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四渡赤水战役介绍[仅限参考]

上传人:8** 文档编号:223453653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3.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红军四渡赤水战役介绍[仅限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红军四渡赤水战役介绍[仅限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红军四渡赤水战役介绍[仅限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红军四渡赤水战役介绍[仅限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军四渡赤水战役介绍[仅限参考](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渡赤水战役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制酒十二车间 谢 珺尊敬的上海警备区 尊敬的赵书记、尊敬的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全体官兵们:大家早上好!根据军企共建领导小组的安排,由我向大家对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役”做简要介绍,请各位领导官兵批评指正。一、概况作战时间: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5月9日 作战地区:贵州省和四川省交界地区 参战部队:红一方面军;国民党军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个师,滇军3个旅,川军12个旅,桂军3个师,黔军3个师。 取得战绩:共歼敌1.8万余人,俘敌3600余人。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二、历史背景王明等人把毛泽东的兵权夺走,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1934年

2、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减少到只有三万多人。在这一情况下,他们又不顾敌人调集40多万的围堵,仍把希望寄托在与红2、6军团的会合上,坚持按原计划向湘西前进,使红军处于覆灭的险境。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主席力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这个正确主张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1935年1月7日,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随即,召开了具有转折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主席领导地位,打开了中国革

3、命的新局面。 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占遵义城,使蒋介石等人大为震惊,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滇四省的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约150余个团,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为摆脱这种险境,党中央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据地。四渡赤水战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和形成的。 三、战役经过一渡赤水1935年1月19日起,红1、3、5、9军团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前进。24日,先头部队红1军团击溃黔军的抵抗,攻占土城,并往赤水疾进。25日,红3军团抵达土城。26日,红1军团在黄陂洞、复兴场遭遇川军章安平旅、达凤岗旅阻击

4、,红九军团在箭滩遭遇川军特遣支队徐国瑄部阻击,红军占领赤水计划受挫。27日,中央军委纵队进驻土城。28日,红3、5军团、军委纵队、干部团、以及从丙安回援的红1军团2师在土城、青杠坡地区对尾追的川军郭勋祺旅、潘佐旅发起猛攻,予以重创,但川军后续部队4个旅迅速增援,双方形成对峙局面。28日晚,政治局和军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撤出青杠坡,改变北上行军路线,避开强敌。29日凌晨,红军大部队分左中右三路,从元厚、土城向西渡过赤水河,即四渡赤水第一渡。 1935年1月29日凌晨,红军大部队分左中右三路,从元厚、土城向西渡过赤水河,进军至扎西地区,即四渡赤水第一渡。二渡赤水我军进至扎西地区,敌仍判断我将北渡长

5、江,除向宜宾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调滇军和川军潘文华部向扎西地区逼近,企图对我分进合击。 鉴于敌军主力已大部被我吸引到川滇边境,黔北兵力空虚的情况,我军决定出敌不意的回师东进,折回贵州。我军先头1个团先敌抢渡二郎滩,成功地掩护部队于2月18日至20日,在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回师遵义,即四渡赤水第二渡,三渡赤水回师遵义,我军遵义大捷后,蒋介石于3月2日急忙飞往重庆,亲自指挥对红军的围攻,企图采取堡垒与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南守北攻,围歼我军于遵义、鸭溪这一狭窄地区。为粉碎敌人新的围攻,我军将计就计,伪装在遵义地区徘徊寻敌,以诱敌迫进,然后再转兵西北,寻求新的机动。同时,以红3军团向西

6、南方向的金沙佯动,调动敌周浑元部向南和吴奇伟部向西,尔后转用兵力攻击鲁班场守敌。3月11日,我军突然转兵向北,于15日进占仁怀,3月15月2时,红一、红三、红五军团和军委干部团各部由现驻地向鲁班场运动,对国民党军周浑元纵队3个师形成扇形包围,拉开决战态势。双方激战至下午5时,毛泽东、朱德接报:距鲁班场西北60里,川军8个团向鲁班场开来;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纵队两个师向鲁班场开进,前锋已到遵义县第十二下区枫香坝、花苗田。毛泽东、朱德命令中央红军主动撤出战斗,向仁怀县中枢镇(今仁怀市中心城区)、茅台镇转移。16日,朱德从坛厂经怀阳洞向中枢镇行进,前往茅台镇指挥中央红军三渡赤水河,3月16日17日,中

7、央红军从茅台镇第三次渡过赤水河,进入四川古蔺县。茅台渡口即四渡赤水第三渡,四渡赤水中央红军进入川南,再次摆出北渡长江的态势。蒋介石再次把主力和注意力集中到川南。敌误以为我军又要北渡长江,急忙调整部署,向川南压逼我军,企图再次对我形成合围,聚歼我军于长江南岸地区。 3月20日22日,毛泽东命令中央红军秘密、迅速地从太平渡、二郎滩、九溪口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即四渡赤水第四渡。 3月30日从后山的梯子岩、江口、大塘河3个渡口全部渡过乌江,进入息烽地域,跳出蒋介石精心设置的“绝境”,移师陕北。 四、四渡赤水战役的意义: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

8、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茅台渡口茅台渡口位于遵义西北130公里处的赤水河中上游,为红军三渡赤水的主要渡口。 当年毛泽东指挥红军三渡赤水的渡口。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位于仁怀市茅台镇,纪念园由浮雕、塔体、石碑等组成。精美的浮雕以红色色调为主,再现了鲁班场战役、青杠坡战役、三渡赤水战役等画面;耸立

9、在山巅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由4片巨浪形赭红色的石柱组成,象征着四渡赤水之意,柱高25米,意含红军长征2万5千里。它和肃穆的茅台渡口纪念碑一起,俯瞰着日夜向前奔流的赤水河。 1935年1月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正确指挥下四渡赤水,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胜利。其中,赤水河畔的茅台渡口是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战中三渡赤水河的地方。60多年过去了,赤水河畔已今非昔比,一座座大桥横跨两岸,一个个颇具规模的小城镇迅速崛起。 2009年9月,投资4000多万元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在原址上改建而成开放。鲁班场战役鲁班场距茅台渡口仅20公里,而且是红军三渡赤水的必经之地。周浑元部在此安营扎

10、寨加紧修筑工事,目的在于拖住红军,等待乌江以南的吴奇伟部前来,以便合围歼灭。3月14日,红军前敌司令部发出绝密电报,决定于次日发动向周浑元部的进攻。鲁班场之战开始了。战斗异常激烈,“敌我双方,往复进退,白刃格斗,血流漂杵,一些地方齐人深的荆棘茅草践踏为平地。由于敌兵力集中,工坚地利,并不时派预备队反击,红军虽多次突入敌方阵地终无大进展。”,激战至黄昏敌援逼近,红军决定撤退。在这场战斗中,红军毙伤俘敌1000余人,但也牺牲480人,伤1000余人。青杠坡战役这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打的第一仗,是四渡赤水的发端之役,是共产党军事史最能展现领导人英雄气概的一幕中国共产党后来的两代领导核心、三任国家主

11、席、一任国务院总理、五任国防部长、八位元帅、一百多名将军,当时全部集中在一个不足2平方公里的葫芦形隘口中鏖战,三任国家主席、五任国防部长、七大元帅、150多位将军,全部集中的这个不足2平方公里的葫芦形隘口中鏖战。血战青杠坡,血染赤水河老纪念碑茅台渡口纪念碑,1979年1日动工兴建,次年3月落成,1982年列为仁怀县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维修茅台渡口纪念碑的暗沟、栏杆并竖立了文物标志等。200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了该文物保护范围,2006年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纪念碑该塔位于茅台镇的朱砂堡顶。塔高二万五千毫米,寓意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塔

12、身钢混磨面为四片形似浪柱依次重叠组成,寓意四渡赤水;塔顶端四个钢球与冲天浪花溶为一体,寓意红军长征滚滚向前的革命洪流;塔座形似木船,寓意革命航船;塔顶饰航标灯形,寓意毛泽东思想是指引革命航船胜利前进的灯塔。塔座正面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九个镏金大字,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写。该塔是纪念1935年中央红军为战胜敌人围、追、堵、截开展的“四渡赤水”战役,1995年仁怀市人民政府修建,1997年列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公布为仁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公布为遵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一千四百平方米。2002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划定公布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与邻近的红军四渡赤水茅台渡口纪念碑相同。9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