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情况

上传人:sym****28 文档编号:223947887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0.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世纪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世纪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世纪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新世纪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世纪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情况(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世纪以来我国与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情况摘要:本文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我国与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提供参考。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量逐年增加。但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量在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却有所下降,从原来的55左右下降到现在的45左右。贸易量的分布较以前均匀,但是主要贸易国家变化不大,依然为我国港澳台和日、韩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量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逐年增加,贸易额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对外贸易中的比重逐年升高。另外虽然印度是我们的近邻也是金砖国家但是我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额去还很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关键

2、词:我国 周边国家和地区 贸易 变化 对策十余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曾留给了亚洲各国惨痛的教训。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与亚洲各国的关系,尤其是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而08年以来,一场来势更加凶猛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历史又一次将中国与亚洲各国推到了风口浪尖 刘赛力: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影响及中国的和平发展东北亚论坛2012 年第2 期,但同时,历史会再次上演吗?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衡量一个大国的周边外交是否成功有两个主要方面:其一, 能否成功解决该地区的关键问题;其二,能否使该地区的“关键国家”成为自己的“朋友”。中国被周边数十个小国环抱”,地缘政治形

3、势复杂, 有随时爆发危机的可能。积极参与周边地区的多边外交是我国构建和谐亚洲、和谐亚太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我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的重要手段。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各国都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争取竞争优势的战略工具。中国周边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迅速与市场潜力最大的地区,又是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理所当然成为各国竞逐的场所,成为全球FTA的热点。 全毅:“中国周边地区经济竞合新趋势与我国的对策” 亚太经济 2006年5月因此了解我国的对外贸易情况,特别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情况对我国的对外政策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一、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合作概况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依

4、据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客观需要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形势,积极推进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着力谋划良好的周边经济发展与安全环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董彦:“中国周边外交何去何从”环球日报2009 年05 月。(一)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机制全面铺开近年来,区域经济与贸易合作成为我国对外关系战略的新亮点。我国与周边国家纷纷启动自由贸易协定和自由贸易区建设,为相关各国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合作机制支撑。2010 年1 月1 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生效,营造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广阔的区域市场空间。在我国积极参与和推动下,亚太经合组织(APEC)继续在经贸、能源、环境等领域发挥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作

5、用。与此同时,次区域经济合作愈益成为相关国家推进经贸合作的热点。中国积极参与东盟东部经济增长区、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增长三角等次区域经济合作,稳步推动大湄公河流域经济区建设和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有序推进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经济与产业领域合作,维护与促进共同安全与发展利益。上海合作组织也在深化安全合作的基础上增添了互利经济与贸易合作的促进功能。(二)双向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抱团取暖”,携手应对外部经济与金融冲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率先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并且保持了经济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地区各国充分利用良好的政治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产业比较优势,激活了经

6、贸与产业合作进程,拉动了相互贸易持续增长。(三)双向投资各显神通投资合作是我国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的强大推动力。相关国家和经济体的资本长期以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拉力。进入21 世纪,中国资本开始向国际市场进军,周边国家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跳板”,成为推动地区经贸合作的新动力,进而为相关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外部支撑。(四)产业合作渐成势头国际经验表明,产业合作是推动贸易与投资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国家透过产业上下游合作和相关产业合作,可望拉动各自经济发展,并为相互贸易与投资可持续发展提供产业支撑。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利用各自要素优势,逐渐打造了域内产业链,改善了相互贸

7、易和投资条件。有关各国依据各自比较优势,加强对接,合理分工,在制造业、交通、运输、能源、资源、信息、通讯、人才开发等一系列领域稳步推进产业合作。(五)互联互通扎实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深化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和互利合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目前,中国与东盟和上海合作组织均建立了交通部长会议机制,中国与朝鲜和韩国分别加强了水路和陆路交通运输合作进程。在东南亚,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互联互通进程正有序推进。其中,泛亚铁路堪称典范。另外,我国与巴基斯坦和缅甸等国着力改造和扩建交通运输设施,促进双方经济与贸易合作,构建西南进出口通道。在西北方向,我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已将具备国际运输条件的道路连接起来,初步实现了互

8、联互通。王习农:“向西开放战略与建立中国- 中亚自由贸易区”实事求是 2012年第 2期目前,中哈铁路在霍尔果斯成功对接,中吉乌公路、中吉乌铁路、塔乌公路、中塔公路等项目稳步推进,推动了我国与中亚国家的互利合作。晏艳:“形成道路运输网络 互联互通共同发展”,中国交通报,2011 年10 月31日。(六)安全与经贸合作并行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与安全呼唤区域安全治理。近年来,我国与周边国家安全对话和合作稳步推进。我国与东盟不断推进平等对话与互利合作进程,对话内容既涵盖经济发展,也涉及安全合作。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ARF 合作,与地区国家携手应对共同的挑战,推动地区和平稳定。中国与日韩正在探讨的东亚共同

9、体有助于推进三国经济发展与合作治理进程。我国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关系已由安全合作向经贸合作领域拓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提升。两国均视对方为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和各自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支持对方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携手维护与促进地区安全与合作。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平稳发展,相互理解有所增强。中印同为“金砖国家”和20 国集团框架中的合作伙伴,双边合作不断加强。二、2000-2011年间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变化情况(一)2000-2011年间我国对外贸易额情况变化(包括进口出口)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 图1:2000-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 由图1可

10、以看出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在09年对外贸易额下降,随后在10年又快速上升,对外贸易额在10年达到3万亿美元,随后几年贸易额都在3万亿美元以上,今年前十个月我国对外贸易额已经达到3.40万亿美元,预计今年我国对外贸易额有望突破4万亿美元。在2000-2011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21.02,在2000-2003年增长率为21.51,在2003-2008年增长率为24.67,在09年我国对外贸易额出现下降,贸易额仅比07年稍多一点,随后快速反弹对外贸易额很快超过3万亿美元,进入12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趋缓,这可能与整个国际经济环境、人民币升值以及我们国家所采取的外贸政策有关。从

11、图1我们还可以发现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基本每过三年就增长一万亿美元。图2:2000-2011年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情况图3:2000-2011年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图2和图3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整体不断上升(在09年有下降),年均增长率达到18.18,但是与此相反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却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已经由原来的55左右下降到现在的45左右;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2011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额、进出口额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基本相等,这说明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在2011年能够很好的反映我国的整体对外贸易结构。(二)2

12、000-2011年间与日、韩之间的贸易变化情况图4:2000-2011年我国与日本、韩国的贸易情况 图5:2001-2011年我国与日本、韩国的贸易额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中的贸易比重 从图4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与日本、韩国的贸易情况与我国的整体对外贸易情况一样呈不断增长的趋势(09年除外),年均增长率为13.74,在09年后年均增长率为22.41。从图5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与日韩的贸易量在我国与周边国家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并有继续下降的趋势,进口额所占的比重基本平稳变化不明显,而出口额所占的比重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三)2000-2011年间我国与俄罗斯贸易的贸易变化情况图6:2000-2011年我国

13、与俄罗斯的贸易变化情况图7:2000-2011年我国与俄罗斯贸易额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中的比重由图6和图7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对俄罗斯的贸易不断增长,在09年以后增长速度较以前要高为43.03,但是其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中的百分比却没有规律性,在09年以后贸易额、进出口额占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四)2000-2011年间我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情况 本文所讨论的中亚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图8:2000-2011年我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变化情况图9:2000-2011年我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中的比重 由图8、9我们可以发

14、现中亚五国与我国的贸易量较少,在最多的一年2011年也只有40亿美元,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中的比重变化幅度较大,但占比依然较低平均只有2.5左右。(五)2000-2011年间我国与南亚国家的贸易情况 本文所讨论的南亚国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斯里兰卡。图10:2000-2011年我国对南亚国家的贸易变化情况图11:2000-2011年我国与南亚国家的贸易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中的贸易比重由图10、11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对南亚国家贸易与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一样不断增长,其所占比重2003到2008经历一段增长后逐渐趋于稳定,这与我国对印度的贸易变化情况基本一致,这也从另外一

15、个角度反映出在这一地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印度。(六)2000-2011年间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情况图12:2000-2011年我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变化情况图13:2000-2011年我国与东盟国家贸易额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中的比重从图12、13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与东盟的贸易额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除在2009年下降外),在09年以后其年均增长率为30.56,其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中的占比不但上升,已经由最初的15左右上升到现在的22左右。 (七)2000-2011年间我国内地与港澳台的贸易情况图14:2000-2011年内地与港澳台贸易变化情况图15:2000-2011年我国与港澳台的

16、贸易额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中的比重由图14、15可以发现我国与港澳台地区的贸易与我国整体对外贸易变化基本一致,我国对港澳台的贸易额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额的百分比变化比较平稳。(八)2000-2005、2006-2011两个时段内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分布情况图16:2000-2005年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分布情况图17:2006-2011年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分布情况图18:2000-2005年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进口分布情况图19:2006-2011年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进口分布情况图20:2000-2005年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出口分布情况图21:2006-2011年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

17、出口分布情况 从图16、17、18、19、20、21我们可以发现在2000-2005与2006-2011年两个时间段内,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主体变化不大,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中的比重有较大变化,此外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份额却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总额占比日本由28.6下降到现在的22.3,下降了6.3个百分点,韩国由14.3上升到15.4,俄罗斯由3.6上升到4.4,印度由1.9上升到4.2,而东盟则由17.0上升到20.7,此外我国内地与港、台的贸易额均下降,与香港的贸易由19.4下降到17.8,与台湾的贸

18、易由12.6下降到10.9;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进口额占比日本由29.5下降到现在的26.4,下降了3.1个百分点,韩国由18.7上升到20.5,俄罗斯基本没变化,印度由2.0上升到3.0,而东盟则由19.0上升到22.5,此外我国内地与港、台的贸易进口额均下降,与香港的贸易由4.7下降到2.1,与台湾的贸易由20.3下降到18.1;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出口额占比日本由27.5下降到现在的18.5,下降了9.0个百分点,韩国由9.6上升到10.4,俄罗斯由2.9上升到4.5,印度由1.9上升到5.2,而东盟则由14.7上升到19.0,此外我国内地与香港的出口贸易额占比由35.4下降

19、到32.4,与台湾的贸易额占比基本没有变化。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我国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变的多元化,但是与传统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占比较大的趋势并没有改变。三、我国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从图1到21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我国在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情况整体向好,与主要国家的贸易额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与东盟的贸易涨幅较大。但是与此同时仍然有许多短板待补。特别是我国与人口规模巨大、发展空间广阔的印度、孟加拉国和缅甸的经贸合作,相对于周边他国仍处在较低水平。其贸易所占比重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中的比重中只有6,是非常低的一个水平。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 东亚、南

20、亚和东南亚地区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 而孟中印缅四国的相邻地区. 也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我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仍然具有很大的贸易空间。对此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提议和东南亚的互联互通建设就是很好的举措。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与东南亚的互联互通建设一方面可以为我国营造一个与周边国家的良好政治、国防、民族环境,新的陆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互联互通建设会有利于我国和中亚及东南亚地区的经济联系更紧密,文化更互融,政治更互信,必定会有利于我国边疆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周边国家安全的建设。另一个方面,通过推进区域间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种互联互通,有利于提高区域

21、合作水平,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激发区域内经济增长潜力,为全球日益增长缓慢的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力量。其中尤其有利于消化我国严重过剩的各种产能。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日益饱和,我国国内之前围绕高投资配备的高产能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通过对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可以很好地消化我们过剩的产能,解决我们国家产能过剩的问题。虽然加快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不仅对营造一个稳定的周边外交环境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能带动我国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对繁荣边疆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很好的作用。但是同时我们也应看到:(1)与其他大国相比,我国的周边地缘环境最为复杂,周边国家多达29个,其中直接接壤的就有15个, 历史

22、上的一些恩怨现在仍不断发生影响;(2)我国周边地区也是世界各主要大国利益交汇之地,冷战时期形成的不少热点至今尚未彻底解决;(3)相对于中亚、南亚、东盟等其他国家来说我国的经济整体实力较强任群罗, 文亚妮:“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对外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新疆财经 2011年第2期, 08年国际危机的影响并未消除,贸易保护主义在很多地区依然存在等等。这些挑战的存在对我国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周边环境都将是一个挑战,这其中的任何一项都会对我们的对外贸易及周边安全产生影响。对此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和平崛起必须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石岚:“中国中亚能源通道与中国能源安全”东南亚纵横

23、2011年10月;2、实现睦邻友好、亲仁善邻、 积极营造和平崛起的周边环境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精髓所在,随着中国近年来对外贸易摩擦的不断增多,对世界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强, 一个和平与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国和平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 坚持睦邻友好、与邻为善、不断加强增信释疑与互利合作、 巩固与周边中小国家的关系、 开拓与周边大国的关系,就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最重要内容。3、积极参与周边地区经济一体化, 促进中国的和平发展。赵常庆:“友好20年合作共发展对中国中亚外交具体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思考”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第期我国与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就对我国的经济就有很好的带动作用,上海合作组织也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典范,我们也要积极推进与日本韩国的自贸谈判杨光:“东亚共同体与东亚自由贸易区:日本的东亚地区合作构想与实践” 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不断的释放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通过此来努力营造我国和平发展的周边环境,提升我国的对外贸易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