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摸底考试试卷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2397633 上传时间:2021-05-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6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徐汇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摸底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徐汇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摸底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徐汇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摸底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徐汇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摸底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汇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摸底考试试卷(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徐汇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摸底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8题;共20分)1. (6分) (2020高三上长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节前夕,习近平主席考察调研北京市时,他特意来到快递服务点,看望仍在工作中的快递小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中,快递小哥的身影出现在美好生活方阵,成为今日中国发展画卷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平凡孕育伟大。”快递小哥成明星,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老舍说过:“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脱离劳动创造, 一夜暴富,或者靠歪门邪道等捷径来致富,到头来只能是 。的世界靠劳动来创造,一切美好的生活靠奋斗来

2、创造,对快递小哥的推崇和赞许,擦亮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底色价值。“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刘少奇同志当年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时传祥时说,“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的不同。”全社会都崇尚劳动,崇尚奋斗, 起来的逐梦力量就将奔腾不息,社会前进的步伐就会更加铿锵有力。(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希望 泥菩萨过河难自保 五光十色 荟聚B . 盼望 火烧眉毛顾眼前 万紫千红 会聚C . 奢望 竹篮打水一场空 五彩斑斓 汇聚D . 企望 鲁班门前弄大刀 琳琅满目 聚集(2) 下列各句中引号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庆祝“新中国

3、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中,快递小哥的身影出现在美好生活方阵。B . “平凡孕育伟大。”快递小哥成明星,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C . 老舍说过:“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D . “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刘少奇同志当年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时传祥时说,“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的不同。”(3) 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对快递小哥的推崇和赞许,擦亮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底色价值。B . 对快递小哥的赞许和推崇,填补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价值底色。C . 对快递小哥的推崇和赞许,填补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

4、的底色价值。D . 对快递小哥的赞许和推崇,擦亮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价值底色。2. (2分) 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卫有恶人焉(恶人:不善良的人)B . 丈夫与之处者(丈夫:古代对成年男子的通称)C . 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妇人:这里泛指成年女子)D . 泛然而若辞(泛然:这里形容漫不经心的样子)3. (2分)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例:以子之道,移之官理A .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B . 具告以事C . 以致天下之士D . 木欣欣以向荣4. (2分) (2019高三上福建月考) 下列句子中古今异义词语的解释

5、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是使人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年十七,好古文 古文:先秦两汉的散文臣欲奉诏奔驰 奔驰:很快地跑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出去进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马:游动的雾气望美人兮天一方 美人:美丽的姑娘A . B . C . D . 5. (2分) (2017高一下莆田期中) 下列选项中的句式与例句句式相同的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 . 为天下笑者,何也B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 . 铸以为金人十二D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6. (2分) (2019高二上济南月考)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国文学史

6、上向来是“风”“骚”并称,“风”“骚”分别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国风”和离骚又分别代表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B . “乐府”是指汉代设置的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演变为一种诗体的名称。木兰辞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C .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思想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D . 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作者是元代戏剧家王实甫,他是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另外三位是马致远、郑光祖、白朴。7. (2分) (2019高三上余姚期中) 下列各句

7、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一面,城墙俨(yn)然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b)小小蓬船。B . 喊声,笑声,千万双脚的跺(du)地声震天动地;喧嚣不时加剧,涌向大阶梯的人流不时折回来,乱作一团,搅成漩(xun)涡。C . 那些斐声中外的水彩画,因屏蔽了世事的纷扰而显得悠然静谧,有一种沧桑而隽(jun)永的生命质感,让观者的心灵在不知不觉的熏陶(to)中升华。D . 他在脑中搜寻恰当(dn)的话语,如同宝石商人在口袋中搜(su)索宝石,口袋中充满了放光眩目的珠玉奇宝,却因为数量太多了,反而选不出那自以

8、为极好的一粒。8. (2分) (2017高一下北仑期中)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别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地去做些什么?B . 记得在一次讲座中,有人问我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我的回答是:尊重他人,亲疏随缘,这个回答基本上概括了我对待友谊的态度。C . 如何看待清明、端午、中秋这三个节日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意义呢?我们可以一言以蔽之:“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D . 目前文物鉴定活动缺乏准入制度,缺乏行业规范管理,市文物局准备出台“民间收藏文物鉴定管理办法”,加强对该行业的管理。二、 现代文阅读 (

9、共3题;共20分)9. (6分) (2017高一上成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诗既然是诗

10、,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

11、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但这是创作状态。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注重听觉,注重吟诵,因而注重格律,这是中国古诗的“常”。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这是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许多新诗人对此有所感悟。徐志摩在翡冷翠的一夜的创作中加强了音乐性,闻一多说,这是徐诗“

12、一个绝大的进步”。从“感情泛滥”到“情感羁勒”,说明徐志摩的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没有形式感和音乐感的人绝对称不上是诗人。中国诗歌在传播上也有“常”。在诗歌创作寻言的时候,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诸如此类的诗章在我们民族中流传千年,和言说方式非常有关。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这是新诗必须注意的我们民族诗歌之“常”。新诗,新其形式需是诗。新诗在“变”中就有时时回望“故乡”的必要。在 “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选自吕进新诗的“变”与“常”)(1) 下列关于中国诗歌的“常”的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13、 ) A . 中国诗歌的一种“常”就是精神上崇尚家国为上,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B . 新诗无论怎么变,“常”都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所以新诗在“变”中继承“常”就非常重要。C . 中国诗歌在传播上,必须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写诗需要难度,而读诗需要易度。D . 中国诗歌的“常”总是存在的,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它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中国诗歌一直讲究以“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为评价标准,而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B . 在创作过程中,诗人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

14、生。有了“走出”就有了审美距离和诗美体验。C . 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是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D . 当徐志摩的诗从“情感泛滥”到“情感羁勒”时,证明了他在诗歌创作上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变是新诗的根本,于是有人就认为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B . 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是民族诗歌之“常”,在新诗未来发展创作过程中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C . “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现今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新诗对新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

15、应程度。D . 在“变”中继承“常”,在“变”中时时回望“故乡”,新诗就会在未来文学中充任先锋和旗帜的作用了。10. (2分) (2017新课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2001年的7955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7.2亿人次,13年间增长了8倍,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

16、着独特的优势,2014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3000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2010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随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材料二:2008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

17、经济贡献逐渐减弱。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2001-2014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注:计算成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材料三: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城市与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

18、径就是参观博物馆、北京每年接待的上亿游客中,相当一部分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0012014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年,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B . 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C . 按2001年可比价

19、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D . 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14年。(2)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 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势服务于公众,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B . 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C . 西安、广州等城市越来越重视利用博物馆来展现城市历史中最有深度和吸引力的元素,并以此构建城市文化品牌。D . 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

20、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E . 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11. (12分) (2017高一上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想北平(节选)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

21、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

22、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

23、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1) 试从语言风格或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评下列句子的写作特色。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所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24、(2) 概括选文所表现的北平的特点。 (3) 结合选文简析老舍作品的语言特点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2. (11分) (2018高二上长春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与觉等校定。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州刍粮赴幽州。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

25、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太宗幸国子监遏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进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是冬,以本官直史馆。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淳化初,上以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假满,诏不

26、绝奉,卒。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及成,果精简。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B . 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C . 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陡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D . 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

27、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绯鱼,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唐制,五品以上佩鱼符袋。宋代因袭之。B . 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C . 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D . 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有此称。(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觉学问精深,政绩卓越。他明晓九经,参与孔颖达

28、五经正义校定,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受到朝廷褒扬。B . 李觉涉远为官,不畏艰苦。与李若拙出使交州时,别人认为前往此地辛苦劳累,他却认为不足挂齿。C . 李觉仕途顺畅,颇受赏识。皇上对他所献策略以及所作竹颖传大加赞赏,王禹偁也大力举荐他。D . 李觉关心时局,聪慧机敏。他对当时的一些政务有很好的论述,得到太宗认可;在计算方法上也有独到见解。(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3. (7分) (2019高一下梅河口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

29、题。 午枕王安石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注】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吹箫:列仙传记载,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1) 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句叙事点题,诗人午后就枕而眠,醒来梦境已悠然远去,“百年”二字写出梦中所历时间之长。B . 第二句化用萧史、弄玉之典,感慨自己没有神仙道术可以长留梦境之中,表达了对梦境的留恋。C . 颔联写了野草的花开花落,鸣鸠的相乳相酬,

30、句句是景语,句句亦是理语,景理结合,颇具深意。D . “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描写朱户画楼兴废迭代的情状,对比之中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2)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14. (3分) (2017高二上齐齐哈尔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逍遥游中,庄子认为“_,_”的人才能遨游在无穷无尽的时空中,而无需有所待。 (2) 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巨大的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3) 师说中,韩愈用“_”一句说明了教师的职责。 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5. (5分

31、) (2017高一上芮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细节彰显品质,品质决定细节。青春,是一个美丽的字眼,它以细节演绎精彩、活力、个性,它也用细节凸显责任、勤奋、追求细节,使青春丰姿毕现;细节,让青春定格在过去、现在、未来的美妙时光里。请以“青春的细节”为题写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不少于800字,立意自定,不得抄袭或套作。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8题;共20分)1-1、1-2、1-3、2-1、3-1、4-1、5-1、6-1、7-1、8-1、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0分)9-1、9-2、9-3、10-1、10-2、10-3、11-1、11-2、11-3、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2-1、12-2、12-3、12-4、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3-1、13-2、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14-1、14-2、14-3、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5-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