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基础知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23802946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8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茶叶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茶叶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茶叶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中国茶叶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茶叶基础知识(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茶叶基础知识中国茶叶基础知识中国茶叶基础知识中国茶叶基础知识w世界世界“茶茶”字的来源字的来源w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最先掌握制茶技术的国家。w“茶”字的音、形、义是中国最早确立的。茶叶有中国输往世界各地,1610年中国茶叶作为商品输往欧洲的荷兰和葡萄牙,1638年输往英国,1664年输往俄国,1674年输往美国纽约,因此世界各国对茶的称谓均源于中国“茶”字的音,如英语“tea”,德语“tee”等,都是由闽南语茶字(t)音译过去的。什么是茶树?什么是茶树?w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由于水热资源丰富,高原土壤肥沃,故茶叶质量及营养价值非常高。w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茶树分为乔木型,半乔

2、木型及灌木型三种。w乔木型茶树有高大的主干,多为野生古茶树。树高10米以上,主干需两个人合抱。多生长于云南,贵州,四川.w半乔木型(小乔木型)茶树主干和分支较近,且亦离地面较近,如云南的大叶种茶树。w灌木型茶树主干矮小,分支稠密,主干与分支不易分清,我国江南一带栽培的茶树多属此类。茶叶的分类:茶叶的分类:w根据茶叶的制造方法,我国的茶叶可以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篇。请看一下表格详述:w基本茶类基本茶类:绿茶 红茶 青茶 白茶 黑茶 黄茶w再加工茶:再加工茶:花茶 紧压茶 速溶茶 罐装茶 药用保健茶 造型工艺茶什么是绿茶什么是绿茶w绿茶是不发酵茶。新鲜的茶叶经过杀青、揉捏、干燥等工艺制得的

3、茶叶为绿茶。如龙井茶,碧螺春茶、黄山毛峰、玉露,等。w代表茶:代表茶:w西湖龙井:西湖龙井:产于杭州西湖,集中产地狮峰山、梅家坞翁山、云栖、虎跑、灵隐等地,这是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深厚,多为沙质壤土,正与优良品质的龙吉茶生于砂壤土吻合,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说明高级龙井茶向来强调要早采,通常以清明前采制最佳,称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品质尚好,称雨前茶,另外龙井的采摘十分强调细嫩和完整,只采一个嫩芽的称“莲心”。采一芽一叶,叶似旗、芽似枪称“旗枪”。采一芽二叶初展的,叶形卷如雀舌,称“雀舌”。通常制造公斤特级龙井茶,需要采摘万个细芽叶,其采摘标准

4、是完整的一芽一叶、芽长于叶、芽叶全长约1.5厘米,采摘次数之多是龙井茶特有的,其特点是色泽翠绿,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钉”汤色碧绿明亮香味如兰,滋味甘醇鲜爽,向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佳茗之誉。碧螺春碧螺春w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珍品,以形色、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采制技艺高强,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什么是红茶?什么是

5、红茶?w红茶是全发酵茶。新鲜的茶叶经过萎凋、揉捏、发酵、烘干等工艺制得的茶为红茶。红茶的茶汤和叶底呈红色。如安徽的祁红,云南的滇红,四川的川红,福建的闽红、小种红茶,等。代表茶:代表茶:祁门红茶:祁门红茶:w产于安微省祁门县,祁门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香气浓郁而著称,祁红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乌黑泛灰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叶底嫩软红亮。什么是青茶?什么是青茶?w青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乌龙茶,是半发酵茶。新鲜的茶叶经过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捏、干燥等工艺制得的茶叶。青茶汤色清澈金黄,既具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又具有红茶的醇厚的滋味

6、。如大红袍、水仙、单丛、凤凰、铁观音、黄金桂、铁罗汉、台湾乌龙,等。武夷岩茶武夷岩茶w产于福建武夷山,武夷岩茶分武夷极品若干号,水仙、奇种各分特级到四级,另加粗茶、细茶、茶梗,武夷茶制造方法独特,工艺精巧,兼有红、绿茶制造原理的精华,武夷岩茶的香气馥郁,胜似兰花而深沉持久。滋味浓醇清怡、生津回甘,虽浓饮而不见苦涩,茶条壮结、匀整、色泽青褐润亮呈“宝光”。叶面呈蛙皮状沙粒白点,泡汤后叶底“绿叶红镶边”,呈三分红七分绿。冻顶乌龙冻顶乌龙w产于台湾冻顶山,气候温和,山明水秀的地理环境,成为最佳的生长环境,其采摘标准一般均为新梢顶芽形成驻芽时采摘二、三叶,唯有冻顶乌龙是带嫩芽采摘一芽三叶,重香、甘、润

7、、滑,品味独特,汤色呈琥珀般的橙红色,叶底淡褐有红边,叶基部呈淡绿色,叶片完整,具有“东方美人”之称。w阿里山:阿里山:产于台湾阿里山山脉,它的香味独特,是熟果香加杂蜜香,持香久、回甘力强、汤色金黄、耐泡。大红袍大红袍w(冲泡水温9295),产于福建武夷山,属岩茶系列,是享有最高的声誉,可谓是乌龙茶中的“茶中之圣”了,大红袍的特点异品质,传说颇多,大红袍的品质很有特色,其苦而不涩冲至第九泡都有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它名丛经七次冲泡味已淡。茶鬼观音王茶鬼观音王w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安溪县每年都会在春季的时候让所有的茶农都把自己种的茶拿出来参加观音王的评选,最后评出来的观音茶就是今年的茶王,茶王不但

8、有天然的兰花香,而且口感甘醇,留在口的余香持久,非常耐泡,不愧为观音之王铁观音铁观音w产于福建省安溪县,铁观单别名红心观音或红样观音,制作严谨、技艺精巧,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晴蜓头状,色泽鲜润,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四甘带蜜味,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什么是黄茶?什么是黄茶?w黄茶为轻发酵茶,基本工艺流程同绿茶,在制造过程中加以闷黄。其特点为黄汤黄叶。如君山银针、温州黄汤、霍山黄芽、广东大叶青,等。君山银针君山银针w产于湖南洞庭山,山上云雾弥漫,岛上竹木丛生,生态环境适宜种茶,芽头要求长2530毫米,宽34毫米,芽蒂长的2毫米,肥硕重实,一芽头包含三、四个已分化却未展

9、开的叶片,其特点是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银毫、汤色橙黄明净、香气清纯、滋味甜爽、叶底嫩黄匀亮。什么是白茶?什么是白茶?w白茶为福建特产,成茶外表披满白色茸毛,成白色隐绿,故名白茶。白茶在制作时只经过萎凋和晾干两个过程,以保持茶叶的原型。如白牡丹、白毫银针、贡眉、寿眉,等。白牡丹白牡丹w产于福建福鼎,它以绿叶夹银色白毫芽形似花朵,冲泡之后绿叶托着嫩芽,宛若蓓蕾初开,故名白牡丹,白牡丹的制造不经炒揉,只有萎凋及焙干两道工序,但工艺不易掌握,白牡丹两叶抱一芽,叶态自然、色泽深灰绿或暗青苔色、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叶缘向叶背微卷、芽叶连枝、汤色杏黄或橙黄叶底浅灰,叶脉微红

10、、汤色鲜醇。什么是黑茶?什么是黑茶?w黑茶在制作时经过杀青、揉捏、渥堆、干燥过程,成茶外形油黑,汤色橙黄,叶底黄褐,主要做紧压茶的原料,如安化黑茶,四川边茶,普洱茶,六堡茶,产于四川,云南等省。普洱茶普洱茶w产于云南省普洱县,普洱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并具有独特的陈香,普洱茶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饮料;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茶叶的传说:茶叶的传说:w 传说是在公元前2737年,神农上山采药,那天我们的医药祖先边采边尝,不知不觉中已尝了近72种中草药。草药中的毒性令他觉得口干舌燥,浑身非常的不舒服,于是便坐在

11、树下休息,正在这时,几片树叶飘落在他面前,凭着往常的习惯,他又捡起树叶放入口中尝试,可是令他惊奇的是,过了一会儿神农开始觉得身体舒畅起来,口也不渴了,浑身好像一下子轻松了下来,而口中的树叶还留给他了一口的清香。.根据记载,茶叶在中国最早是作为药物使用的。在我国,传说茶是“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茶最初是作为药用,后来发展成为饮料。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中记述了以上故事“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支”。台湾茶艺十八道台湾茶艺十八道 w一、用具一、用具 1、宜兴紫砂壶一对2、龙凤变色杯一套3、茶荷一个4、茶道一套5、茶盘一个6、开水瓶二个7、电随手泡一个8、茶巾二条9、香炉一个10、香一支w二、二、基本程序基本程序1、恭请上座2、焚香静气3、火煮山泉4、春江水暖5、鉴赏佳茗6、乌龙入宫7、高山流水8、春风拂面9、孟臣沐浴10、提壶灌鼎11、凤凰点头12、弱琛初浴13、对饮成双14、天地合一15、珠联碧合16、奉茶敬客17、喜闻幽香18、细品佳茗茶水价格w铁观音王:60元/壶极品乌龙:60元/壶w铁观音:40元/壶乌龙茶:40元/壶w人参乌龙:40元/壶菊花茶:15元/壶w大红袍:60元/壶龙井茶:20元/壶w日照雪青:40元/壶碧螺春:20元/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