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部编版PPT】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24013313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PPTX 页数:67 大小:1.3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语》十二章【部编版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论语》十二章【部编版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论语》十二章【部编版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资源描述:

《《论语》十二章【部编版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二章【部编版PPT】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1 11 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论语,也不能算,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半部论语论语治天下治天下”这句话形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相关介绍相关介绍 孔子孔子(前前55

2、1-551-前前479)479),名,名丘丘,字字仲尼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今山东曲阜山东曲阜东南东南)人。人。春秋末期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家、儒家学派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三千,贤弟子,贤弟子七十七十二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14年。孔子还是一位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古文献整理家,曾修,曾修诗诗书书,定,定礼礼乐乐,序序周易周易,作,作春秋春秋。论语论语是是儒家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编撰而成。它以它以语录体语

3、录体为主,记录了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共共2020篇篇。论语论语与与大学大学中庸中庸孟子孟子合称为合称为“四书四书”。论语论语细读感悟细读感悟 子子曰:曰:“学而学而时习时习之,之,不亦说乎不亦说乎?有朋自?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愠,不亦,不亦君子君子乎?乎?”(学而学而)按时温习。时,按时。按时温习。时,按时。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这里指孔子。生气,恼怒。生气,恼怒。指有才德的人。指有才德的人。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说,同“悦悦

4、”,愉快。,愉快。yuyn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很愉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很愉快吗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第一章: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与个人修养第一章:讨论学习方法、学习乐趣与个人修养:不断学习和温习不断学习和温习,方能牢固知识方能牢固知识,学习之乐学习之乐;朋友远道而来朋友远道而来,切磋促进切磋促进,人生之乐;人生之乐;自求长进自求长进,不怨他人不怨他人,提高修养。提高修养。曾子曰:曾子曰:“吾吾日三省日三省吾

5、身:吾身:为为人谋而不人谋而不忠忠乎乎?与朋友交而不与朋友交而不信信乎?乎?传传不习乎?不习乎?”(学而学而)每天。每天。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省,自我检省,自我检查、反省。查、反省。替。替。诚信诚信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竭尽自己的心力。竭尽自己的心力。xn翻译:翻译:曾子说: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曾

6、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温习知识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忠(尽心力)忠(尽心力)信(诚实)信(诚实)习(温习)习(温习)这一这一章章强调的是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强调的是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子曰:子曰:“吾吾十有五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立,四十而不四十而不惑惑,五十而知,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六十而,六十而耳顺耳顺,七,七十而十而从心所欲从心所欲,不,不逾矩逾矩。”(为政为政)十五岁。有,同十五岁。有,同“又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立身,

7、指能有所成就。立身,指能有所成就。迷惑,疑惑。迷惑,疑惑。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越过法度。逾,越过。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矩,法度。顺从意愿。顺从意愿。y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时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能吸取各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是什么;六十岁能吸取各种见解而加以容纳;七十岁我就可以随心所欲,

8、但也种见解而加以容纳;七十岁我就可以随心所欲,但也不会越出规矩。不会越出规矩。”1.1.从本章来看,孔子进德修业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从本章来看,孔子进德修业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段?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这一章是孔子自述他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这一章是孔子自述他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进德修业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进德修业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子曰:子曰:“温故而知新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为政为政)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就可以做老师了。”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一这一章章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所发现,才可以为师。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有所发现有所发现获取新的知识获取新的知识将旧知识融会贯通将旧知识融会贯通温习学过的知

10、识温习学过的知识正确的学习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则学而不思则罔罔,思而不学则,思而不学则殆殆。”(为政为政)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疑惑。疑惑。这一章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一章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此则说明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此则说明了学习与思考互相补

11、充、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对所学的深入理解,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视任何一个方面。子曰:子曰:“贤哉,回也!一贤哉,回也!一箪箪食,一瓢饮,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在陋巷,人不堪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回也!”(雍也雍也)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能忍受。能忍受。“贤哉,回也贤哉,回也”这是一个主谓倒装句,把表示赞叹的这是一个主谓倒装句,把表示赞叹的谓语部分谓语部分“贤哉贤哉”放在主语部分放在主语部分“回也回也”之前。之前。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

12、一竹筐饭,一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这这章章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的精神。子曰:子曰:“知之知之者者不如不如好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乐之者。之者。”(雍也雍也)代词,代词,的人。的人。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喜爱

13、,爱好。喜爱,爱好。以以为快乐。为快乐。这一这一章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顶真顶真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子曰:子曰:“饭疏食饭疏食,饮水饮水,曲,曲肱肱而枕之,乐亦在其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于我如浮云我如浮云。”(述而述而)吃粗粮,喝冷水。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吃粗粮,喝冷水。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胳膊。胳膊。对,对于。对,对于。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吃粗粮,喝冷

14、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这这章章讲富贵与仁义之间如讲富贵与仁义之间如何抉择。何抉择。孔子谆谆告诫弟子不可不孔子谆谆告诫弟子不可不择手段地追求富贵,同时也含择手段地追求富贵,同时也含有自警的意味。有自警的意味。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择其;择其善者善者而从之,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于此,意思是于此,意思是“在其中在其中”。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

15、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加以改正。”好的方面,优点。好的方面,优点。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以别人的短处为戒,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以别人的短处为戒,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子在子在川川上曰: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翻译: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

16、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停。”河,河流。河,河流。这这章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比喻 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指明时间的宝贵。子曰:子曰:“三军三军可夺帅也,可夺帅也,匹夫匹夫不可夺志也。不可夺志也。”军队的通称。军队的通称。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向却是不能改变的。”普通的人,男子汉。普通的人,男子汉。这这章章讲一个人应当有坚定

17、的志向。讲一个人应当有坚定的志向。子夏曰:子夏曰:“博学而博学而笃笃志,志,切问而近思切问而近思,仁仁在其中矣。在其中矣。”笃,忠实,坚守。笃,忠实,坚守。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仁德。翻译:翻译:子夏说: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思考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问,思考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这这章章讲求仁的途径。讲求仁的途径。重点积累重点积累通假字通假字不亦不亦说说乎乎 说:同说:同“悦悦”,愉快。,愉快。吾十吾十有有五而志于学五而志于学 有:同有:同“又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用于整数和零

18、数之间。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不亦不亦君子君子乎乎古:指有才德的人古:指有才德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可可以为师矣以为师矣古:可以、凭借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今:可能、许可饭饭疏疏食,饮水食,饮水古:粗劣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今:疏通、疏散饭疏食,饮饭疏食,饮水水古:冷水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匹夫匹夫不可夺志也不可夺志也古:平民百姓古:平民百姓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吾日吾日三三省吾身省吾身古:泛指多次古:泛指多次 今:数词,三今:数词,三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学而学而时时习之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时:名词作状语,

19、按时吾吾日日三省吾身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温温故故而知而知新新故、新: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故、新: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传传不习乎不习乎传:动词作名词,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传:动词作名词,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饭饭疏食,饮水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吃饭:名词作动词,吃好之者不如好之者不如乐乐之者之者乐:名词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乐:名词作动词(意动用法)。以为快乐为快乐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人谋而不忠乎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当、做当、做替替了解了解懂得懂得为为知知人不知而不愠

20、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仁在其中矣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转折转折顺承顺承并列并列它的它的他人他人而而其其特殊句式特殊句式省略句:省略句:可以为师矣。可以为师矣。“以以”后面省略代词后面省略代词“之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择”判断句:判断句:贤哉,回也!贤哉,回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3.名言警句类名言警句类用于学习态度:用于学习态度:用于学习方法:用于学习方法:用于思想修养:用于思想修养:用于思想方法:用于思想方法:用于日常生活:用于日常生活: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

21、我师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随堂练习随堂练习1.1.你喜欢哪一则你喜欢哪一则?2.2.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4.4.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思考讨论:思考讨论:3.3.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ln yu yn xng chun 逾 肱 箪 di 作业课件:作业课件:2D从 生气,恼怒 老师传授的知识 迷惑,疑惑 迷惑,意思是感

22、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疑惑 能忍受 坚定 4按时 时间每天 一天。泛指多次 数词,三旧的知识 过去的,老的 好的方面,优点 善良的人 可以凭借 可能,许可 B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文学常识填空。(4分)论语是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 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

23、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论语与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 ,字 ,春秋时期鲁国人,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儒孔子大学中庸孟子丘仲尼春秋9在学完论语十二章后,老师为了让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专门组织了一次以“交流学习体会”为主题的座谈会。请你参与。(5分)(1)作为主持人,你应该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现在就请你展示出来吧!(2分)示例:同学们,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了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阅读论语,可以让我们少一分稚嫩,多一分坚强。今天我们举办“交流学习体会”的主题座谈会,希望大家谈谈自己对论语的认识和阅读体

24、会,让更多的人受益。请大家敞开心扉,交流起来吧。(2)王翔同学想在座谈会上用对联的形式活跃气氛,他给大家出了个对联,请你对出他的下联。(1分)上联:时习悦,内省乐,择善喜下联:_敏学好,择贤善,交友信(3)班上的张长林同学非常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夫。在座谈会上,请你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用已学过的论语中的语录劝勉他勤奋学习。(2分)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一)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0下列语句有讲学习态度的,有讲学习方法的,有讲品德修养的,请分

25、类将序号填入横线。(9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讲学习态度的是:_(2)讲学习方法的是:_(3)讲品德修养的是:_11写出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现在常用的三个成语。(3分)不亦乐乎温故知新择善而从逝者如斯富贵浮云箪食瓢饮A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知道思考却不知道学习,就会疑惑。(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3)三人行

26、,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14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2分)示例:替别人办事要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要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要复习。(二)阅读下面几则论语节选,回答问题。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子曰:

2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15写出四个出自上面几则论语中的成语。(4分)示例:诲人不倦、废寝忘食、不耻下问、举一反三等。满足 信用 以为耻 下命令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想把他的活干好,一定要先磨快他的工具。18根据选文内容填空。(6分)(1)第则谈的是人应该_。(2)第则谈的是学习应该_。(3)第则谈的是教师应该_。讲信用讲究方法以身作则古代年龄的称谓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垂髫(tio):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龆龀(tio chn):指小孩七八岁换牙期。豆蔻: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男子三十岁。不惑:男子四十岁。知天命、半百:男子五十岁。花甲、耳顺、下寿:六十岁。古稀、中寿:七十岁。耄耋(mo di)、上寿:八九十岁。期颐:一百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