳热辐射、宇宙射线、 地球的热辐射和静电等。例如雷电就是一种很常见的天然电磁辐射,它除了可能 对电气设备、飞机、建筑物等直接造成危害外,还会在广泛的区域产生从几千Hz 到几百 MHz 的极宽频率范围内的严重电磁干扰;另外,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 子活动引起的磁爆等都会产生电磁干扰。天然的电磁辐射对短波通信的干扰极为 严重。1.2.2 人造电磁辐射:人造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有:1、无线电发射

10、台,如广播、电视发射台、雷达系统等。2、工频强电系统,如高压输变电线路、变电站等。3、应用电磁能的工业、医疗及科研设备,如电子仪器、医疗设备、激光照拍 设备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等。4、人们日常使用的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如微波炉、电冰箱、空调、电热毯、 电视机、录像机、电脑、手机等。1.3电磁辐射的单位和测量标准1.3.1 电磁辐射的单位电磁辐射的能量大小,称为辐射强度。通常,大于300MHz的电磁辐射,一般采用平均功率密度mW/cm2作为计量 单位。小于 300MHz 的电磁辐射,可以采用电场强度 V/m 和磁场强度 A/m 作为 计量单位。实际测量中,也可以用磁感应强度:高斯(Gs)或者特斯拉(

11、T)来表示, 1T=10000Gs。在进行电磁环境测量时,干扰场强的国家计量标准采用单位为 mV/m。1.3.2 电磁辐射的测量标准在国家标准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草案中,规定了频率范围为 0Hz 到 300GHz 的电磁辐射的人体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根据不同人群的活动特征和不 同频率的电磁波生物效应,该标准对电磁辐射作业人员和公众暴露限值规定了不 同的要求。对公众比较关心的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限值在局部暴露要求中也作出 了规定。电磁辐射防护基本限值规定如下:职业照射:在每天8h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小于 0.1W/kg。公众照射:在一天24h内,任意连续

12、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 0.02 W/kg。SAR: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代表以任意6分钟记时平均,人体每公 斤所吸收的辐射量。1.4电磁辐射区场的划分电磁辐射区场一般分为远区场和近区场。1.4.1 近区场及特点以场源为零点或中心,在一个波长范围之内的区域,通常称为近区场,也可 称为感应场。近区场通常具有如下特点:1、近区场内,电场强度 E 与磁场强度 H 的大小没有确定的比例关系。一般 情况下,电场强度值比较大,而磁场强度值则比较小。总的来看,在近区场内,对于电压高电流小的场源(如发射天线、馈线等), 电场强度要比磁场强度大得多;对于电压低

13、电流大的场源(如某些感应加热设备的 模具),磁场强度要比电场强度大得多。2、近区场的电磁场强度比远区场的电磁场强度大得多。而且近区场电磁场强 度比远区场电磁场强度衰减速度更快。从这个角度上说,电磁辐射防护的重点应 该在近区场。3、近区场的电磁辐射与场源密切相关,近区场不能脱离场源而独立存在。1.4.2 远区场及特点相对于近区场而言,在一个波长之外的区域称为远区场,它以辐射状态出 现,所以也可称为辐射场。远区场的主要特点如下:1、在远区场中,所有的电磁能量基本上均以电磁波形式辐射传播,远区场辐 射强度的衰减要比近区场慢得多。2、在远区场,电场强度 E 与磁场强度 H 有如下关系: 在国际单位制中

14、,E=377H,电场与磁场的运行方向互相垂直,并都垂直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3、远区场为弱场,其电磁场强度均较小。1.4.3.近区场与远区场划分的意义通常,对于一个固定的可以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源来说,近区场辐射的 电磁场强度较大,所以,我们应该格外注意对电磁辐射近区场的防护。对电磁辐 射近区场的防护,首先是对作业人员及处在近区场环境内的人员的防护,其次是 对位于近区场内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的防护。而对于远区场,由于电磁场强度 较小,通常对人的危害较小,这时我们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就是对信号的保护。 另外,应该有对近区场一个概念,对我们最经常接触的从短波段 30MHz 到微波 段的 3000MH

15、z 的电磁波频段范围,其波长范围从1米到10米。1.5电磁强度的分级标准根据国家的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以电磁波辐射强度及其 频段特性对人体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影响的阈下值为界,将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 强度标准分为二级。1.5.1 一级标准符合一级标准的环境为安全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 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均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新建、改建或扩建电台、电视台和雷达站等发射天线,在其居民覆盖区内, 必须符合“一级标准”的要求。1.5.2 二级标准符合二级标准的环境为中间区,指在该环境电磁波强度下长期居住、工作和 生活的一切人群(

16、包括婴儿、孕妇和老弱病残者)可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 域;在此区内可建造工厂和机关,但不许建造居民住宅、学较、医院和疗养院等, 已建造的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超过二级标准地区,对人体可带来有害影响;在此区内可作绿化或种植农作 物,但禁止建造居民住宅及人群经常活动的一切公共设施,如机关、工厂、商店 和影剧院等;如在此区内已有这些建筑,则应采取措施,或限制辐射时间。环境电磁辐射强度分级标准见下表:波长单位容许场强一级(安全区)二级(中间区)长、中、短波V / mV1025超短波V / mV512微波mW / cm21040混合V / m按主要波段场强;若各波段场分散,则按复合场强加权确定1.6

17、常见电子产品电磁辐射产生原理1.6.1 电脑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目前不少电脑所使用的显示终端还是CRT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其工作原 理和我们家中电视机的显像管基本一样,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图像更加精细 的电视机。CRT显像管是利用内部的电子枪发射高速电子,经过垂直和水平的偏 转线圈控制高速电子的偏转角度,最后高速电子击打在荧光屏使其发光,通过电 压来调节电子束的功率,就会在屏幕上形成明暗不同的光点形成各种图案和文字。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 X 射线。而且在显示器周围还会产生低频电磁 场。和CRT显示器相比,LCD的电磁辐射要小得多,这主要是因为LCD的工作 方式与 CRT 有很

18、大区别, LCD 内部既没有高压电子枪,也不会因为粒子撞击而 产生射线,但这并不代表LCD的电磁辐射等于零。LCD的背光系统需要一个高 压电源来驱动,这也成为了 LCD中最大的电磁辐射源。不过,LCD中的高压电 源在背光源点亮后会迅速将电压降到较低的水准,因此工作中的LCD的电磁辐射 是微乎其微的。除显示器之外,电脑的另一大电磁辐射源就是主机了。主机的电磁辐射来自 于内部的众多配件,如电源、主板、内存、显卡等。它们在高频工作时会产生强 烈的电磁辐射(主要集中在超短波波段),如果不加任何防护措施对人体的影响也 很大,好在机箱的金属外壳对电磁辐射能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不同材料、不同 设计、不同制造

19、工艺的机箱,其防辐射能力并不相同,如果设计不合理,主机外 泄的电磁辐射仍会超标。1.6.2 手机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手机的工作原理:当我们用手机打电话时,音频信号通过手机转换为高频率 的电话信号,然后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这时在手机附近就会产生 较为强烈的电磁辐射。有关专家指出:当人们使用手机时,手机会向发射基站传 送无线电波,其会被人体吸收,从而有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影响,这些电波就是 手机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手机辐射一般用比吸收率 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值来衡量, SAR代表以任意6分钟记时平均,人体每公斤所吸收的辐射量。这个SAR值可显 示手机辐

20、射对人体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测试值。 SAR 有针对全身的、局部的、四 肢的数据。 SAR 值越低,人体所吸收的手机辐射的量越少。其中针对人体脑部的SAR 标准值必须至少低于 1.67 瓦特/千克才算安全。1.6.3 电磁炉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常用电器。在电磁炉内 部,由整流电路将 50/60Hz 的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 压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 化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金属器皿(导磁且导电材料)底部金属体内产生 无数的小涡流,使器皿高速发热,从而加热器皿内的东西。普通的电

21、磁炉在工作时线圈盘产生的电磁辐射除了给炉面上的锅体加热外, 还有一部分电磁辐射会从电磁炉体内和锅体向往泄放,而产生人们所说的外泄电 磁辐射,这部分电磁辐射就是危害人体健康的电磁辐射源,外泄辐射源的强度大 小与电磁炉功率和电磁炉的质量有关。1.6.4 电视机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普通电视机的电磁辐射原理和CRT电脑显示器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内部的 电子枪发射高速电子,经过垂直和水平的偏转线圈控制高速电子的偏转角度,最 后高速电子击打在荧光屏使其发光,通过电压来调节电子束的功率,就会在屏幕 上形成明暗不同的光点形成各种图案和文字。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 X 射线。而且在显示器周围还会产生低频电

22、磁场。1.6.5 充电器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不少充电器的电磁辐射都是比较严重的,因为现在很多充电器(如手机充电 器)从成本、体积和重量考虑,不是用变压器将 220V 的工频电压直接变为低压 的,而是将220V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再用电子开关电路将其变成20KHZ左右 的高频、高压电,然后用体积很小的高频变压器变压成高频低压电,将高频低压 电整流供充电用,这样便产生了电磁辐射。1.6.6 微波炉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当微波炉中产生的微波辐射到炉内的食品上时,食品中的极性水分子受到电 磁辐射强烈的热效应作用,致使水温升高,从而导致食品的温度也随之上升,因 为微波穿透力强,食品的内部也同时被加热,故整个物

23、体受热均匀,升温速度很 快。而微波炉在工作期间,少量微弱的电磁辐射则会透过炉门向外辐射,其电磁 辐射随距离的增大衰减很快。国家标准规定,在离微波炉5cm处,微波泄漏必须 控制在 1mw/cm2 以下。1.6.7 电吹风的电磁辐射产生原理电吹风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热电阻丝通电发热,再由风扇吹出热空气。由于电 吹风需要迅速的发出热量,就需要将其内部的电阻迅速加热到很高的温度,这一 瞬间会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并且由于电吹风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空气 对流,就势必造成其内部所产生的强大的电磁辐射可以轻易的泄露出来,从而影 响人们的健康。第2 章 电磁辐射的危害2.1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电磁辐射,被世界

24、卫生组织称为继水源、大气、噪声之后的第四大全球性公 害,成为危害人类的隐形“杀手”。2.1.1 电磁辐射伤害人体的机理2.1.1.1.热效应:人体的 70%以上都是水,水分子内部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是一种极性分 子,而这种极性的水分子在接受电磁辐射后,会随着电磁场极性的变化做快速重 新排列,从而导致分子间剧烈撞击、摩擦而产生巨大的热量,使机体升温。当电磁辐射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将使人体体温或局部组织温度急剧升高, 破坏热平衡而有害人体健康。随着电磁辐射强度的不断提高,呈现出对人体的不 良影响也逐渐突出。由热效应引起的机体升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心悸、头 胀、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

25、缓、 心博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脏 细胞病变、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对视觉系统的影响是视力下降,引起 白内障等;对生育系统的影响是性功能降低、 男子精子质量降低等。2.1.1.2 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 界低频电磁辐射的长期影响,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会遭到破坏。低频电 磁辐射作用于人体后,体温并不会明显提高,但会干扰人体的固有微弱电磁场, 使血液、淋巴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造成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受损和遗传基 因发生突变,进而诱发白血病和肿瘤,还会引起胚胎染色体改变,并导致婴儿的 畸形或孕妇的自然流产。电磁辐射作用于神经系统,

26、 影响新陈代谢及脑电流, 使人的行为及相关器官发生变化,继而影响人体的循环系统、免疫及生殖和代谢 功能,严重的甚至会诱发癌症。2.1.1.3 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人体的对其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 (通常所说的人体承受力内抗力),再次受到电磁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 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辐 射的群体,即使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较小,但是由于接触的时间很长,所以也可 能会诱发各种病变,应引起警惕。多种频率电磁波特别是高频波和较强的电磁场作用人体的直接后果是在不知 不觉中导致人的精力和体力减退,甚至导致人类免疫机能的低下。权威统计数

27、字表明:经常在电脑前工作的人群中,上述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 于普通人群。电磁辐射是原因之一。2.1.2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电磁辐射会对人体产生多种不良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 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2.1.2.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电磁辐射的作用很敏感,受到电磁辐射反复作用后,中枢神 经系统机能有可能发生改变,出现神经衰弱症状,主要表现有头痛、头晕、无力、 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失眠、多梦或嗜睡)、易激动、多汗、心悸、胸闷、脱发 等,尤其是入睡困难、脱发、无力、多汗和记忆力减退更为突出。这些均说明大 脑是抑制过程占优势,所以受害者除有上述

28、症状外,还表现有短时间记忆力减退。2.1.2.2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电磁辐射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对人群受辐射作用的研究和调查表明,人体 白血球吞噬细菌的百分率和吞噬的细菌数均下降。此外受电磁辐射长期作用的人, 其抗体形成受到明显抑制。2.1.2.3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受电磁辐射作用过多的人,常发生血液动力失调,血管通透性和张力降低等 症状。由于神经调节功能受到影响,人体表现的症状多以心动过缓为主,少数呈 现心动过速。受害者出现血压波动,开始升高,后又回复至正常,最后出现血压 偏低;心电图出现RT波的电压下降,这是迷走神经的过敏反应,也是心肌营养 障碍的结果;此外,长期受电磁辐射作用的人,

29、若其本身就有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则会更早更易促使其发展和恶化。2.1.2.4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在电磁辐射的长期作用下,可出现白血球数量不稳定现象,主要是下降倾向, 白血球减少,红血球的生成受到抑制,网状红血球减少。对长期操纵雷达的人群 健康调查结果表明,其中多数人出现白血球低于正常人的现象。此外,当无线电 波和放射线同时作用人体时,对血液系统的作用较单一因素作用可产生更明显的 伤害。2.1.2.5 对生殖系统和遗传的影响:长期受电磁辐射作用的人,男性出现性机能下降、阳萎;女性出现月经周期 紊乱;睾丸对电磁辐射非常敏感,精子生成易受到抑制而影响生育;电磁辐射还 有可能使卵细胞出现变性,破坏了排

30、卵过程。高强度的电磁辐射可以产生遗传效 应,使睾丸染色体出现畸变和有丝分裂异常。妊娠妇女如果在早期或在妊娠前, 接受了短波透热疗法,极易出现先天性出生缺陷(畸形婴儿)。2.1.2.6 对视觉系统的影响:眼组织含有大量的水份,易吸收电磁辐射,而且眼的血流量少,故在电磁辐 射作用下,眼球的温度易升高。温度升高是造成产生白内障的主要条件,温度上 升导致眼晶状体蛋白质凝固,多数学者认为,较低强度的微波长期作用,可以加 速晶状体的衰老和混浊,并有可能使有色视野缩小和暗适应时间延长,造成某些 视觉障碍。此外,长期低强度电磁辐射的作用,可促使视觉疲劳,眼感到不舒适 眼感干燥等现象。2.1.2.7 电磁辐射的

31、致癌影响:大部份实验动物经微波作用后,癌变的发生率会上升;一些微波生物学家的 实验表明,电磁辐射会促使人体内的(遗传基因)微粒细胞的染色体发生突变和 有丝分裂异常,从而使某些组织出现病理性增生过程,使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 美国德克萨斯州癌症医疗基金会针对一些遭受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所做的抽样化 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工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要快 24 倍。典型的事件发生于 1976年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苏联为监听美驻苏使馆的通 讯联络情况,向使馆发射电磁波,由于使馆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强度电磁环境中, 结果造成使馆内被检查的 313 人中,有64人淋巴细胞平均数高 44%,有15 个

32、妇 女得了腮腺癌。2.1.3 电磁辐射的其他危害2.1.3.1 影响通讯信号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如果通讯和导航系统受到电磁干扰,就会同基地失去 联系,可能造成飞行事故;当舰船上使用的通信、导航或遇险呼救频率受到电磁 干扰,就会影响航海安全;有的电磁波还会对有线电设施产生干扰而引起铁路信 号的失误动作、交通指挥灯的失控、电脑的差错和自动化工厂操作的失灵等。2.1.3.2 破坏建筑物和电器设备在纵横交错、蛛网密布的高压线网、电视发射台、转播台等附近的家庭,不 仅电视信号被严重干扰,而且居民因常受电磁辐射而可能感到身体不适。2.1.3.3 影响植物的生存在长期存在电磁辐射的区域 ,如微波发射站所面向

33、的山坡,有可能会造成植 物的大面积死亡。2.1.3.4 泄露你的电脑机密电脑的电磁辐射会把电脑中的信息带出去。虽然电脑的生产厂家为防止外泄 的电磁辐射干扰其他电子设备,为电脑制订了电磁辐射的限制标准,但外泄的电 磁辐射仍具有不容忽视的强度 就是这一点点外泄的电磁辐射如同给电脑 中的信息装上了“飞”走的翅膀。如电脑显示器的阴极射线管辐射出的电磁波,其频率一般在 6.5MHz 以下。 对这种电磁波,在有效距离内,可用普通电视机或相同型号的电脑直接接收。接 收或解读电脑辐射的电磁波,现在已成为国外情报部门的一项常用窃密技术,并 已达到很高水平。据国外试验,在 1000米以外能接收和还原电脑显示终端的

34、信息, 而且看得很清晰。2.2常用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危害2.2.1 常用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数值要测量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大小,可以采取比较简便的方式,就是利用家用、 小型可接收AM (调幅)频道的收音机,打开后将频道调在没有广播的地方,并 且靠近所要测量的电视、冰箱、微波炉、电脑等家用电子设备,就会发现收音机 所传出的噪音突然变大,走出一段距离后,才会恢复原来较小的噪音量;如此即可简易测出安全距离来。常用电子设备电磁辐射检测数据参考表(mG: 毫高 斯)电子产品辐射量(单位)电子产品辐射量(单位)咖啡炉1mG传真机2mG电脑lOOmG录像机6mG电熨斗3mG电视机20mG音响20mG电冰箱20m

35、GVCD10mG空调20mG洗衣机30mG电锅40mG复印机40mG吹风机70mG吸尘器200mG无绳电话200mG微波炉200mG电须刀lOOmG电热毯lOOmG手机lOOmG2.2.2 电脑的电磁辐射危害电脑是现代人使用频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电子产品之一,因此对于电脑 的电磁辐射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电脑的电磁辐射危害,CRT显示器最为严重,CRT显示器通过电子枪发射电 子束实现画面显示,而对外发射电子本身就会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尽管厚厚的 含铅玻璃屏幕可在一定程度上阻隔辐射,但仍然有不少电磁辐射穿透阻隔层而直 接照射到使用者身上。据不完全统计,常用电脑的人中感到眼睛疲劳的占 83,肩酸

36、腰痛的占 63.9,头痛和食欲不振的则占 561和 544,其他还会导致自律神经失 调、抑郁症、动脉硬化性精神病、青光眼、白血病、乳腺癌等病症,这些都或多 或少跟受到电磁辐射有关。国际电磁波生物物理学专家的研究显示:在怀孕的最初 3 个月内,每周使用 20h 以上电脑,发生流产的比例会增加 80%,并同时增加畸形儿的出身率。2.2.3 手机的电磁辐射危害现在我国使用的 GSM 手机的工作频率是在 900MHz 和 1000MHz 频段上,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则可望达到 2000MHz 以上,所以手机使用的是高频无线电 波,产生的电磁辐射属于高频电磁辐射。这种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以“热效应” 形

37、式来体现,即人体吸收了手机辐射的电磁波,可能会使局部组织升温,造成病 变,导致人体生物性破坏。手机的使用具有其特殊性,即它是紧贴于头部使用的,人体(尤其是人脑) 处于近区辐射场中,国际上通行的方法是用国际移动电讯协会(CTIA)定义的热效 应“比吸收率SAR(Specific Absorbed Radiation)来测量辐射当量或人体吸收的无线高频电磁辐射量的大小,它的单位为:W/kg,表示的是每千克人体组织吸 收的电磁辐射量,它较准确地反映了电磁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根据国际非电 离性照射保护委员会(INCIRC)的规定,手机辐射的限值是4W/kg,在这个限值下, 人体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影响在

38、安全范围内。2.2.4 电磁炉的电磁辐射危害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磁致涡流从而加热食品,在其工作过程中会产生 极低频电场与磁场,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会构成电磁污染。世界卫生组织把这类 极低频电磁场作为可疑致癌物,与苯烯、电焊烟雾同属一类致癌物。专家介绍,磁泄漏的程度由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来衡量。经权威调查与检测 了几个品牌的电磁炉电磁场强度,结果表明,其近区电场强度可达上千伏/米,近 区磁场强度达到几微特斯拉至上百微特斯拉。由于我国尚无相关标准,如果按瑞 士、瑞典等国的国标 0.2 微特斯拉评价,那么我国相当比例的产品严重超标目前国内销售的电磁炉产品很少送检电磁兼容项目,凡送检的几乎是出口到 欧

39、盟、美国和日本等国际市场的产品。这是因为美国等国家对产品有强制国际标 准,而我国虽原则上要求企业执行该标准,但缺少强制措施。国家日用电器质量 监督检验中心曾对电磁炉产品做过一次全行业摸底测试,结果发现达标的仅约 50%。2.2.5 电视的电磁辐射危害看电视一看就是几个小时而浑然不觉,所以电视产生的电磁辐射是最持久的 辐射。看电视时间长了,会出现头昏眼花、耳鸣等症状。看电视时,如果太靠近 会伤害眼睛,当电视机的显像管在启用时,它的负极会发出高能量的电子束。这 些电子束猛烈撞击屏幕内壁的荧光物质时,屏幕上才会显示图像,但同时也会产 生具有穿透力的 X 辐射线。电视屏幕显示影像时也会放出大量的正离子

40、,它们像 磁石一样吸附空气周围里的负氧离子,使室内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大量减少。长期 处于缺少负氧离子的状态中,人容易头痛、胸闷和食欲减退,长时间看电视的人, 应该同时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 。2.2.6 充电器的电磁辐射危害充电器是一种带变压器的低压电源,它有着很高的磁场,有时在插座上的变 压器磁场甚至可以达到 300mG 以上。充电器的电磁辐射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很容 易被人们忽视,并且离人们的生活很近。比如很多人都是将手机充电器放在床头 充电,这无疑在睡梦中危害着人们的健康。2.2.7 微波炉的电磁辐射危害微波炉产生的电磁辐射是高频电磁波。在电磁波的波谱中,它是介于超短波 和红外线之间,其穿透力极

41、大,它能引起食物内部极性分子的高速运动,产生摩 擦,使温度迅速升高,从而煮熟食物。微波炉在正确操作使用下,对人体不会有 直接的影响,但假如发现微波泄漏不慎伤害了身体,应尽快远离微波环境。一般 轻微的情形,只要离开接触,被伤害的组织就能逐渐恢复正常,孕妇和小孩应尽 量远离微波炉。2.2.8 电吹风的电磁辐射危害电吹风是一种可产生很强电磁辐射的常用电子设备,特别是在开启和关闭时 电磁辐射最大,且功率越大电磁辐射也越大。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吹风 的频率很高,并且其电磁辐射距离头部距离比其他电器要近,所以造成的危害较 之其他的电器会更大一些。2.2.9 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危害打印机、复印机等

42、办公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臭氧、粉尘、噪声以及 电磁干扰。其在高温工作时会散发出臭氧离子,它是一种强氧化剂,人长期接触 一定浓度的臭氧后,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电热毯和取暖器:作为冬日里常用 的家电,功率很大,能产生较大的电磁辐射,而且还和人体有着亲密的接触,因 此都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2.3电磁辐射危害的实例1、英国国家辐射保护委员会的一份写于 2001 年的调查报告称:居住在高压 线周边,有电磁辐射下的儿童,其白血病发病率比居住在别处的儿童的高出一倍。 而瑞典国家工业与技术发展委员会,选择220400千伏的高压电网下的沿线一带 进行调查,发现在 1960 年至1985 年间,居住在距

43、电线 300 米以内地段的50 万人 中,共有 142 名儿童患上病症,其中 39 人得白血病。通过计算, 15 岁以下的儿 童如果暴露在平均磁感应强度大于 0.2 微特斯拉的环境中,则患白血病几率为一 般儿童的 2.7 倍以上;若磁感应度大于0.3微特斯拉,则为3.8 倍。国际上认同儿 童居住环境中的磁场强度应不超过0.4微特斯拉。2、美国一癌症医疗基金会对一些遭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抽样化验,结果表明 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 ;3、美国马里兰州1969年至1982年间,有951名男子死于脑瘤,死者多数为 电子工程师和“大哥大”频繁使用者。台湾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

44、女性长期使用电 脑诱发乳腺癌的危险性比一般非电脑工作人员高 43 。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是 因为使用这些电子设备时,其周围会产生电磁波。一般说来,电磁波的频率越高, 波长越短,引起肿瘤的可能性就越大。4、1997 年 8月 13 日在深圳机场发生的我国第一起因无线电干扰航空通信导 致机场关闭2个小时的严重事件,原因是深圳机场附近的山头上无线寻呼台的发 射功率过高所致。5、科技日报报道:我国每年出生的 2000万儿童中,有 35 万为缺陷儿, 其中 25 万为智力缺陷。有关专家提醒育龄妇女,电磁辐射有可能是造成此现象的 关键因素之一。2.4电磁辐射高危行业人群拥有电脑、手机等现代生活工具的人类所接

45、受的电磁辐射是祖辈的 1.5 亿倍, 根据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等权威部门提供的详实 数据,电磁辐射对 11大类职业人群存在潜在危害。这 11大高危行业包括: 1 、金融政券行业:金融行业普遍使用计算机网络、现代化办公设施,操作人员 直接受到电磁辐射。2、广播电视行业:广播、电视发射系统、无线电发射系统、编辑机房、演播室均 向外发射大量电磁波。3、IT 行业,计算机系统及网络随时向外发射大量电磁波。4、电力行业:高压输电、变电、发电设施产生高强度电磁波。5、通信行业:移动通讯基站等无线通讯系统电磁波强度很大,每天长时间暴露在 这样的电磁辐射下,对身体影响很大。6、民航:

46、民航指挥塔及飞机本身都向外发送大量电磁波7、铁路:电气化铁路的电力线及变配系统向外发射大量电磁波8、医疗:高频理疗、超短波理疗、微波理疗及各类频谱仪,都向外发射大量电磁 波。9、科研行业:大量使用仪器仪表设备10、工业:采用高中低频和微波电器设备11、办公族:现代化办公设备相当普及的白领人士。第 3 章 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3.1电磁辐射防护的目的电磁辐射防护的出发点就是要减低电磁辐射对人们的正常生活的影响,更重 要的是,要减少其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电磁辐射在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危害。广泛宣 传和普及辐射防护知识,使人们正确认识辐射和它的来源与危害,不断提高全民 的环境

47、保护意识,加强自我保护和保健,已是当务之急。3.2电磁辐射防护的基本标准电磁辐射相关的国家规定、标准有: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7年 3月 25 日国家环境保护局第 18 号令)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19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GB 9175-1988)微波辐射作业卫生标准 (GB 10436-1989)微波辐射暂行卫生标准 (卫生部、四机部79卫工字 101 号、79四调字 138 号文)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电场强度如果低于 40V/M 应该就是基本安全的,不过还需要根据个人的抵抗力和接触的时间、距离等情况 而定,只要进行适当的屏蔽防护,就可以大

48、大降低电磁辐射影响。3.3 电磁辐射的防护技术3.3.1 屏蔽防护技术屏蔽防护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电磁辐射的作用和影响限制 在指定的空间之内,屏蔽防护技术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电磁辐射防护技术。电 磁屏蔽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主动场屏蔽,这类屏蔽将电磁场作用限定在某个范围 以内,使其不对这一范围以外的物体产生影响;该类屏蔽的特点为:场源与屏蔽 体间距小,所要屏蔽的电磁辐射强度大,屏蔽体结构设计要严谨,屏蔽体要妥善 地进行接地处理。另一类为被动场屏蔽,这类屏蔽对某一指定的空间进行屏蔽, 使得在这一空间以外的电磁场源对这一空间范围内的物体不产生电磁干扰和污 染;该类屏蔽的特点为:屏蔽体与场

49、源间距大,屏蔽体可以不采用接地处理。电磁辐射的屏蔽防护技术须采用合适的屏蔽材料,一般认为,铜、铝等金属 材料宜用作屏蔽体以隔离磁场和屏蔽电场。专家的研究表明,铝箔纸及铝箔纸加 太空棉对高频电磁场的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之屏蔽效果十分显著。另外实验表明 金属化织物是一种高效的电磁屏蔽材料,专业的电磁辐射防护服装多采用金属化 织物。3.3.2 吸收防护技术吸收防护技术是将根据匹配原理与谐振原理制造的吸收材料,置于电磁场中, 用以吸收电磁波的能量并转化为热能或者其他能量,从而达到防护目的的技术。 采用吸收材料对高频段的电磁辐射,特别是微波辐射与泄露抑制,效果良好。吸 收材料在工业上多用于设备与系统的参数

50、测试,防止设备功过缝隙、孔洞的能量 泄露的作用,在个人防护方面,多用于制作电磁辐射防护卡、电磁辐射手机贴膜 等。3.3.3 接地防护技术接地防护技术的作用就是将在屏蔽体(或屏蔽部件)内由于应生成的射频电流 迅速导入大地,使屏蔽体(或屏蔽部件)本身不致再成为射频的二次辐射源,从而 保证屏蔽作用的高效率。应该指出,射频接地与普通的电器设备保安接地不同, 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射频防护接地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防护效果。射频接地 的技术要求有:(1)射频接地电阻要最小;(2)接地极一般埋设在接地井内;(3)接地 线与接地极以用铜材为好;(4)接地极的环境条件要适当。3.3.4 距离防护技术从电磁辐射的原

51、理可知,感应电磁场强度与辐射源到被照体之间的距离的平 方成反比;辐射电磁场强度与辐射源到被照体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因此,适当地 加大辐射源与被照体之间的距离可较大幅度地衰减电磁幅射强度。减少被照体受 电磁辐射的影响。在某些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是一项简单可行的防护方法。 应用时,可简单地加大辐射体与被照体之间的距离,也可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作 业,减少作业人员直接进入强电磁辐射区的次数或工作时间。3.4常用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防护随着家用电器、电子设备、移动通讯工具等的日益普及,日常生活中人们承受的电磁辐射污染也更加严重,因此,日常生活的电磁辐射防护措施也日益得 到重视。3.4.1 电脑的电磁辐射

52、防护对于电脑的电磁辐射的危害,目前可采取被动防护和主动防护两种方法。被 动防护法,就是除了改善工作环境和注意使用方法外,采取给经常接触和操作电 脑的人员配备专业电磁辐射防护装备,如服装、防护卡、防护屏等措施,以减少 或杜绝电磁辐射的伤害;主动防护法,则是从电脑电磁辐射的 “源头”显示器 和机箱等部件着手。1、购买电脑时,应该选购市面上知名厂商推出的符合“绿色电脑”标准的 产品。2、使用电脑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穿着专业电磁辐射防护服装,实验表明,采用金属化织物为面料的专业 的电磁辐射防护服装可以有效地抵制电磁辐射;有条件的使用者还可以佩戴 电磁辐射防护卡等。2)调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来说,

53、屏幕亮度越大,电磁辐射越强,反之越 小;不过,也不能调得太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响收视效果,且易造成眼 睛疲劳。如果使用的是CRT显示屏,建议在显示屏上加装电磁辐射防护屏。3)注意与屏幕保持适当距离,离屏幕越近,人体所受的电磁辐射越大,因 此较好的是距屏幕 0.5 米以外。4)、操作电脑时定时用清水洗脸,清除电磁辐射的载体之一:灰尘,并且经 常擦拭屏幕,减轻所受电磁辐射。3、使用完电脑之后,将机箱、显示器、音箱等电源全部关闭,杜绝电磁辐 射。3.4.2 手机的电磁辐射防护3.4.2.1 防护措施1、尽量不要在信号很弱的地方使用手机。许多人为了避免别人听到自己谈 话的内容,喜欢在角落等的地方里接

54、听电话,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在这些地方 使用手机,其信号通常较差,这会使手机的功率自动加大,从而造成其辐射的强 度增大。2、不要把手机挂在脖子上或腰间。手机的辐射范围是一个以手机为中心的 环状带,而手机与人体之间的距离决定了人体受到辐射的程度。如果经常使手机 靠在腰部或胸部,其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影响人的生育能力和心血管功能。因此, 正确的做法是把手机放在随身携带的包中,并尽量把它放在包的外层,以确保其 信号畅通。3、不要长时间把手机贴近耳朵。当手机上的电话刚刚拨出而未接通时,其 电磁辐射强度会明显增大,此时应让手机远离头部,间隔约 5 秒钟后再进行通话。 另外,当手机信号变弱时,许多人都会尽量地

55、将手机贴近耳朵以听清对方的声音。 但手机的工作原理是:当其信号较弱时,它会自动提高电磁波的发射功率,导致 其辐射的强度增大,所以此时把手机贴近耳朵,会使头部受到的辐射强度成倍增 加。研究表明,手机贴近脑部后,其长时间的连续辐射会使人的脑部受到损害。 因此人们准备长时间地通话时,应改用固定电话或者使用与手机接通的耳机。如 果不得不长时间地使用手机直接通话时,也应每隔几分钟就换用另一只耳朵接听, 以避免一侧大脑长时间地受到辐射。4 、接电话时避免频繁移动。手机是移动电话,有些人喜欢在打手机时来回 走动,岂不知频繁地移动位置会造成手机信号的强弱起伏,从而会加大手机的辐 射量。另外,在行驶的车上打手机

56、,也会加大手机的辐射量。3.4.2.2 完善手机性能现在的大多数手机天线的最大辐射方向位于头部一侧,这无形中增强了手机 对人体的电磁辐射,因此设计最佳的天线辐射方向,使天线较大的辐射方向偏离 头部,是减少手机对人体伤害的有效方案。同时,最佳的天线方向,可以扩大手 机发射的范围,提高手机接收灵敏度,也是解决复杂地形通信的有效方案之一。3.4.3 电磁炉的电磁辐射防护在购买时,要尽可能的选择专业电磁炉生产企业的产品;可以选择带有质量 体系认证标识和带有获得国家专利防磁泄露技术及“绿色产品奖”的品牌产品; 在距离电磁炉23米的范围内,最好不要放置电视机、电话机等容易受到磁场 影响的家用电器。此外,电

57、磁炉产品使用完毕后,应把功率档位调至最小位置。3.4.4 电视的电磁辐射防护液晶电视采用了严格的密封技术将来自驱动电路的少量电磁波封闭在显示屏 中,理论上是不存在辐射的。辐射评测报告表明,液晶电视,不论是正面半米还 是正面 3 米的范围内,开机瞬间、正常观看、换台、待机状态的测试结果都是 O.lpT,而侧面也只有O.llpT,基本上是辐射强度没有变化。在对传统电视、液 晶电视、等离子电视、背投电视一系列的辐射测试中,液晶电视、背投电视辐射 最小,等离子电视稍强一点,传统显像管电视 CRT 辐射最大。电视的电磁辐射防护办法:(1)保持一定的观看距离:电视的辐射范围一般指长度,电视的辐射范围一 般

58、在2米以内,而42英寸以上平板电视观看距离23米开外才不会受到辐射影 响。另外,如果长时间近距离观看大屏幕会产生视觉疲劳,因此购买时要考虑房 间的大小。一般观看距离在22.5米之间,可选择29英寸的产品;2.53米,可 选择34英寸的产品, 3.5米以上可选择37英寸或者40 英寸以上的产品。(2)减少灰尘即减少辐射:电视机上蒙了灰尘,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卫生 问题。事实并不这么简单。研究证明,灰尘是电磁辐射的重要载体。如果你的电 视不是经常擦拭,那么,即使关掉它们了,电磁辐射仍然留在灰尘里,继续对你 的健康产生危害。因此,电视最好经常擦拭,清除灰尘的同时,也就把滞留在里 面的电磁辐射一并清除掉

59、了,可以有效地防止辐射对健康的危害。另外,灰尘还 会使电子元器件、电路板和散热器经常超负荷工作,最终导致耗电量增加,甚至 会烧坏电子元件。(3)电视旁尽量少摆电器:如冰箱和电视机应尽量离得远一些,这除了避 免在观看电视时受到这些电器辐射影响(它们辐射范围比液晶电视要广),还要避 免产生磁场干扰。再如电视机与音响音箱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靠得太近, 因为收录机及音箱中有带有很大磁性的扬声器,并在周围形成较强的磁场,这个 磁场也会直接影响到液晶电视的电磁场。另外,室内不要放置闲杂金属物品,以 免形成电磁波的再次发射。(4)要平视或稍俯视,不要关着灯看电视。距离要适中,以荧光屏对角线 长度为标准,

60、45 倍距离最好。每次看电视以不超过 2 小时为宜3.4.5 微波炉的电磁辐射防护微波炉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对人体脑、眼位的伤害。因此,在安放微波炉时, 位子应放低些,以避免脑、眼受损。如放置在冰箱上,微波辐射范围正好在成人 头部神经中枢处,会有明显的伤害。对于小孩,尽量不要让其接触和使用微波炉。 在微波炉运转时,不论成人还是孩子,均不要站在旁边,更不要盯着其看,最好 是到隔壁房间去,这样既能达到屏蔽作用又能距离防护。安装起博器的人应远离 微波炉,以免起博器的运作受到干扰。另外,在购买微波炉时应注意选择那些质 量好、信誉高的名牌厂家,以保证产品质量和防止微波泄漏。3.4.6 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磁辐

61、射防护电吹风电吹风的电磁辐射的防护方法,主要是在其使用方法上。在使用电吹风时, 应保持正确的方法,如开启和关闭电吹风时尽量离头部远一点;使用时,最好将 电吹风与头部保持垂直;不要连续长时间使用,最好间断停歇。充电器充电器的电磁辐射由于容易被人忽视,从而隐蔽的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最 好的防护方法就是在充电时,能够将其尽量的远离人群,尤其是注意不要将其放 在床头充电。冰箱冰箱工作时,后侧方或下方的散热管线释放的电磁辐射非常大。散热管灰尘 太多也会对电磁辐射有影响,灰尘越多辐射就越强。 防护办法:不要把冰箱放在 客厅等人们经常逗留的场所。冰箱工作时,尽量避免靠近它。要经常用吸尘器把 散热管上的灰尘吸

62、掉。浴霸多数浴霸每个灯泡的瓦数为 275 瓦,4 个灯泡总共是 1100 瓦。强光虽能使 冬季的浴室快速升温,但也会灼伤眼睛,还会干扰人的中枢神经功能,引起头晕、 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等。特别对婴幼儿的视力发育影响较大。 防护 办法:建议选用红外线磨砂灯泡浴霸,因为它不伤害视力,还能保护皮肤,活络 血脉。用浴霸时要尽量不与灯光直接对视。电热毯电热毯通电后,即产生 50Hz 的工频电磁场。对电热毯的实测表明:距其数厘 米处电场强度达到2kV/m2.5kV/m;磁场强度高达25“T,磁场强度严重超标。 电热毯的强电场克使部分人入睡后感到不适,疲劳无力,四肢酸痛,特别是对孕 妇的影响最为突出

63、。防护办法:选择正规厂家的合格品。缩短使用时间,避免通 宵达旦。使用一定年限后要及时弃旧换新。孕妇最好不用。3.5 个人防护电磁辐射的措施3.5.1良好的习惯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重视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多了解有关 电磁辐射的常识,学会防范措施,加强安全防范。如:对配有应用手册的电器,应 严格按指示规范操作,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等。2、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 剂量辐射的危害之中。特别是电视、电脑、冰箱等电器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3、各种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 电脑等电器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至少每 1 小时离开一次,采用清洗脸部、 远眺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所受电磁辐射影响和眼睛疲劳程度。4、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要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 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5、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眼睛离电视荧光屏的距离, 一般为荧光屏宽度的 5 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