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床常用操作技术

上传人:wjs****19 文档编号:22359255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兽医临床常用操作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兽医临床常用操作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兽医临床常用操作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兽医临床常用操作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临床常用操作技术(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兽医临床常用操作技术第一章注射法第一节注射前准备及操作注意事项一、注射部位准备局部剪毛,用碘酊消毒后,以75%的酒精脱碘。对于供观赏用的犬猫,剪毛会影响外貌美观,最好将注射部位的被毛向四周分开后消毒。二、器械和药品的准备注射器必须筒、塞配套,吻合良好,清洁畅通,并要严格消毒。对注射药液要仔细查看药品名称、用途、剂量、性状以及是否过期等;如同时注入两种以上药品时,应注意有无配伍禁忌。静脉注射大量药液时,药液应加温至接近体温。注射前要排净输液管或注射器内的气泡。三、静脉注射时要防止药液漏于血管外对于有强烈刺激性的药液外漏,应立即采取措施清除漏出的药液,如用注射器从外漏部位将药液抽回一部分,也可用5

2、%硫酸镁溶液热敷,以加速漏出液的吸收消散,如果大量药液外漏,应尽早切开并用高渗液冲洗或引流。第二节常用的几种注射方法一、皮内注射法该方法是用于牛、羊、犬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试验、绵羊痘预防接种及马鼻疽菌素皮内试验等。1.注射部位肩胛部或颈侧中部三分之一处。大耳朵犬也可在耳背部。绵羊痘接种在尾根、腋下或股内侧。马鼻疽菌素皮内反应在眼睑皮内。2.注射方法注射部剃毛,用75%酒精消毒后,左手食指和拇指绷紧注射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注射针头刺入真皮内,推动针栓,注入药液,使局部呈现圆形隆起,拔出针头。此时切忌按压注射部位。二、皮下注射法将药液注射于皮下结缔组织内,注药后510min呈现作用。凡是易溶解,无

3、刺激性的药品及菌苗、疫苗均可皮下注射。 1.注射部位选取皮下组织发达的部位,家畜多在颈侧,犬、猫在肩和臀部的背面,禽类在颈中部,兔在颈部。2.注射方法局部剪毛、消毒后,左手食指、中指和拇指将注射部皮肤掐起形成一皱褶,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皱褶处皮下,深约1.52cm;也可在注射部位先用针头深刺入肌肉然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在注射部将皮肤和针头一起捏住,向上提拉,使针头进入皮下,将针头与注射器连接后右手将注射器内药液注入皮下,注药完毕,拔出针头,局部用碘酊消毒。三、肌肉注射法肌肉内血管多,药液注入后吸收较快,仅次于静脉注射;又因感觉神经较皮下少,疼痛较轻。一般刺激性较强的和较难吸收的药液,如水剂青霉

4、素、VB1,均可肌肉注射。但刺激性很强的药液,如氯化钙、水合氯醛、浓盐水等,都不能作肌肉注射。1.注射部位大家畜及猪、羊等动物选择臀部和颈侧。犬、猫等小动物选择腰部肌肉,即脊柱两边的肌肉。但注射菌苗和疫苗时,规定的注射部位为后肢肌肉。禽在翼根内侧肌肉、胸部肌肉和腿部肌肉进行注射。2.注射方法大家畜及猪、羊等动物经确实保定后,注射部剪毛、消毒,宠物可将注射部被毛分开后消毒。右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将针头刺入肌肉内,回抽注射器针拴,针头无回血时,将药液注入肌肉内。图f1-2-01图f1-2-02图f1-2-03四、静脉内注射法将药液直接注射到静脉血管内的方法,称为静脉注射法。1.注射部位大家畜牛、

5、羊、马在颈部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界处的颈静脉上(图f1-2-01),马、牛也可用胸外静脉或母牛的乳静脉;猪、兔采用耳静脉注射;犬可选用前肢腕关节稍上方的头静脉(图f1-2-02)或后肢跗关节外侧、距跗关节上方510cm处的外侧隐静脉前肢上(图f1-2-03);猫选用后肢股内侧的隐静脉。禽类在肱窝处的翼根静脉,鸭为肱静脉。2.注射方法首先将静脉注射的药液配好,装在输液吊瓶架上,排净输液管内的气泡,然后进行静脉注射,大家畜静脉注射时,先压迫静脉的近心端,阻断血液回流,使静脉怒张;家畜牛、马的静脉注射用1618号注射针头,对准已怒张的血管用力刺入,见针头回血后,将针头继续向血管内推进,然后松开对

6、颈静脉近心端的压迫,连接输液管接头,调整控制开关进行静脉注射,输液管用夹子固定在颈部皮肤上。耳静脉注射时压迫耳根部;乳静脉注射时压迫远离乳房的一端血管;犬的静脉注射可用弹力橡胶管扎紧注射部上方的肢体使血管怒张;猫的隐静脉注射时用手指压迫隐静脉近心端。手持注射针头顺血管方向与皮肤呈45度角,刺入血管内,刺入正确时可见到回血,调整针头与血管的角度,继续将注射针头送入血管内,解除对静脉近心端的压迫或松去弹力结扎带,打开连接输液瓶上的控制开关即可点滴输液,用胶布固定针头,以防止针头从血管内移出。在注射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是否漏针,若发现漏针,应立即停止注射,重新调整针头,待正确刺入血管后再继续注入药液。注

7、药完毕,拔下针头,用酒精棉球压迫片刻后可松解保定。五、腹腔内注射法腹膜是一层光滑的浆膜,分为壁层和脏层,两层之间是一个密闭的空腔,即腹膜腔。腹膜面积很大,大约等于体表皮肤的总面积;腹膜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多,吸收力强。当腹膜腔内有少量积液、积气时,可被完全吸收。利用腹膜这一特性,将药液注入腹膜腔内,经腹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其药物作用的速度,仅次于静脉注射。1.注射部位小动物可在脐和耻骨前缘连线的中点,旁开腹白线一侧为注射部位。大动物可在左肷部或右肷部为注射部位。2.注射方法术部剪毛、消毒后,用1618号针头(小动物用7?号针头)垂直皮肤刺入,依次穿透腹肌和腹膜,当针头透过腹膜后,其阻力降低,有落空

8、感。针头内不出现气泡及血液,也无空腔脏器内容物溢出,经针头注入生理 盐水无阻力,说明刺入正确。此时可连接注射器或连接输液吊瓶上的输液管接头向腹腔内注入药液,向腹膜腔内注入药液应加温至3738,药液过凉,会引起胃肠痉挛产生腹痛。注入的药液应为等渗溶液且无刺激性;当膀胱积尿时,应轻轻压迫腹部,强迫排尿,待膀胱排空后再进行腹腔注射;注射过程中应防止针头退出腹腔外,必要时用胶布粘贴固定针头,一次注药量为2001500ml。注药完毕,拔下针头,局部消毒后松解保定。图f1-2-04图f1-2-05六、球后注射法将药液注射到眼球后方,使药液与眼球后方的睫状神经节相接触,以消除角膜、脉络膜及巩膜的炎症。如球后

9、注入麻醉药,可使眼球进入麻醉状态,广泛地用于内眼手术。 操作方法在眶下缘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用48cm长的细针头刺入皮下,然后沿眶壁垂直入针约2cm深。然后将针头略向眶上方前进,当针尖至直肌间筋膜时有少许阻力,穿过此筋膜进入球后时有落空感。再继续进针1.53cm(大家畜进针3cm,小动物进针1.5cm),回抽注射器有无回血,在确实无回血情况下注入药液(图f1-2-04)。以治疗眼病为目的常用处方为:青霉素80万单位,醋酸考地松125250mg,2%盐酸普鲁卡因2.0ml,注射用水510ml。为了麻醉眼球为目的,应注入2%盐酸普鲁卡因68ml。注药完毕后退针,退针时用棉球紧压针旁皮肤,针

10、头拔出后继续压迫针孔片刻。反刍动物球后注射部位在颞窝口腹侧角,于颞突背侧1.52cm处刺入,向对侧额骨的颞突由水平面向下倾斜刺入达骨,深约6cm即可注药。七、气管内注射法气管内注射是将药液直接注射到气管内,以治疗支气管炎、肺炎及肺脏内寄生虫的驱除。1.注射部位注射部位因家畜品种和治疗目的而有差别。治疗大家畜的支气管炎,应在第三、四气管环间进行注射;治疗肺炎时注射部位应接近胸腔入口处的气管环间注射;犊牛在气管的下三分之一处软骨环间;绵羊及犬猫等动物在气管的上三分之一处软骨环间注射。2.注射方法首先将动物的头抬高,使颈部处于伸展状态(图f1-2-05)。注射部剪毛消毒后,将1618号针头经皮肤垂直

11、刺入气管内,当针头刺入气管内后有落空感,此时可缓慢将药液注入气管内。注射过程中要妥善保定好动物头部,以防动物头颈部活动而使针头脱出或折断针头;注射的药液应加温至38,刺激性强的药物禁忌作气管内注射。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链霉素、薄荷脑石蜡油等。注射过程中若病畜剧烈咳嗽,可再注入2%盐酸普鲁卡因48ml,以降低气管的敏感性。第二章畜禽投药法第一节胃导管投药法一、马属动物胃管投药 将动物牵至六柱栏内,确实保定好动物头部,投药者抓住大动物的鼻翼,另一只手持涂上滑润油的胃导管,将胃导管端沿动物下鼻道缓缓插入,当管端到达咽部时感觉有抵抗,此时不要强行推进,待动物有吞咽动作时,趁机向食管内插入。当动物无吞咽

12、动作时,可揉捏咽部或用胃导管端轻轻刺激咽部而诱发吞咽动作。 当胃导管进入食管后要判断是否正确插入。其判断方法有:向胃导管内打气,在打气的同时可观察到左侧颈静脉沟处出现波动;将球压扁后不再鼓起来。上述二种判断方法,都证明胃导管已正确地插入食管内。 胃导管端连接漏斗把药液倒入漏斗内,举高漏斗超过动物头部将药液灌入胃内。药液灌完后去掉漏斗,用橡皮球再向胃导管内打气,以排净残留在胃管内的药液,然后将胃导管端折叠,缓缓抽出胃导管。二、牛的胃管投药 与马属动物胃管投药相似,但牛的鼻镜十分敏感,可让助手抓住鼻钳,胃导管经鼻道插入食管内,其判断方法同马属动物。三、犬的胃管投药对犬、猫先进行安全保定后装上开口器

13、。用较细的投药管经舌背面缓缓向咽腔插入,然后继续向深部插入即可顺利进入食管内,用连接胃导管的气球打气,可观察到颈部的波动,压扁气球后气球不会鼓起即可证明插入正确。连接漏斗灌入药液。四、猪的胃管投药 猪侧卧保定,先给猪装上开口器,胃导管经口腔插入,经舌背部向咽腔插入食管内1520cm,其判定方法同犬的判定方法,插入正确后灌入药液。五、插胃管的注意事项 插入胃导管灌药前,必须判断胃导管正确插入后方可灌入药液,若胃导管误插入气管内灌入药液将导致动物窒息或形成异物性肺炎。经鼻插入胃导管,插入动作要轻,严防损伤鼻道粘膜。若粘膜损伤出血时,应拔出胃导管,将动物头部抬高,并用冷水浇头,可自然止血。第二节犬、

14、猫等小动物片剂、丸剂经口投药法令犬、猫采取坐立姿势,对性情温和的犬、猫,以左手拇指、食指在两侧口裂后方,隔着皮肤向其齿间隙压迫,即可打开口腔。投药人员用镊子夹持药片、药丸,送入犬、猫的舌根部,迅速将犬、猫嘴合拢,防止张嘴。当犬、猫的舌尖伸出在口腔外并用舌舔鼻端时,说明已将药咽下。某些犬、猫,药片、药丸不往下咽,投药人员应抓住上下颌严防口张开,并用手指轻轻叩打犬的下颌,促使犬突然咽下药丸,以减少吐出的机会。第三节灌药瓶投药法此种投药法是用灌药瓶将碾压粉碎的调成糊剂的药经口投入。将牛保定在单桩或六柱栏内,抬高牛的头部,用灌药瓶或灌角装上需投入的糊剂药物,自口角齿间隙处向口腔内插入灌药瓶嘴,并向舌背

15、面舌根部灌入,待动物咽下一口后,再向口腔内灌入第二口。灌药时严禁牵拉动物舌头,以防影响吞咽而造成误咽;每一次灌入口腔的药量不可过大,灌入量过大,容易从口腔中吐出而造成浪费。灌药过程中若发现动物咳嗽,应立即放低动物头部,待转入正常后再灌入。第四节牛导胃法与洗胃法一、适应症用于治疗前胃炎和排除食入的胃内毒物。 二、方法反刍动物导胃法:牛在六柱栏内站立保定,口腔内装置开口器,通过口腔向胃内插入较粗的胃导管,当导管进入胃内后,瘤胃内液体和气体会自行涌流而出。压低牛头,以利液体外流,压低牛头也可避免胃内流出的液体和草渣呛入气管和肺。在向体外导出胃内液体和草渣时,速度不要太快。当有草团堵塞胃导管时,可向胃

16、导管内注入清水,然后前后抽动胃导管,并将胃导管另一端放低,以利排出胃内容物;也可经胃导管灌入温水疏通后再向外导出胃内容物。洗胃法:按导胃法插入胃导管后,用0.1%高锰酸钾液、淡盐水等灌入胃内,每次灌入量为515kg,然后放低牛头,使药液再自胃导管放出。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洗净胃内的有害液体和物质为止。也可在瘤胃切开后,插入粗导管,从瘤胃内直接导出腐败酸臭的内容物,并用温水反复冲洗。第五节灌肠法一、适应症通过灌肠清除直肠内的积粪,治疗肠便秘及肠套叠。二、保定大家畜站立或柱栏内保定,将尾巴拉向体侧或用绳子吊起尾巴,小动物采取站立保定或侧卧保定。三、方法为治疗大家畜的肠便秘,常需要深部灌肠法,为排除直

17、肠内蓄粪则进行浅部灌肠。1.深部灌肠大家畜应首先装上木质塞肠器。木质塞肠器呈圆锥形,长1215cm,中央有一直径2cm的圆孔,塞肠器前端直径8cm,后端直径10cm,将塞肠器前端经肛门塞入直肠后,用直径12cm的橡胶管经塞肠器的中央孔插入直肠内,胶管另一端连接漏斗缓慢灌入1%温盐水1000015000ml,这种灌肠法可治疗结肠的便秘。当犬猫及仔猪等动物发生肠套叠,而套叠时间又不长者,可通过深部灌肠整复套叠肠段。将胶管插入直肠内1020cm,另一端连接漏斗并举高漏斗超过动物体1m以上,漏斗内加入温水1,0005,000ml,使液体向肠深部流动。在灌肠过程中用手将胶管和肛门一起捏住,防止灌入的液体

18、流出。当动物努责时不可将胶管向深部用力推送,以防损伤肠粘膜。2.浅部灌肠法用于清除直肠内蓄粪,其方法是将胶管经肛门插入直肠内1015cm,胶管另一端连接漏斗灌入温水5002000ml,要用手将胶管和肛门一起捏住,以防水流出。温水在直肠内停流片刻后,松解对肛门和胶管的压迫,此时直肠内蓄粪和水一起流出体外,如此反复进行数次,可将直肠内蓄粪全部排除。第六节禽类给药方法一、饮水给药法是禽类疾病防治中经常使用的给药方法,主要优点是省工经济、简便易行、安全有效。1.使用时机当禽类因病不能食料而能饮水的情况下给药;也适用于短期投药和紧急治疗投药;家禽免疫接种中最常用而又最易用的群体免疫方法,它不但比逐只进行

19、免疫接种省时省力,少骚扰禽群,而且还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全群免疫。2.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对易于溶水的药物可直接将药物加入水中混合均匀即可。对较难溶于水的药物,可先将药物加入少量水中加热、搅拌或加助溶剂,待达到全溶后再混入全量水中;也可将其做成悬液再混入饮水中。注意事项一般选择易溶于水的或可溶于水的药物做混水给药;在水中不易破坏的药物,可让家禽全天自由饮用;在水中一定时间内可被破坏的药物,应计算好时间和药量,让家禽在规定时间内饮完,用于稀释疫苗的饮水要十分洁净,必要时用蒸馏水,或在饮水中加入0.1%脱脂奶粉。二、混饲给药法是通过消化道的给药方法。将药物均匀地混入饲料中,让家禽在吃食时同时将药吃进去。

20、1.用药时间一般需用药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长期性投药。2.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般将药物混合在饲料中搅拌均匀即可。拌料时一定要做到均匀,如果搅拌不匀,会造成有的没有吃够药量,有的则因药量过大而中毒。注意饲料中其他添加成分同药物的拮抗关系,如长期服用磺胺类药物则应补充维生素B1和维生素K。应用氨丙啉时则应减少维生素B1。三、注射法是将药物用注射器直接注入到禽类的皮下、肌肉、静脉内,其具体操作见本课程注射法。第三章穿刺术与导尿法第一节腹膜腔穿刺术图f3-1-01图f3-1-02图f3-1-03腹腔穿刺术用于诊断胃肠破裂、内脏出血、肠变位、膀胱破裂;利用穿刺液的检查判断是渗出液还是漏出液;经穿刺放

21、出腹水或向腹腔内注入药液治疗某些疾病。一、穿刺部位小动物在耻骨前缘与脐之间的正中线左(右)侧35cm处;反刍动物在右侧膝与最后肋骨之间连线的中点处(图f3-1-01);马属动物在胸骨的剑状软骨后方1015cm、腹白线左侧35cm处(图f3-1-02)。猪的在腹白线一侧(图f3-1-03)。二、方法穿刺部剪毛、消毒,用1420号针头垂直皮肤刺入,当针透过皮肤后,应慢慢向腹腔内推进针头,当针头出现阻力骤然减退时,说明针已进入腹腔,腹水经针头流出。用于诊断性穿刺,当腹水流出后立即用注射器抽吸。如果用于放出腹水时,使用针体上有23个侧孔的针头穿刺,可防止大网膜的堵塞针孔。术毕,拔下针头用碘酊消毒术部。

22、第二节肠管穿刺术图f3-2-01肠管穿刺用于排除盲肠、结肠内的积气和向肠腔内注入药液。一、术部马属动物盲肠穿刺(图f3-2-01),在右肷窝的中心处,即从右侧髋结节中央点向最后肋骨所引的水平线的中点前方12cm处;结肠穿刺在左侧腹部膨胀最明显处。 二、方法动物安全保定后,术部剪毛、消毒,穿刺针先垂直刺透过皮肤后,然后针头对准对侧肘头方向(盲肠穿刺)刺入610cm;结肠穿刺时,针头与腹壁垂直刺入34cm。针头刺入肠管后,气体自然排出,排气完毕(或连接注射器向肠内注药)后拔下针头,碘酊消毒。第三节瘤胃穿刺术图f3-3-01用于治疗急性瘤胃臌气和向瘤胃内注入药液。一、术部 牛在左侧肷窝部,即左侧髋结

23、节向最后肋骨所引的水平线的中点,距腰椎横突1012cm处。严重的瘤胃臌气可在肷窝臌胀明显处进行穿刺(图f3-3-01)。二、方法穿刺部剪毛消毒,用手术刀在穿刺部的皮肤上作一0.5cm的皮肤小切口,然后用穿刺针经小切口,向右侧肘头方向迅速刺入1012cm,固定针头,气体可经针头放出来,直至将瘤胃内过多气体排净。为防止复发,可向瘤胃内注入5%克辽林200ml或1520%的鱼石脂酒精150200ml。穿刺过程中如果穿刺针发生阻塞,可用套管针芯插入疏通。穿刺完毕,拔针时紧压穿刺处皮肤,迅速拔针。间隔一定时间需第二次穿刺时,不可在第一次穿刺孔中进行。第四节瓣胃穿刺术图f3-4-01用于牛瓣胃秘结(百叶干

24、)时的注药治疗。一、部位在右侧第911肋骨前缘与肩端水平线交点的上方或下方2cm范围内,一般以第9肋间为好(图f3-4-01)。二、方法站立保定,术部剪毛消毒。用长1520cm长的瓣胃穿刺针,与皮肤垂直并稍向前下方刺入1012cm(针头透过肋间后再向左侧肘头的方向刺入),刺入瓣胃后有硬、实的感觉,连接注射器,先注入3050ml生理盐水,并迅速回抽,如回抽的液体混浊并带有草渣,证明刺入正确,即可进行瓣胃内注射下列药物:25%30%硫酸钠溶液300500ml,或10%温盐水2000ml,注药完毕,用注射器将针体内液体全部打入瓣胃后迅速拔针,术部用碘酊消毒。第五节血肿、脓肿、淋巴外渗的穿刺诊断一、血

25、肿的穿刺诊断 血肿是因皮下组织、肌肉组织内血管破裂所形成,形成得很快,肿胀迅速增大,呈现明显的波动感或饱满有弹性,45天后,肿胀周围呈坚实感且有捻发音,中央有波动,局部增温,穿刺可排出血液,在穿刺前局部剪毛、消毒,用1416号穿刺针于血肿肿胀最明显处刺入血肿深部,针头内可流出血液,新发生的血肿可流出鲜红色新鲜血液,45天后,血肿流出污黑色血液,陈旧性血肿穿刺仅能流出淡黄色血清或抽不出液体。二、脓肿的穿刺诊断 穿刺之前对术部剪毛、消毒,用灭菌1416号注射针头,于脓肿肿胀最明显处穿刺,已成熟的脓肿于波动最明显处穿刺,深在性脓肿于皮肤最紧张、敏感处穿刺。当针头进入脓腔后即可从针头内流出脓汁,当脓汁

26、过分粘稠时穿刺排不出脓汁,此时应拔出穿刺针观察针孔内有无脓汁附着。脓肿尚未成熟时应禁忌穿刺,以防感染扩散。三、淋巴外渗的穿刺诊断穿刺部位为淋巴外渗隆起最明显处。局部剪毛、消毒后,用1416号针头经皮肤刺入囊腔内,即可从针孔内流出橙黄色稍透明液体,或混有少量的血液,穿刺液内有时混有纤维素块。穿刺完毕,拔下针头消毒穿刺孔以防感染。第六节膀胱穿刺术图f3-6-01图f3-6-02对因尿道阻塞引起的急性尿潴留,经膀胱穿刺可暂时缓解膀胱的内压,防止内压过大而继发膀胱破裂;膀胱穿刺采集尿液进行检验。一、穿刺部位 小动物在耻骨前缘35cm处腹白线一侧的腹底壁上(图f3-6-01);大动物在直肠内进行穿刺(图

27、f3-6-02),首先温水灌肠排净直肠内蓄粪,用带一3040cm长胶管的针头进行穿刺。针头在膀胱体穿刺,而不在膀胱顶部穿刺。二、穿刺方法 小动物采取仰卧保定,大动物在六柱栏内站立保定。小动物的膀胱穿刺在术部消毒后,用左手隔着腹壁固定膀胱,右手持1618号针头,刺入皮肤,经肌肉、腹膜、膀胱壁刺入膀胱内,尿液即可从针头内流出。大动物膀胱穿刺,需在直肠内穿刺。术者右手持针头带入直肠内,手感觉膀胱的轮廓,于膀胱体部进行穿刺,穿刺针经直肠壁、膀胱壁进入膀胱内,手在直肠内固定针头,以防针头随肠蠕动而脱出,连接针头的胶管在肛门外,即可见到尿液排出,穿刺完毕拔下针头,消毒术部。第七节心包穿刺术心包穿刺术用于诊

28、断创伤性心包炎,放出心包内渗出液和向心包内注入药物以控制心包内感染。图f3-7-01一、保定 大家畜六柱栏内站立保定,左前肢向前方牵引伸展,充分暴露肘头内侧心区。小动物侧卧保定,左前肢向前方伸展。二、术部 穿刺部位在左侧第四肋间隙,胸外静脉上方,或肘头水平线与第四肋间隙交点处,局部剪毛、消毒(图f3-7-01)。三、穿刺针及药品准备 大家畜用采血针,小动物用腰椎穿刺针,直径1.01.5mm聚乙烯塑料管,0.1%新洁尔灭、生理盐水、青霉素等。四、穿刺方法 大家畜在穿刺术部用手术刀切一个0.5cm的皮肤小切口,小动物可直接用穿刺针穿刺。穿刺针经皮肤小切口垂直刺入,经肋间肌、胸膜、心包壁而刺入心包腔

29、内,针头一旦进入心包腔内,即可经针头向外排出心包液,采集心包液进行检验。若牛患创伤性心包炎,可在心包腔内留置引流管,其操作方法如下:针头进入心包腔内,固定针头,用聚乙烯塑料管经针头向心包腔内插入1520cm,此时腐败性心包液可经塑料管端流出,术者用左手固定塑料管,右手拔出穿刺针头,塑料管即留置在心包腔内。心包腔长期引流和向心包腔内注入药物都可经塑料管完成,这样减少了反复对心包穿刺的操作。第八节导尿法与子宫冲洗法一、导尿法导尿法用于排空膀胱内积尿和采集尿样进行尿液检验。1.母畜导尿法导尿前清洗母畜外阴部,并用70%酒精棉球消毒阴门。导尿管有金属导尿管和医用乳胶导尿管,导尿管用75%酒精或0.1%

30、新洁尔灭消毒后,外表涂灭菌石蜡油。导尿时右手持导尿管送入母畜阴道内,导尿管前端与右手食指并齐,拇指和食指捏住导管,中指探查尿道外口。尿道外口位于阴道前庭的腹面,一个粘膜皱褶的稍前方凹陷处,其底部有一个稍隆起的尿道外口。中指探查到尿道外口后,拇指和食指将导管插入到尿道外口内,并缓慢向里推送。遇有阻力,不可硬插,应将导尿管向后倒退一下或改变一下导尿管的插入方向再试图插入,一旦导尿管经尿道外口进入尿道后,都会容易地插入膀胱内,尿液也就随之流出来了。2.公畜导尿法根据公畜的种类和体型大小选择粗细合适的导尿管进行导尿。公牛可用直径22.5mm的绢丝导尿管或聚乙烯导管进行导尿;马属动物可用铅笔粗的橡胶导尿

31、管或塑料导尿管进行导尿。导尿前应对导尿管进行消毒,将公畜的阴茎从包皮口牵引出来,用0.1%新洁尔灭清洗,用75%酒精消毒尿道外口,然后导尿管端涂灭菌石蜡油或抗菌素软膏后,经尿道外口插入尿道内。公牛阴茎有乙状弯曲部,故应将阴茎向外牵引使乙状弯曲部拉直,导尿管才能通过乙状弯曲部。待导尿管插入到尿道骨盆部时,助手用手在坐骨弓处隔皮肤向里按压导尿管端,术者顺势将导尿管向里推送入膀胱内,此时尿液从导尿管内流出。二、子宫冲洗子宫冲洗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牛胎衣不下、胎衣腐败等疾病。1.器械与药品冲洗子宫的器械有子宫冲洗器或普通橡皮管、塑料管;药品有0.050.1%的雷夫奴尔溶液、0.1%碘溶液、0

32、.050.1%高锰酸钾溶液、生理盐水、青霉素、链霉素等。2.冲洗方法先清洗和消毒母畜的外阴部,术者持导管插入母畜阴道内,触摸到子宫颈后,将导管经子宫颈口插入子宫内,导管另一端连接漏斗或注射器向子宫内灌注消毒药液。然后放低导管,用虹吸法导引出灌入的药液,如此反复几次的灌入和吸出,可使子宫内的积脓、胎衣碎片等物质清洗干净。最后用青霉素160320万单位、生理盐水溶液150200ml灌入子宫内,不再放出,以控制和消除子宫的炎症。第四章畜禽寄生虫疾病病料检查第一节粪便内虫卵检查法粪便内虫卵检查法分直接涂片检查法和集卵法。图f4-1-01图f4-1-02图f4-1-03图f4-1-04图f4-1-05图

33、f4-1-06图f4-1-07图f4-1-08一、直接涂片检查法是最简便和常用的方法,但是,当畜禽体内寄生虫数量不多而粪便中虫卵少时,有时不能查出虫卵。本法是在载玻片上滴一些甘油和水的等量混合液,再用牙签挑取少量粪便加入其中,混匀,夹去较大的或过多的粪渣,最后使玻片上留有一层均匀的粪液,其浓度的要求是将此玻片放于报纸上,能通过粪便液膜模糊地辨认其下的字迹为合适。在粪膜上覆以盖玻片,置低倍显微镜下检查。检查时,应顺序地查遍盖玻片下的所有部分。二、集卵法1.沉淀法取粪便5g,加清水100ml以上,搅匀成粪汁,通过260250m(4060目)铜筛过滤,滤液收集于三角烧瓶或烧杯中,静置沉淀2040mi

34、n,倾去上层液,保留沉渣。再加水混匀,再沉淀,如此反复操作直到上层液体透明后,吸取沉渣检查。此法适用于检查吸虫卵。2.漂浮法取粪便10g,加饱和食盐水100ml,混合,通过250m(60目)铜筛,滤入烧杯中,静置半小时,则虫卵上浮;用一直径510mm的铁圈,与液面平行接触以沾取表面液膜,抖落于载玻片上检查。此法适用于线虫卵的检查。也可取粪便1g,加饱和食盐水10ml,混匀,筛滤,滤液注入试管中,补加饱和盐水溶液使试管充满,管口覆以盖玻片,并使液体和盖玻片接触,其间不留气泡,直立半小时后,取下盖玻片镜检有无虫卵。以上漂浮法和沉淀法,均使液体静置待其自然下沉或上浮。也可将以上粪液置于离心管中,在离

35、心机内离心,借助离心力以加快其沉淀或上浮过程。常用的漂浮液饱和食盐水:在1000ml水中加食盐380g,比重约1.18。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在1000ml水中,加硫代硫酸钠1750g,比重在1.4左右。此外还有饱和硫酸镁溶液,硫酸锌溶液等。3.锦纶筛兜集卵法取粪便510g,加水搅匀,先通过260m(40目)的铜丝筛过滤;滤下液再通过58m(260目)锦纶筛兜过滤,并在锦纶筛兜中继续加水冲洗,直到洗出液体清澈为止;取兜内粪渣涂片检查。此法适用于宽度大于60m的虫卵。在进行粪便检查时,对寄生于羊体内的寄生虫卵形态可参考图f4-1-01图f4-1-08。第二节血液内原虫检查法一般用消毒过的针头自耳静

36、脉或颈静脉采取血液。此法适用于检查血液中的梨形虫、住白细胞虫等。涂片染色标本检查:采血,滴于载玻片之一端,按常规法推制成血片,晾干,甲醇固定,而后用姬氏液或瑞氏液染色。染后用油浸镜头检查。本法适用于各种血液原虫。图f4-2-01图f4-2-02图f4-2-03一、姬氏染色法取姬氏染色粉0.5g,中性纯甘油25ml,无水中性甲醇25ml。先将姬氏染色粉置研钵中,加少量甘油充分研磨,再加再磨,直到甘油全部加完为止。将其倒入60100ml容量的棕色小口瓶中;在研钵中加少量的甲醇以冲洗甘油染液,冲洗液仍倒入上述瓶中,再加再洗再倾入,直至25ml甲醇全部用完为止。塞紧瓶塞,充分摇匀,而后将瓶置65温箱中

37、24小时或室温内35天,并不断摇动,此为原液。染色时,将原液2ml加到中性蒸馏水100ml中,即为染液。染液加于血膜上染色30min,后用流水冲洗25min,晾干,镜检。染液应现用现配,染色效果最好(图f4-2-01、图f4-2-02、图f4-2-03)。二、瑞氏染色法取瑞氏染色粉0.2g,置棕色小口瓶中,加入无水中性甲醇100ml,加塞,置室温内,每日摇45min,一周后可用。如需急用,可将染色粉0.2g,置研钵中,加中性甘油3ml,充分摇匀,然后以100ml甲醇,分次冲洗研钵,冲洗液均倒入瓶内,摇匀即成。本法染色时,血片不必预先固定,可将染液58滴直接加到未固定的血膜上,静置2min,其后

38、加等量蒸馏水于染液上,摇匀,过35min后,流水冲洗,晾干,镜检。第三节组织内原虫检查法图f4-3-01图f4-3-02有些原虫可以在动物身体不同组织中寄生。一般在死后剖检时,取一小块组织,以其切面在载玻片上做成触片或抹片,染色后检查。抹片或触片可用姬氏染色法或瑞氏染色法。泰勒虫病的病畜,常呈现局部的体表淋巴结肿大,采用淋巴结穿刺,抽取内容物,染色后,镜检。家畜患弓形虫病时,生前诊断可取腹水,染色后,查找滋养体(图f4-3-01、图f4-3-02)。第四节螨病检查法图f4-4-01图f4-4-02图f4-4-03一、病料的采取疥螨、痒螨等大多数寄生于动物的体表或皮内,因此应刮取皮屑,置显微镜下

39、寻找虫体或虫卵(图f4-4-01)。刮取皮屑的方法很重要,应选择患病皮肤与健康皮肤交界处,这里的螨较多。刮取时先剪毛,取凸刃小刀,在酒精灯上消毒,用手握刀,使刀刃与皮肤表面垂直。刮取皮屑时,应刮到皮肤轻微出血。此点对检查皮内寄生的疥螨尤为重要。蠕形螨病,可用力挤压病变部,挤出脓液,将脓液涂于载玻片上供检查。(图f4-4-02、图f4-4-03)。二、检查方法1.直接检查法在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可将刮下的干燥皮屑,放于培养皿内或黑纸上,在日光下曝晒,或用热水或炉火等对皿底或黑纸底面给以4050的加温,经2040min后,移去皮屑,用肉眼观察(如在培养中,在观察时则应在皿下衬以黑色背景),可见白色

40、虫体在黑色背景上移动。此法仅适用于体形较大的螨,如痒螨。2.显微镜直接检查法将刮下的皮屑,放于载玻片上,滴加1滴煤油,覆以另一张载玻片,两片搓压使病料散开,分开载玻片,覆以盖玻片,置显微镜下检查。煤油有透明皮屑的作用,使其中的虫体易被发现,但虫体在煤油中容易死亡。如欲观察活螨,可用10%氢氧化钠溶液,液体石蜡油或50%甘油水溶液滴于病料上,在这些溶液中,虫体在短期内不会死亡。第五章包扎法第一节包扎法概念包扎法(bandaging)是利用敷料,卷轴绷带、复绷带、夹板绷带、支架绷带及石膏绷带等材料包扎止血,保护创面,防止自我损伤,吸收创液,限制活动,使创伤保持安静,促进受伤组织的愈合。一、包扎法类

41、型根据敷料、绷带性质及其不同用法,包扎法有以下几类:(一)干绷带法又称干敷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包扎法。凡敷料不与其下层组织粘连的均可用此法包扎。本法有利于减轻局部肿胀,吸收创液,保持创缘对合,提供干净的环境,促进愈合。(二)湿敷法对于严重感染、脓汁多和组织水肿的创伤,可用湿敷法。此法有助于除去创内湿性组织坏死,降低分泌物粘性,促进引流等。根据局部炎症的性质,可采用冷、热敷包扎。(三)生物学敷法指皮肤移植。将健康的动物皮肤移植到缺损处,消除创面,加速愈合,减少瘢痕的形成。(四)硬绷带法指夹板和石膏绷带等。这类绷带可限制动物活动,减轻疼痛,降低创伤应激,缓解缝线张力,防止创口裂开和术后肿胀等。根据

42、绷带使用的目的,通常有各种命名。例如局部加压借以阻断或减轻出血及制止淋巴液渗出,预防水肿和创面肉芽过剩为目的而使用的绷带,称为压迫绷带,为防止微生物侵入伤口和避免外界刺激而使用的绷带,称为创伤绷带;当骨折或脱臼时,为固定肢体或体躯某部,以减少或制止肌肉和关节不必要的活动而使用的绷带,称为制动绷带等。二、包扎材料及其应用(一)敷料常用敷料有纱布、海绵纱布及棉花等。 1.纱布纱布要求质软、吸水性强。多选用医用的脱脂纱布。根据需要剪叠成不同大小的纱布块。其纱布块四边要光滑、没有脱落棉纱,并用双层纱布包好,高压蒸气灭菌后备用。用以覆盖创口、止血、填充创腔和吸液等。2.海绵纱布是一种多孔皱褶的纺织品(一

43、般是棉制的)。质柔软,吸水性比纱布好,其用法同纱布。3.棉花选用脱脂棉花。棉花不能直接与创面接触,应先放纱布块,棉花则放在纱布上。为此,常可预制棉垫,即在两层纱布间铺一层脱脂棉,再将纱布四周毛边向棉花折转,使其成方形或长方形棉垫。其大小按需要制作。棉花也是四肢骨折外固定的重要敷料。使用前应高压灭菌。(二)绷带多由纱布、棉布等制作成圆筒状,故称卷轴绷带,用途最广。另根据绷带的临床用途及其制作材料的不同,还有其他绷带命名,如复绷带、夹板绷带、支架绷带、石膏绷带等。现将绷带及其临床应用分述于后。第二节卷轴绷带卷轴绷带通常称为绷带或卷轴带,是将布剪成狭长的带条,用卷绷带机或手卷成。一、卷轴带种类按其制

44、作材料可分纱布绷带、棉布绷带、弹力绷带和胶带四种。(一)纱布绷带是临床上常用的绷带,有多种规格。长度一般6m,宽度有3、5、7、10和15cm不等。根据临床需要选用不同规格。纱布绷带质柔软,压力均匀,价格便宜,但在使用时易起皱、滑脱。(二)棉布绷带用本色棉布按上述规格制作。因其原料厚,坚固耐洗,施加压力不变形或断裂,常用以固定夹板、肢体等。(三)弹力绷带是一种弹性网状织品,质地柔软,包扎后有伸缩力,故常用于烧伤、关节损伤等。此绷带不与皮肤、被毛粘连,故拆除时动物无不适感。(四)胶带目前多数胶带是多孔的,能让空气进入其下层纱布、创面,免除创口因潮湿不透气而影响蒸发。我国目前多用布制胶带,也称胶布

45、或橡皮膏。胶带使用时难撕开,需用剪刀剪断。胶带是包扎不可缺少的材料。通常局部剪剃被毛,盖上敷料后,多用胶布条粘贴在敷料及皮肤上将其固定。也可在使用纱布或棉布绷带后,再用胶带缠绕固定。二、基本包扎法卷轴带多用于家畜四肢游离部、尾部、角头部、胸部和腹部等。包扎时,一般以左手持绷带的开端,右手持绷带卷,以绷带的背面紧贴肢体表面,由左向右缠绕。当第一圈缠好之后,将绷带的游离端反转盖在第一圈绷带上,再缠第二圈压住第一圈绷带。然后根据需要进行不同形式的包扎法缠绕。无论用何种包扎法,均应以环形开始并以环形终止。包扎结束后将绷带末端剪成两条打个半结,以防撕裂。最后打结于肢体外侧,或以胶布将末端加以固定。卷轴绷

46、带的基本包扎法有如下方法。 图f5-2-01(一)环形包扎法用于其他形式包扎的起始和结尾,以及用于系部、掌部、跖部等较小创口的包扎。方法是在患部把卷轴带呈环形缠数周,每周盖住前一周,最后将绷带末端剪开打结或以胶布加以固定(图f5-2-01-1)。(二)螺旋形包扎法以螺旋形由下向上缠绕,每后一圈遮盖前一圈的1/31/2。用于掌部、跖部及尾部等的包扎(图f5-2-01-2)。(三)折转包扎法又称螺旋回反包扎。用于上粗下细径圈不一致的部位,如前臂和小腿部。方法是由下向上作螺旋形包扎,每一圈均应向下回折;逐圈遮盖上圈的1/31/2(图f5-2-01-3)。(四)蛇形包扎或称蔓延包扎。斜行向上延伸,各圈

47、互不遮盖。用于固定夹板绷带的衬垫材料(图f5-2-01-4)。(五)交叉包扎法又称“8”字形包扎。用于腕、跗、球关节等部位,方便关节屈曲。包扎方法是在关节下方作一环形带,然后在关节前面斜向关节上方,作一周环形带后再斜行经过关节前面至关节之下方。如上操作至患部完全被包扎住,最后以环形带结束(图f5-2-02)。图f5-2-02图f5-2-03图f5-2-04三、各部位包扎法(一)蹄包扎法方法是将绷带的起始部留出约20cm作为缠绕的支点,在系部作环形包扎数圈后,绷带由一侧斜经蹄前壁向下,折过蹄尖经过蹄底至踵壁时与游离部分扭缠,以反方向由另一侧斜经蹄前壁作经过蹄底的缠绕。同样操作至整个蹄底被包扎,最

48、后与游离部打结,固定于系部(图f5-2-03)。为防止绷带被沾污,可在外部加上帆布套。(二)蹄冠包扎法包扎蹄冠时,将绷带两个游离端分别卷起,并以两头之间背部覆盖于患部,包扎蹄冠,使两头在患部对侧相遇,彼此扭缠,以反方向继续包扎。每次相遇均行相互扭缠,直至蹄冠完全被包扎为止。最后打结于蹄冠创伤的对侧(图f5-2-04)。(三)角包扎法用于角壳脱落和角折。包扎时先用一块纱布盖在断角上,用环形包扎固定纱布,再用另一角作支点,以“8”字形缠绕,最后在健康角根处环形包扎打结(图f5-2-05)。图f5-2-05图f5-2-06图f5-2-07(四)尾包扎法用于尾部创伤或用于后躯,肛门、会阴部施术前、后固

49、定尾部。先在尾根作环形包扎,然后将部分尾毛折转向上作尾的环形包扎后,将折转的尾毛放下,作环形包扎,目的是防止包扎滑脱,如此反复多次,用绷带作螺旋形缠绕至尾尖时,将尾毛全部折转作数周环形包扎后,绷带末端通过尾毛折转所形成的圈内(图f5-2-06)。(五)耳包扎法用于耳外伤。1.垂耳包扎法先在患耳背侧安置棉垫,将患耳及棉垫反折使其贴在头顶部,并在患耳耳廓内侧填塞纱布。然后绷带从耳内侧基部向上延伸到健耳后方,并向下绕过颈上方到患耳,再绕到健耳前方。如此缠绕34圈将耳包扎(图f5-2-07-1、2)。2.竖耳包扎法多用于耳成形术。先用纱布或材料做成圆柱形支撑物填塞于两耳廓内,再分别用短胶布条从耳根背侧

50、向内缠绕,每条胶布断端相交于耳内侧支撑上,依次向上贴紧。最后用胶带“8”字形包扎将两耳拉紧竖直(图f5-2-07-3)。四、包扎注意事项1.按包扎部位的大小、形状选择宽度适宜的绷带。过宽使用不便,包扎不平;过窄难以固定,包扎不牢固。2.包扎要求迅速确实,用力均匀,松紧适宜,避免一圈松一圈紧。压力不可过大,以免发生循环障碍,但也不宜过松,以防脱落或固定不牢。在操作时绷带不得脱落污。3.在临床治疗中不宜使用湿绷带进行包扎,因为湿布不仅会刺激皮肤,而且容易造成感染。4.对四肢部的包扎须按静脉血流方向,从四肢的下部开始向上包扎,以免静脉瘀血。5.包扎至最后末端应妥善固定以免松脱,一般用胶布贴住比打结更

51、为光滑、平整、舒适。如果采用末端撕开系结,则结扣不可置于隆突处或创面上。结的位置也应避免啃咬而松结。6.包扎应美观,绷带应平整无折皱,以免发生不均匀的压迫。交叉或折转应成一线,每圈遮盖多少要一致,并除去绷带边上活动的线头。7.解除绷带时,先将末端的固定结松开,再朝缠绕反方向以双手相互传递松解。解下的部分应握在手中,不要拉得很长或拖在地上。紧急时可以用剪刀剪开。8.对破伤风等厌气菌感染的创口,尽管作过一定的外科处理,也不宜用绷带包扎。第三节复绷带和结系绷带图f5-3-01图f5-3-02图f5-3-03一、复绷带复绷带(many-tailed bandage)是按畜体一定部位的形状而缝制,具有一

52、定结构、大小的双层盖布,在盖布上缝合若干布条以便打结固定。复绷带虽然形式多样,但都要求装置简便、固定确实。常用的复绷带以图说明于后(图f5-3-01、图f5-3-02)。装置复绷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盖布的大小、形状应适合患部解剖形状和大小的需要,否则外物易进入患部。2.包扎固定须牢靠,以免家畜运动时松动。3.绷带的材料与质地应优良,以便经过处理后反复使用。二、结系绷带结系绷带(1igature bandage)或称缝合包扎,是用缝线代替绷带固定敷料的一种保护手术创口或减轻伤口张力的绷带。结系绷带可装在畜体的任何部位,其方法是在圆枕缝合的基础上,利用游离的线尾,将若干层灭菌纱布固定在圆枕之

53、间和创口之上(图f5-3-03)。第四节夹板绷带和支架绷带一、夹板绷带夹板绷带(splint bandage)是借助于夹板保持患部安静,避免加重损伤、移位和使伤部进一步复杂化的制动作用的绷带,可分为临时夹板绷带和预制夹板绷带两种。前者通常用于骨折、关节脱位时的紧急救治,后者可作为较长时期的制动。临时夹板绷带可用胶合板、普通薄木板、竹板、树枝等作为夹板材料。小动物亦选用压舌板、硬纸壳、竹筷子作为夹板材料。预制夹板绷带常用金属丝、薄铁板、木料、塑料板等制成适合四肢解剖形状的各种夹板。另外,在小动物,厚层棉花和绷带的包扎也起到夹板作用。无论临时夹板绷带或预制夹板绷带,皆由衬垫的内层、夹板和各种固定材

54、料构成。夹板绷带的包扎方法是,先将患部皮肤刷净,包上较厚的棉花、纱布棉花垫或毡片等衬垫,并用蛇形或螺旋形包扎法加以固定,尔后再装置夹板。夹板的宽度视需要币定,长度既应包括骨折部上下两个关节,使上下两个关节同时得到固定,又要短于衬垫材料,避免夹板两端损伤皮肤。最后用绷带螺旋包扎或结实的细绳加以捆绑固定。铁制夹板可加皮带固定(图f5-4-01、图f5-4-02)。图f5-4-01图f5-4-02图f5-4-03二、支架绷带支架绷带是在绷带内作为固定敷料的支持装置。这种绷带应用于家畜的四肢时,用套有橡皮管的软金属或细绳构成的支架,借以牢靠地固定敷料,而不因动物走动失去它的作用。在小动物四肢常用改良托

55、马斯(Thomas)氏支架绷带。其支架多用铝棒根据动物肢体长短和肢上部粗细自制(图f5-4-03)。应用在鬐甲、腰背部的支架绷带为被纱布包住的弓状金属支架,使用时可用布条或细软绳将金属架固定于患部。支架绷带具有防止摩擦、保护创伤、保持创伤安静和通气作用,因此为创伤的愈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第五节硬化绷带一、石膏绷带石膏绷带(plastor bandage)是在淀粉液浆制过的大网眼纱布上加上煅制石膏粉制成的。这种绷带用水浸后质地柔软,可塑制成任何形状敷于伤肢,一般十几分钟后开始硬化,干燥后成为坚固的石膏夹。根据这一特性,石膏绷带应用于整复后的骨折、脱位的外固定或矫形都可收到满意的效果。(一)石膏绷

56、带的制备医用石膏是将自然界中的生石膏,即含水硫酸钙(CaSO42H2O),加热烘焙,使失去一半水分而制成的煅石膏(CaSO4H2O),煅石膏及石膏绷带市场上均有出售。自制煅石膏和石膏绷带,是将生石膏研碎、加热(100120),煅成洁白细腻的石膏粉,手拭粉时略带粘性发涩,或手握粉能从指缝漏出,为煅制成功的标志。将干燥的上过浆的纱布卷轴带,放在堆有石膏粉的搪瓷盘中,打开卷轴带的一端,从石膏堆上轻拉过,再用木板刮匀,使石膏粉进入纱布网孔,然后轻轻卷起。根据动物大小,制成长24m,宽510cm(四肢用)或15cm(躯干用)的石膏绷带卷,置密封箱内贮存备用。(二)石膏绷带的装置方法应用石膏绷带治疗骨折时

57、,可分为无衬垫和有衬垫两种,一般认为无衬垫石膏绷带疗效较好。骨折整复后,消除皮肤上泥灰等污物,涂布滑石粉,尔后于肢体上、下端各绕一圈薄纱布棉垫,其范围应超出装置石膏绷带卷的预定范围。根据操作时的速度逐个地将石膏绷带卷轻轻地横放到盛有3035的温水桶中,使整个绷带卷被淹没。待气泡出完后,两手握住石膏绷带圈的两端取出,用两手掌轻轻对挤,除去多余水分。从病肢的下端先作环形包扎,后作螺旋包扎向上缠绕,直至预定的部位。每缠一圈绷带,都必须均匀地涂抹石膏泥,使绷带紧密结合。骨的突起部,应放置棉花垫加以保护。石膏绷带上下端不能超过衬垫物,并且松紧要适宜。根据伤肢重力和肌肉牵引力的不同,可缠绕68层(大动物)

58、或24层(小动物)。在包扎最后一层时,必须将上下衬垫向外翻转,包住石膏绷带的边缘,最后表面涂石膏泥,待数分钟后即可成型。但为了加速绷带的硬化,可用电吹风机吹干。马、骡四肢装置石膏绷带应从蹄匣部开始,否则易造成蹄冠褥创。犬猫石膏绷带应从第二、四指(趾)近端开始。 f5-5-01当开放性骨折或有伴发创伤的其他四肢疾病时,为了观察和处理创伤,常应用有窗石膏绷带。“开窗”的方法,是在创口上覆盖灭菌的创伤压布,将大于创口的杯子或其他器皿放于布巾上,杯子固定后,绕过杯子按前法缠绕石膏绷带,在石膏未硬固之前用刀作窗,取下杯子即成窗口,窗口边缘用石膏泥涂抹平。有窗石膏绷带虽然有便于观察和处理创伤之优点,但其缺

59、点是可引起静脉瘀血和创伤肿胀。若窗孔过大,往往影响绷带的坚固性。为了满足治疗上的需要和不影响绷带的坚固性,可采用桥形石膏绷带。其制作方法是用56层卷轴石膏绷带缠绕于创伤的上、下部,作为窗孔的基础,待石膏硬化后于无石膏绷带部分的前后左右各放置一条弓形金属板即“桥”,代替一段石膏绷带的支持作用,金屑板的两端放置在患部上下方绷带上,然后再缠绕34层卷轴石膏绷带加以固定(图f5-5-01)。为了便于固定和拆除,外科临床上也有使用长压布石膏绷带。其制作和使用方法是:取纱布宽度为要固定部位圆周的一半,长度视需要而定。将纱布均匀地布满煅石膏粉后,逐层重叠,再浸以温水,挤去多余水分后放在患肢前面。同法做成另一

60、半长压布,放在患肢后面。待干燥之后再用卷轴绷带将两页固定于患部。在兽医临床上有时为了加强石膏绷带的硬度和固定作用,可在卷轴石膏绷带缠绕后的第三、四层(大动物)或第一、二层(小动物)暂停缠绕,修整平滑并置入夹板材料,使之成为石膏夹板绷带。(三)包扎石膏绷带时应注意的事项1.将一切物品备齐,然后开始操作,以免临时出现问题延误时间。由于水的温度直接影响着石膏硬化时间(水温降低会延缓硬化过程),应予注意。2.病畜必须保定确实,必要时可作全身或局部麻醉。3.装置前必须整复到解剖位置,使病肢的主要力线和肢轴尽量一致,为此,在装置前最好应用X射线摄片检查。 4.长骨骨折时,为了达到制动目的,一般应固定上下二

61、个关节,才能达到制动的作用。5.骨折发生后,使用石膏绷带作外固定时,必须尽早进行。若在局部出现肿胀后包扎,则在肿胀消退后,皮肤与绷带间出现空隙,达不到固定作用。此时,可施以临时石膏绷带,待炎性肿胀消退后将其拆除,重新包扎石膏绷带。6.缠绕时要松紧适宜,过紧会影响血流循环,过松会失去固定作用。一般在石膏绷带两端以插入一手指为宜。缠绕的基本方法是把石膏绷带“贴上去”,而不是拉紧了“缠上去”,每层力求平整,为此,应一边缠绕一边用手将石膏泥抹平,使其厚薄均匀一致。7.未硬化的石膏绷带不要指压,以免向下凹陷压迫组织,影响血液循环或发生溃疡、坏死。8.石膏绷带敷缠完毕后,为了使石膏绷带表面光滑美观,有时用

62、干石膏粉少许加水调成糊,涂在表面,使之光滑整齐。石膏夹两端的边缘,应修理光滑并将石膏绷带两端的衬垫翻到外面,以免摩擦皮肤。9.最后用变紫铅笔或毛笔在石膏夹表面写明装置和拆除石膏绷带的日期,并尽可能标记出骨折线或其他。(四)石膏绷带的拆除石膏绷带拆除的时间,应根据不同的病畜和病理过程而定。一般大家畜为68周,小家畜34周,但遇下列情况,应提前拆除或拆开另行处理。1.石膏夹内有大出血或严重感染。2.病畜出现原因不明的高热。3.包扎过紧,肢体受压,影响血流循环。表现为病畜不安,食欲减少,末梢部肿胀,蹄(指)温变冷。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拆除重行包扎。4.肢体萎缩,石膏夹过大或严重损坏失去作用。 图f5-5-02图f5-5-03由于石膏绷带干燥后十分坚硬,拆除时多用专门工具,包括锯、刀、剪、石膏分开器等(图f5-5-02)。拆除的方法是:先用热醋、双氧水或饱和食盐水在石膏夹表面划好拆除线,使之软化,然后沿拆除线用石膏刀切开、石膏锯锯开,或石膏剪逐层剪开。为了减少拆除时可能发生的组织损伤,拆除线应选择在较平整和软组织较多处。外科临床上也常直接用长柄石膏剪沿石膏绷带近端外侧缘纵行剪开,尔后用石膏分开器将其分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