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23935272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7.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一全计算法北京工业大学陈建奎摘要:传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如绝对体积法和假定容重法)是以强度为基础的半 定量计算方法,不能全面满足现代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现代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设计方法是以 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到混凝土的用水量和砂率 的计算公式,并且将此二式与水灰(胶)比定则相结合能计算出混凝土各组份(包括:水泥、细 掺料、砂、石、含气量,用水量和超塑化剂掺量等)之间的定量关系和用量。这项研究成果是 混凝土配合比上一次大的改进。由于模型的普遍适用性,全计算法不仅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配 比设计,而目还能用于流态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泵送混

2、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商品混凝土以 及防渗抗裂混凝土等现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组成閣关键词:配合比、全计算法、高性能混凝土、流态混凝土。一、高性能混凝上配合比全计算法设计高性能混凝土 (HPC)与高强混凝土 (HSC)和流态混凝土 (FLC)最显著的差别是混凝土配合比 综合考虑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其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是:(1)满足工作性的情况下, 用水量要小;(2)满足强度的情况下.水泥用量少,细掺料多掺;(3)材料组成及其用量合 理,满足耐久性及特殊性能要求;(4)掺多功能复合超塑化剂(CSP),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的多 种性能。因此,HPC的配合比设计比HSC和FLC更为严格合理

3、。图-1表示各种类型的混凝土 配合比分区范围,无论采取什么方法设计,HSC,FLC和PLC(塑性混凝上)的配合比在一个范围 之内,而HPC在AB线附近。由此证明HPC的配合比设计必须严格,精确和合理。强度与水灰(胶)比的关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材料科学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一 个问题。早在1919年Duff Abrams (D.艾布拉姆斯)就发表了混凝土强度的水灰比定则:“对 于一定材料,强度仅取决于一个因素,即水灰比”。这一定则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式中:5定龄期的抗压强度,辽一经验常数,一般取9沁诫b二翻夬于水泥的种类可取4左右,强度与W/C应反比的这种观点仍然是大多数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基础

4、.后人为简化计算, 取水胶比倒数,导出近似的直线公式;*ftu.p =Afce (话一B)W屮式中:fcup-混擬土的配制强匪fce 水泥的实测强度*c/w二蕊般或胶水比)屮A. B-回归系数.dS-1缶B的取值A石子类型JGJJT55 一 96JGJ55- 2000ABAB碎石混凝土0.4S0.520.460.07酮石逞凝土0.500.610.480.33该式成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计算强度的基础。近80年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也几经 发展,到目前为止,最为常用的两种方法是绝对体积法和假定容重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以强度 为基础的半定量设计方法。二、混凝土的普适体积模型混凝土是多相聚集,其组分包括

5、:水泥、矿物细掺料、砂:石子、水、空气和外加 剂等。我们的基本观点如下:(1)混凝土各组成材料(包括固、气、液三相)具有体积加和性, (2)石子间的空隙由干砂浆来填充,(4)千砂浆由水泥、细掺料、砂和空气所组成。根据以上观点,混凝土普适体积模 型建立如图-2。VeVesYg图1混凝土的普适积模型a两个基本公式的数学推导1、砂率计算公式 根据混凝土的普适体积模型(图-2)可知:浆体体积 Ve = W+Vc+Vf+Va(1)集料体积 Vs + Vg = 1000 Ve(2)干砂浆体积 Ves = Vc+Vf+Vs+Va(3)式中:Ve浆体体积(l/m3)Ves 干砂浆体积(l/m3)W水的体积(l

6、/m3或用水量kg/m3)Vc、Vf、Va、Vs和Vg分别表示水泥、细掺料(如FA)、空气、砂子和石子的体 积(l/m3)由式得:Vs = Ves (Vc+Vf + Va)(4)由式得:Vc + Vf + Va = Ve 一 W(5)将式(5)代人式(4)得:Vs = VesVe + W(6)则砂子重量:S =(Ves 一 Ve + W)p(7) 式中,S砂子用量(kg/m3 ),P 一砂的视密度(kg/m3 )由式得:Vg = 1000 一 Vs 一 Ve(8)将式(6)代入式(8)得:Vg = 1000VesW(9)则石子重量:G = (1000Ves W) P(10)式中,G石子用量(k

7、g/m3),P 一石子的视密度(kg/m3 )砂率:X 100%11)唸和(1片代入改中得(危武危十W) * Ps口 匸 | 2 (1 000 - Ves - W) * Pg+ (- JT) p3这是砂率计算的通式.4X 100%)+J当pap时(即p =2.65 , P =2.70),式(简化泡卜SP =1 nnnX 100%(13) #由此式(13)表明,混凝土的砂率随用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胶凝材料的增加而减小。根据美国P. KMehta和PCAitcin教授的观点,要使 HPC同时达到最佳的施工和易 性和强度性能,其水泥浆与骨料的体积比应为35: 65,故对HPC,可取Ve=350l/m

8、3,集料体 积 Vs+Vg =650l/m3 。2、干砂浆体积的确定对于一定粒径的碎石,视密度为po ,堆密度为Pb与石子空隙率(P)的关系为:(14)+jP-存根据图-2普适悴模型的观点2)=石子的空隙由干砂浆釆填充口当单位体积的混凝土中, 石子间的孔隙止好被干砂浆塡満时,则得干砂浆体积为;3Ves = 1000P=1000 X (1 一 甘) 呻 (15)卜口+J式是计算干砂浆体积的通式,可以通过实测石子机密Epo和堆ElPb精确计算口 通常最尢粒径巧mm的碎石P=270. P=1.55,紙遊体积汰:亠(16)+J1.55Ves= 1000= 426通常、石子粒径越大,比表而积越小,因此空

9、隙率越小.通过相关计算得副干砂浆体积与 石子最夫粧径曲关系列A*-2中口亠*-2石子最大粒径与應1/m 的关系碎石盘丈粒径(itm)19Q531.5刖(计算值)444426412ves(用值)450430420当配制HPC时,采用最丈粒径得到HPC国砂宰19mm 石,中砂型x =0.262.SO), VeslSO Vm3s 同时 Ve =3503, Vs+Vg = 6501 Vm3 (Metha代入式(刃得到:*斗p 1000 一 350 当石子最犬粒径25mm时:Q加+弼X 100%650当石子最大粒径31.5mm时;心70+jyX 100%450 350 + W100 + W+JSP =X

10、 100%-53X 100%(+j1用水量计算公式腿隠(胶)比定则:4已(匸芋一B)(町式中:(C+F)/W- 胶水比,匕F.分别为水泥、细摟料的用量(k前加*麒(吗惑解联立方程,可求出用水壘与配制强度的关系“假设细掺料在胶凝材料中的体积摟量为X,即水泥2细播料体和之比为1二马:X,则 有:4这是播加各种不同数置细掺料时单方混擬土用水量的计算通式, 分别为水泥 细掺料的密度口卩当沪0时,即无细粉料时,心式中 &c=3A5, P2.51W=芝注JClA.p1 + 0.317(-+B)愆一九0.317 I+ W/B式中;W畑一水胶比卩当x = 25%时,即水泥与细拯料(如粉煤灰、矿渣)的体积比拘7

11、5: 25时得到式(21)中的系数l/(l-x)pC十筈pi)的犬小与细掺料的体积薩囂有关计算潮:的 更化对此系数影响不丈(见表11-1叽因此、在一骰计算时采用公式(23既系|0.335 頡魁的密庫与设定值相差较大时,可用公式(21)进行精确计算用水量口 *表-3囂对系数的割触35302520系数0.3410.3380.3350.331公式(21)、(22)和(23)表明:(1) 混凝土的用水量取决于强度和水胶比,混凝土强度越高,水胶比越小,则用水量越少;(3)引气量越大,混凝土用水量越少。四. HPC配合比设计步骤现代混凝土由水泥、矿物细掺料、砂、石子、水和超塑化剂等多种成分按严格的比例关系

12、 组成,传统配合比设计方法不可能得到优化的配合比,而全计算法在设定条件下能精确计 算出每个组分的用量和相互比例。HPC配合比全计算法设计步骤如下:1-配制强度卩2水胶比:4ftu彥如+1-卸。W/(C+F)=-3.用水量j4.胶閒材料的用童:匸WF=昭(7+旳=QC=(l-a)Qp式中:Q胶凝材料用量(kg/t应) 口 一细掺料的掺量()5.砂率及集料用量:心SP =1000-X 100%(kg/m计(kg/m5) pS=(D-W-C-F)X SPG=D-W-C-F-S式中:D混循土容重kg恤?)&复合超塑ft剂CSP)1 a(CSP为派度4CT%的液体)在以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配制强度、水

13、胶比、用水量、胶凝材料组成与用量、砂率及 粗细集料用量、超塑化剂等均可以通过公式计算而定量确定,最终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故称之 为全计算配合比设计。当然,在计算中也涉及到个别参数的取值问题,如对某特定混凝土,水泥浆体体积Ve和 干砂浆体积Ves的取值,但这些取值都有比较成熟的研究结果.与传统的配比设计中大量参数 经过查表取值的经验方法比较,其科学性与定量性大大提高.值得指出的是在用水量W公式 中涉及到两个参数,气体体积。和胶凝材料中超细粉掺合料体积分数同时给出了超塑化剂掺 量的计算公式.超塑化剂CSP和超细粉(掺量)在设计中均得以体现,这是以高耐久性为特征的 HPC的必要组成材料.另外Va气体体

14、积分数为引气混凝土特征项,成为引气型高耐久性混凝土.当然,混凝土耐久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很多方面,除上述各方面外,还有诸如 碱集料反应,抗硫酸盐侵蚀等,这只须在配合比设计时同时对组成材料化学成分加以关注即 可.将配制强度60130 MPa计算配合比例人表-4中.表4HPC配合比计算结果配制强度材料用量辭)W/B汛旳网)容重 ikgM)WFAfBFS)SCFSGdo175集inJ72010130.3S41.00.53237070166356122J70510370.344).50.9S301563?0130J和810640.3035.91.15241S901474亚136J655108S

15、0.2737.61.31243410C1411132S63911040.251.41244811C1344371054162011230.2335.61.532烦12C127454916060211420.21邓165247613C122弗4SI7453811560.19733.71.732436i:FA-粉煤灰 BFS -磨纟时粉CSF -硅灰 F扎 BFS125%;CSFt量 宓12盂 中砂石子捷丈粒径即皿口 硅嚴盐水泥3 42.5Mpi坍落度CSPt: a =i|jy+0.04) x 37%表5 HPC计算配合比与美国HPC配合比对比卩抗压隹度 fMpa%材料用量(kgM)-W/B阳)C

16、SFf%)容重险岡WCFABFS)CSFSG60(A)160400106r洌10500.3239 .:/240674+ISO397106r&9 210500.3239:1.142406乃150423113&7010700.28/242615042411266310800.283S.0133242?90(Q14047711965010900.23537.4J24761414S1120r63911040.235九1.4S2485105(D13047175423011100.22九/245 S11沪131470764361211310.2235.1165刚120120435754462011200.

17、194/2478131121499SI4458611580.194血13224S9表-5是将作者提出的全计算方法得到的HPC配合比与美国资料中HPC的配合比进行对比.由 此看出,由水胶比计算用水量与美国资料中的统计用水量完全一致.两种方法得到的砂率相差 不大,总的规律是相似的,即砂率随用水量的减小而减小.强度等级划分和抗压强度值有差 别.这是由于标准不同和抗压强度测定方法不同,美国采用园柱形试体,中国采用立方体试 体.但是抗压强度与水胶比关系是相同的.综上所述可得出结论:(1) 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普遍适用的混凝土体积模型,以此为基础推导求得了两个重要的 基本关系式,用水量公式和砂率计算公式。这两个公式揭示了混凝土组成材料内在的客观规律 和必然联系,成为HPC混凝土全计算配合比设计的基础.它使得HPC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从半定 量走向定量、从经验走向科学,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上一较大的改进.(2) 由于模型的普遍适用性,这两个基本关系式及全计算配合比设计方法不仅适用于高性 能混凝土,也适用于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流态混凝土及其它混凝土.(3) 用本方法设计的HPC配合比与美国资料中的HPC统计配合比总体上完全一致.本技术 在北京、广州、深圳、珠海、厦门、济南、浙江等地试用,效果良好,大大降低了试验工作 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可靠性,受到质检站、混凝土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的普遍欢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