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工作总结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223456453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养猪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养猪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养猪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养猪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猪工作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篇一:养猪工作总结工作总结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工作的时候过的总是很快,还来不及仔细消化所看所学,又将投入到 新的工作中去.现在将我的工作结果汇报如下:i .工作背景:1 区后备母猪不足,需要从 5 区后备母猪驯化单元补充后备母猪,但是由于其蓝耳病疫苗批号 有问题,导致其蓝耳病抗体低下,低于1 区平均水平,不能转猪。为了完成生产计划,现派5 个饲养员去5 区后备母猪单元进行配种。ii .工作重点:1. 发情鉴定要点:公猪要保证性欲。方法:远离母猪;公猪料喂饱;每周两次采精.进圈3-5min,防止公猪爬跨(以防后备母猪形成依赖)。红肿有消退迹象, 流粘液, 稳就做记号, 输精.后备母猪不确定可输

2、早点, 防止其发情期过去。 在公猪在场的情况下, 母猪对骑背试验表现静立之前, 其阴门变红, 可能肿胀两天。2. 输精要点:母猪受精曲线输精的有效时间是在静立发情开始后大约24 小时, 在1236小时之间。 第一次输精应当在 开始静立发情被检出之后1216小时完成,第二次输精过1214小时进行.注:如果在公猪不在场的情况下检查出静立发情, 则母猪已经超过了输精的最适阶段, 应当尽 快实施第一次输精。iii .工作结果:1.从10月24日截至11月13日配种约260头.3. 平均输精次数2 到 3 次iv.工作计划:17到21天检查反情;(大圈查返情条件所限,不具操作性)26到28天b 超检查空

3、怀;预计配的妊娠猪在12 月中旬才能转入 1 区妊娠单元。 后备母猪蓝耳抗体检测结果预计15 日拿到, 抗体水平提高以后转猪进入1区。V。工作所遇问题1. 大圈输精, 公猪栏有限, 公猪进入圈内爬跨, 导致无法输精,若进入隔壁 圈导致与母猪交流不够, 母猪不稳, 满圈跑.解决方案 : 公猪在圈门外前后固定(省下公猪栏),效果据说不好放弃. 解决方案: 增加 公猪栏(不现实),或移动仅有的两个公猪栏。解决方案 : 找一比较健壮的公猪,性欲好, 脾气好, 但是由于体积较大, 自身较难爬跨其他 母猪,可以在圈内刺激母猪足够,又不妨碍输精.启用方案+,效果较好。2. 10。 24-11.3发情较多,

4、之后每天3-5 头, 说明情期已过,如何减少非生产时间,降低成本?解决方案:在确定发情时间的情况下,做三个时间节点,例如:I 10: 情期, 每天优饲, 促进更多的母猪发情;II- 17: 发情间期,可以做合圈, 运动等常规处理;另外可以到 17 前后两天,做饥饿处理。18-21:发情间期, 即将发情, 优饲, 可以每天补料, 保证母猪有足 够的饲料,促进母猪发情。注: 一般情况下发情时间难以确定导致方案难以进行, 故需要诱情人员做好诱情的详细日志, 以便于查询, 做到有目的的进行配种计划。 可以收集公猪的尿液精液等喷洒于母猪的鼻嘴等处, 促进母猪发情。3. 光照对母猪发情的影响 增加一定时间

5、的光照有助于母猪发情,但是如果灯光全天照亮不利于母猪发情, 所以晚上输精 完毕后关灯。4. 秋冬等寒冷季节, 保证单元内温度的同时, 防止氨气味过重, 以人进入舍 内没有刺鼻呛眼为适。关键点: 如何以最低成本保证单元通风保暖。VI。结语:1. 生产上的小细节也许就可以为公司节约成本, 创造巨大的利益, 关注细节, 忌得过且过。2. 时刻保持积极心态, 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3. 及时充电,记录新知识, 更新自己的知识库, 便于更好的生产实践。4. 每日生产问题写出来, 找答案。篇二: 猪场工作总结季度工作总结2013年第二季度已经过去,我担任XXX场保育舍组长已经半年。在此期间保育舍整体工作效

6、 率比之前有所提高, 保育猪只死亡率较上个季度下降了15, 猪群健康状况逐渐趋于稳定, 出售种猪数量开始增加, 销售利润比上季度提高了1 0 个百分点.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 在一些问题, 现对这一季度的工作作如下总结: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 猪舍脏。 现用地暖系统导致夏季猪只喜卧透风漏缝地板, 而在水泥地板上排粪尿, 致使 圈舍脏乱,生活环境差, 容易滋生细菌。2. 猪群健康状态不佳, 生长缓慢, 发病率高, 病死率高。3. 猪舍不通风, 空气质量不好 猪舍纱窗长时间不清洗,网眼被灰尘堵塞,导致不能换气通风。 饲养员不能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调整开窗换气次数, 致使舍内空气质量恶劣, 引发猪只

7、呼吸道疾病。4. 工作流程不清楚,饲养员工作效率低下 饲养员对各阶段饲料饲喂情况不清楚, 导致过料换料不及时, 饲料浪费大, 养殖成 本高。 饲养员对自己负责栋舍的病弱猪只护理不到位, 发现病弱猪不及时, 导致发病猪只 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病死率增加,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组长对各栋舍环境卫生监管不到位,饲养员对料槽下饲料不能每日打扫,从而引起 霉变生蛆,增加猪只患病风险。 对外出售小猪流程不清晰,各自分工不明确造成售猪现场混乱。 工作效率低下. 组长 对各栋舍安排的工作没有及时跟踪,造成安排的工作部分没有落实。5. 清洗圈舍时工作量较大,清洗时间长, 圈舍修建时的失误, 引起的排水不畅。 圈舍下

8、面排水渠太长, 高压水泵功率较小都导致冲洗圈舍效率不高。 人员工作安排不合理, 员工不能相互配合进行工作。6. 饮水投药费时费力,技术员工作量大,病猪弱猪护理不到位7. 病猪没有及时淘汰,成为整栋猪舍的病源体,致使发病压力增大.8. 漏肠猪,未阉公猪没有及时处理,压栏严重,增加养殖成本二、解决措施 针对保育舍存在的问题,结合公司“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方针,我从以下几个方面 进行了整改:1. 对保育舍全体员工进行集中培训 猪只各个阶段的饲喂, 用料细节, 让饲养员、技术员包括组长能够规范合理的进行 操作,节约饲料成本。 对保育舍、 育肥舍的各项工作流程进行梳理,使每位员工知道工作重点在

9、哪里, 详见XX猪场保育舍规范操作。 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培养员工合作意识, 使员工意识到协作的重要性, 工作不仅 仅是只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而是当其他组员需要帮助的时候积极的给予帮助与配合。 2. 保育 猪群发病率高除了与基础母猪群健康状况不佳,也与仔猪群转入保育舍时日龄偏 小,转入时应激大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的猪只断奶不足一周,甚至刚一断奶就被转入保 育舍.从母乳和湿拌料到颗粒料,从保温箱到大圈饲养,各种外部条件的剧烈变化,使小猪产 生较大的应激反应,抵抗力下降,患病居高不下成为必然。 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转入保育舍的猪群一定要保证平均日龄达到28 至30 日龄,猪群大小要均一

10、。 转入保育舍当天少喂饲料,且以湿拌料为主,并连续三天在饮用水中添加电解多维,转入当天还应适当添加维生素c以减小转群产生的应激反应. 同时升高圈舍温度,每个独立小圈悬挂两个保温灯春冬两季加至三个,确保小猪转 入保育舍后有适宜的温度,不会因此受凉。 疫苗接种产生的应激, 不仅仅表现在注射上,还表现在注射后, 仔猪采食量的明显 降低,影响免疫以及其他系统的生长发育,过多的疫苗注射甚至会造成免疫抑制.所以与场长与 驻场兽医商议减少不必要的免疫注射.3。 与场长商议,将场内圈舍地暖系统和排水渠道的改造报告提交公司基建科,建议采购大 功率的水泵,提高工作效率。4。 及时上报可销售和淘汰猪只,及时销售可卖

11、种猪、处理未阉和漏肠猪只,减少饲养成 本。目前,保育舍员工培训后工作效率已逐渐提高,养殖成本也有所减少.圈舍地暖系统和排水渠道 的改造也即将进行,猪场将日趋现代化的建设和管理,养殖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我们保育舍 争取在年末能取得更好的工作业绩。篇三:养猪工作总结依照浙发改农经【2008】38 号文件精神,我合作社于2008年3月上报了瑞安市红升生猪 养殖专业合作社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其可行性报告得到浙发改农经【2008】213 号文件批复,并于2008年8 月列入浙江省2008年中央预算内生猪项目建设投资计划(浙发 改投资【2008】558 号).近一年来,我们按照项目要求,重投入、保质

12、量、严管理、促进 度,至今已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现将项目建设的主要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1、项目建设任务与投资计划 按照浙发改投资【2008】558 号下达的项目计划,本项目主要建设任务是:新建园区道路 300 平方米、园区绿化440平方米;建堆放场110 平方米、粪便处理贮液池420 立方米、 管道400米等设施;购置仪器设备20 台(套/批),其中养殖设备5 批;目标新增母猪170 头,年出栏商品猪2900 头。项目建设年限20082009年。项目建设资金总投资241万元, 其中企业自筹191万元、中央投资50 万元。2、项目建设的建成情况 在市、县、镇三级业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当地政

13、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已投入项目总资金254万元,比投资计划增加了 5。4%已新建各种栏舍3068m2、附属用房436m2、干粪堆放 场110m2、化粪池贮液池400m3、排污管道1200m,配套建设了一批防疫围墙、水、电、路 灯附属工程, 已经购置仪器设备11 批计231 台(套张), 新引进良种公母猪175 头。目前 场内生猪存栏1 0 63 头(其中能繁母猪1 69头、 公猪6 头), 项目建设期间已出栏生猪2250 头. 从本项目的建设投入与建设内容、 存栏规模与能繁母猪、 出栏数量等情况分析,均已完成我 们上报的项目方案和上级下达的项目计划(具体见“红升合作社 08 年中央生猪项目建设

14、完成 情况统计表”)。二、 项目的实施与管理项目实施以来,我们按照标准化生猪项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建设原则,围绕“选址 适宜、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设备配套、防疫严格、管理规范和废污利用、达标排放”的建设 标准,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由于领导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确保了进度和质量。 1、严格按照项目要求组织施工.本项目选址在远离村居靠山面田的山脚园地上,牧场位置座北 朝南,场内按管理、生产、排污三大功能区划分;栏舍布局、附属用房、附属工程、仪器设 备、猪群结构设计等均按生猪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进行配套,并充分利用蔬菜基地种植面积大、 复种指数高的特点,实施了排泄物有机化综合利用,防疫基础

15、设施建设突出隔离、封闭、消 毒,使得整个项目达到标准化养殖、生态化生产的规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生产需要增加了猪舍建筑面积400多m2、防疫围墙35m、排污 管道800m、水池2 60m3等建设内容,因实际条件减少了通场道路建设、变压器等投资,将降 温吊扇改为水冷风机、 将保育床改为生物发酵零排放高位保育栏, 以满足生产的有效运作.2、 严格按照科学工艺组织生产。本项目完全采用三元杂交良种配套的自繁自养技术和全进全出的 养殖生产工艺, 选用全价饲料饲喂仔猪、 配合饲料喂养商品猪, 尽量使用青绿蔬菜以提高产品 品质;主要养殖设备选用定位、 产仔、 保育、 肥育栏规格配套配置, 以有效提高

16、了设备生产能 力;污物处理选择雨污分流、 固液分离、 干粪堆积发酵、 污水集污纳管处理、 菜地消纳的农牧 结合利用型工艺;同时建设防疫消毒设施, 落实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和普通疫病的常规预 防制度, 自觉接受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的免疫、 检疫、 监测和投入品使用监督;牧场采取农 村合作社管理机制,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企业的生产能力, 促进了整个项目建设档次的 提升.3、切实抓好制度建设。本项目建设过程中, 我场严格按照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建设规定, 建立 了生产管理制度、 财务制度、 防疫消毒制度、 档案管理灯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做到制度上墙, 落实了场长、 防疫负责人等责任制, 能按照县畜牧

17、兽医总站和县农业局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等有 关机构的要求, 及时派出负责人和兽医防疫、 饲料管理等人员参加了相关知识、 法规的培训, 以提高知识、 规范制度, 项目建设至今未发现违反规定的行为.4、按规定做好项目管理。作为农村合作社承担生猪项目建设任务, 我们至少在财务管理上比 个体牧场有一定的优势, 而作为农业生产企业, 我们对项目的规范化管理确实缺乏经验, 但我 们在上级的统一领导下, 依托县畜牧兽医总站的技术支持, 能按照项目的要求, 努力做到项目 管理措施到位:一是本项目有市发改、 农业局组织管理和县畜牧兽医总站具体指导, 二是本项 目及时接受了市财政、 环保及当地政府监督指导, 三是合作

18、社有比较规范的财务制度和合格的 财务人员,四是泗州头镇正政府领导经常性下乡到现场进行指导工作, 规范了项目管理、 推动 了项目的进度、 提升了工程质量。五、 确保了项目进度。本项目自2008 年3 月设计并申报立项, 2008 年8 月计划下达, 项目 建设期限至2009年末, 计划验收时间为2 0 09年10 月;按照项目进度安排,我们不等不 靠, 在项目计划未下达前, 我们就积极开展了建设用地平整、 材料准备等前期工作, 2008 年 9 月份基本完成栏舍等固定资产的建设, 今年年初基本完成仪器设备的添置, 5 月份财政第一 批资金到位后,我们积极开展了工程的扫尾工作,至今除 1 个肥育舍

19、、部分产仔床正在施工 外,各项任务基本完成,估计可以如期迎接项目的验收。三、项目主要成效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们在政府重视、领导关心、部门支持下基本完成项目的建设任务,虽然 去年以来猪价大幅度下跌直接影响了生猪生产的经济效益,但正因为有了此项目,才改善了生 产条件、改变了生产方式、减少了疫病发生机会,产生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1、经济效益良好。我们采取边建设、边生产的方式,及时引进种猪进行繁殖,至今已经出栏 生猪2250 头(含仔猪),销售收入已达250 多万元,场内尚存栏生猪1063 头(其中能繁母 猪 169 头、 公猪 6 头 、仔猪 803、 肉猪 85 头 ),估计年内还可上市

20、生猪 1000 头以上, 生 猪出栏超过项目预定的出栏指标,在猪价下跌的情况下,尚可取得近30 万元的生产利润,经 济效益显著.2、社会效益明显。项目区地处半山区的蔬菜基地内,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优越,项目的成功 实施对提升本市生猪自给率、解决畜牧业建设用地紧张、缓解发展生产与环境保护矛盾等问题 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特别是开展标准化生产和因地制宜的农牧结合资源循环利用型生态养殖模 式,对推动畜牧业适养区标准化、生态化生猪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猪肉供应有良好的示 范作用。3、生态效益显著。本项目围绕标准化养殖组织建设与生产,采取农牧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的 模式,在有效解决畜牧业生产排泄物污染问题的同

21、时,利用设施将排泄物进行收集、处理(或 加工)后直接用作瓜果蔬菜水稻等有机肥料,对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升土地肥力、提高农作 物有机化程度有着突显的生态效益,可助推本地蔬菜基地(白银豆)有机生产发展. 综上所述,从本项目的建成及已取得的效益可以证明:只有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发展生猪标准 化生产,从加强基础设施着手,实施了良种配套的标准化设施生态养殖可直接改善了养殖条 件、改变了养殖方式,增强了生产企业“硬功”,帮助养猪场克服市场与疫病风险,保证了价格 低迷状态下规模增大、出栏增加,才能保证生产总量的稳定、供应的充足。当然项目的成功还 离不开技术部门的认真指导和我们自己的舍得投入,同时做好项目的验收和加强后续管理,让 项目发挥更大的效益还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