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223231991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作物栽培学:是为农业生产直接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应用科学, 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生活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研究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 综合农业技术措施的科学。2. 作物: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所栽培的植物。3. 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弋左右,其全生育期需要 较高的积温。4. 经济产量: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获得量。5. 生物产量:作物光合作用形成干物质总量。6. 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7. 阶段发育:植物从种子发育发到成熟的生活周期内必须经过几 个顺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才能开始进行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

2、段性质变的发育过 程称为阶段发育。8. 叶片功能期:从叶片定型到衰枯前。9. 光合势:叶面积持续期光合面积与光合时间的积。10. 小麦出苗期:麦田 50%植株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幼苗长出 地面 2cm 的时期。11. 小麦分蘖期:麦田50%植株第一分蘖伸出叶鞘1.52cm的时 期。12. 小麦拔节期: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的时期。13. 玉米拔节期:雄穗伸长,基部节间总长度为23cm时期。14. 玉米大喇叭口时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雄穗处在四分体期。 叶龄指数为 60 左右。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的时期。15. 棒三叶:果穗叶及其上位叶,下位叶统称为棒三叶。16. 玉米穗肥:从小喇叭口期到

3、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并以大喇叭 口期为中心施用的促进穗大粒多的肥。17. 水稻三性:水稻的生育期内具有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 生长性的统称。18. 水稻感光性:光照偏短、暗期加长,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快, 幼穗分化提早;光照延长,暗期缩短,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慢,幼穗分化延迟的特性称为水稻感光性。19.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具有在高温和短日照 处理,都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的特性。20. 早稻:在光照逐渐变长,温度逐渐上升的情况下完成发育,感 光性强而感光性迟钝的水稻类型。21. 小秧:3 叶期内移栽的水稻秧苗。22. 中秧:3.0-3.5 叶龄内移栽的水稻秧苗。23. 大秧:4.5-6

4、.5 叶领移栽的水稻秧苗。24. 棉花蕾铃脱落:由生理失调或病虫机械损伤造成的棉花蕾铃或 棉铃与植株体分离的现象。25. 衣分:轧花后,皮棉占子棉的重量。26. 棉花蕾期:从现蕾到开花所经历的时期。27. 铃重:单个棉铃中子棉的重量。28. 棉花叶枝:由腋芽分化而来的营养枝。29. 棉花果枝:在主茎上不57节以上,呈合轴分枝与主茎夹角大, 左右对生,奇数节间不伸长,偶数节间伸长,直接现蕾、开花、接铃。二、简答1、简答作物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作物产量: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群体的产量由个体产量和产品器官数量构成。作物产量二生物学产量X经济系数二(光合面积X光合能力X光合时 期一呼吸消耗)X经济系数2

5、、玉米苗期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间苗、定苗适时间苗、定苗,可避免幼苗拥挤、相互遮光,节 省土壤水分和养分,有利于培育壮苗。2)蹲苗促壮通过蹲苗控上促下,培育壮苗。蹲苗的作用在于给根 系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根系发达,提高根系的吸收和合成能力, 适当控制地上部的生长,为下一阶段株壮、穗大、粒多打下良好的基 础。3)中耕除草一般中耕 23 次。深度应掌握两头浅,中间深的原 则。化学除草剂阿特拉津、乙草胺等效果较好,两种除草剂混用效果 更佳。4)病虫害防治玉米苗期主要害虫有蝼蛄、地老虎和黏虫等,应及 时防治。在矮花叶病和粗缩病流行地区,除采用抗病品种外,还应积 极防治传毒媒介。3、大豆田间管理

6、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有哪些? 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消除杂草,破除地表板结,疏松土壤,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等。(一)间苗 间苗是简单易行但不可忽视的措施,通过间苗,可以保证合理密 度,调节植株田间配置,为建立高产大豆群体打下基础。(二)中耕 中耕主要指铲趟作业,目的在于消灭杂草,破除地面板结;中耕 的另一目的是培土,起到防旱、保墒,提高地温的作用。(三)化学除草 目前应用的除草剂类型多,更新也快。一些土壤处理剂易光解易挥发,喷药后要立即与土壤混合,可用钉齿耙耙地,耙深10cm,然后 镇压。(四)灌溉大豆需水较多。当大豆叶水势为 -1.2-1.6MPa 时,气孔关闭。 当土壤水势小于15KPa时

7、,就应进行灌溉。土壤水势下降到-0.5MPa 时,大豆的根就会萎缩。(五)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生长调节剂有的能促进生长,有的能抑制生长,应根据大豆的长 势选择适当的剂型。(六)防治病虫害:采用适当的农药进行病虫害 防治4、简答棉花蕾期的生育特点及主要栽培技术。1)生育特点:营养生长占优势,生殖生长由弱变强。蕾期根系迅 速扩展。活动增强,吸收能力大大提高;叶面积增大,光合能力提高。 积累大量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供生殖生长。如果氮素过多会造成营养 生长过旺,造成疯长。保不住早蕾,如果肥水不足,搭不起丰产架子, 易造成早衰,因此要做到壮而不疯,稳而不衰,即搭好丰产的架子, 又稳陪花蕾。2)栽培技术:施肥

8、可满足植株发芽,搭起丰产架子,但防止施 肥过度,造成疯长,要稳施巧施,因苗施用化肥与饼肥同施,无机与 有机混施,既满足花蕾需要,满足蕾肥花用。3)浇水:适时适量浇水,麦收前浇水,高产田易适当推迟,小水 隔沟浇,切忌大水漫灌。4 )中耕:抗旱保墒,除杂草,促根下扎,生长稳健,中耕34 次, 培土 17cm左右,提高地温,抑制杂草复活。5)整枝:a.去叶枝b.摸赘芽c.去早蕾促进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 能期,使植株健壮成长。5、何为薄膜保温旱育秧,有哪些有缺点?1苗期不淹水灌溉,“过水”随走随渗,采用机械喷灌,秧田基 本保持旱地状态2. 根系发育好,湿长秧早长根,氧气充足有利于根发芽;根数 多,根长

9、,有根毛,发根快,反春早抗性强 地上部粗壮,干物质积累多 抗逆性强,旱地抗寒抗旱,耐盐耐淹能力强 生长快,早熟性好,发根旺盛比湿育秧提早3-7天 生产水平高,茎秆粗壮,维管束多,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灌 浆良好,正常年份比湿育秧增产3旱地状态下,供水不足,出苗不齐 易出现立枯病、镰刀苗、尖饱镰刀苗 对 S 的吸收抑制了稻瘟病抗性6、棉花枝叶和果枝的区别?比较项目叶枝果枝1、分枝类型单轴枝多轴枝2、枝条长相斜直向上生长近似水平曲折向外生长3、枝条横断面略呈五边形近似三角形4、发生节位主茎下部主茎中上部5、生长锥的分化叶和腋芽先分化出两片叶后发育为花芽6、先出叶与真叶的分化第一叶为先出叶后各果节第一

10、二叶分别为 先出叶均为真叶和真叶7、节间伸长特点第一节间不伸长其余节奇数节间不伸长,偶数节 间伸长间均伸长8、花序螺旋型互生左右对生9、棉铃着生方式间接着生于二级果枝直接着生于果枝7、简答玉米苗期管理措施1查苗、补苗、补种2适时践苗定种(1)春玉米践苗:3-4 片叶可见叶时 定苗:5-6 片叶可见叶时(2)夏玉米生长快,在4-6 片叶可见叶时,一次性定苗(3)原则:去弱留壮,去大苗留齐苗,去病留健,去杂苗留纯苗 3 中耕除草23次,510cm4防治虫害8、简答大豆的施肥措施(一)基肥大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反应敏感。种植大豆前土壤施用有机肥料, 可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二)种肥种植大豆,最

11、好以磷酸二铵颗粒肥作种肥,每亩用量810kg。(三)追肥 大豆开花期之初施氮肥,是国内、外公认的增产措施。了防止大 豆鼓粒期脱肥,可在鼓粒初期进行根外(即叶面)追肥。9、简答夏大豆的生长发育特点1夏大豆全生育期短,花期早,这是夏大豆生长发育最根本的特 点。/o2夏大豆植株矮小,营养体不繁茂,这是夏大豆主要的形态特征。 3单株生物产量积累少,经济系数高,这是夏大豆的生理特点。10、棉花苗期的生育特点及主要栽培技术1、棉花苗期的生育特点:营养生长为主,长根、长茎、长叶的关 键时期;有花芽的分化,根系生长最旺,且此期的生长中心,根的深度是苗高的 35 倍,茎节数增加,节间伸长,木质化低。2、栽培技术

12、:总要求:先抓好全苗,培育壮苗,促苗早发。a)查苗补苗:棉花显行后,根据不同苗情,缺苗60%以上就重播,40%50%贴芽补种,20%30%发芽补栽,5%10%带土移栽b)间苗定苗:齐苗后,留壮苗,去弱苗、病苗,长出第一二片真叶时再间一次苗,定苗根据株距行距在三叶期时进行。c)中耕:促进根系深扎,地上部分生长良好,随间苗中耕深度 45cm,随定苗中耕67cm,现蕾前中耕78cm。d)施肥:更具苗情轻施或不施,施(N H4)2SO4。e)灌水:苗期三片真叶前部浇水,头水推迟到现蕾后,隔沟浇后 要做好中耕保墒。11、简答玉米的灌溉技术1、灌溉时间:a)播种时期:春玉米冬灌水,夏玉米浇麦黄水有利于出苗

13、。b)苗期灌水:一般不浇水,若套种则浇水。c)拔节到孕穗期:缩短雌雄花间隔,有利于授粉,减少小花退化, 有利于结实。d)抽雄到开花期:浇大水,浇透水,促进受精,增加穗粒数。e)成熟期:增加千粒重。2、灌水方法:畦灌、沟灌、喷灌12、简答作物的分类 1粮食作物:禾谷类、豆类、薯芋类 2经济作物:纤维、油料、糖料、其他3饲料绿肥作物4药用作物三、论述一、简述小麦冬前及冬季管理的主要任务和措施1、主要任务 生育特点:从营养生长到完成春化阶段光合产物供给幼苗生长和 储存。主攻方向:苗全、苗匀、苗齐、苗壮。达到计划苗数穗数2、1)低产田措施:深耕整地增施肥料,有机肥配施n、p扩大浇水选用良种依主茎成穗2

14、)中产田措施:控制群体发展,促个体健壮、保证每亩穗数足够3)高产田措施:降低基本苗,控制无效分蘖。合理施肥控水, 控制营养分配。达到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地上与地下,群体与个体生长协同。3、措施1)寒露十月上旬至十一月上旬 查苗补苗补种用种子浸泡一夜待其他苗1至2片叶长出时补种 疏苗使苗均匀分布,多余的拔去 补载在4叶期进行,把多余的苗挖出载到秧苗处。2)立冬小雪前十一月 浇冬水平抑地温变化,防冻减害满足越冬反春水,提高地温,促根壮蘖盐碱地有压碱改土作用昼消夜冻,平均温度在35弋 追施冬肥满足冬季需肥冬肥春用;控制春季分蘖;延长春季肥 水管理时间,延长分蘖;冬肥占总量20%-30%;茁壮麦田可不

15、施3丿划锄弥补裂缝,破除土壤板结,通气保墒 深耕a.改善群体结构,协调群体个体问题矛盾b. 断老根,生新根,先抑后促,促根下扎c. 对分蘖先控后促,控制旺长,降低无效分蘖d. 松土透气,增加土中微生物活动,有利营养转化 镇压针对旺章麦田,防苗过旺,群体过大,在午后进行压倒并未死,早晨有霜冻,茎干脆易断,4)浇灌有机肥封冻反春期进行5)禁止放牧肯春最多可减产50%,放啃过后光合面积降低二、简述稻田灌溉技术(1)灌溉时期和方法返青期:保持浅水层分蘖期:根据水稻需水特点,进入分蘖期以后,前期浅施灌溉, 末期至拔节期适当晾田晾田程度视土壤、天气及苗情而定。长穗期:长穗期是水稻一生中对水分比较敏感的时期

16、,但也是病 虫害容易发生和流行的时期。因此,这一时期要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 及天气状况等采用浅水灌溉,即满足水稻对水分的需求,又尽量不引 发病虫害。灌浆结实期:水稻灌浆期间,由于植株体内的物质向穗部转移, 根系活力逐渐下降,应采用间歇灌溉法,灌浆成熟期则湿湿干干,适 当断水,做到后水不见前水。这是一种节水高产灌溉法。灌浆期应适 当晚撤水。(2)灌溉方式:间歇灌溉法、浅(湿)灌溉法、前期旱长,中期 保水的灌溉法。三、简述小麦春季管理的主要任务及措施(1)返青期:主要任务:生育特点:植株生长慢,分蘖增生,根系增长,幼穗 分化。主攻方向:协调地上地下,促根生长。管理措施:划锄、深耕、镇压:弥补裂缝,提

17、高上层土壤含水 量;提高次生根系数,分蘖数;降低无效分蘖;松土保墒,提高地温。 施返青肥:增加亩穗数,提高春季分蘖;促进中部叶片、扩大 基部节间拉长。 反青水。据土壤墒情,地力,土温,苗情而定。(2)起身抽穗主要任务:此时期植株生长量迅速增加春季分蘖基本结束,植株生长中心由根f茎f杆穗,此时期主攻方向为协调群体与个体关系, 壮杆大穗,提高成穗率。管理措施:起身期:增加分蘖成穗率。高产田返春水改为起身 水,地力差的早施肥,反之晚施,以免发生倒伏。 拔节期:群体小,叶片黄,早施拔节肥水;叶色浓绿,叶大下 垂,在旗叶伸出后在施浇。 挑肥期:水分临界期一般不施肥,此期决定穗数多少、大小、 粒重。(3)

18、不同的管理措施 高产田:稳住穗数,减少无效分蘖,防止群体过大,改善光照 条件,争取穗大粒多,粒重为主攻方向。分蘖适中补水,适当注意冬 肥。 一般田:争取足够亩穗数,兼顾穗大,适当抓冬前施肥。低产田:重点返青,促进冬前分蘖。四、推出与小麦主茎第8 片叶同伸的所有叶片 自己看书推算吧五、简述水稻的施肥原则及方法 (1)施肥原则:稻田施肥原则应该是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 磷、钾、微肥结合;施足基肥,早施蘖肥,巧施穗粒肥,瞻前顾后, 平稳促进。(2)施肥方法:前促、中控、后补法:施足基肥,早施蘖肥, 巧施穗粒肥。前后分期施肥法:a. 前期有机肥全部作为基肥施用。N、P、K作为辅肥施用。b. 后期施肥,幼穗分化期和茎部节间同时伸长,此时期利于颖花 分化,但茎部伸长过度会倒伏,减数分裂期施肥好。(3)配方施肥法: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确定 施用的肥料种类、数量及各生育阶段的分配比例,分段多次施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