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真题—物理学科(新课标1卷)解析版

上传人:浪*** 文档编号:223974534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4.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高考真题—物理学科(新课标1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高考真题—物理学科(新课标1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年高考真题—物理学科(新课标1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2023年高考真题—物理学科(新课标1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真题—物理学科(新课标1卷)解析版(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 年高考真题物理学科课标卷解析版二、选择题:此题共 8 小题每题 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 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右图是伽利略 1604 年做斜面试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其次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试验数据时添加的。撤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物体具有惯性B 斜面倾角确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答案:C解析:分

2、析表中数据,觉察物体运动的距离之比近似等于时间平方之比,所以 C 选项正确。15、如图,一半径为 R 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 Q 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 c 的轴线上有 a、b、d 三个点,a 和 b、b 和c、c 和d 间的距离均为R,在 a 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的固定点电荷。b 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 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量)A.kB. kC. kD. k答案:B解析: 由于 b 点处的场强为零,依据电场叠加原理知,带电圆盘和a 点处点电荷在b 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 d 点处带电圆盘和 a 点处点电荷产生的场qq10q强方向一样,所以 E= K+ K(3R)

3、2R 2= K9R 2,所以 B 选项正确。16、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扳间距为d,极扳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扳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无视不计)。小孔正上方d/2 处的P 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头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井在下极扳处(未与极扳接触、返回。假设将下极板向上平移d/3,则从P 点开头下落的一样粒子将A 打到下极扳上 B 在下极板处返回C 在距上极板d/2 处返回 D 在距上极扳 2d/5 处返答复案:D解析:带电粒子从 P 点由静止开头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在下极板处返回,依据动能定理知, mg 3 d = Uq .将下极板向上平移 d ,从P 点开头

4、下落的一样237粒子到达下极板处重力做功为 mg 6 d ,小于抑制电场力做的功 Uq,所以 A、B 选项错误。设距上极板 x 处返回,依据动能定理有 mg ( d+ x ) =Uq x ,由联立解得 x =22 d325 d 。所以 C 项错误,D 选项正确。17、如图,在水平面(纸面)内有三根一样的均匀金属棒 ab、Ac 和 MN 其中 ab、ac 在 a 点接触,构成“v”字型导轨。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均匀碰场。用力使MN 向右匀速运动,从图示位置开头计时运动中 MN 始终与 bac 的平分线垂直且和导轨保持良好接触。以下关于回路中电流i 与时间t 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选项是答案:A解析

5、:用力使 MN 向右匀速运动,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设bac=,依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律有, E = 2Bv2t tan q22 Bv 2t tan2qqq。设金属棒单位长度电阻为 R,根Bv tan(tan q + sec q ) R2q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I =正确。2(vt tan=+ vt sec) R 22,所以A 选项2218、如图,半径为 R 的圆是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于纸面对外。一电荷量为 q(q0),质量为 m 的粒子沿平行于直径ab 的方向射人磁场区域,射入点与ab 的距离为 R/2。粒子射出磁场与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

6、间的夹角为 600。,则粒子的速率为(不计重力 )AqBR/2mBqBR/mC 3qBR/2mD2qBR/m答案:B解析:带电粒子沿平行于直径 ab 的方向射人磁场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轨迹如图。设运动半径为 r,圆心为 O,连接 OC、OO,OO垂直平分弦长 CD。粒子射出磁场与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 600,所以C OD=600,又CE= R/2,所以C OE=300,则C O O=C OO= 300,C O=CO,即r=R。再根据洛仑兹力供给向心力有, qvB = m v 2R解得v =qBRm,所以 B 选项正确。19、如图直线 a 和曲线 b 分别是在平直大路上行驶的汽车 a

7、 和 b 的位置一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 在时刻t,a 车追上b 车1B 在时刻t,a、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2C 在t 到t 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领先削减后增加12D 在t 到t 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始终比a 车的大12答案:BC解析:由xt 图线分析可知,t时刻 b 车追上了 a 车,A 选项错误;xt 图线斜率1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t时刻a 车沿正方向运动,b 车沿负方向运动,B 选项正确;2xt 图线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大小,t 到 t 这段时间内曲线 b 斜领先减小后增加,12C 选项正确,D 选项错误。20、2 012 年 6 月 18 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官一号目标发生器

8、在离地面343km 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展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淡薄的大气。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其次宇宙速度之间B 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C 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D 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答案:BC解析: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官一号目标发生器在离地面 343km 的近圆形轨道上实现交会对接,运行速度大小应小于第一宇宙速度,A 选项错误;由于抑制空气阻力做功,能量削减,所以高度降低。由万有引力供给向心力G Mmr 2= m v 2

9、r,得v =,线GMr速度增大,动能增加,BC 选项正确;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照旧受到地球的引力,引力全部供给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D 选项错误。21、 2023 年 11 月,“歼 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顿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 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马上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 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顿。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 t=0.4s 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顿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假设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顿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

10、1000m。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A 从着舰到停顿,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 1/10 B 在 0.4s2.5s 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问变化C 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 2.5gD 在 0.40.5s 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几乎不变答案:AC解析:设着舰时舰载机的速度为v,无阻拦索时舰载机加速度大小为a,所以v 2=702,速度一时间图线面积表示位移,从着舰到停顿飞机在甲a = 2.45m / s 22x2 10001板上滑行的距离1x= 70 0.4 - 2.45 0.42 +70 - 2.45 0.4 + 10 2.1 +

11、1 10 0.5 = 113.28m ,A 选项正确;22220.4 s2.5s 时间内舰载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阻拦索的张力的合力确定,阻拉索之间的夹角变小,阻拉索的张力变小,B 选项错误;0.4s2.5s 时间内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a = 70 - 2.45 0.4 - 10 m / s 2 = 28.1m / s 2 ,C 选项正确;0.4s2.5s 时间内,由 P=Fv2.1知,阻拦索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减小,D 选项错误。第 1I 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局部。第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需做答。第 33 题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依据要求做答。(一)必考

12、题(共 129 分)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试验装置示意图,试验步骤如下: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让物块从光电门A 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 A 和光电门B 所用的时间t和t,求出加速度a:AB屡次重复步骤求a 的平均值依据上述试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 答复以下问题:(1) 测量d 时,某次游标卡分度为 1mm的示数如图(b)所cm。答案:0.960cm尺主尺的最小示 , 其 读 数 为解析:游标卡尺的读数=主尺整毫米数 +游标尺对齐格数精

13、度,题中游标卡尺的主尺局部的读数为 9mm,对齐格数为第 12 条,20 分度的游标卡尺的精度为201 mm = 0.05mm ,所以d=9mm+120.05mm=9.60mm=0.960cm。(2) 物块的加速度a 可用d、s和t和t表示为 a=。AB答案: 1 ( d)22sDtBd- ( DtA)2 解析:物块在重物作用下沿水平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光电门 A、B 时dd1dd的速度大小分别为、,由v 2 - v2 = 2as 解得a =()2 - ()2 DtDtBAA B2sDtDtB A(3) 动摩擦因数 可用M、m、和重力加速度g 表示为 =。mg - (M + m)a答案

14、: m =Mg解析:把重物、物块和遮光片看一整体,进展受力分析,由牛顿其次定律有 mg-mg - (M + m)aMg=(M+m) ,解得m =Mg(4) 假设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填“偶然误差” 或“系统误差”)。答案:系统误差解析:从来源看,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 不准确,或试验方法粗略,或试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的。偶然误差是由各种偶然因素对试验者、测量仪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23(8 分)某学生试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l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使用的器

15、材有:多用电表电压表:量程 5V,内阻十几千欧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5k导线假设干。答复以下问题:1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lk”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调零点。答案:短接解析:欧姆表测电阻时,先选档;然后进展欧姆调零,将红、黑表笔短接,调整 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到欧姆表刻度的零位置;再测量、读数。(2)将图(a)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填“l”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答案:1解析:对于多用电表欧姆档,其电流从黑表笔流出,从红表笔流入,而电压表则 要求电流从“+”接线柱流入,因此红表笔应和“1”端相连。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

16、c所示。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k 和V答案:15.03.60解析:多用电表欧姆档的测量值等于表盘上读数乘以倍率,电阻“lk”读第一排,读数为 15.01K=15.0k;直流电压 5V,最小分度为 0.1V,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读数为 3.60V。(4) 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 12.0 k 和 4 .00V 。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k。答案:12.0解析: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多用电表的读数即为 电压表的内阻。(5) 多用电表电阻挡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个无内阻的电池、一个抱负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

17、电路,如图(d)所示。依据前面的试验数据计算可得,此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 v,电阻“1k”档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 k。答案:9.0015.0解析:设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 E,电阻“1k”档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 r,依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 =3.60 15.0 +3.60 r E = 4.00 +4.00 r ,联立解得 E=9.00V,r=15.0 k24(13 分)3.03.0 10-312.0 10-3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 A 和 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存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 和R 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 (0,-l,)和(

18、0,0)点。A 从静止开头沿y 轴正向做加速度太小为a 的匀加速运动:B 平行于 x 轴朝 x 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 在某时刻通过点(l,l)。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 运动速度的大小。解析:设 B 车的速度大小为 v,如图,标记 R 在时刻t 通过点 Kl,l,此时 A、B 的位置分别为 H、G。由运动学公式, H 的纵坐标 y 、G 的横坐标 x 分别为ABy =2l+ 1A2at2 xB=vt在开头运动时,R 到 A 和 B 的距离之比为 2:1,即OE:OF=2:1由于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在以后任一时刻 R 到 A 和 B 的距离之比都为 2:1。因此

19、,在时刻 t 有HK:KG=2:1由于FGHIGK,有 HG:KG= x:x-l HG:KG= (y+l):2l)由式得 xB= 3 l y2BBA=5l A联立式得v =25(19 分)16al4如图两条平行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 ,间距为 L。导轨上端接有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在导轨上放置质量为 m 的金属棒,棒可沿导轨下滑,且在下滑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并良好接触。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无视全部电阻。让金属棒从导轨上端由静止开头下滑,求(1)电容器极扳上积存的电荷量与金属棒速度大小的关系

20、:(2)金属转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解析:1设金属棒下滑的速度大小为 v,则感应电动势为 E=BL v 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 U=E设此时电容器极板上积存的电荷量为 Q,按定义有C = QU联立式得 Q=CBLv (2)解法一:动力学观点设金属棒的速度大小为 v 时经受的时间为 t,通过金属棒的电流为 i。金属棒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方向沿导轨向上,大小为 f =BLi i设在时间间隔t,t+t内流经金属棒的电荷量为Q,按定义有i =DQDtQ 也是平行板电容器在时间间隔t,t+t内增加的电荷量。由式得Q=CBLv 式中,v 为金属棒的速度变化量。按定义有a =DvDt金属棒所受

21、到的摩擦力方向斜向上,大小为 f = N 式中,N 是金属棒对于导2轨的正压力的大小,有 N=mgcos金属棒在时刻 t 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对下,设其大小为 a,依据牛顿其次定律有mgsin - f - f12=ma 联立至式得a = m(sinq - m cosq) gm + B 2 L2 C由式及题设可知,金属棒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t 时刻金属棒的速度大小为v = m(sinq - m cosq) gtm + B 2 L2 C解法二:动量观点设金属棒的速度大小为 v 时经受的时间为 t。通过金属棒的电流为 i, i= dqdt由动量定理,有 mgsin t- mgcos t- BLi

22、dt =m v dv ,其中 BLidt =BLQ=CB2L2v,解0得v = m(sinq - m cosq) gtm + B 2 L2 C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3 道物理题、3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留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需与所涂题目的题号全都,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假设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 3-3(15 分)(1)(6 分)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头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3 分, 选对 2

23、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6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A 分子力先增大,后始终减小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E.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答案:BCE解析:由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关系分析知,分子力先增大,然后减小,再增大,A 选项错误;分子从相距很远处开头运动,则 rr 时合力为引力,力和位移的0夹角小于 900,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动能大。rr 时合力为斥力,力和位移的夹角大0于 900,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BC 选项正确;由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关系知,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 选项错误;分子仅在

24、分子力作用下运动, 只有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和动能之间相互转化,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 E 选项正确;(2) (9 分)如图,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一样气缸直立放置,气缸底部和顶部均有细管连通,顶部的细管带有阀门 K.两气缸的容积均为V 气缸中各有一个0绝热活塞(质量不同,厚度可无视)。开头时 K 关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气体(可视为抱负气体),压强分别为 P 和P /3;左活塞在气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 右oo活塞上方气体体积为 V0/4。现使气缸底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平衡后左活塞升至气缸顶部,且与顶部刚好没有接触;然后翻开 K,经过一段时间,重到达平衡。外界温度为 To

25、,不计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求: (i)恒温热源的温度T;(ii)重到达平衡后左气缸中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V 。X解析:i与恒温热源接触后,在 K 未翻开时,右活塞不动,两活塞下方的气体经7历等压过程,由盖吕萨克定律得T7V/ 4 由此得 T= 5 T 0 T=005V/ 40ii由初始状态的力学平衡条件可知,左活塞质量比右活塞的大。翻开 K 后,左活塞下降至某一位置,右活塞必需升至气缸顶,才能满足力学平衡条件。气缸顶部与外界接触,底部与恒温热源接触,两局部气体各自经受等温过程,设左活塞上方气体压强为 P,由玻意耳定律得PV7VPV=0(P + P )(2V- V ) = P 0x3400x04

26、联立式得 6V 2 - V Vx0x- V 2 = 0解为V0x= 1 V20另一解Vx= - 1 V30,不合题意,舍去.34. 物理选修 3-4(15 分)(1) (6 分)如图,a. b, c. d 是均匀媒质中x 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 2m、4m 和 6m 一列简谐横波以 2m/s 的波速沿x 轴正向传播,在t=0 时刻到达质点a 处, 质点 a 由平衡位置开头竖直向下运动,t=3s 时a 第一次到达最高点。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I 个得 3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6 分。每选错I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A. 在 t

27、=6s 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 处B. 在 t=5s 时刻质点c 恰好到达最高点C. 质点b 开头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 4sD. 在 4st6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c 向上运动E. 当质点d 向下运动时,质点b 确定向上运动答案:ACD解析:当 t=6 时,波传播的距离x=vt= 2 6m=12m,A 选项正确; t=0 时刻质点 a 由平衡位置开头竖直向下运动,t=3s 时 a 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所以 T=4s,C 选项正确;质点 c 恰好到达最高点的时间 t=3s+6/2s=6s,B 选项错误;t=4s 时,质点 C 位于波谷,D 项正确;由 =vT 知 =24m=8m, bd =10m=1

28、14动时,质点 b 从平衡位置向下运动,E 选项错误。,所以当质点 d 从最高点向下运(2) (9 分)图示为一光导纤维(可简化为一长玻璃丝)的示意图,玻璃丝长为L,折射率为 n,AB 代表端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i) 为使光线能从玻璃丝的 AB 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求光线在端面 AB 上的入射角应满足的条件;(ii) 求光线从玻璃丝的 AB 端面传播到另一端面所需的最长时间。解析:i设光线在端面 AB 上 C 点如上图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 r,由折射定律有 sini=nsinr设该光线射向玻璃丝内壁 D 点的入射角为 ,为了使该光线可在此光导纤维中传播, 应有 式中 是光线在玻璃

29、丝内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它满足 nsin =1 由几何关系得 +r=900n2 -1由得 sini(iii) 光在玻璃丝中传播速度的大小为v = Cn光速在玻璃丝轴线上的重量为v= v sinax光线从玻璃丝端面 AB 传播到其另一端面所需时间为T = Lvx光线在玻璃丝中传播,在刚好发生全反射时,光线从端面 AB 传播到其另一端面所需的时间最长,由式得Tmax35. 1 物理选修 3-5 (15 分)= Ln 2C(1)(6 分)一质子束入射到能止靶核上,产生如下核反响:P+X+n式中 P 代表质子,n 代表中子,x 代表核反响产生的核.由反响式可知,核 X 的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答案:

30、14 13解析:依据核反响过程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核 X 的质子数为 1+13-0=14, 质量数为 1+27-1=27,所以中子数=27-14=13。(2)(9 分) 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静止的木块A 和 B,两者相距为 d。现给 A 一初速度,使A 与B 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当两木块都停顿运动后,相距照旧为 d.两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B 的质量为A 的 2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A 的初速度的大小。解析:设在发生碰撞的瞬间,木块 A 的速度大小为 v;在碰撞后的瞬间,A 和 B 的速 度 分 别 为 v1 和 v2 。 在 碰 撞 过 程 中 , 由 能 量 和 动 量 守 恒 定 律 , 得111mv 2 =mv 2 +(2m)v 2mv = mv + (2m)v2212212式中,以碰撞前木块 A 的速度方向为正。由式得v1= - v22设碰撞后 A 和 B 运动的距离分别为 d 和 d ,由动能定理得mmgd= 1 mv 212m2m)gd= 1 (2m)v 2121222按题意有 d= d +d12设 A 的初速度大小为 v ,由动能定理有mmgd =1 mv 2 - 1 mv 2028 m gd5联立至式,得v=020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