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整理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223964454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代文学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现代文学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现代文学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现代文学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学整理(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个十年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和诞生1、话剧的传入1866年,上海西人业余剧团和上海兰心剧院。约1899年后,教会学校学生业余演出和“文友会”。2、春柳社和“文明新戏”1907年2月,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于 东京演出茶花女第三幕。后又公演五幕剧黑奴吁天录。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自觉探讨与创造之始。演艺部专章:本社以研究新派(演艺)为主。注重表演的“写实性”,翻译改编外国的剧作。3、进化团和天知派新剧”1910年底,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任天知、汪仲贤、欧阳予倩、 陈大悲。“天知派新剧”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与演出模式,重教化功能,开“广场戏剧”先河。追求

2、现场宣传鼓动效果,强调即兴表演,角色类型化。血蓑衣东亚风云新茶花4、新剧公会和“甲寅中兴”1914年,新民社、民鸣社、开明社、文明社、春柳社等组成。职业化和商业化。“家庭戏”为主,突出娱乐性和表现性,题材倾向和审美情趣世俗化,但艺术粗糙。恶家庭。5、学生业余演剧南开学校和清华学校学生对话剧艺术的探讨注重剧本创作,较健全的演剧体制。新村正贫民惨剧。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1、“旧剧评议”对传统旧戏的猛烈攻击。主要指向儒道封建性内容,同时批判传统戏剧观念、非写实的艺术表现形式,要求建立新的戏剧观,建设“西洋式的新戏”。传统戏曲(小说)文学史地位的提高“中国戏曲”课程。2

3、、翻译改编和“易卜生专号” 战略部署胡适、傅斯年。宋春舫的“欧洲戏剧”课程(1916,北大) 易卜生专号1918新青年4卷6期,傀儡家庭国民公敌小爱友夫, 胡适易卜生主义,袁振英易卜生传。 个性解放思想、现实主义精 神,“制造现实的幻觉”的戏剧美学观,散文体戏剧形式。(剧场话剧) 译介热潮多元的戏剧观念、戏剧美学、戏剧形式与技巧的涌入。3、“国剧运动”1926年6至9月,晨报副刊剧刊,赵太侔、余上沅。主张从整理与利用旧戏入手去建立新剧。反对社会问题剧,娱乐性、 纯艺术性 倾向,提出糅合东西方戏剧的表现艺术。三、“爱美剧”和“小剧场运动”的倡导1、上海民众戏剧社1921年3月,汪仲贤、陈大悲、沈

4、雁冰、郑振铎、熊佛西。“五四”后第一个新戏剧团体。戏剧月刊。由理论倡导转入建设与实践。 提倡“写实的社会剧”,提倡“民众的戏剧”,对文明新戏的继承和超越。2、上海戏剧协社1921年,应云卫、谷剑尘,后欧阳予倩、洪琛加入。3、“爱美剧”民众戏剧社宣言的提倡、学生业余演剧的高潮。1921年11月,北京实验剧社。北京学生业余剧团的联合组织。1922年1月,新中华戏剧协社。上海民众戏剧协社的扩建。1922年冬,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第一所培养戏剧人才的学校。1925年,恢复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第一个国立戏剧教育机构。4、“小剧场运动”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戏剧的革新运动。191

5、9宋春舫小剧院的意义、由来及现状陈大悲爱美的戏剧建立不同于文明新戏的话剧体制,正规化、专门化、科学化,洪琛少奶奶的 扇子;新的戏剧美学原则、表演体系和模式的提出,强调逼真、生活化效果。四、田汉、丁西林等的话剧创作1、“社会问题剧”的最初成果 胡适终身大事 陈大悲幽兰女士 欧阳予倩泼妇 蒲伯英道义之交仿娜拉,开风气之先。从家庭着眼分析社会问题,归结到道德的完善。透过婚姻问题揭露封建道德的罪恶。洪琛赵阎王2、田汉注意写出人物复杂性格。袭用奥尼尔琼斯王揭穿中产阶级真面目。 戏剧活动多产的剧作家,新文化运动、话剧运动积极分子。“创造社”(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三叶集(郭沫若、宗白华)。 1922南

6、国半月刊(易漱渝)、1924南国特刊。1926 “南国电影剧社”(唐槐秋)、1927 “南国社”。 “艺术家”形象系列重象征、重哲理、重抒情,“精神流浪汉”气质。梵峨嶙与蔷薇“人生艺术化”的理想中西方唯美主义的影响,“通过了现实主义熔炉的新浪漫主义剧”。湖上的悲剧离奇的悲剧,动人的生命命题。苏州夜话 “四海无家”的画家。南归 浓重的感伤,内心深处的渺茫感。古谭的声音神秘的象征诗剧,表现“生命的永远的诱惑”。 美(爱情、艺术)的幻灭(摧残、扭曲)咖啡店之夜苏州夜话梦想幻灭后正视了“社会的真实”。获虎之夜婚姻与阶级问题,个性解放和感伤。名优之死悲壮的色彩,思想激进的反映。 “诗人写剧”的特色抒情性

7、强,重视语言的艺术。3、创造社的戏剧活动 郁达夫戏剧论,郭沫若历史剧、成仿吾欢迎会,郑伯奇抗争。 白薇与创造社接近。琳丽苏斐访雯女性的呐喊,浪漫主义气息,侧重表现心理。4、强调“趣味”的创作 陈大悲、汪仲贤仍保留文明戏特点,写小市民,追求“趣味”。 熊佛西戏剧与趣味以趣味为戏剧上品。醉了表现刽子手复杂心理。洋状元讽刺留学生,近乎闹剧。一片爱国心、“五卅”以后作,原革命党人和日籍妻子的矛盾。 余上沅兵变情节热闹。5、丁西林 独创机智与幽默喜剧发掘生活中的喜剧因素,结构为喜剧趣味。“欺骗”的母题。一只马蜂现实的和审美的两种生活观念构成喜剧冲突。 独幕剧的戏剧冲突模式“二元三人”模式。第三者起结构性

8、作用。“皆大欢喜”式结局。压迫房东老太太、男客、女房客。酒后北平的空气 语言的喜剧性机智幽默。 袁昌英孔雀东南飞第二个十年一、走向广场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农民戏剧的倡导。1、五大剧社田汉南国社,洪琛复旦剧社,应云卫上海戏剧协社,朱襄丞、罗鸣 凤辛酉剧社,陈白尘摩登剧社。2、“无产阶级戏剧” 1929上海艺术剧社沈端先、郑伯奇、冯乃超、钱杏邨,艺术沙仑刊物和戏剧 论文集。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 南国社的转变1930田汉南国月刊之我们自己的批判。 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0年8月,上海艺术剧社,辛酉、南国、摩登。“演居IJ大众化”。以话剧直接反映现实革命斗争

9、,面向工厂农村。田汉洪水、尤兢江南三唱、袁殊工厂夜景、冯乃超阿珍、欧阳予 倩同住的三家人反映人民困苦生活。适夷S.O.S活路表现抗日反帝斗争。3、“红色戏剧”为红色政权服务,红军宣传队八一剧团工农剧社,高尔基 戏居学校。着重宣传鼓动和娱乐性,强调即兴发挥和观众参与,结合歌舞,鲜明的“广场戏剧”特色。四幕话剧庐山之雪,剧本我红军(沙可夫等)、战斗的夏天(李 伯钊)、松鼠(胡底)。4、国防戏剧配合抗日,发挥戏剧宣传作用,提倡通俗化、大众化和方言话剧。走私咸鱼主义(洪琛执笔)、汉奸的子孙(于伶执笔)、我们的故乡 (章泯执笔)、放下你的鞭子(崔嵬等改编)5、三大戏剧运动代表人物田汉梅雨顾正红之死洪水乱

10、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现实性加强,及时反映重大历史事件。但失去抒情性和传奇性。回春之曲艺术个性的保持和发展。白薇打出幽灵塔革命神受难古典浪漫写实的悲剧。人物众多,情节多巧合。 仍保持浪漫主义特色,主观抒情色彩浓烈。洪琛更激进的创作倾向。走私揭露走私和反帝抗日联系,强烈的现实意义。咸鱼主义农村三部曲独幕剧,批评小市民国难当头的自顾自心理。 机械的现实主义的倾向。五奎桥较早用阶级观点反映农民斗争的剧作。农民和豪绅的矛盾。香稻米青龙潭6、农民戏剧实验1932-1936,河北定县,熊佛西主持。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领导的“定县乡村建设实验”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最直接,最具体,最有力的社会式 的教育”手段。

11、 剧本改编,农民演剧,露天剧场,观众参与。(广场戏剧的完备 和发展。)二、“剧场戏剧”的确立及夏衍、李健吾的创作1、职业化 理论倡导1929年11月,欧阳予倩戏剧运动之今后强调“职业化”,重视剧本创作。 创作实绩:雷雨1934.7文学性+舞台性,艺术性+商业性。 职业演出中国话剧从幼稚期进入成熟期的标志。职业剧团的建立(中国旅行剧团),专业固定剧场的出现(上海卡尔登剧场),2、“大剧场”演出的热潮剧场戏剧的职业化、营业性得以确立。1 936 1937,上海等大城市。 三大剧目赛金花(夏衍)、大雷雨(俄国奥斯特洛夫斯基)、日出(曹禺) 中国业余实验剧团1937年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改组而成。演出罗

12、米欧与朱丽叶、武则天(宋 之的)、太平天国之金田村(陈白尘)、原野(曹禺)。3、夏衍赛金花“讽喻史剧”,以漫画夸张讽刺卖国求荣政策。秋瑾表彰革命者,总结历史教训。上海屋檐下(重逢)集中于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从“席勒化”到“莎士比亚化”的转变。日常生活的戏剧性善写普通知识分子与小市民平凡的人生。小市民(都会的一角中秋重逢赎罪娼妇)上海屋檐下市民家庭司空见惯的感情摩擦和人事纠纷中痛苦的发现。取材的平凡性、构思的朴素性和内在的深刻性结合。 简约含蓄的情节结构上海屋檐下在同一舞台空间里,同时展开五家人家的悲喜剧,主线突出,结构单纯,又保持了生活本身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准确传神的勾勒,极端 简洁与鲜明。

13、“黄梅天气”的多层象征意义。微温而含蓄的态度,不动声色的控诉, 含着眼泪的鞭挞。 人道主义观点与民主主义立场结合,关注大时代中个人的命运,浓郁的人情味,含泪的笑类 似契诃夫。4、李健吾从人物内心的矛盾来分析人物行动的原因,更着重于对戏剧艺术的探索。对话 俏皮利落,结构严密紧凑,构思奇巧。这不过是春天警察厅长夫人及剧中其他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梁允达农村生活题材的悲剧,仍集中于内心矛盾的探讨。以身作则讽刺圭寸建礼教。5、袁牧之一个女人和一条狗以心理制作悬念,对话玲珑机智,穿插小动作。6、宋之的武贝天着重心理分析的历史剧,女性的反抗和挣扎。7、陈白尘太平天国第一部金田村 极强的现实感,开40年代太平

14、天国题 材历史剧之先河。第三个十年一、“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抗战初期:向广场戏剧”倾斜1、抗战戏剧 三幕剧保卫芦沟桥揭开序幕。 救亡演剧队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 抗敌演剧队和抗敌宣传队救亡队改编,周恩来领导,政治部第三厅组织。具强烈政治色彩的戏剧团体,大众化要求。 演出形式广场居IJ保卫华北煤窑(刘保罗)街头剧 各界抗日除奸大游行庙会(刘保罗)、放下你的鞭子(崔 嵬等)、三江好(吕复等)、八百壮士(王震之、崔嵬)、流寇队长(王震之)茶馆剧游彳亍居IJ汉奸和十字舞争取最后的胜利大家一条心2、“话剧民族化”的尝试游行剧、活报剧、谐剧(王永梭赶汽车)田汉新平剧江汉渔歌新儿女英雄传敌后根据地:从秧歌剧到

15、新歌剧1、从中外名剧到“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马可)、牛永贵挂彩(周而复、苏一平)、惯匪周子山(水 华、王大化、贺敬之、马可)、一朵红花(周戈)2、“新歌剧”的创造实验 白毛女仓U作经过。 自觉借鉴、利用与改造民间的艺术资源。集体创作中不断修改 的过程。民间+五四+革命。艺术形式。歌剧音乐戏剧化与性格化。西洋歌剧和传统戏曲手法结合。民间趣味和审美习惯。与革命性主题完美统一。 发展和影响赤叶河(阮章竞)、刘胡兰(魏风等)话居1民族化。 把眼光放远一点(胡丹沸)、反“翻把”斗争(李之华)、抓壮丁(吴雪等)、同志,你走错了路(陈波儿等)、战斗里成长传统戏曲改革。逼上梁山(集体)、血泪仇(马健翎

16、)3、农村剧团河北阜平高街村剧团穷人乐不能靠天吃饭河北平山县柴庄剧团选英雄围困堡垒山西忻县扬家坡剧团刘成龙告状40年代末:学潮中的广场活报剧1、学生运动和活报剧政治的、群众的、行动的艺术,充满浪漫主义、英雄主义气息的狂欢的艺术。控诉1948清华剧艺社,抢救教育危机的呼声。大江流日夜1948燕大燕剧社,声援东北流亡学生的怒吼。“社会贤达”1947南京学生五一游行中对王云五的讽刺。2、职业剧作家的创作吴祖光捉鬼传、宋之的群猴、瞿白音南下列车、陈白尘 升官图也有广场戏剧的特点。二、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的再度兴起话剧运动的战略重点转移。国统区中华剧艺社、中国艺术剧社、中央电影摄影场剧团、中国

17、万岁剧团、中央青年剧社;上海孤岛上海剧艺社、中法剧社、 中国银行剧社、上海职业剧团,中国旅行剧团;1944桂林“西南第一界戏剧展览会”。 历史剧创作的繁荣1、历史剧热潮抗战初期 阳翰笙李秀成之死、吴祖光正气歌木目持阶段研究历史与哲学的热潮,采用历史题材,借古喻今。政治功利性。 郭沫若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阳翰笙天国春秋、欧 阳予倩忠王李秀成桃花扇,上海的阿英(魏如晦)海国英雄杨娥传、 于伶大明英烈传2、历史剧创作 阳翰笙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草莽英雄 政治家的眼光和魄力,雄浑 阔大的气势。 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桃花扇关注于历史人物精神力量的开掘及对于读者 观众的精神感化作用。将旧戏和电影手法

18、融入话剧,表现力丰富。 阿英(钱杏邨)三大南明史剧:碧血花(明末遗恨葛嫩娘)、海国英雄(郑 成功)、杨娥传太平天国史剧洪宣娇 其他杨村彬清宫外史(光绪亲政记和光绪变政记) 姚克清宫怨 注重心理剖析。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创作潮流1、歌颂性潮流对知识分子正面主人公历史地位的确认。处于矛盾冲突中的并不高大完美的正面人物。设置歧途中的知识分子作为反 衬。抗日背景下浓厚的时代气氛。偏重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2、夏衍 法西斯细菌知识分子面对时代挑战所经历的心理困扰和自我否定的痛苦过程。悲剧的英 雄,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剧,时代、民族的悲剧,文明暂时无力战胜“愚蠢和野蛮“的 悲剧。五幕剧中十年的政治风云,人生舞台

19、与戏剧舞台的大转移,史诗性追求。人物 心理刻画的历史深度,艺术表现的简洁、含蓄、准确。 芳草天涯试图对正面展开政治性主题的创作模式有所突破。知识分子个人感情生活中的 困窘和无能,黑暗的现实世界投射到心灵深处的阴影。其他:一年间心防愁城记水乡吟离离草3、宋之的祖国在召唤现代知识分子的内质。雾重庆(鞭)爱国知识分子堕落的悲剧,揭露现实与人心深处的黑暗。4、陈白尘岁寒图强烈的对比手法,抵抗社会病菌侵袭、诱惑的主题。5、袁俊万世U帀表传统道德在现代知识分子中的继承与发扬。6、于伶长夜彳亍 从平凡中发掘离奇,从离奇中展现主题,仍反映时代特征。7、吴祖光风雪夜归人捕捉生活的诗情,与知识分子题材相通。下层人

20、物的精神力量,温暖而有淡淡的感伤。8、田汉秋声赋以家庭生活矛盾、爱情纠葛来塑造抗战知识分子的正面形象。背景更开阔,情节更曲折,但人物性格的刻画较表面化。丽人行三个不同的女性,性格单一,对比鲜明。汲取传统戏曲多场次结构法,多条线索交错的立体化效果,每场设“报告员”。9、路翎云雀对处在历史转折时期的知识分子复杂内在精神的开掘。讽刺喜剧创作的发展初期讽刺中夹杂愤激,喜剧内含着悲剧,后只剩下辛辣的嘲弄,出现纯粹的喜 剧。1、陈白尘魔窟暴露沦陷区敌伪丑态。乱世男女嘲弄由南京逃难的“都市的渣滓”。纟吉女昏进彳亍曲借妇女职业问题写国统区社会不合理现象。“悲喜剧” o后方小喜剧讽刺官僚机构的腐朽性。升官图纯粹

21、的喜剧。手法夸张,人物、情节漫画化,追求痛快淋漓的戏剧效果。反映了特定的时代情绪。2、老舍残雾嘲讽抗战官僚。面子问题“面子”观念在抗战时期官僚机构中的表现。归去来兮讽刺知识分子弱点,“多余人”典型和“改造国民性”主题。小说化的戏剧,注重性格创造。3、袁俊“世态喜剧”的倾向。小城故事西方自由恋爱之风在内地小城的畸形变态。边城故事边地兴办机器采矿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引起的风波与变质。山城故事现代知识分子在现实中碰壁后转向投机事业,“以恶抗恶”的心理病态。美国总统号4、丁西林从人物性格差异与碰撞中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喜剧性。三块钱国币妙lit山善意而热忱的讽刺,未来“现代中国社会”及“现代中国人”的理想蓝图

22、。三、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的繁荣1、职业性剧团涌现东北三大剧团:长春大同剧团、沈阳协和剧团、哈尔滨剧团。北平:北平剧社、四一剧社,1944 “话剧年”。上海:苦干剧团、中国旅行剧团、新华艺术剧团、同茂剧团(国华)、上海艺 术剧团、上海联艺剧团、国风剧团。2、商业性演出早期文明戏的影响,舞台演出成为戏剧的中心环节,也有商业化之负面后果。3、创作出版热潮上海世界书局剧本丛刊,上海正中书局“现代戏剧丛书”。4、市民化倾向秋海棠“第一出深入民间的话剧”(张爱玲) 追逐热点题材市民伦理观的贯穿,体现传统市民理想。反映宫廷政治为主的历史剧:姚克清宫怨、周贻白天外天描写民间艺人悲欢离合:秦瘦鸥顾仲彝等秋海棠抒写都市家庭生活:石华父(陈鳞瑞)职业妇女暴露旧式大家庭罪恶:费穆浮生六记侦探剧、神话剧:陈绵天罗地网(干嘛?)、顾仲彝八仙外传 话剧与传统戏曲的联姻题材、手法、表演,穿插戏曲以至同台演出。 审美趣味强调喜剧性,悲喜兼具、寓哭于笑。5、杨绛“喜剧双璧”称心、女口意寄人篱下的孤女,孽生于中西文化病态层面的虚伪自私。弄真成彳段互相欺骗的成功的婚姻。展示 “里弄文化”,庸俗而有生命力的小市民典型。“以雅入俗”,摆脱了简单的价值判断的智慧的观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