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及励磁系统安装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hs****5 文档编号:223968667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64.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发电机及励磁系统安装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发电机及励磁系统安装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发电机及励磁系统安装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发电机及励磁系统安装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电机及励磁系统安装作业指导书(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发电机电气引出线及励磁系统安装作业指导书电仪工程公司 崔浩1、作业项目概况及工作量XXX发电工程电厂的规划容量为XXXMW。发电机引出线至主变压器、高压厂变高压侧、励磁变高压侧用全连式离相封闭母线。1.1、发电机主要技术参数:型号:XXX额定容量: XXXMVA额定功率:XXXMW最大连续输出功率:额定电压:20kV额定电流:XXXA功率因数:0.85(滞后)冷却型式:XXX励磁方式:自并励静态励磁额定励磁电流:XXXA额定励磁电压:XXXV定子绕组绝缘等级:F(B级温升考核) 定子铁芯绝缘等级:F(B级温升考核) 转子绕组绝缘等级:F(B级温升考核) 极数: 2 定子绕组接线方式: YY冷却

2、方式: XXX中性点接地方式: 经配电变压器二次侧接入电阻。1.2 主要工作量出线套管的电气绝缘强度试验 X套出线套管装配 X套过渡引线装配 X套引出线绝缘包扎 X套电流互感器安装 X只励磁碳刷和刷架安装调整 X套接地碳刷和刷架安装调整 X套励磁变 X台发电机中性点电阻柜 X套励磁调节装置 X套交流励磁母线XX米直流励磁母线XX米2、施工所需工器具和测量工具2.1、施工人员的配备及资质要求见表1:表2.1:施工人员的配备及资质工种数量资质要求高压电气安装工(领工)2职业技能鉴定高级以上高压电气安装工(普工)4职业技能鉴定中级以上起重工1取得特种工作业操作证上述施工人员在开工前经安全考试合格方可

3、上岗施工2.2、工器具的配备:作业开工前对所使用量具检查其精度和校验期限,并对承重受力的工器具检查强度。表2.2:施工项目所需要工器具序号名称型号或规格单位数量1电工工具套22水准仪台13手提电钻把14套筒扳手套15手动葫芦2T台46钢板尺500mm把17钢板尺200mm把18角磨机100mm台19力矩扳手80300N/M把110力矩扳手20100N/M把111专用工具套112专用连体服身33、作业必备条件3.1、技术准备3.1.1、施工图纸齐全,由电气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员进行发电机引出线的图纸审核,确保图纸审核无误。3.1.2 、施工方案已确定,并经审核批准。3.1.3 、机具、工具等施工措

4、施已准备完毕。3.1.4、 施工图材料预算等经审核批准。 3.1.5、技术人员按照批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已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并进行交底签字。3.1.6、每项工作开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对现场环境、施工内容、施工工序、施工要求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3.1.7、确认上道工序的完工情况和质量检验情况,避免对下道工序造成影响,尽可能一次完成作业,不窝工不返工。3.2、设备、材料的准备:发电机出线及励磁系统电气设备应在安装前到达施工现场,以便对其进行检查验收,成套供应的电气设备标志应清晰,附件齐全,外观完好,内部无损伤,合格证和技术资料应齐全,施工前根据设计院图

5、纸和厂家资料仔细核对,对发现存在质量缺陷的、与设计不相符的设备要及时提出。表3.2: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1纯棉纸张XX2毛刷把3酒精瓶XX4白布米XX5厂家提供粘合剂桶XX4、施工场地、环境要求:发电机就位安装完毕,土建二次灌浆工作已完成;发电机厂家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到达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工作的技术指导,对现场出现的安装技术问题给予及时解决;发电机下连端子箱内,应备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并且内部清洁无杂物;进入发电机下连端子箱的工作人员应穿着合乎规定的连体工作服,带入内部的工器具、材料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登记造册。5、作业顺序、方法及要求5.1、作业流程图5.2、发电机电气安装5

6、.2.1、发电机穿转子前检查:(1)转子运抵现场后,电气配合机务检查转子绕组通风孔,并进行相关电气试验。转子打开外包装后,安装人员逐个检查转子槽楔上的通风孔是否全部封盖齐全(通风孔出厂前全部封盖),如发现个别开口,应仔细检查出风孔有无堵塞。开口的出风孔经过检查合格后,应再次严密盖封直至转子准备安装为止。(2)转子安装前应仔细拆除全部出风孔上的封盖粘带,必须将粘带全部清理干净,同时要全面检查转子表面的醇酸瓷漆有无脱落,有无锈蚀,以防运转时转子表面散热不均匀。(3)配合机务检查定子内部有无异物,定子内部线圈、端部线圈绝缘有无损伤、起皮、破损、手刺等如有应进行相应的包缠、刷漆、清剪等处理。并用干燥清

7、洁空气进行清扫检查。 (4)检查绝缘引水管是否有碰扁及机械损伤,若发现损伤应通知厂家并进行处理。电气调试人员进行转子电气试验,试验合格后,配合机务进行穿转子。5.2.2、发电机出线电气设备及材料清点。且应做以下记录:(1)检查包装箱体是否有损坏及受潮。进行设备材料的储存时,应按照材料说明书中所规定的方法进行存放,并应作好防火防潮处理。(2)主接线绝缘包扎前必须由机务确认定子水路的导通性及气密性试验合格、水冲洗合格且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接头绝缘包扎。(3)所有定子出线软连接都必须经绝缘处理,按照厂家图纸所示安装位置进行安装,安装时应注意出线的连接线棒外部的绝缘层,并注意螺栓穿向,要让螺栓便于紧

8、固,所有螺栓紧固至厂家要求力矩。安装完后立即办理隐蔽工程签证,请电气监理到现场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的绝缘处理工作。(4)引线安装,通常按下列步骤进行:a)装上部过渡引线,将联接片分别与定子引出线和过渡引线把合连接,把合力矩为:9.750.25kgm。b)将软联接线分别与上、下过渡引线把合连接,把合力矩为:11.2kgm(此项适用于所有的机型)。c)各连接板与引出线接触面在螺栓把紧时应接触良好无间隙。d)测量定子各相绕组的直流电阻,并作好记录。e) 在确认过渡引线及支撑套管位置已调整好,螺栓把紧后,将止动垫片弯曲锁紧,然后在螺栓头处涂792室温固化环氧胶。5.2.3、定子引出线包绝缘(1

9、)发电机定子引出线部分绝缘处理,参照厂家资料和由厂家代表现场技术指导下进线。(注:由于云母带要求进行低温保存,为保证施工质量,所以在进行绝缘处理的工作之前3天通知驻厂工代,及时要求厂家发货。材料到达现场后,应及时放置在冷藏箱中保存好,随取随用。)绝缘处理前,将母线所有连接部分用丙酮擦拭干净,且主引线连接设备及绝缘水管连接部分应无受损。分别对联接线部位、软连接线部位共12处进行现场手包绝缘(详见随机资料定子出线装配XXX图)。(2) 定子引出线型连接处工地绝缘处理如下:(适合内外机座结构和三段式机座结构)绝缘处理a)拆去环形连接线之间的临时绑扎带和连接线间垫块,将要绝缘的表面用干净的白布蘸酒精或

10、丙酮溶剂擦净。挂上通风板并用玻璃布粘带 SCOTCH27#固定。b)在连接片螺钉连接处裹包0.05 聚酰亚胺薄膜6050两层;平包一层0.125 无碱玻璃纤维带ET100将0.05 聚酰亚胺薄膜6050固定。c)型部位绝缘裹包五次云母箔,每次裹完后疏包0.125 无碱玻璃纤维带 ET100 将云母箔压紧。每次云母箔数量为 8 张环氧桐马玻璃粉云母箔特5440-1 组成。每层间涂刷841 室温固化胶。注意:每次云母箔裹包时应错开90剪口裹包。操作过程中,在一些云母箔裹包搭接薄弱的地方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衬垫12 次云母箔。d)每裹包一次云母箔后,在其它部位半叠包一次环氧桐马玻璃粉云母带特5440-1

11、四层,总层数不少于20 层,包扎时注意与云母箔一定要搭接30mm 以上。层间刷841 室温固化剂。e)半叠包0.125 无碱玻璃纤维带 ET100 一层,其中型部位裹包一层0.1无碱玻璃纤维布EW100 。每层间涂刷841室温固化剂。f)室温固化胶841 为 A、B 两组份。A、B 组份混合后即可使用(重量比A:B=4:1)。绝缘材料及表面搭接尺寸如图5.2.3所示200100200环形连接线聚酰亚胺薄膜6050云母箔玻璃纤维带ET100图5.2.3:出线绝缘处理示意图(3)绝缘包扎完毕后,用f5 涤纶玻璃丝绳浸792 室温固化环氧胶,白坯涤纶适形毛毡包环氧酚醛玻璃布板进行衬垫和绑扎。(涤纶适

12、形毛毡也浸792 室温固化环氧胶)(4)定子出线软连接线部位工地绝缘处理如下:(适合于所有机型)(同时可参照图纸“软连接线装配“)a)绝缘处理前将要绝缘的表面用干净的白布蘸酒精或丙酮溶剂擦净;b)插入上下端1.6mm 环氧酚醛玻璃布板3240;并用玻璃布粘带SCOTCH27#固定;c)半叠包0.1525 醇酸玻璃漆布带2432 不少于16 层,并按图示部位在层间及表面涂刷EC847 胶粘剂;半叠包环氧桐马玻璃粉云母带特5440-1共8层(不便于包云母带的地方用云母箔特5440-1进行包裹),层间及表面涂刷室温固化胶;d)半叠包0.125 无碱玻璃纤维带ET100 两层,并在层间及表面涂刷室温固

13、化剂;e)与上下连接部位绝缘表面搭接尺寸不少于180mm。(5)连接线与主引线及主引线与出线高压套管处绝缘处理按照绝缘规范OEH.615.146,软连接处永久绝缘包扎方法参见厂家资料进行。(6)在软连接线上、下不平处垫以浸渍过的涤纶毡(注意当中一段不要垫),螺栓处各卷包一层序号001环氧玻璃布板,外层再包一层序号002环氧玻璃布板,在环氧玻璃布板外再各半叠包一层序号003玻璃丝粘带。在需要包扎的凹坑及螺栓等不平处垫以浸渍过的环氧粘合剂(53841YR)的适形材料以形成合适的包扎表面(参见厂家资料)(7)在需要包扎的表面先半叠包2层序号004聚四氟乙烯粘带,然后半叠包18层粉云母带,外面再半叠包

14、1层玻璃丝带,在每层云母带之间和玻璃丝带外面均刷环氧粘合剂(53841YQ)。(8)主引线及线夹间的绝缘用涤纶毡浸以环氧粘合剂(53841YR)包扎,适形材料压缩量为50。(9)在包扎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挠性连接片的铜编织部分,严禁沾上胶和漆,以保证其柔软性,防止固化后变硬,使软连接的起不到软伸缩作用。(10)由于环氧胶(53841YQ)固化较快,在配比时,每次应进行少量的配制,用完后,再进行配制,这样可以避免浪费。(11)包扎完后的永久绝缘结构紧密,注意绝缘包扎面形状良好。5.2.4、支撑板的安装定子引出线部分绝缘包扎工作完成且固化干燥后,进行定子引线支撑板的安装,安装方法参照随机图纸“定子引

15、线装配”。(1)待支撑板绑绳固化干燥后,对定子引出线所有现场绝缘处理表面进行喷漆处理,所用漆必须为制造厂提供的专业漆(聚脂凉干铁红瓷漆)。(2)定子绕组在与过渡引线连接前及完成绝缘包扎后应分别对各相进行绝缘电阻检查并作好记录。(3)对定子出线部分进行通风试验,检查风道,应畅通无漏风。(4)上述工作完成后,对出线罩内部进行清理,保证无工具及杂物遗漏。在出线套管与出线罩的法兰孔之间(在出线罩里面)注入“密封胶XXX”,参照高压套管结构示意图。提示:注密封胶工作应在出线罩内其他安装工作结束后(包括过渡引线的安装、手包绝缘处理、绝缘支撑板安装、喷漆等),将出线罩内清理干净之后再进行。 (5)定子出线部

16、份绝缘处理工作结束后(定子绕组通水前),可对定子绕组进行直流耐压试验,直流耐压前应先达到16.3项的要求,试验电压值:3UN80%=52.8KV注意事项:试验前应将发电机所有测温元件进行接地保护。说明:若定子绕组通水,将很难将水吹干净,不能进行直流耐压试验。5.2.5、发电机出线套管CT安装:(1)检查和清点CT及其备件。(2)由于高压套管出厂时已装好,现场只进行套管电流互感器的安装。安装电流互感器前,应按照厂家要求对出线套管进行检漏,具体方法按照厂家要求进行,待出线套管检查无泄漏后,方可进线电流互感器安装。(3)套管电流互感器在安装前试验人员要做以下电气试验:电流互感器电流变比测试;电流互感

17、器伏安特性测试;电流互感器绝缘电阻测量;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4)套管电流互感器安装位置确定:发电机出线套管电流互感器从上至下准确度等级依次为0.2、0.5、5P40、5P40;发电机中性点套管电流互感器从上至下准确度等级依次为0.5、5P40、5P40、5P40。每只套管最上处CT均为内圈CT,其余为外圈CT。安装前仔细检查,所有CT铭牌方向应一致,不可装反。注意互感器的级别、变比和极性,按设计图要求安装。(5)固定外圈CT的穿心螺杆旋进出线盒约30mm,并用螺母并紧。(6)两人平稳抬起相应的套管电流互感器套入双头螺栓后向上推至顶部。依次拧紧螺帽,将电流互感器紧固牢靠。依照以上安装方法安装所

18、有套管电流互感器,在安装过程和紧固螺母时要小心操作,确保不伤及高压套管表面绝缘。(7)安装后的电流互感器与出线套管的间隙沿圆周保持均匀。5.2.6、出线铜排的安装抬起出线铜排两半,这两半有松弛安装的螺栓、垫圈、弹簧垫圈和螺母,越过出线套管的接触面,以确保符合弹簧垫圈和垫圈的指定位置。把两半连接在一起,以便安装的螺栓可以通过高压套管的槽沟,安装全部出线铜排并大致调整好,拧紧全部螺栓(拧紧力矩M16110N/M)。6、质量控制6.1、执行的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规程6.1.1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DL/T 5161.15161.17-2002)。6.1.2XXX公司发电机安装说明书。6.1

19、.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2010)6.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6.2质量记录的填写内容及书写要求6.2.1、质量记录的书写要求:6.2.2、施工记录必须如实记录每天施工过程,保证记录真实、完整,具有可追溯性。6.2.3、施工记录上应包括日期、天气状况、记录人姓名、使用的工器具、测量数据等内容。6.2.4、施工记录上单位格式必须符合国标要求,严禁使用已经废止的单位。6.2.5、质量记录的填写要符合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凡是有重大施工工艺修改的作业必须严格纪录。6.2.6、作业过程对质量控制点的设置(1) 转子通风空

20、和定子内部绝缘检查。(2)定子出线部分绝缘处理包扎头制作工艺的质量验收。(3)绝缘处理包扎头的耐压实验。(4)发电机连箱内部各部位的绝缘检查。 (5)励磁系统检查验收6.2.7、作业结束的检查验收和应达到的质量标准(1)转子通风试验符合规范要求。(2)转子和定子绝缘符合规范要求。(3)定子出线部分绝缘处理包扎头制作工艺符合厂家设计要求。(4)绝缘处理包扎头的耐压实验合格。(5)螺栓紧固力矩符合规范要求。(6)施工工艺达到优良标准。表6.2.7-1:发电机本体检查记录表定子铁芯检查铁芯外观清洁,无锈蚀,无损伤触摸及观察检查铁芯叠片间无松动及金属性短路观察检查槽楔楔块检查主要无断裂,松动扳动检查端

21、部槽楔检查牢固每根槽楔的空响长度主要1/3槽楔长用仪器测量检查波纹板按制造厂规定用专用工具或仪器检查通风道通畅检查主要无杂物堵塞观察及通气检查定子绕组绝缘层外观主要清洁,无伤痕、起泡、龟裂观察检查紧固件及绑扎件完整端部绕组绑扎紧固扳动检查防松措施齐全可靠绝缘水管检查绝缘水管与端盖间无碰触观察检查各绝缘水管间绝缘水管外形无凹瘪管道畅通检查主要通畅通气检查本体管道对外部管道绝缘电阻主要1用1000V兆欧表检查转子检查铁芯通风孔检查主要通畅通气检查表面漆层无脱落、锈蚀观察检查绕组引线与集电环连接主要牢固,且接触良好观察检查图6.2.7-2发电机附件安装检查记录表工序检 验 项 目性质质 量 标 准检

22、验方法及器具刷架及刷握安装绝缘衬管、绝缘垫检查无损伤、污垢观察检查对地绝缘电阻主要1用2500V兆欧表检查刷握与集电环间隙主要2mm-4mm用尺检查紧固螺栓及防松措施齐全、紧固扳动检查电刷安装电刷型号及厂家主要同一型号、同一厂家观察并检查厂家合格证件电刷引线连接牢固扳动检查引线与转动部分间无碰触观察检查电刷与刷握间隙主要0.1mm0.2mm且能上下移动用塞尺并扳动检查电刷绝缘垫检查主要完好观察检查电刷端面与集电环接触面积主要75%单个电刷截面观察断面研磨痕迹弹簧压力按制造厂规定对照厂家规定检查套管安装套管电气试验合格检查试验报告套管外观检查无掉瓷、裂纹观察检查水冷通道密封试验按制造厂规定对照厂

23、家规定检查套管与出线箱法兰连接螺栓紧固,密封良好观察并用力矩扳手检查电机引出线与套管连接接触面检查清洁,镀银层完好观察检查螺栓连接紧固,无闭合磁路观察并用力矩扳手检查防松螺母齐全,紧固观察检查绝缘水管连接牢固,密封良好绝缘包扎处理主要按制造厂规定对照厂家规定检查6.3、作业工序的检验要求及中间交接要求6.3.1 设备到货后,应联系厂家人员,进行开箱,对设备进行验收清点,并填写验收记录。6.3.2 厂家提供的设备资料应齐全。6.3.3 安装的设备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6.3.4 转子安装前检查槽楔出风孔有无堵塞,进行通风试验,并合格。6.3.5 定子出线部分绝缘处理包扎头制作工艺,应经四级验收,并

24、合格。6.3.6 绝缘处理包扎头的耐压实验应合格,并出具试验报告。6.3.7 发电机出线套管CT电气试验应合格,并出具试验报告。7、作业的安全要求及措施7.1、作业安全技术措施7.2、进入定子膛内工作时,必须遵守以下原则:(1)禁止穿硬底鞋进入定子膛内,出入定子膛内时,不得直接踏在绕组端部上,以免损伤端部主绝缘。定子下部铁芯及线圈端部表面应用23厘米的橡皮盖好。(2)进入定子膛内的工作人员不许带容易脱落的金属件,以防掉入铁芯内。(3)工作完毕,将带入定子内部的全部工具如数拿出,不得遗忘。7.3、发电机出线绝缘包扎时应加强通风,严禁烟火.操作人员应使用必要的防护用品,操作时设专人监护.7.4、在

25、滑环上打磨碳刷应在不高于盘车的转速下进行,打磨碳刷时操作人员应戴口罩.7.5、每项施的工业垃圾及时清运,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7.6、道路畅通无阻,施工场地平整。 7.7、施工现场机具设备应整洁,严禁非电工拆、装施工用电设施。7.8、发电机定子膛内及出线箱内施工时,采用安全行灯照明及保证通风良好。8、环境因素控制措施9、文明施工的要求及措施9.1、提倡文明施工,杜绝野蛮施工,9.2、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材料、设备的堆放要符合搬运及消防的要求,堆放应整齐、有序,不妨碍通行。9.3、施工场所要保持整洁,垃圾和废料要及时清除,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9.4、起重用钢丝绳、尼龙吊带在作业完毕

26、后必须及时收回,不得乱堆乱放。9.5、氧气、乙炔皮带及电源线应规范布置,工作结束要及时盘绕回收。9.6、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文明施工设施及消防设施严禁乱拆乱动。9.7、计划进料,材料在现场堆放不得超过3天。9.8、施工人员应有成品保护意识,严禁乱拆、乱拿和乱涂、乱抹。9.9、施工现场严禁流动吸烟。9.10、其他安全、文明施工注意事项严格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10、事故应急措施10.1、防止定子绕组端部松动引起相间短路。检查定子绕组端部结构有松动现象,应重新紧固。防止定子绕组相间短路。加强对发电机环形接线、过渡引线、手包绝缘、引水管水接头等处绝缘的检查。按照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IJT5

27、961996),对定子绕组端部手包绝缘加直流电压测量,不合格的应及时消缺。10.2、防止转子匝间短路。防止转子匝间短路故障主要措施:首先,应改善转子匝间绝缘的制造工艺,提高转子匝间绝缘的质量水平。其次,应加强转子在制造、运输、安装过程中的管理,防止异物进人发电机。因为转子匝间绝缘比较薄弱,即使在制造、运输、安装过程中有焊渣或金属屑等微小异物进入转子通风道内,也足以造成转子匝间短路。10.3、防止发电机转子上零部件断裂飞逸新机安装中,应对平衡螺丝、平衡块、风扇固定螺丝、引线固定螺丝等逐个进行细致检查,如发现有松动或未锁紧的应予以止动锁紧;应对风扇叶片进行探伤检查,如发现有伤痕和裂纹,应根据情况进

28、行处理或更换。10.4、防止发电机内遗留金属异物。建立严格的现场管理制度,防止锯条、螺钉、螺母、工具等金属杂物遗留在定子内部,特别应对端部线圈的夹缝、上下渐伸线之间位置作详细检查。10.5、防止发电机、封闭母线等着火。当发电机着火时,立即解列停机。当发电机封闭母线处着火时,按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处理,直到火完全熄灭为止。附图、附表 危险源识别及风险控制表(附录A)环境因素控制措施(附录B)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表(附录C)附录A:危险源识别及风险控制表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对策表序号作 业 项 目危 险 因 素危害方式可能导致的事故危险级别控制责任控制措施班组工地项目部1安装发电机套管电流互感器人

29、力不足保护不当设备事故、人身伤害2确保人力充足,套管电流互感器搬运和安装注意不要伤及绝缘多人抬运动作不协调人身伤害碰或压伤人员2专人统一指挥吊索、钢丝绳损伤物体坠落设备事故、人身伤害2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吊索或钢丝绳,吊物用绳安全系数为5-6倍,使用前仔细检查有无断丝、磨损、打结、扭曲;吊物绑扎必须规范。2发电机引出线包扎未采取防火措施火灾火灾2施工区域设警戒绳,配备干粉灭火器。所有进入人员禁止携带火种。在发电机出线箱内工作防护不当中毒和窒息2做好通风设施并带好防护用品再进入,出线箱外设专人监护箱体内废料、杂物未及时清理摔伤或扎伤其它伤害2及时清理,封闭出线箱时要进行隐蔽工程签证防护设施不全吸

30、入有毒气体人员中毒2口罩、防护服、防毒面具配置齐全,使用正确梯子倾斜打滑、横档松动、霉变断裂高处坠落摔伤人员2使用前检查,放置牢固,并有专人防护3励磁变及励磁盘柜安装配电室内有孔洞踏空、失足人身事故1用木版或铁板遮盖照明光线不足照明不足人身事故1增加照明设施设备开箱方式不当砸伤、压伤人身事故2改善工作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施工用接临时电源触电人身事故2装设漏电保护器注:危险源识别评价按程序文件Q/YS.CX21执行。危险等级:1稍有危险;2一般危险;3显著危险;4高度危险;5极其危险。附录B:环境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表 环境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表序号作业项目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环境因素评价时态/状态控制措施

31、1物资设备运输机械噪声排放噪音污染一般环境因素现在/正在缓速行驶,减少车辆鸣笛2汽车行驶道路粉尘排放大气污染般环境因素现在/正在缓速行驶,避免扬尘3焊接电弧光排放光污染一般环境因素现在/正在设置工作区域,做好安全隔离措施4安装作业不可降解费料丢弃土壤污染一般环境因素现在/正在提高人员的环保意识,设立垃圾回收箱7吊装作业机械噪声排放大气污染一般环境因素现在/正在减少夜间施工注:环境因素评价分为一般环境因素与重大环境因素附录C: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表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表部门: XX项目部电仪工区 确认日期: 20XX.XX.XX 序号名称型号规格精度量程最小分度值最大允许误差编号检定单位检定校准结果计量要求验证结论确认结论确认人签名被测参数最大允许误差最小分度值1水准仪DSZ2/0m10/5mm219942陕西计量与科学院合格5mm/5mm适用适用2扭矩扳手NB-2004级50200 10Nm50Nm10Nm720371合格7898 Nm (10Nm)50Nm10Nm适用适用3兆欧表ZC11D-10 10级2500V0.5M10%09081864合格0-2500M0.5M10%适用适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