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2360986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8.6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PPT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PPT演示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讲第一讲 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第二讲第二讲 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体系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体系第三讲第三讲 基于发展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体系基于发展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体系主讲人主讲人 王金平王金平太原理工大学建筑系太原理工大学建筑系 教教 授授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1第一讲第一讲 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 一、聚落与建筑遗产的类型一、聚落与建筑遗产的类型 二、文化遗产是什么二、文化遗产是什么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2 一、聚落与建筑遗产的类型一、聚落与建筑遗产的

2、类型聚落与建聚落与建筑遗产筑遗产聚落遗产建筑遗产建筑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城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国家级省级省级市县级世界遗产3 二、文化遗产是什么二、文化遗产是什么(一)文化遗产的类型(一)文化遗产的类型 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物质文化遗产(二)物质文化遗产 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刻、壁画、近代现代重

3、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包括口头传

4、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4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二)中国融入世界的需要(二)中国融入世界的需要(三)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需要(三)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需要 (四)文化传承、领导重视、群众呼声(四)文化传承、领导重视、群众呼声 5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1

5、、中国城镇化进程很快,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至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2、据统计,我国一直保持了3000余古县、20000余城镇、50余万村庄。各地均有 不同的风土特色。据悉,在大规模的城镇化中,全国每天撤并4个乡镇,一批有价值的古城、古镇、古村、古街、古建筑正在消失。3、我国城镇在取得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千城一面”、“千村一律”的问题。城乡特色化建设提到各级部门议事日程。4、保护各地的地域文化与自然生态为特色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条件。6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二)中国融入世界的需要(二)中国融入世界的需

6、要中国是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受以下国际条约的约束:中国是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受以下国际条约的约束:1、关于保护景观和遗址风貌与特性的建议(巴黎1962)2、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巴黎1972)3、关于在国家一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建议(巴黎1972)4、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在当代的作用的建议(内罗毕1976)5、佛罗伦萨宪章(佛罗伦萨1982)6、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华盛顿1987)7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三)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需要(三)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需要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

7、法(20082008)第四条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8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三)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需要(三)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需要2 2、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2008)第二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第四条 国家对

8、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9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三)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需要(三)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需要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20022002,20072007,20132013)第四条 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第七条 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第十条 国家发展文物保护事业。县级以

9、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国家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等的事业性收入,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国家鼓励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文物保护社会基金,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10 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三、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四)文化传承、领导重视、群众呼声(四)文化传承、领导重视、群众呼声 2014年04月2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下发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建村201461号)。指出“以党的十八

10、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遵循科学规划、整体保护、传承发展、注重民生、稳步推进、重在管理的方针,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11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一)传统村落的概念(一)传统村落的概念(二)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二)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三)传统村落的指标体系(三)传统村落的指标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12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一)传统村落的概念(一)传统村落的概念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

11、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2012年4月16日,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文史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关于“古村落的保护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的讲话精神和加强保护工作的指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开展传统村落调查。2012年8月22日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印发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从村落传统建筑评价、村落选址和格局评价、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三个指标体系对传统村落进行评价和认定。2012年8月27日,四部局联合印发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成立传统村落保护和发

12、展专家委员会及工作组的通知。13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一)传统村落的概念(一)传统村落的概念 2012年12月12日,建设部、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同月,联合公布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计646 处。2013年8月5日,又公布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计915处。目前,山西省共拥有两批70处中国传统村落。我省正在启动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管理办法。2013年9月18日,建设部出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2014年4月25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召开会议,下发关于切实加强

13、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大了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2014年5月29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将保护传统村落与提升人居环境的宜居水平对接起来,有效指导了传统村落的发展工作。14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二)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二)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1、选址与格局要素2、传统建筑要素3、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15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二)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二)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1、选址与格局要素 (1)与自然环境乡村生产生活相协调,具有明显地方或民族特色,街巷格局保存完整;(2)与自然环境和乡村生产生活较协调,地方或

14、民族特色较明显,街巷格局保存基本完整;(3)局部保留原村落格局。16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二)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二)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2、传统建筑要素(并附文物保护单位数量)(1)有大量传统建筑,建筑的地方特色突出;(2)有较多传统建筑,建筑的地方特色明显;(3)有一定数量传统建筑,建筑有一定的地方特色。17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二)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二)传统村落的构成要素3、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 (1)有突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有明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有非物质文化遗产;(4)无非物质文化遗产。18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

15、村落的保护体系(三)传统村落的指标体系(三)传统村落的指标体系1、村落传统建筑评价指标体系 2、村落选址和格局评价指标体系3、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指标体系 19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三)传统村落的指标体系(三)传统村落的指标体系1、村落传统建筑评价指标体系(1)久远度)久远度 现存最早建筑修建年代;现存最早建筑修建年代;传统建筑群集中修建年代。传统建筑群集中修建年代。(2)稀缺度)稀缺度 文物保护单位等级。文物保护单位等级。(3)规模)规模 传统建筑占地面积。传统建筑占地面积。(4)比例)比例 传统建筑用地面积占全村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传统建筑用地面积占全村建设用地面积比例

16、。(5)丰富度)丰富度 建筑功能种类。建筑功能种类。(6)完整性)完整性 现存传统建筑(群)及其建筑细部乃至周边环境保存情况。现存传统建筑(群)及其建筑细部乃至周边环境保存情况。(7)工艺美学价值)工艺美学价值 现存传统建筑(群)所具有的建筑造型、结构、材料或装饰等美学价值。现存传统建筑(群)所具有的建筑造型、结构、材料或装饰等美学价值。(8)传统营造工艺传承)传统营造工艺传承 至今仍大量应用传统技艺营造日常生活建筑。至今仍大量应用传统技艺营造日常生活建筑。20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三)传统村落的指标体系(三)传统村落的指标体系2、村落选址和格局评价指标体系(1)久远

17、度)久远度 村落现有选址形成年代。村落现有选址形成年代。(2)丰富度)丰富度 现存历史环境要素种类。现存历史环境要素种类。(3)格局完整性)格局完整性 村落传统格局保存程度。村落传统格局保存程度。(4)科学文化价值)科学文化价值 村落选址、规划、营造反映的科学、文化、历村落选址、规划、营造反映的科学、文化、历史、考古价值。史、考古价值。(5)协调性)协调性 村落与周边优美的自然山水环境或传统的田园村落与周边优美的自然山水环境或传统的田园风光保有和谐共生的关系。风光保有和谐共生的关系。21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三)传统村落的指标体系(三)传统村落的指标体系3、非物质文化

18、遗产评价指标体系(1)稀缺度)稀缺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2)丰富度)丰富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3)连续性)连续性 至今连续传承时间。至今连续传承时间。(4)规模)规模 传承活动规模。传承活动规模。(5)传承人)传承人 是否有明确代表性传承人。是否有明确代表性传承人。(6)活态性)活态性 传承情况。传承情况。(7)依存性)依存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仪式、传承人、材料、工艺以及其他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仪式、传承人、材料、工艺以及其他实践活动等与村落及其周边环境的依存程度。践活动等与村落及其周边环境的依存程度。22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

19、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建村(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建村20131302013130号)号)1、规划任务 2、总体要求 3、传统资源调查与档案建立4、传统村落特征分析与价值评价 5、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基本要求 6、传统村落发展规划基本要求 7、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成果基本要求 23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1、规划任务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必须完成:调查村落传统资源,建立传统村落档案,确定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并制订保护管理规定,提出传统资源保护以及村落人居环境改善的措施等任务。24 四、传统村

20、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2、总体要求 编制保护发展规划,要坚持:保护为主、兼顾发展,尊重传统、活态传承,符合实际、农民主体的原则,注重多专业结合的科学决策,广泛征求政府、专家和村民的意见,提高规划的实用性和质量。有条件的村落,要在满足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村落实际需求结合经济发展条件,进一步拓展深化规划的内容和深度。25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3、传统资源调查与档案建立保护发展规划应对:传统村落有保护价值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资源进行系统而详尽的调查,并

21、建立传统村落档案。调查范围包括村落及其周边与村落有较为紧密的视觉、文化关联的区域。调查内容、调查要求以及档案制作参照住房城乡建设部 文化部 财政部关于做好201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02号)进行。26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4、传统村落特征分析与价值评价 对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特征、村落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特征、传统建筑特征、历史环境要素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进行分析。通过与较大区域范围(地理区域、文化区域、民族区域)以及邻近区域内其他村落的比较,综合分析传统村落的特点,评估其历史、艺术

22、、科学、社会等价值。对各种不利于传统资源保护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评估这些因素威胁传统村落的程度。27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5、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基本要求(1)明确保护对象:分类分级 (2)划定保护区划: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3)明确保护措施:(4)提出规划实施建议(5)确定保护项目:明确5年内拟实施的项目 28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6、传统村落发展规划基本要求(1)发展定位分析及建议(2)人居环境规划 29 四、

23、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系(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四)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7、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成果基本要求(1)村落传统资源分布图(2)格局风貌和历史街巷现状图(3)反映传统建筑年代、质量、风貌、高度等的现状图(4)基础设施、公共安全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等现状图(5)村落保护区划总图(6)建筑分类保护规划图(7)道路交通规划图(8)人居环境改善措施图 30谢谢!谢谢!31第二讲第二讲 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体系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体系 一、历史名镇(村)的概念一、历史名镇(村)的概念 二、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空间类型二、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空间类型 三、历史文化名

24、镇(村)的三、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确认体系确认体系 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体系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体系32 一、历史文化名镇(村)的概念一、历史文化名镇(村)的概念(一)历史文化名镇(村)的概念(一)历史文化名镇(村)的概念(二)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定条件(二)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定条件(三)我省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三)我省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33 一、历史文化名镇(村)的概念一、历史文化名镇(村)的概念(一)历史文化名镇(村)的概念(一)历史文化名镇(村)的概念2003年,我国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公布的文件中,将: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

25、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村)定义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聚落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艺术、传统民俗民风和原始空间形态,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的要求,我省已启动编制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形成规范性文件和实施导则,指导保护规划编制。保护规划要科学合理,符合审批要求和深度要求,更要注重实施的可能性。”34 一、历史文化名镇(村

26、)的概念一、历史文化名镇(村)的概念(二)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定条件(二)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定条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应具备下列条件:1、保存文物特别丰富。2、历史建筑集中成片。3、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4、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35 一、历史文化名镇(村)的概念一、历史文化名镇(村)的概念(三)我省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三)我省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我国分别于2003年、2

27、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先后6批(次)颁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目前,我省拥有10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0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其中,我省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居全国之首。同时,山西省政府分别于2003年、2006年、2009年、2014年,先后4批(次)颁布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目前,我省共拥有125处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村)。这些村镇集中分布在汾河流域、黄河流域、沁河流域和内外边关,被称之为“三河一关”。36 二、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空间类型二、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空间类型(一)经贸型(一)经贸型 (二)交通枢纽型(二)交通枢纽型(三)生态环保型(三)生

28、态环保型(四)革命历史型(四)革命历史型(五)军事型(五)军事型(六)建筑遗产型(六)建筑遗产型(七)民族特色型(七)民族特色型根据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自然、历史和社会人文背景以及它们的物质要素和结构功能特点,我国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37 二、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空间类型二、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空间类型(一)经贸型(一)经贸型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拥有较大规模生产商贸活动,商贾云集,市场繁荣,拥有过名牌精品美誉,经济效益显著,且对当时全省或地区范围的经济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者。38 二、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空间类型二、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空间类型(二)交通枢纽型(二)交通枢纽型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系当地水陆交通中心,拥有驿站、码头及其它交通设施,成为客流、货流、物流集散地而闻名遐尔,且以此带动区域性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者。39 二、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空间类型二、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空间类型(三)生态环保型(三)生态环保型历史上曾有过重大生态环保建设(如水利工程、防灾和环境保护工程等),在保障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过显著效益且延续至今者。4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