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丝绸之路》教案_中学教育-初中教育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23379381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89.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丝绸之路》教案_中学教育-初中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丝绸之路》教案_中学教育-初中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丝绸之路》教案_中学教育-初中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丝绸之路》教案_中学教育-初中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丝绸之路》教案_中学教育-初中教育(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丝绸之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域的地理位置,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通过欣赏历史图片来感受西域的自然环境。(2)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基本概况,通过讨论全面认识张骞在历史上的贡献,感受张骞敢为人先、勇于冒险的精神。(3)能够正确识读“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多种材料分析历史,全面认识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作用和贡献。2.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是学习兴趣;通过阅读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2)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地分析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等活动方

2、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百折不挠、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刚毅坚强、开拓进取的意识。(2)探讨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及启示,使学生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中国的骄傲;认识交流的重要性,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教学重点】1.西域的地理范围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教学难点】1.西域的地理范围。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情况。【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课前准备】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3、】1 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这两种物品:胡萝卜、核桃。常吃胡萝卜,有利于抗癌抗病;常吃核桃,有健脑、美容的作用。你们知道他们是从哪里传到中原地区的吗?又是怎样传过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揭开神秘的面纱来探讨这些问题。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板块一:张骞通西域 板块二:丝路被开辟 板块三:中央管西域 学生:齐读三个板块内容。过渡:西域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还分布着许多民族和国家,它是个神秘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解开这个神秘的面纱,进入板块一。板块一:张骞通西域 师:西域位于什么地方呢?让我们进入神秘的西域。(一)神秘的西域 1西域的位置 课件展示:西域的位置,见第 5 张 P

4、PT。师:我们先找到西汉的都城长安,从长安往西行,有两个著名的关隘玉门关和阳关(位于今天的敦煌西北和西南),再往西走,翻越葱岭,所谓西域就是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这是狭义的西域,广义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师:对中原人来说,那里就是一片渺无人烟的沙漠之地,我们一起看一下阳关和玉门关的遗址。课件展示:阳关和玉门关遗址,见第 6 张 PPT。师: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是这样描述阳关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是这样描述玉门关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实际上,在西域的荒漠上还分布着许多绿洲和草原,有着众多的民族和国家,最大的如乌孙国,其次为大月

5、氏国,大国都有几十万人口,小国仅有几百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呢?2.西域的风土人情 课件展示:西域的绿洲、蔬菜、瓜果图片,见第 7 张 PPT。师:西域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呢?生:他们可以在绿洲上放牧,也可以种植粮食作物。师:西域有哪些特产呢?自然环境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基本概况通过讨论全面认识张骞在历史上的贡献感受张骞敢为人先勇于冒险的精神能够正确识读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多种材料分析历史全面认识丝绸之现象进行初步的归概括和比较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地分析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情

6、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百折不挠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中国的骄傲认识交流的重要性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教学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教学难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情况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生:葡萄、石榴、石榴、胡瓜等特产。过渡:实际上,从很早的时候,西域的玉石传到过内地,但对汉朝人来说西域是一个谜一般的地方,有一位汉朝官员走进了西域,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二)张骞通西域 教师指导学生进入情景模拟环节。课件展示:招贤令,见第 9 张 PPT。学生活动:找两名学生即兴扮演汉武帝和张骞。招贤令: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兵

7、强马壮。吾皇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准备联合大月氏(zh)人,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良田美宅、黄金万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张骞:我去!我接!教师强调:骞(qi n)的读音和写法。课件展示:西汉、匈奴和大月氏的关系图示,见第 11 张 PPT。师:匈奴这个游牧民族是在战国兴起的,公元前 2 世纪称霸与北方,控制着东到辽东、西到葱岭的广大地区。匈奴骑兵经常南下侵扰汉朝的边境,烧杀抢掠,匈奴对汉朝形成严重威胁。到了汉武帝时西汉国力雄厚,决定用武力战胜匈奴,解除边境威胁。他想在西域寻找盟国,来共同夹击匈奴。那么与西域的哪个国家联

8、合呢?生:大月氏。师:为什么要与大月氏联合呢?生:汉武帝听说西域有一个叫大月氏的民族与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大月氏被匈奴打败,连国王也被杀死,头骨作了酒器。师:肩负皇帝的重托,张骞踏上了他的出使之途。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师: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背景、目的、出发时间、返回时间是怎样的呢?生:(1)背景:匈奴控制西域,威胁西汉都城长安的安全;(2)目的:联络大月氏与汉朝夹击匈奴;(3)出发时间:公元前 138 年;(4)返回时间:公元前 126 年。师:为什么张骞用了那么长的时间呢?生:刚进入西域,他就被匈奴人抓起来。匈奴人软硬兼施,要张骞为他们效力。但张骞始终牢记着汉武帝交给他的任务。10 年

9、以后,他好不容易找到机会,摆脱拘留,继续西行。师: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来体会一下张骞的那种执着的精神。课件播放视频:张骞的精神,见第 13 张 PPT。自然环境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基本概况通过讨论全面认识张骞在历史上的贡献感受张骞敢为人先勇于冒险的精神能够正确识读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多种材料分析历史全面认识丝绸之现象进行初步的归概括和比较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地分析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百折不挠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中国的骄傲认识交流的重要性关系

10、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教学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教学难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情况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思考:应学习张骞的什么精神?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学习张骞报效祖国,诚实守信,不畏艰险,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师:张骞完成任务了吗?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生:没有完成任务联络大月氏的任务,但了解西域各族想与汉朝交往的愿望。课件展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路线,见第 16 张 PPT。教师补充:路线,长安陇西河西走廊玉门关楼兰北山龟兹疏勒大月氏葱岭于阗南山鄯善阳关河西走廊陇西长安 师: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

11、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特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张骞把这些情况详细的报告给汉武帝。师:公元前 119 年,为了给匈奴更沉重的打击,汉武帝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师: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背景、目的、出发时间、返回时间、结果和影响是怎样的呢?生:(1)背景:西汉对匈奴的战争已经获得重大胜利;(2)目的:联络乌孙进攻匈奴;(3)出发时间:公元前 119 年;(4)返回时间:公元前 115 年;(5)结果:未完成联络乌孙的任务;(6)影响:西域和西汉互通有无,促进交流;为丝绸之路开辟创造了条件。师: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汉与西域的交

12、往,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建波在是怎样赞颂张骞的呢?课件展示:翦伯赞的赞语,见第 18 张 PPT。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师:面对一无所知的大漠神域,张骞敢于冒险、敢为人先、勇于开拓,是一个冒险家;两次出使,促进汉与西域的交往,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困境中从不放弃、愈战愈勇,是一员战将,所以张骞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正如汉书所说:“张骞始开西域之迹”。过渡:张骞出使西域后,为汉朝经营西域打下了良好基础,汉朝的使者、商人纷纷西去,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至沓来,打通了一条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交通路线丝绸之路。让我们进入板块二:板块二:丝路被开辟

13、(一)丝绸之路的开辟 课件展示:丝绸之路开辟的图示,见第 21 张 PPT。师:西域开通之后,西汉政府在通往西亚的路线上,设驿站,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这样就开辟了丝绸之路。师:丝绸之路的路线是怎样的呢?自然环境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基本概况通过讨论全面认识张骞在历史上的贡献感受张骞敢为人先勇于冒险的精神能够正确识读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多种材料分析历史全面认识丝绸之现象进行初步的归概括和比较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地分析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

14、过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百折不挠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中国的骄傲认识交流的重要性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教学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教学难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情况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二)丝绸之路的路线 课件展示:丝绸之路的路线,见第 22 张 PPT。教师结合课件指出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和天山南北,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教师补充:主要在丝路上行走的有三类人:官方使节、商人和宗教信徒等。师:丝绸之路运输是是什么物品呢?生:丝绸。(三)丝绸之路的得名 师: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

15、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璧之路。十九世纪,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将这条最初运输丝绸的交通要道称为“丝绸之路”。师:丝绸之路也是一条商贸之路。课件展示:商贸之路,见第 24 张 PPT。师:(1)中国运到西方的有:丝绸和铁器等产品,先进的铁器制作和凿井技术;(2)西域运到中国的有:玉石、骏马、瓜果、蔬菜,音乐、舞蹈、魔术。教师总结:“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过渡: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各国与西汉的联系,为汉朝经营西域打下了良好基础。让我们进入板块三:板块三:中央管西域 课件展示材料: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

16、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 后汉书(1)为“西域内属”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2)“宣帝改曰都护”是哪年?生:(1)张骞;(2)公元前 60 年。师:西域都护设置的情况如何呢?我们一起学习西域都护的设置。(一)西域都护的设置 师:西域都护设置的朝代、时间、职权和意义是怎样的呢?生:朝代是西汉;时间是公元前 60 年;职权是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意义是西域(新疆天山南北)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课件展示:西汉的疆域图。自然环境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基本概况通过讨论全面认识张骞在历史上的贡献感受张骞敢为人先勇于冒险的精神能够正确识读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

17、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多种材料分析历史全面认识丝绸之现象进行初步的归概括和比较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地分析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百折不挠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中国的骄傲认识交流的重要性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教学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教学难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情况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师:西域(新疆天山南北)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强调)这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西域的

18、位置和风土人情;了解到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管理西域奠定了条件;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师: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下面进入练习环节。练习: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A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答案:C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在()A公元前 139 年 B公元前 138 年 C公元前 119 年 D公元 138 年 答案:B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A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 B加强与匈奴的友好相往 C联络乌孙国王,进攻匈奴 D为了加强与乌孙国的友

19、好交往 答案:C 4.列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时间和影响。答案: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公元前 138 年;影响:了解西域各族想与汉朝交往的愿望 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公元前 119 年;影响:互通有无,促进交流;为丝绸之路开辟创造了条件。5.狭义的西域是指()A.今西藏地区 B.河西走廊 C.今西北地区 D.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答案:D 6.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皇帝是()A.汉武帝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光武帝 答案:A 7.下列史实充分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A汉武帝派张骞前去大月氏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D汉武帝后,海上丝

20、绸之路的开通 自然环境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基本概况通过讨论全面认识张骞在历史上的贡献感受张骞敢为人先勇于冒险的精神能够正确识读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多种材料分析历史全面认识丝绸之现象进行初步的归概括和比较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地分析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百折不挠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中国的骄傲认识交流的重要性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教学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教学难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情况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

21、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答案:C 4、感情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张骞通西域,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民族的交流 与融合;促进了中外陆上贸易的发展,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条件。张骞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5.布置作业(1)制作张骞出使的大事年表(时间、影响)(2)做同步练习【板书设计】1.西域的位置 张骞通西域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1.丝绸之路的开辟 丝绸之路的开辟 2.丝绸之路的路线 3.丝绸之路的得名 1.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 西域都护的设置 2.西域都护设置的职权 3.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教学反思】教学环节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整合了

22、两个板块:(一)张骞通西域、(二)丝路被开辟、(三)中央管西域。每个板块都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了小组讨论和上台展示等,真正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积极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不足方面:学生的参与度较广,但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学生上台展示,要点放不开,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路线还不能完全掌握,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仔细讲解。自然环境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基本概况通过讨论全面认识张骞在历史上的贡献感受张骞敢为人先勇于冒险的精神能够正确识读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多种材料分析历史全面认识丝绸之现象进行初步的归概括和比较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地分析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百折不挠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中国的骄傲认识交流的重要性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教学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教学难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情况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