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计数问题难点归因及突破(完整文档)

上传人:h****6 文档编号:22368866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计数问题难点归因及突破(完整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计数问题难点归因及突破(完整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计数问题难点归因及突破(完整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23年计数问题难点归因及突破(完整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计数问题难点归因及突破(完整文档)(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计数问题难点归因及突破(完整文档)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计数问题难点归因及突破(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计数问题难点的归因及突破 作者:阮伟强作者简介:阮伟强(1964-),男,浙江绍兴人,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绍兴市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数学教育与高考复习研究.原发信息: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沈阳)2023 年第 12 期 第 40-41,48 页期刊名称:高中数学教与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03 期在高中阶段,计数问题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与学生以往所学的数学知识有很大区别.虽然说其新颖、独特的思维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

2、题的能力大有帮助,但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难点.学生经常性的困惑是听着感觉既有味道也懂,但自己去做却感到很难!两个计数原理觉得挺简单的,但就是不会用!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何在?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传统的、或近几年高考中有一定难度的计数问题为例,就求解中的难点进行归因,进而寻找突破难点的对策. 一、忌模式化,宜回归本质 例 1 现有 6 本不同的书,求下列情况下各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1)分成 3 组,一组 3 本,一组 2 本,一组 1 本;(2)平均分成 3 组; (3)分给 3 人,一人 3 本,一人 2 本,一人 1 本; (4)分给 3 人,每人 2 本. 分析:初次

3、接触此类问题,学生常分不清差异在哪里.这时,教师一般会如此处理:学生得出第(1)问的答案是 后,反问学生第(2)问的答案是不是 ?在学生争论不下时,教师引导学生举例发现,方法数出现了大量重复,而重复表现在将同一个分组进行了全排列,故正确答案应为 .并指出:弄清了前两个问题,后两个问题便迎刃而解,只要再乘以 即可.最后,总结出此类问题的模型,要求学生记忆,并强调:碰到类似问题,一定要先分组、再分配,这样就不会出错.然而,令人困惑的是:间隔一段时间后,学生重新解答此类问题,常常还会直接进行分配,并出现大量重复或遗漏的结果.这样看来,试图通过模式化让学生掌握此类问题的求解方法,收效甚微.回归到用计数

4、原理去揭示问题的本质,才是正道. 对策:面对学生得出问题(1)、(2)的答案是 和 后,反问学生:是依据什么原理来计数的?学生当然会说:是依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再问:既然是用分步乘法原理来计数,就意味着得到的结果是有序的,但分组的每个结果有顺序之分吗?学生想到:无顺序之分.那么,如何用有序的结果来计无序的结果呢?经辨析、讨论,学生都明白:由于第(1)问中是不平均分组,故有序的结果就表示无序的分组结果,若将这 3 组书再分给 3 个人,又要讲顺序了,当然得乘上而第(2)问中,由于是平均分组,将有序变成无序的结果,当然得除以 ,若将这 3 组书再分给 3 个人,又要讲顺序了,故结果就是 .总之,只

5、有弄清了问题的本质,学生才能真懂,面对情境、设问等有改变的类似问题,才能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找到应对之策. 二、适度调整,再定标准 例 2 如图 1,环形花坛被分成四块,现有 4 种不同的花可供选种,要求每块种 1 种花,且相邻的 2 块种不同的花,则不同的种法有多少种?分析:学生虽自然地想到应一块一块地种,即分步来完成计数,但有不少学生会得出下列错误结果:共有 4×3×3×2=72 种方法.错在种最后一块地 D,考虑到它与 A、C 都相邻,故认为只有 2 种方法.若追问:两块地一定种不同的花吗?学生都会恍然大悟:A、C 不相邻,可以种相同的花.像这样,由于

6、对某步或某类的方法数缺少有效的监控,导致最后得出错误的答案,是学生最为普遍和典型的表现,也是计数问题的一个难点所在. 对策:那么,如何有效地监控每步或每类的方法数呢?别无它法,只有不断自问:符合实际意义吗?一旦不符合,就需学会通过恰当的调整,重新确定分类的标准或分步的顺序.考虑到 A、C 地种的花相同与否,会影响到 D 地种花的方法数,故应分成下列两类:若 A、C 地种相同的花,则种法共有 4×3×3=36(种);若 A、C 地种不同的花,则种法共有×2×2=48(种),故合计 84 种.另外,也可对 C 的 3 种方法分类:若与 A 相同,则

7、D 有 3 种方法;若与 A 不同,则 D 有 2 种方法,故种C、D 两块地有:1×3+2×2=7(种),合计有:4×3×7=84(种). 例 3 将甲、乙、丙、丁、戊 5 名学生分到 3 个不同的班,每个班至少分到一名学生,则不同分法的种数是多少? 分析:在自然思路的引领下,不少学生会这样解答:先从 5 名学生中选出 3 人分给 3 个班级,每班 1 人(保证每个班至少分到一名学生),共有 种方法,再将剩余的 2 名学生分给 3 个班级,共有 3×3=9(种)方法,故不同分法的种数是 ×9=540(种).类似于例 1

8、的分析,学生会发现错误:又用有序的结果来计无序的结果了,即分到某个班级的 2 个或 3 个人是无顺序之分的.考虑到这一点,就需要对求解顺序作调整:应先把人分好,有两类:一类是按 3,1,1 分组,有 =10(种)方法;另一类是按 2,2,1 分组,有 (种)方法,故不同的分法是(10+15)=150(种).当然,若想到了按人数分类,还可直接分配:3 个人分给一个班有 种方法,剩下 2 人分给两个班级有种方法,合计 ;4 个人平均分给两个班级有 方法,剩下1 人分给剩下的班级,就没有选择了,故合计 150(种)方法. 三、举例分析,易于操作例 4 (2023 年高考天津卷理 10)如图 2,用四

9、种不同颜色给图中的A、B、C、D、E、F 六个点涂色,要求每个点涂一种颜色,且图中每条线段的两个端点涂不同颜色,则不同的涂色方法有().(A)288 种(B)264 种 (C)240 种(D)168 种 分析:在安排学生当堂训练时,发现学生都能想到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来解决,即先涂 A、D、E(上面)三点,再涂 B、C、F(下面)三点,且上面的方法数容易确定,共有 =24(种).问题出在确定下面的方法数,由于限制条件的增加,导致很难算出.面对后一步的方法数较难确定时,学生想不到有效的对策,显得无助和无奈. 对策:说到底,问题恰恰出在对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本质认识不清.分步中步与步之间是互不影响的,

10、即对前一步的每种方法而言,后一步都取到相同的方法数,故最后完成一件事的方法数是各步的乘积.这就意味着,一旦碰到后一步的方法数较难确定时,一个有效的策略是:不妨举例说明.即取出前一步的一种方法(特殊化),并清楚地把它标记出来,这样,后一步方法数的确定就变得清晰而易于操作.记 4 种颜色为红、黄、蓝、绿,取出上面的一种涂法,如 A 涂红、D 涂黄、E 涂蓝,则下面的涂法数马上就能确定:若仍涂这 3 种颜色,只有 2 种方法;若用上绿色,则可涂任意一点,有 3 种方法,而剩下的 2 点,也容易看出有 3 种涂法,故有 3×3=9(种),从而得下面共有 11 种涂法.最后,可得总的涂法数为

11、×11=264(种),选 B. 例 5 (2023 年高考安徽卷理 10)6 位同学在毕业聚会活动中进行纪念品的交换,任意两位同学之间最多交换一次,进行交换的两位同学互赠一份纪念品,已知 6 位同学之间共进行了 13 次交换,则收到 4 份纪念品的同学人数为(). (A)1 或 3(B)1 或 4 (C)2 或 3(D)2 或 4 分析:学生接触该问题,觉得容易入手,就是先考虑每两位同学都交换的话,共有 =15(次),而实际交换了 13 次,说明有 2 次没交换.但接下来做什么,不少学生感到有些茫然.此时,不妨举例来说明,就是取出没交换的 2 次的结果,若发生在 3 人之间,如甲和

12、乙、甲和丙,则对乙和丙来说,都没收到甲的礼物,即收到 4 份纪念品的是乙、丙 2 人;若发生在 4 人之间,如甲和乙、丙和丁,可得收到 4 份纪念品的是甲、乙、丙、丁 4 人,故选 D. 四、枚举法不能忘例 6 (2023 年高考湖北卷理 15)给 n 个自上而下相连的正方形着黑色或白色.当 n≤4 时,在所有不同的着色方案中,黑色正方形互不相邻的着色方案如图 3 所示:由此推断,当 n=6 时,黑色正方形互不相邻着色方案共有_种,至少有两个黑色正方形相邻的着色方案共有_种(结果用数值表示). 解析:(第 2 空解答略)此题第 1 空,在当年各种参考用书中,均出现了下列解答:设 n 个正

13、方形着色时,黑色正方形互不相邻的着色方案数为 由图知, ,猜想递推关系为 .即所求答案为 21. 但在安排学生当堂训练此题时,有学生提出了另一个猜想,递推关系还可以是 +1= +n.看来,要合理猜想出正确的递推关系,还得再取值验证.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计数问题呢?观察发现:有不少学生一味地想把问题归结为某个组合或排列问题,但最终都无功而返. 对策: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枚举呢?经提醒后,学生才恍然大悟,并很快给出了结果.5 块正方形中,黑色的个数可以是 0 个、1 个、2个,最多 3 个.全白只有 1 种方案,1 块黑色的有 5 种,2 块黑色的有 6种,3 块黑色的有 1 种(具体列法略),合计

14、 13 种.从而确认递推关系是,就能推断出正确答案.另外,此问不用归纳推理来求,而是直接求取 n=6 时的方案数,通过枚举法,也能较快得到答案.虽然说,当方格数不断增多时,枚举法会显得很麻烦,不易推广到一般情形.但面对需用特殊的技巧,且方法数不多的问题时,枚举法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事实上,教材在介绍有关计数原理时,也反复运用画树图来列举结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理.同样,例 4 中第 2 步的方法数,用枚举法得到结果,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提醒学生:当你束手无策时,最朴素、最原始的方法,或许是最有效的. 关于计数原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给出的说明与建议是:教学中,应引导学生

15、根据计数原理分析、处理问题,而不应机械地套用公式.同时,在这部分教学中,应避免烦琐、技巧性过高的计数问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热衷于各种题型的归类与技巧的强化,寄希望于学生会套用技巧、按程式去解决问题,不肯花大力气去剖析原理的本质.其直接后果是:学生一旦碰到情境、设问稍加改变的计数问题时,因无法套用技巧而变得束手无策.事实上,从近几年的高考卷来看,计数问题的考查彻底淡化了技巧的运用,而把重心落在原理的考查上,即要求学生能通过恰当的分类与分步,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程序,再准确确定出每类、每步的方法数.因此,那种题型+技巧的教学可以休矣!罗列出多达十几种的解决计数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更无必要,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原理本质的揭示中去,并深入细致地引导学生会用原理分析、处理问题,再努力寻找到突破难点的对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