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语文《孟子》二章复习课件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223932045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6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语文《孟子》二章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语文《孟子》二章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语文《孟子》二章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语文《孟子》二章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语文《孟子》二章复习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孟子二章复习检测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中心内容一、中心内容1、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孟子孟子,名,名轲轲,是孔子之孙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孙的再传弟子,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仁政”的的口号,同时又主张口号,同时又主张“民为贵民为贵,君为轻君为轻”,在儒家中其,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地位仅次于孔子,有有“亚圣亚圣”之称。思想事迹大都见之称。思想事迹大都见于于孟子孟子一书,一书,孟子孟子是是儒儒家经典之一。文家经典之一。文章向来以章向来以雄辩著称雄辩著称,喜用一大串的,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排偶句式,所以,所以笔锋咄咄逼人。读孟

2、子文,令人感到笔锋咄咄逼人。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情激越,锐不可当。2、本文论述了“人和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仁政”思想。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本文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二、重点实词解释二、重点实词解释1地地利利:有利有利 2人和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人心所向,内部团结3三里之三里之城城七里之七里之郭郭:内城;外城内城;外城 4环环而攻之:而攻之:围围5委委而而去去之:之:放弃;离开放弃;离开 6池池非不深也:非不深也:护城河护城河

3、7故故曰:曰:所以所以8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限制9固固国:国:巩固巩固 10威威天下不以天下不以兵革兵革之之利利:威慑:泛指武器装备;锐利威慑:泛指武器装备;锐利 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这是12亲戚畔亲戚畔之:之: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畔通畔通“叛叛”,背叛,背叛13多助之多助之至至:极点极点 14天下天下顺顺之:之:归顺,服从归顺,服从三、翻译下列句子三、翻译下列句子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

4、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只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只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只靠武力的强大。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只靠武力的强大。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

5、他。4)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施行施行“仁政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5)委而去之。)委而去之。弃城而逃。弃城而逃。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的寡助之君,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三、简答三、简答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本文的中

6、心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对于文中的对于文中的“得得道道”你是怎样理解的?你是怎样理解的?“得道得道”可理解为可理解为“施行仁政施行仁政”。施仁政,则得人心。施仁政,则得人心,得人和。得人心者,得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所谓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所谓“得民心者得得民心者得天下天下”。陈涉起义,当时。陈涉起义,当时“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苦秦久矣”,民心尽失,陈涉诈称是公子扶,民心尽失,陈涉诈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苏和项燕的队伍,“宜多应者宜多应者”,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所到之地,战

7、无不胜,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所到之地,战无不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取得了阶段性胜利。3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得到哪些启示?举例说明。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得到哪些启示?举例说明。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人和的重要性。同学之间团结友好;邻里之间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人和的重要性。同学之间团结友好;邻里之间真诚宽容、和睦相处;作为国家,也要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对内修明政治,真诚宽容、和睦相处;作为国家,也要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对内修明政治,重视民生,让百姓过上和乐的生活。重视民生,让百姓过上和乐的生活。4、现代生活中,、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

8、你的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生活,谈谈对“道道”的理解。的理解。(1 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2 2)以国家内部而言,)以国家内部而言,“道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3 3)以个人而言,)以个人而言,“道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5、请写出一句与、请写出一句与“人和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有关的名言警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家和万事兴。家和万事兴。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人心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齐,

9、泰山移。补充简答题补充简答题1、读课文,举例说明孟子的语言特色?、读课文,举例说明孟子的语言特色?答:孟子的文章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答:孟子的文章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格不无关系。如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格不无关系。如“城非不高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层递排比,更层递排比,更有气势。可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

10、比,既给文章平添了有气势。可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2、你赞成作者所阐述的、你赞成作者所阐述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的观点吗?请你从历史上举出几个例子证明你的观点。观点吗?请你从历史上举出几个例子证明你的观点。我们青少年如何才能做到得人和?我们青少年如何才能做到得人和?答:赞成,如武王伐纣、陈胜起义、林则徐禁烟等。答:赞成,如武王伐纣、陈胜起义、林则徐禁烟等。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学习上团结合作,生活中真诚待人,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学习上团结合作,生活中真诚待人,当别人有错时给予宽容,懂得换位思考,当别人有

11、困难当别人有错时给予宽容,懂得换位思考,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能乐于助人等等都是人和的表现。的时候能乐于助人等等都是人和的表现。1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整体感知:文章讲的是一、整体感知: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造就人才和和治理国家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本文的论点本文的论点是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

12、炼造就的观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点。)二、词语解释二、词语解释1舜舜发发于畎亩于畎亩 起,起,被任用;田地被任用;田地 11所以动所以动心心忍忍性性用来;使用来;使惊动;使惊动;使坚韧;坚韧;2傅说傅说举举于:于:被任用,被选拔被任用,被选拔12曾益曾益其所不能:其所不能:增加。曾通增加。曾通“增增”。3举于举于士士:狱官狱官13人人恒过恒过:常常;犯错误。常常;犯错误。4故故天将降大天将降大任任所以;责任,使命所以;责任,使命14衡衡于虑于虑通通“横横”,梗塞,不顺,梗塞,不顺5于于是是人也人也这样这样15而后而后作作:奋起,指有所作奋起,指有所作为为6苦苦其心志其心

13、志使使痛苦痛苦16征征于于色色:表现表现脸色脸色7劳劳其筋骨其筋骨使使劳累劳累17发于发于声声:吟咏叹息吟咏叹息8饿饿其体肤其体肤使使饥饿饥饿18而后而后喻喻:通晓通晓9空乏空乏其身其身资财缺乏,使资财缺乏,使贫困贫困19入入则无法家则无法家拂拂士士 在国内;通在国内;通“弼弼”,辅佐,辅佐10行行拂乱拂乱其所为其所为违背;扰乱违背;扰乱20出出则则在指国外在指国外21.生于忧患生于忧患: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22:死于安乐死于安乐:因沉迷安乐而衰亡因沉迷安乐而衰亡三、重点句子翻译:三、重点句子翻译: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在这样

14、的人身上。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在这样的人身上。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以前不具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以前不具备的才能。备的才能。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15、,而后喻。、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脸色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脸色(因为思虑因为思虑)憔悴枯槁,憔悴枯槁,表现到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表现到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者,国恒亡。(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导致灭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导致灭亡。

16、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以后这样以后,才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才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的道理。因沉迷安乐而衰亡的道理。四、问答:四、问答: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法家拂士和和敌国外患敌国外患。(用用课文词语回答课文词语回答)4、开篇列

17、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答答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他们都是经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5、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18、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答答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既有积极上进的主观因素,再加上良好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既有积极上进的主观因素,再加上良好的客观条件(顺境)更能促进人成材的观点来说,辅之以事例,言的客观条件(顺境)更能促进人成材的观点来说,辅之以事例,言之成理即可。之成理即可。6、在本文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在本文中,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人才观?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些例子,答:他认为人才要在困境中磨练造就。仲尼厄而作答:他认为人才要在困境中磨练造就。仲尼厄而作春秋春秋屈原放屈原放逐乃赋逐乃赋离骚离骚;韩非囚秦,而书;韩非囚秦,而书说难说难、弧愤弧愤

19、.曹雪芹举曹雪芹举家食粥却写出了不朽家食粥却写出了不朽红楼梦红楼梦。7.文中说:文中说:“人恒过,然后能改人恒过,然后能改”,有人对这句话持有不同的见解,有人对这句话持有不同的见解,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答答俗话说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有的时候,有些过错是没,但有的时候,有些过错是没有机会来改正的,所以,我们不能老是以这句话来安慰自己,凡事有机会来改正的,所以,我们不能老是以这句话来安慰自己,凡事都要三思而行,尽量避免出现任何差错。都要三思而行,尽量避免出现任何差错。9、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从、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20、也,必先苦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中得到的启发?这句话中得到的启发?答: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有顽强的毅力,坚韧的性格,要刻苦学习,答: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有顽强的毅力,坚韧的性格,要刻苦学习,奋发图强,努力磨砺自己,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面对困难或逆境,奋发图强,努力磨砺自己,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面对困难或逆境,要坚持信念,不放弃。要坚持信念,不放弃。8.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答:

21、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答: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造就问题一是关于人才造就问题。孟子一方面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孟子一方面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增长的。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炼中形成,增长的。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能有所作为。这告诉我们,在挫折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能有所作为。这告诉我们,在挫折困顿面前,要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困顿面前,要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

22、,自然也就消沉下去了。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了。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言,保持警觉,。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言,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性,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性,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也具有深远的意义。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是我们国个思想也具有深远的意义。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是我们国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过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法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过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法制还不健全,官员贪腐等,在军事上,我国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制

23、还不健全,官员贪腐等,在军事上,我国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周边国家的碰擦也时有发生,因此,我们不能懈怠,要存在差距。周边国家的碰擦也时有发生,因此,我们不能懈怠,要懂得居安思危,克服种种困难,改善民生,健全国家制度,让我们懂得居安思危,克服种种困难,改善民生,健全国家制度,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更加繁荣。试想,如果一个国家贪腐横行,奸邪的国家更加强大,更加繁荣。试想,如果一个国家贪腐横行,奸邪当道,政府官员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可想当道,政府官员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而知的。(对比阅读对比阅读1)甲人恒过,然后能改;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

24、子)乙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选自郁离子)(对比阅读对比阅读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分)入则无法家入则无法家拂拂士士拂:同拂:同“弼弼”,辅佐,辅佐 郑之郑之鄙鄙人学为盖人学为盖鄙:边境鄙:边境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分)人恒过,然后能改。人恒过,然后能改。译: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

25、改正。译: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旱斯具舟,热斯具裘。旱斯具舟,热斯具裘。译: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天热的时候就准备皮袄。译: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天热的时候就准备皮袄。3、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4分)分)甲文的主要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甲文的主要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的主要观点:防患于未然乙文的主要观点:防患于未然共同特点:卒章显志共同特点:卒章显志(对比阅读对比阅读2)甲人恒过,然后能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

26、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选自齐东野语)注:血指:伤指刳(k)取:割取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殒:死亡1、解释句子的加点词(、解释句子的加点词(4分)分)(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通晓通晓;(2)入则无法以家)入则无法以家拂拂士士同同“弼弼”,辅佐。,辅佐。(3)江南蟹雄,螯能)江南蟹雄,螯能敌敌虎虎匹敌、对抗匹敌、对抗(4)悉悉可俯拾可俯拾 完全完全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分)(1)人恒过,然后

27、能改。)人恒过,然后能改。译:一个必然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译:一个必然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_ _(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译: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译: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它们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3、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分)甲文的主要观点:甲文的主要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趋炎附势者没有没好下场趋炎附势者没有没好下场。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

28、有什么共同特点?、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答:卒章显志。答:卒章显志。【对比阅读3】【甲】舜发于畎亩之中,(略,见课本)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蠡而谋。范蠡曰:“王何患焉?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夫吴国甚富,而财有馀,其王年少,智寡才轻,好须臾之名,不思后患。王若重币卑辞以请籴于吴,则食可得也。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越王曰:“善!”乃使人请食于吴。不出三年,夫差为禽。(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注】范蠡:人名,越国大臣。卑:谦恭、恭顺。籴:买进谷物。夫差:吴国君主。禽:通“擒”,捉住。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9、语。(2分)分)(1)行)行拂拂乱其所为乱其所为拂:拂:违背违背(2)王何)王何患患焉:焉:忧虑,担心忧虑,担心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分)(1)人恒过,然后能改。)人恒过,然后能改。译: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译: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2)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译:现在的饥荒正是越国的福分、吴国的祸患。译:现在的饥荒正是越国的福分、吴国的祸患。3、【甲甲】文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中的“是人是人”指一类人。指一类人。【乙乙】文越国灭吴的故事体现了文越国灭吴的故事体

30、现了【甲甲】文中所阐述的。文中所阐述的。答答.【甲甲】文:经受艰苦磨炼之后能够成就伟大事业(文:经受艰苦磨炼之后能够成就伟大事业(1 1分,分,意思接近即可)意思接近即可)【乙乙】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1分)分)【对比阅读4】(甲)舜发于畎亩之中(略,见课本)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选自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

31、注释】舍:住屋。市:市场。贾人:商人。炫卖:边喊边卖。学宫:学校。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揖让进退:即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1、解释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分)A行行拂拂乱乱其所乱乱其所(违背)(违背)入则无法家入则无法家拂拂士(士(通通“弼弼”,辅佐。),辅佐。)B此可以此可以处处吾子也(吾子也(安顿安顿 )处处江湖之江湖之远远(处在处在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分)(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

32、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译: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亡。(2)此可以处吾子矣。)此可以处吾子矣。译:这里可以安顿我儿子了。译:这里可以安顿我儿子了。3、甲文列举六位历史名人成才的史实和乙文、甲文列举六位历史名人成才的史实和乙文“孟母三迁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的故事都说明了什么明了什么?(2分)分)答:围绕答:围绕“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来答即可。来答即可。4、“孟母三迁孟母三迁”成就了孟子,使他成就了孟子,使他“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也说,也说明了孟母具有忧患意识。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孟明了孟母具

33、有忧患意识。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孟子的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名句有什么现实意义这一名句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分)答:围绕答:围绕“要居安思危,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增强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增强忧患意识”来答即可。来答即可。【对比阅读5】(甲)舜发于畎亩之中(略,见课本)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

34、:“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孙叔敖遇狐丘丈人)注仆:对自己的谦称。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分)(1)必先)必先苦苦其心志其心志(使使痛苦痛苦)(2)入则无法家)入则无法家拂拂士士(通通“弼弼”,辅佐,辅佐)(3)仆)仆闻闻之之(听说听说)()(4)官大者,主)官大者,主恶恶之(之(讨厌,厌恶讨厌,厌恶)2、下列各组句子中,

35、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D D)()(3分)分)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兰是女郎不知木兰是女郎B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发于畎亩之中此之谓也此之谓也C所以动心忍性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孙叔敖曰:不然。孙叔敖曰:不然。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分)(1)人恒过然后能改。)人恒过然后能改。译: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译: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2)可以免于患乎?)可以免于患乎?译: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

36、害吗?译: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4、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4分)分)(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答: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答: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苦的磨练。(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答: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答: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对比阅读6】(甲)舜发于畎亩之中,(略,见课本)曾益

37、其所不能。(乙)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刘元卿猱【注释】猱n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殊快:很舒服。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汰,扔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分)必先必先苦苦其心志其心志苦:使苦:使痛苦痛苦久而虎脑空,痛发,久而虎脑空,痛发,迹迹猱猱迹:追寻踪迹迹:追寻踪迹虎首痒,虎首痒,辄辄使猱爬搔之使猱爬搔之辄:就辄:就猱猱则则已走避高木

38、已走避高木则:则:却却2、翻译下面的语句。(、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分)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译:我偶尔得到一点食物,像生肉这类美食(或美食)不敢私自享用,把译:我偶尔得到一点食物,像生肉这类美食(或美食)不敢私自享用,把它献给您。它献给您。3、甲文中的舜等人成就大业和乙文中的老虎被、甲文中的舜等人成就大业和乙文中的老虎被“啖啖”脑而死的原因分别是脑而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什么?(2分)分)答甲文中的舜等人历经磨难而变得内心警觉、性格坚强、才能增强;乙文答甲文中的舜等人历经磨难而变得内心警觉、性格坚强、才能增强;乙文中的老虎沉湎于中的老虎沉湎于“瘙痒

39、瘙痒”及美言美食的享受。评分:答对一项得及美言美食的享受。评分:答对一项得1 1分,分,共共2 2分。意思对即可。分。意思对即可。4、两文阐述同一道理所运用的写各不相同,试作简要说明。(、两文阐述同一道理所运用的写各不相同,试作简要说明。(2分)分)答:甲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或通过举例和道理论证),乙文运答:甲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或通过举例和道理论证),乙文运用借事寓理的写法(或通过讲述寓言故事的方法)。评分:答对一项得用借事寓理的写法(或通过讲述寓言故事的方法)。评分:答对一项得1 1分,共分,共2 2分。意思对即可。分。意思对即可。【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

40、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上(汉文帝)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其后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书食货志上【注释】何以台为:还要露台干什么呢!慎夫人:汉文帝的宠妃,在宫中与皇后平起平坐。亡:通“无”。都鄙:京

41、城和边邑,借指全国。廪庾:粮仓。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分)(1)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限制)(2)亲戚畔畔之(通叛通叛背叛背叛)(3)尝尝欲作露台(曾经曾经)(4)慎夫人衣不曳曳地(拖拖)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分)(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2)召匠计之,直百金)(汉文帝)召见工匠计算露台的花费,价值百金。)(汉文帝)召见工匠计算露台的花费,价值百金。4.请用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每句标一处)(2分)分)(1 1)得道)得道者者/多助多助(2 2)遂)遂除除/民民田田之之租租税税5.用自己的话说说汉文帝治国的做法及效果如何?第一则用自己的话说说汉文帝治国的做法及效果如何?第一则材料中孟子所提倡的什么主张可以体现?(材料中孟子所提倡的什么主张可以体现?(4分)分)答:做法:汉文帝减轻百姓赋税,节省宫廷开支。效果:天下太平,答:做法:汉文帝减轻百姓赋税,节省宫廷开支。效果:天下太平,人民生活富足,国库充盈。体现主张:施行仁政。人民生活富足,国库充盈。体现主张:施行仁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