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员素质测评原理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24026542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PPTX 页数:51 大小:265.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章 人员素质测评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二章 人员素质测评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二章 人员素质测评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人员素质测评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人员素质测评原理(5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章 人员素质测评原理第二章 人员素质测评原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2-1 2-1 人员素质测评的前提人员素质测评的前提2-1-12-1-1 个体的差异性个体的差异性2-1-22-1-2 工作的差异性工作的差异性思考思考2-2 2-2 人员素质测评基础人员素质测评基础2-2-12-2-1 素质测评基本假设素质测评基本假设2-2-22-2-2 素质测评理论基础素质测评理论基础2-3 2-3 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模式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模式2-3-12-3-1 人事心理测评的基本模式人事心理测评的基本模式2-3-22-3-2 人事心理测评三要素人事心理测评三要素2-4 2-4 人员素质测评的程序人员素

2、质测评的程序 2-52-5 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2-1 人员素质测评的前提2-1-1 2-1-1 个体差异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个体差异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生理差异(生理指标)生理差异(生理指标)心理差异(心理差异(心理指标心理指标)社会差异(社会指标)社会差异(社会指标)认识心理差异的困难性:认识心理差异的困难性:目前心理学对于个体心目前心理学对于个体心理现象的认识与研究,许多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理现象的认识与研究,许多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还无法用精确的数学语言解释其规律性。平,还无法用精确的数学语言解释其规律性。心理差异的表现有的人感知敏锐、思维深刻、想像丰富,有的人有的人感知敏锐、

3、思维深刻、想像丰富,有的人则相反,有的人记忆快且保持长久,有的人则记则相反,有的人记忆快且保持长久,有的人则记得慢且易遗忘,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有的人则得慢且易遗忘,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有的人则长于抽象思维等。长于抽象思维等。有的人性情温和、不易发脾气,有的人反应迅速、有的人性情温和、不易发脾气,有的人反应迅速、情感外向,有的人则反应迟缓、情感内向。情感外向,有的人则反应迟缓、情感内向。有的人经常活泼愉快,有的人却多愁善感,有的有的人经常活泼愉快,有的人却多愁善感,有的人怯懦软弱,有的人机智果断,有的人优柔不决人怯懦软弱,有的人机智果断,有的人优柔不决等。等。2-1-2 工作的差异性工作差异的

4、表现:工作差异的表现:工作性质:领导工作性质:领导/管理管理/操作操作工作内容:工作内容:what who when whywhat who when why工作环境工作环境:where:where工作要求:工作要求:howhow怎样才能保证工作成功完成?怎样才能保证工作成功完成?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必要性的必要性与普遍性与普遍性思考:既然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工作与工作之间也既然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工作与工作之间也是有差别的,那么怎样实现二者的最佳结合呢?是有差别的,那么怎样实现二者的最佳结合呢?什么是工作中的最优配置?什么是工作中的最优配置?能力能力 工作要求工作要求激励不足激励不足能力能

5、力 工作要求工作要求绩效低下绩效低下能力能力=工作要求工作要求双赢双赢怎样进行最优配置?怎样进行最优配置?用什么方法可以实现二者的最佳匹配?用什么方法可以实现二者的最佳匹配?逐个试用逐个试用费时费力费时费力经验估计经验估计误差增大误差增大科学测评科学测评效果相对最优效果相对最优优化配置的原则优化配置的原则(People-job Matching)(People-job Matching)因事择人原则因事择人原则素质顺应原则素质顺应原则素质互补原则素质互补原则怎样进行最优配置?怎样进行最优配置?2-2 人事测评基础2-2-1 2-2-1 人事测评基本假设人事测评基本假设假设假设1 1:个体每一个

6、行为表现,都是其相应的心:个体每一个行为表现,都是其相应的心理素质在特定环境刺激下的特定反应。简言之,理素质在特定环境刺激下的特定反应。简言之,行为表现与心理素质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行为表现与心理素质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用公式表示:用公式表示:B=fB=f(Q.EQ.E)BB行为表现行为表现ff反应机制反应机制/模式模式QQ心理素质心理素质EE环境刺激环境刺激下一页假设2:特定的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组织系统,各个个体不尽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组织系统,各个个体不尽相同,它可以综合不同环境下的刺激,使个体对相同,它可以综合不同环境下的刺激,使个体对这些不同的刺激做出一致的反应行为。概

7、括地说,这些不同的刺激做出一致的反应行为。概括地说,就是特定的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就是特定的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不同情境、。(不同情境、时间、活动)时间、活动)用公式表示:用公式表示:Q=f B.d E Q=f B.d E QQ心理素质心理素质ff积分符号,即总和运算符积分符号,即总和运算符BB典型行为典型行为dEdE不同环境下的环境刺激变量不同环境下的环境刺激变量 例如例如:具有机械兴趣的人,喜欢阅读机械杂志,喜欢看各种机器具有机械兴趣的人,喜欢阅读机械杂志,喜欢看各种机器运转,热心为别人修理钟表和自行车。运转,热心为别人修理钟表和自行车。喜爱音乐的人,不但爱听歌,还爱唱歌,玩乐器,还会关喜

8、爱音乐的人,不但爱听歌,还爱唱歌,玩乐器,还会关心音乐动向等等。心音乐动向等等。个性外向开朗的人,不但善于与人交往,热情奔放,活泼个性外向开朗的人,不但善于与人交往,热情奔放,活泼健谈,有时显得轻率,而且遇到挫折不会悲观失望,能够健谈,有时显得轻率,而且遇到挫折不会悲观失望,能够快速调整状态,恢复自信。个性内向的人,关注自身,行快速调整状态,恢复自信。个性内向的人,关注自身,行事谨慎,深思熟虑,不善交际。事谨慎,深思熟虑,不善交际。价值观崇尚真、善、美的人,表现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价值观崇尚真、善、美的人,表现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欣赏、维护,以及自觉抵制和拒绝那些丑恶、虚伪的事物。欣赏、维护,

9、以及自觉抵制和拒绝那些丑恶、虚伪的事物。总结测量是区分事物差异的过程测量是区分事物差异的过程任何现象,只要客观存在,就总有数量性质。任何现象,只要客观存在,就总有数量性质。桑代克(美)桑代克(美)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麦柯尔(美)麦柯尔(美)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学关系。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学关系。恩格斯(英)恩格斯(英)人的智力有高低之分,学生的成绩有优劣之别。高低优人的智力有高低之分,学生的成绩有优劣之别。高低优劣体现着程度不同,而程度的不同也就是数量的差异。劣体现着程度不同,而程度的不同也就是数量的差异。结论:结论:由于人的行为表现

10、与稳定的心理素质存在着由于人的行为表现与稳定的心理素质存在着相关关系,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因此,心理相关关系,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因此,心理素质可以通过行为表现进行测量!素质可以通过行为表现进行测量!返回2-2-2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特性特性因素理论因素理论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特质理论测量学理论:测量学理论:经典测量理论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统计学理论统计学理论:举例2-2-2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特性特性因素理论因素理论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特质理论测量学理论:测量学理论:经典测量理

11、论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统计学理论:统计学理论:举例特性特性-因素论因素论特性与因素理论的核心是人与职业的匹配,其理论前提是:每个人都有一系列独特的特性,并且可以客观而有效的进行测量;为了取得成功,不同职业需要配备不同特性的人员;选择一种职业是一个相当易行的过程,而且人职匹配是可能的;个人特性与工作要求之间配合的愈紧密,职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1908年,弗兰克.帕森斯提出了职业设计的三要素模式:其一其一,清楚的了解自己,包括性向、能力、兴趣、自身局限和其他特质等资料;其二其二,了解各种职业必备的条件及所需的知识,在不同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足和补偿、机会、前途

12、;其三其三,上述两者的平衡。2-2-2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特性特性因素理论因素理论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特质理论测量学理论:测量学理论:经典测量理论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统计学理论:统计学理论:举例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在现实的文化中,可以将人的人格分为六种类型: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与传统型。每一特定类型人格的人,便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环境也可区分为上述六种类型;人们寻求能充分施展其能力与价值观的职业环境;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体的人格和所处的环境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2-2-2

13、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特性特性因素理论因素理论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特质理论测量学理论:测量学理论:经典测量理论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统计学理论:统计学理论:举例卡特尔卡特尔是出生于英国的美国心理学家,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和特质论者。奥尔奥尔波特波特开创的特质理论发展到四十年代,面临着两个问题:(1)决定个性的是哪些特质?(2)用什么方法来确定特质?1、独特特质和共同特质2、表现特质和根源特质3、体质特质和环境形成特质4、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动力特质2-2-2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特性特性因素理论因素理论人格类

14、型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特质理论测量学理论:测量学理论:经典测量理论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统计学理论:统计学理论:举例经典测量理论经典测量理论(英文全称:TheClassicalTesttheory,简CTT)又称真分数理论,它是以真分数模型为基础,围绕考生对试题的应答结果(观测分数)和考生所具有的真实的心理特质(真分数)之间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发展并形成了包括信度、效度、区分度、等值等概念在内的比较完整的教育测量理论体系。2-2-2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特性特性因素理论因素理论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特质理论测量学理论:测量学理

15、论:经典测量理论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统计学理论:统计学理论:举例项目反应理论项目反应理论(英文全称:TheItemResponseTheory,简称IRT),也有人称之为题目反应理论。该理论建立在潜在特质(能力)理论的基础上,主要研究考生在考试试题上反应行为与考试所测的考生潜在特质之间的关系。2-2-2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特性特性因素理论因素理论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特质理论测量学理论:测量学理论:经典测量理论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统计学理论:统计学理论:举例概化理论(generalizabili

16、tytheory,GT)为检查行为测量提供了灵活的、可行的理论框架。概化理论在测量多个误差来源维度上对经典测量理论(classicaltesttheory,CTT)进行了扩展,为准则参照决策和常模参照决策提供了模型,在最大化信度(概化)系数和最小化误差的基础上,提出测量的最优化方案1-3。1972年,Cronbach2-2-2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特性特性因素理论因素理论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特质理论测量学理论:测量学理论:经典测量理论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统计学理论:统计学理论:举例统计学理论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

17、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取得统计数据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统计数据的整理是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之间的必要环节,统计数据的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是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2-2-2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特性特性因素理论因素理论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特质理论测量学理论:测量学理论:经典测量理论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统计学理论:统计学理论:举例测评案例:测评题目:测评题目:有有4 4个人一同等电梯,稍后电梯门打个人一同等电梯,稍后电梯门打开了,却有一个人没有进去,你认为这可能是什开了,却有一个人没

18、有进去,你认为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么原因导致的?A.A.他在等人他在等人B.B.电梯客满电梯客满C.C.有讨厌的人在电梯中,故意躲开有讨厌的人在电梯中,故意躲开参考统计答案根据统计分析获得对每种回答的解释:89%89%选择选择A A的人在以后的工作中被证明属于理智型,的人在以后的工作中被证明属于理智型,往往能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朋友交往,但也能相当往往能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朋友交往,但也能相当顾虑到别人的立场。顾虑到别人的立场。85%85%选择选择B B的人在以后的工作中被证明能抑制自己的人在以后的工作中被证明能抑制自己的情感,不会任意耍性子,既是对方无理,也会的情感,不会任意耍性子,既是对方无理

19、,也会按捺住性子不发脾气。按捺住性子不发脾气。79%79%选择选择C C的人在以后的工作中被证明是喜怒易形的人在以后的工作中被证明是喜怒易形于色的人,对喜欢的人往往能和颜悦色与其相处,于色的人,对喜欢的人往往能和颜悦色与其相处,但情绪一不对劲就会翻脸不认人。但情绪一不对劲就会翻脸不认人。2-3 人员素质测评模式及特点简单的说,心理测评就是用测量语言(通常是数简单的说,心理测评就是用测量语言(通常是数字)去描述、评价人们无法用直接观察和精确测字)去描述、评价人们无法用直接观察和精确测量的手段去把握和认识的人类心理素质的过程。量的手段去把握和认识的人类心理素质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以便对人的行为和

20、心理属性确定通过这一过程,以便对人的行为和心理属性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用测量学的语言来概括,就是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用测量学的语言来概括,就是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根据一定的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根据一定的测量法测量法则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进行区分鉴别,借以推测潜用数字对人的行为进行区分鉴别,借以推测潜在的个体心理素质差异的过程。在的个体心理素质差异的过程。2-3-1 人事心理测评的基本模式SQRMJOSS输入信息或刺激输入信息或刺激(引起特定反应)(引起特定反应)QQ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根据理论抽象的假设)(根据理论抽象的假设)RR输出信息或反应输出信

21、息或反应(一般是行为样本)(一般是行为样本)MM测评标准或常模测评标准或常模JJ分析、比较与评价分析、比较与评价OO测评结果测评结果人员素质测评涉及三个要素:人员素质测评涉及三个要素:测量对象测量对象个体的属性或特征个体的属性或特征测量法则测量法则给个体属性分派数字的依据给个体属性分派数字的依据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对个体属性的差异的描述对个体属性的差异的描述2-3-2 人员素质测评模式的特点测量对象测量对象抽象的心理素质(属性或特征)抽象的心理素质(属性或特征)人类心理素质具有抽象性、模糊性的特点,如人类心理素质具有抽象性、模糊性的特点,如“智智力、个性、品德、态度力、个性、品德、态度”等概念,都

22、是心理学家们等概念,都是心理学家们理论上构造出来的,现实中并不真实存在,无法直理论上构造出来的,现实中并不真实存在,无法直接测量。接测量。比较(哪一个测量对象更具体?):比较(哪一个测量对象更具体?):对班上对班上5 5位同学的性别进行测量位同学的性别进行测量对班上对班上5 5位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测量位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测量对班上对班上5 5位同学的态度进行测量位同学的态度进行测量对班上对班上5 5位同学的性格进行测量位同学的性格进行测量对班上对班上5 5位同学的兴趣进行测量位同学的兴趣进行测量 1、测量对象的抽象性 2、测量法则的多样性测量法则测量法则给测量对象赋值的依据和程序给测量对象赋值

23、的依据和程序同样的测量对象会因测量法则的不同而同样的测量对象会因测量法则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测量结果。导致不同的测量结果。法则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制定规则的法则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制定规则的程序;另一方面取决于欲测量的事物属程序;另一方面取决于欲测量的事物属性本身是否易于建立规则以及规则是否性本身是否易于建立规则以及规则是否便于操作。便于操作。3、测量结果的相对性测量结果一般是以分数值的形式呈现出来,但是,测量结果一般是以分数值的形式呈现出来,但是,人事心理测量的得分本身无法单独作为评价的依人事心理测量的得分本身无法单独作为评价的依据,不但因为在据,不但因为在不同测量量表或量尺(测量工具)不同测

24、量量表或量尺(测量工具)上分数有不同意义,而且由于上分数有不同意义,而且由于分数的参照系(测分数的参照系(测量常模)量常模)不同,同样的分数可能说明不同问题,不同,同样的分数可能说明不同问题,分数的解释和评价自然也不一样。分数的解释和评价自然也不一样。试比较:自学考试的分数与高考分数在解释和评试比较:自学考试的分数与高考分数在解释和评价时有何不同?价时有何不同?2-42-4 人员素质测评的程序人员素质测评的程序准备阶段测评数据获取阶段测评结果分析阶段测评结果反馈阶段2-4 2-4 人员素质测评的程序人员素质测评的程序准备阶段测评数据获取阶段测评结果分析阶段测评结果反馈阶段准备阶段1确定测评目标

25、2收集必要的测评数据3成立测评领导小组4制定测评方案1/确定测试范围2/设计测评项目的体系构成3/编写测评标准4/确定测评考官5/选择测评方法和工具6/测评人员培训2-4 2-4 人员素质测评的程序人员素质测评的程序准备阶段测评数据获取阶段测评结果分析阶段测评结果反馈阶段测评数据获取阶段1测评前动员2测评时间和测评环境选择3测量数据阶段2-4 2-4 人员素质测评的程序人员素质测评的程序准备阶段测评数据获取阶段测评结果分析阶段测评结果反馈阶段测评结果分析阶段数字描述文字描述2-4 2-4 人员素质测评的程序人员素质测评的程序准备阶段测评数据获取阶段测评结果分析阶段测评结果反馈阶段测评结果反馈阶

26、段此阶段是在测评结束后通过一些反馈途径来检查测评的效果.如:绩效跟踪专家或同行判断员工满意度2-52-5 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2-5 2-5 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问卷法问卷法是利用已经编制好的标准化问卷要求被试者填写,根据回答问题进行评价的方法.出题方式-图画式问卷文字式问卷答题方式-开放式问卷封闭式问卷问卷功能-收集信息问卷测量型问卷2-5 2-5 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观察法在一定时间有目的的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进行观察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方法.1观察法的

27、步骤2观察法的类型3观察法的操作原则2-5 2-5 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观察法在一定时间有目的的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进行观察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方法.1观察法的步骤2观察法的类型3观察法的操作原则4观察法的观察提纲的编写1观察法的步骤准备阶段实际观察阶段记录观察信息观察结果分析整理阶段2-5 2-5 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观察法在一定时间有目的的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进行观察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方法.1观察法的步骤2观察法的类型3观察法的操作原则4观察法的观察提纲的编写2观察法的类型根据情景的控制:有控制的观察无控

28、制的观察根据观察者: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根据对观察现象的取样:事件取样观察时间取样观察根据观察是否借助仪器:直接观察间接观察根据观察主体不同:自我观察-工作日志考评员观察2-5 2-5 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观察法在一定时间有目的的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进行观察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方法.1观察法的步骤2观察法的类型3观察法的操作原则4观察法的观察提纲的编写3观察法的操作原则(注意事项)观察工作要相对稳定适用于操作岗位注意观察行为的代表性尽量减少被测人员的注意用观察提纲进行控制尽量使用观察仪器4观察法的观察提纲的编写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工作部门、工作年限

29、、观察日期等。观察具体内容:什么时候开始工作工作多少时间休息次数产品完成数量与同事交谈情况产品质量室内环境2-5 2-5 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实验法通过控制一些条件和变量引起其它相应变量发生变化,并以此来收集工作信息的方法。它包括: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2-5 2-5 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测验法设计各种形式的测验来研究人员素质测评领域里的具体问题。1标准化的纸笔测验2投射测验3行为模拟测验4工作情景模拟的综合性测验2-5 2-5 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测

30、验法设计各种形式的测验来研究人员素质测评领域里的具体问题。1标准化的纸笔测验2投射测验3行为模拟测验4工作情景模拟的综合性测验1标准化的纸笔测验优点:方便性经济性客观性缺点:受形式限制,对实际技能测验的局限性测验较为程式化,测验外信息获取困难考试技巧和猜测因素的影响2-5 2-5 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测验法设计各种形式的测验来研究人员素质测评领域里的具体问题。1标准化的纸笔测验2投射测验3行为模拟测验4工作情景模拟的综合性测验2投射测验(1939富兰克)要求被测试者对一些不太清楚、结构不明确的刺激做出描述或反应,通过这些描述和反应的分析来推断被测

31、者的心理或行为。特点特点:非结构性掩蔽性整体性遭受的质疑遭受的质疑:投射测验投射测验遭受的质疑遭受的质疑:结果分析是凭分析者经验做出的主观推断,其科学性有待考察.人为性强,缺乏客观标准,公平性受到质疑避免防御性干扰的能力时间常不经济对测验员要求严格2-5 2-5 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测验法设计各种形式的测验来研究人员素质测评领域里的具体问题。1标准化的纸笔测验2投射测验3行为模拟测验4工作情景模拟的综合性测验3行为模拟测验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下对被测者进行测验以测试其行为反应能力的方法.情景压力测验模拟情景测验(角色扮演)2-5 2-5 人员素质测评

32、的方法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测验法设计各种形式的测验来研究人员素质测评领域里的具体问题。1标准化的纸笔测验2投射测验3行为模拟测验4工作情景模拟的综合性测验4工作情景模拟的综合性测验完成系列任务,以测试其综合能力,考察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掌握和分析资料、处理各种信息,以及做出决策的一种工作活动。如公文筐测验公文筐测验以情景性和综合性著称。2-5 2-5 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组合测评组合测评是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测评是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测评方法进行综合测评。的测评方法进行综合测评。针对人事业务进行的组合针对岗位与职务的

33、组合针对企业文化的组合 本章小结:从整体上看,现代测评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差异理论之上:从整体上看,现代测评理论主要是建立在差异理论之上:一方面,职位类别的差异对人才测评提出了客观要求,一方面,职位类别的差异对人才测评提出了客观要求,职业与职位,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职匹配以便提高职业与职位,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职匹配以便提高工作绩效;工作绩效;另一方面,个体差异是人才素质测评的前提条件。比如另一方面,个体差异是人才素质测评的前提条件。比如心理差异中的个性倾向差异、个性心理特征差异等。心理差异中的个性倾向差异、个性心理特征差异等。小结: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小结:测评主体

34、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系作出量值或价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的过程。或者直接从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某些素值的判断的过程。或者直接从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质特性的过程。课堂讨论:“对人的体重进行测量对人的体重进行测量”中测量的对象、中测量的对象、法则和结果是什么?法则和结果是什么?“对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进行测量对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进行测量”中的测中的测量对象、法则和结果是什么?量对象、法则和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不同科目考试成绩之间无法直接比为什么不同科目考试成绩之间无法直接比较?较?答案:测量对象测量对象:人的体重:人的体重测量法则测量法则:要求被测者穿戴尽可能少的衣:要求被测者穿戴尽可能少的衣着,静止的站立在磅称上,读数者的视线着,静止的站立在磅称上,读数者的视线要和磅秤的刻度盘相垂直。要和磅秤的刻度盘相垂直。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多少公斤:多少公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