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方案培训.精讲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23145188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19.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护理方案培训.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中医护理方案培训.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中医护理方案培训.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方案培训.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方案培训.精讲(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课件中医护理方案培训课件邢台县中医院邢台县中医院2015.10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息,遇情志不遂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怒;嘈杂泛酸。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便溏;肢倦;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尤甚;便溏;肢倦;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苔白。舌淡苔白。(三)脾胃虚寒证:胃

2、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体胖,边有齿痕,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苔薄白。胃疡胃疡(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口干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不思饮食;(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不思饮食;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

3、足心热;大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便干燥。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胃疡胃疡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胃脘疼痛一)胃脘疼痛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数字评分法(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评分,记录具体分值。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出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出现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现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3.遵医

4、嘱穴位贴敷,隐痛取中脘、建里、神阙、遵医嘱穴位贴敷,隐痛取中脘、建里、神阙、关元等穴;胀痛取气海、天枢等穴关元等穴;胀痛取气海、天枢等穴。胃疡胃疡4.穴位按摩中脘、气海、胃俞、合谷、足穴位按摩中脘、气海、胃俞、合谷、足三里等穴。三里等穴。5.艾灸中脘、神阙、气海、关元等穴。艾灸中脘、神阙、气海、关元等穴。6.胃脘部药熨法。胃脘部药熨法。7.耳穴贴压脾、胃、交感、神门、肝胆等耳穴贴压脾、胃、交感、神门、肝胆等穴。穴。8.拔火罐脾俞、胃俞、肾俞、肝俞等穴。拔火罐脾俞、胃俞、肾俞、肝俞等穴。胃胃 疡疡(二)嗳气、反酸嗳气、反酸1.观察频率、程度、伴随症状及与饮食的关系。观察频率、程度、伴随症状及与饮

5、食的关系。2.饭后不宜立即平卧,发作时宜取坐位,可饮用饭后不宜立即平卧,发作时宜取坐位,可饮用温开水,若空腹时出现嗳气、反酸,应立即进食温开水,若空腹时出现嗳气、反酸,应立即进食以缓解不适。以缓解不适。3.穴位贴敷足三里、天突、中脘、内关。穴位贴敷足三里、天突、中脘、内关。4.艾灸肝俞、胃俞、足三里、中脘、神阙。艾灸肝俞、胃俞、足三里、中脘、神阙。5.穴位注射足三里、内关等穴。穴位注射足三里、内关等穴。6.穴位按摩足三里、合谷、天突、中脘、内关。穴位按摩足三里、合谷、天突、中脘、内关。胃胃 疡疡(三)纳呆纳呆1.观察饮食状况、口腔气味、伴随症状及舌观察饮食状况、口腔气味、伴随症状及舌质舌苔的变

6、化,保持口腔清洁。质舌苔的变化,保持口腔清洁。2.定期测量体重,并做好记录。定期测量体重,并做好记录。3.耳穴贴压脾、胃、肝、小肠、心、交感耳穴贴压脾、胃、肝、小肠、心、交感等穴。等穴。4.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内关、丰隆、合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内关、丰隆、合谷、中脘等穴。谷、中脘等穴。胃胃 疡疡四、健康指导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一)生活起居1.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无异味。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无异味。2.生活规律,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劳逸结合。3.急性期宜卧床休息。急性期宜卧床休息。4.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及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及时增减衣服。5.禁用止痛药,以免

7、掩盖病情。避免服用对胃肠禁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避免服用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强的松等。有刺激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强的松等。6.观察患者大便颜色、性状、出血情况。观察患者大便颜色、性状、出血情况。胃胃 疡疡(二)饮食指导(二)饮食指导忌油炸、辛辣食物、酒类等助火之品。避免过饥过饱。忌油炸、辛辣食物、酒类等助火之品。避免过饥过饱。1.肝胃不和:宜食佛手、山楂、山药、萝卜、生姜等疏肝理肝胃不和:宜食佛手、山楂、山药、萝卜、生姜等疏肝理气食品。忌食豆类、红薯、南瓜等壅阻气机的食物。食疗气食品。忌食豆类、红薯、南瓜等壅阻气机的食物。食疗方:山药粥、萝卜汤。方:山药粥、萝卜汤。2.脾胃气

8、虚:宜食补中健胃大枣、白扁豆、山药。食疗方:脾胃气虚:宜食补中健胃大枣、白扁豆、山药。食疗方:大枣山药粥。大枣山药粥。3.脾胃虚寒:温中健脾的桂圆、大枣、生姜、羊肉等。姜汁脾胃虚寒:温中健脾的桂圆、大枣、生姜、羊肉等。姜汁羊肉汤。羊肉汤。4.肝胃郁热:宜食疏肝清热的薏苡仁、莲子、菊花等。食疗肝胃郁热:宜食疏肝清热的薏苡仁、莲子、菊花等。食疗方:苡仁莲子粥等。方:苡仁莲子粥等。5.胃阴不足:宜食健脾和胃的蛋类、莲子、山药、白扁豆、胃阴不足:宜食健脾和胃的蛋类、莲子、山药、白扁豆、百合、大枣、薏苡仁、枸杞等。方用:山药百合大枣粥等。百合、大枣、薏苡仁、枸杞等。方用:山药百合大枣粥等。胃疡胃疡(三)

9、情志调理(三)情志调理1.多沟通,保持乐观,规律生活,不过度紧张与多沟通,保持乐观,规律生活,不过度紧张与劳累。劳累。2.忧思恼怒、恐惧紧张等不良情志,用移情相制忧思恼怒、恐惧紧张等不良情志,用移情相制疗法,转移其注意力,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疗法,转移其注意力,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焦虑或抑郁,可采用暗示或顺情从欲法,如精神焦虑或抑郁,可采用暗示或顺情从欲法,如精神放松法、呼吸控制训练法等,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放松法、呼吸控制训练法等,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及心理应急能力。及心理应急能力。3.鼓励家属多陪伴,给予心理支持。鼓励家属多陪伴,给予心理支持。4.鼓励病友间多沟通,提高认识,增强治疗信心。

10、鼓励病友间多沟通,提高认识,增强治疗信心。5.指导患者掌握控制疼痛的简单方法。指导患者掌握控制疼痛的简单方法。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一、常见证候要点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寒束表:恶寒、无汗,头项强痛,鼻塞,流清(一)风寒束表:恶寒、无汗,头项强痛,鼻塞,流清涕,咽痒咳嗽,痰白稀,口不渴,肢节酸痛。苔薄白。涕,咽痒咳嗽,痰白稀,口不渴,肢节酸痛。苔薄白。(二)风热犯表:热重,鼻塞流黄浊涕,头痛,咽痛,口(二)风热犯表:热重,鼻塞流黄浊涕,头痛,咽痛,口渴欲饮咳黄痰。舌苔薄黄。渴欲饮咳黄痰。舌苔薄黄。(三)暑湿袭表: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三)暑湿袭表:恶寒发

11、热,头重,胸腹闷胀,恶呕腹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舌苔白腻。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舌苔白腻。(四)卫气同病: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短赤,舌红苔(四)卫气同病:自觉发热重,烦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恶寒或恶风,或高热寒战,流涕,咽痒咽痛,头痛头黄,恶寒或恶风,或高热寒战,流涕,咽痒咽痛,头痛头胀,喷嚏。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胀,喷嚏。舌红苔薄黄或黄腻。外感外感二、常见症状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证候施护(一)恶寒、发热(一)恶寒、发热1.观察体温及汗出。观察体温及汗出。2.汗出当风,及时更衣;注意保暖。汗出当风,及时更衣;注意保暖。3.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温开水。保持口腔清洁,

12、多饮温开水。4.物理降温。物理降温。5.刮痧合谷、曲池、大椎、太阳、风池等穴。刮痧合谷、曲池、大椎、太阳、风池等穴。6.中药保留灌肠或中药泡洗。中药保留灌肠或中药泡洗。外感外感(二)头痛(二)头痛1.观察头痛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及观察头痛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及持续时间。持续时间。2.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3.穴位按摩太阳、印堂、百会、合谷、风穴位按摩太阳、印堂、百会、合谷、风池等穴。池等穴。4.耳穴贴压,取神门、皮质下、肺等穴。耳穴贴压,取神门、皮质下、肺等穴。外感外感(三)咳嗽、咳痰(三)咳嗽、咳痰1.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

13、、持续时间、规律以及痰液的量、颜色、性状等。以及痰液的量、颜色、性状等。2.咳嗽剧烈时取半卧位。咳嗽剧烈时取半卧位。3.教会有效咳嗽及咳痰方法,翻身拍背。教会有效咳嗽及咳痰方法,翻身拍背。4.耳穴贴压肺、气管、神门、下屏尖等穴。耳穴贴压肺、气管、神门、下屏尖等穴。外感外感(四)鼻塞、流涕1.观察鼻塞情况及涕液颜色、性质等。2.掌握正确的擤涕方法。3.穴位按摩,鼻塞时按摩迎香、鼻通等穴。4.耳穴贴压,取肺、内鼻、外鼻、气管。外感外感四、健康指导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一)生活起居 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二)饮食指导(二)饮食指导饮食清淡易消化、

14、忌辛辣油腻之品,忌烟酒。饮食清淡易消化、忌辛辣油腻之品,忌烟酒。1.风寒束表:解表散寒的食品,如生姜、葱白、红糖等。风寒束表:解表散寒的食品,如生姜、葱白、红糖等。食疗方:红糖生姜饮等。食疗方:红糖生姜饮等。2.风热犯表: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瓜汁、荸荠汁、金银风热犯表: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瓜汁、荸荠汁、金银花茶等。花茶等。3.暑湿袭表:清热解暑、理气化湿的丝瓜、冬瓜、绿豆汤。暑湿袭表:清热解暑、理气化湿的丝瓜、冬瓜、绿豆汤。4.卫气同病:养阴透热、益肺生津的藕汁、梨汁、荸荠汁。卫气同病:养阴透热、益肺生津的藕汁、梨汁、荸荠汁。五、情志调理(略)五、情志调理(略)哮病(支气管哮喘)哮病(支气管哮

15、喘)一、证候要点一、证候要点(一一)发作期(急性发作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发作期(急性发作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1.风哮:时发时止,喉中哮鸣声,发病前多有鼻风哮:时发时止,喉中哮鸣声,发病前多有鼻痒、咽痒、喷嚏、咳嗽等症。舌淡苔白。痒、咽痒、喷嚏、咳嗽等症。舌淡苔白。2.寒哮: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寒哮: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痰多、色白多泡沫,易咯,口不渴或渴喜热饮,痰多、色白多泡沫,易咯,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恶寒,寒冷易发。肢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恶寒,寒冷易发。肢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哮病哮病3.热哮:痰鸣如吼,咯黄或脓血腥痰,胸热哮:痰鸣如吼,咯黄或脓血腥痰,胸

16、闷,气喘息粗,鼻翼煽动,烦躁,发热口闷,气喘息粗,鼻翼煽动,烦躁,发热口渴,胸痛,便秘,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渴,胸痛,便秘,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4.虚哮: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虚哮: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至持续喘哮,咳痰则喘甚,发作频繁,甚至持续喘哮,咳痰无力。舌质淡或偏红,或紫暗。无力。舌质淡或偏红,或紫暗。哮病哮病(二)缓解期(缓解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二)缓解期(缓解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1.肺脾气虚:气短声低,轻度哮鸣,痰白稀,自肺脾气虚:气短声低,轻度哮鸣,痰白稀,自汗,怕风,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汗,怕风,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

17、白。2.肺肾两虚:气短息促,动则为甚,咳痰质黏起肺肾两虚:气短息促,动则为甚,咳痰质黏起沫,脑转耳鸣,腰膝酸软,心慌,不耐劳累,或沫,脑转耳鸣,腰膝酸软,心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哮病哮病二、常见症状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证候施护(一)喘息哮鸣(一)喘息哮鸣1.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发作持续时间。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发作持续时间。2.取适宜体位,可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取适宜体位,可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3.耳穴贴压平喘、

18、肺、肾上腺、交感等穴。耳穴贴压平喘、肺、肾上腺、交感等穴。4.穴位按摩,中府、云门、孔最、膻中等穴。穴位按摩,中府、云门、孔最、膻中等穴。5.拔火罐,肺俞、膏肓、定喘等穴。拔火罐,肺俞、膏肓、定喘等穴。6.穴位贴敷,取肺俞、天突、天枢、定喘等穴,穴位贴敷,取肺俞、天突、天枢、定喘等穴,三伏贴效果尤甚。三伏贴效果尤甚。7.中药泡洗或中药离子导入。中药泡洗或中药离子导入。哮病哮病(二)咳嗽咳痰(二)咳嗽咳痰1.观察咳嗽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痰的量、颜观察咳嗽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痰的量、颜色、性状。色、性状。2.胸闷者取半坐卧位。胸闷者取半坐卧位。3.持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持

19、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4.做深呼吸训练,采用有效咳嗽、翻身拍背、胸背部叩击做深呼吸训练,采用有效咳嗽、翻身拍背、胸背部叩击或使用设备进行排痰等方法。或使用设备进行排痰等方法。5.保持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清洁。6.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大肠等穴。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大肠等穴。7.拔火罐,取肺俞、膏盲、定喘、脾俞、肾俞等穴。拔火罐,取肺俞、膏盲、定喘、脾俞、肾俞等穴。8.穴位贴敷,取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穴。穴位贴敷,取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穴。9.穴位按摩,取肺俞、膻中、中府、云门、孔最等穴。穴位按摩,取肺俞、膻中、中府、云门、孔最等穴。哮病哮病(三)胸闷(三

20、)胸闷1.观察胸闷的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观察胸闷的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等。伴随症状等。2.协助患者变换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变换舒适体位。3.穴位按摩,取膻中等穴。穴位按摩,取膻中等穴。4.耳穴贴压,取心、胸、神门、小肠、皮质耳穴贴压,取心、胸、神门、小肠、皮质下等穴。下等穴。哮病哮病三、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1)寒哮证服用中药汤剂宜热服,热哮证宜偏凉服。补虚汤药宜温服。服用含麻黄的中药时,注意观察患者汗出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哮病哮病4.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注意事项。(1)使用吸入剂的注意事项)使用吸入剂的注意事项1.吸入药物时取坐位,嘴包住吸入制剂的吸吸入药

21、物时取坐位,嘴包住吸入制剂的吸嘴。嘴。2.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用力呼气后再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用力呼气后再用口尽力吸入,确保药物充分发挥药效。用口尽力吸入,确保药物充分发挥药效。3.使用含激素类药物后应及时漱口,避免激使用含激素类药物后应及时漱口,避免激素残留在口腔引起真菌感染。素残留在口腔引起真菌感染。4.坚持使用吸入药物,不得擅自停药。坚持使用吸入药物,不得擅自停药。哮病哮病(2)指导患者按时规律用药,遵医嘱适时)指导患者按时规律用药,遵医嘱适时调整药物,不可自行减药或停药。调整药物,不可自行减药或停药。(3)告知患者哮病难以速愈和根治。虽然)告知患者哮病难以速愈和根治。虽然缓解期

22、常自我感觉没有症状,但是气道的缓解期常自我感觉没有症状,但是气道的高反应性还持续存在,必须坚持长期用药。高反应性还持续存在,必须坚持长期用药。哮病哮病四、健康指导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一)生活起居1.寒哮患者病室阳光充足,温度偏暖,避风寒;热哮患者寒哮患者病室阳光充足,温度偏暖,避风寒;热哮患者病室应凉爽通风。病室应凉爽通风。2.在心肺康复锻炼基础上增加:太极拳、八段锦等;可做在心肺康复锻炼基础上增加:太极拳、八段锦等;可做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呼吸吐纳功,以提高肺活量,改善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呼吸吐纳功,以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呼吸功能。3.注意加强过敏源识别与规避,日常生活中规避防

23、范。注意加强过敏源识别与规避,日常生活中规避防范。4.自我保健锻炼:自我保健锻炼:(1)按摩保健,取迎香、风池、三阴交、膻中等穴。按摩保健,取迎香、风池、三阴交、膻中等穴。(2)足底按摩涌泉穴。足底按摩涌泉穴。(3)叩齿保健。叩齿保健。哮病哮病(二)饮食指导(二)饮食指导避免摄入易过敏的蛋白、海鲜类,辛辣油腻等刺激之品。避免摄入易过敏的蛋白、海鲜类,辛辣油腻等刺激之品。1.风哮:食祛风涤痰,降气平喘的杏仁、萝卜等。食疗方:风哮:食祛风涤痰,降气平喘的杏仁、萝卜等。食疗方:杏仁粥。杏仁粥。2.寒哮:食温肺散寒,豁痰利窍的葱姜、胡椒等。食疗方:寒哮:食温肺散寒,豁痰利窍的葱姜、胡椒等。食疗方:椒目

24、粉。椒目粉。3.热哮:食清热宣肺,化痰定喘的梨汁、杏仁等。食疗方:热哮:食清热宣肺,化痰定喘的梨汁、杏仁等。食疗方:雪梨川贝冰糖饮等。雪梨川贝冰糖饮等。4.虚哮:食补肺纳肾,降气化痰的木耳、核桃、胡桃等。虚哮:食补肺纳肾,降气化痰的木耳、核桃、胡桃等。食疗方:核桃粥等。食疗方:核桃粥等。5.肺脾气虚:食健脾补肺益气的南瓜、银耳、山药等。食肺脾气虚:食健脾补肺益气的南瓜、银耳、山药等。食疗方:莲子银耳汤等。疗方:莲子银耳汤等。6.肺肾两虚:宜食补肺益肾的杏仁、黑豆、百合等。食疗肺肾两虚:宜食补肺益肾的杏仁、黑豆、百合等。食疗方:白果核桃粥等。方:白果核桃粥等。哮病哮病(三)情志调理(三)情志调理

25、1.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避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免不良情绪刺激。2.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3.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4.告知患者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告知患者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一、常见证候要点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气虚: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易感。(一)气虚: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易感。舌胖有印。舌胖有印。(二)血虚:面色无华,唇甲色淡,经少色淡。(二)血虚:面色无华,唇甲色淡,经少色淡。舌胖质淡。舌

26、胖质淡。(三)阴虚:怕热汗出,或有盗汗,咽干口渴,(三)阴虚:怕热汗出,或有盗汗,咽干口渴,大便干,手足心热或五心烦热。舌瘦红而裂。大便干,手足心热或五心烦热。舌瘦红而裂。(四)阳虚:畏寒肢冷,腰膝怕冷,面足浮肿,(四)阳虚:畏寒肢冷,腰膝怕冷,面足浮肿,夜尿频多。舌胖苔白。夜尿频多。舌胖苔白。消渴肾病消渴肾病(五)血瘀证:定位刺痛,夜间加重,肢(五)血瘀证:定位刺痛,夜间加重,肢体麻痛,肌肤甲错,口唇舌紫,或紫暗、体麻痛,肌肤甲错,口唇舌紫,或紫暗、瘀斑。舌下络脉色紫怒张。瘀斑。舌下络脉色紫怒张。(六)痰湿证:胸闷脘痞,纳呆呕恶,形六)痰湿证:胸闷脘痞,纳呆呕恶,形体肥胖,全身困倦,头胀肢沉

27、。舌苔白腻。体肥胖,全身困倦,头胀肢沉。舌苔白腻。(七)湿浊证: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口(七)湿浊证: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口中黏腻,口有尿味,神识呆钝,或烦闷不中黏腻,口有尿味,神识呆钝,或烦闷不宁,皮肤瘙痒。舌苔白腻。宁,皮肤瘙痒。舌苔白腻。消渴肾病消渴肾病二、常见症状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证候施护(一)水肿(一)水肿1.评估水肿程度,监测体重、腹围。评估水肿程度,监测体重、腹围。2.观察排尿的次数和量,使用利尿剂者观察电解观察排尿的次数和量,使用利尿剂者观察电解质和生命体征变化。质和生命体征变化。3.阴囊水肿者可局部垫起,避免受压;严重胸、阴囊水肿者可局部垫起,避免受压;严重胸、腹水时取半坐

28、卧位。腹水时取半坐卧位。4.耳穴贴压,取脾、肾、内分泌等穴,耳部水肿耳穴贴压,取脾、肾、内分泌等穴,耳部水肿患者禁用。患者禁用。消渴肾病消渴肾病(二)皮肤瘙痒(二)皮肤瘙痒1.着柔软棉织品,避免化纤、羽绒、羊绒等着柔软棉织品,避免化纤、羽绒、羊绒等织品,沐浴或泡脚时水温织品,沐浴或泡脚时水温40以下。以下。2.修剪指甲,指导患者勿搔抓皮肤。修剪指甲,指导患者勿搔抓皮肤。3.遵医嘱给予中药涂药。遵医嘱给予中药涂药。4.遵医嘱中药药浴,药液温度在遵医嘱中药药浴,药液温度在40以下,以下,药浴时间要短,以药浴时间要短,以20分钟为宜。分钟为宜。5.遵医嘱中药熏洗,皮肤破溃者禁用。遵医嘱中药熏洗,皮肤

29、破溃者禁用。消渴肾病消渴肾病(三)泡沫尿(蛋白尿)(三)泡沫尿(蛋白尿)1.观察尿泡沫多少及消散时间。观察尿泡沫多少及消散时间。2.观察发热、劳累等因素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观察发热、劳累等因素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3.艾灸足三里、肾俞、脾俞、气海、三阴交艾灸足三里、肾俞、脾俞、气海、三阴交。(四)恶心呕吐(四)恶心呕吐1.保持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清洁。2.舌面上放鲜姜片,以缓解呕吐。舌面上放鲜姜片,以缓解呕吐。3.口中氨味者,予以冷开水或饮柠檬水漱口。口中氨味者,予以冷开水或饮柠檬水漱口。4.艾灸膈腧、胃腧、神阙等穴。艾灸膈腧、胃腧、神阙等穴。5.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内关、合谷等穴。穴位按摩,取足

30、三里、内关、合谷等穴。消渴肾病消渴肾病(五)头胀肢乏(五)头胀肢乏1.高血压危象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立即报告医师。高血压危象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立即报告医师。2.保持大便通畅,勿屏气或用力排便。顺时针按保持大便通畅,勿屏气或用力排便。顺时针按摩腹部。摩腹部。3.穴位按摩,取三阴交、足三里、风池、百会、穴位按摩,取三阴交、足三里、风池、百会、太阳等穴。太阳等穴。4.耳穴贴压,取心、脑干、神门等穴。耳穴贴压,取心、脑干、神门等穴。消渴肾病消渴肾病四、健康指导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一)生活起居1.保证病室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保证病室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2.做好个人卫生。做好个人卫生。3.对

31、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程度进行评估,定期监测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程度进行评估,定期监测血糖。采用中低强度的有氧耐力运动项目,如步血糖。采用中低强度的有氧耐力运动项目,如步行、慢跑、骑车等。行、慢跑、骑车等。4.指导中医养生功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等。指导中医养生功锻炼,如八段锦、太极拳等。5.透析前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透析最佳时机、透析前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透析最佳时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方式的适应症、禁忌症、优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方式的适应症、禁忌症、优缺点等。缺点等。消渴肾病消渴肾病(二)饮食指导二)饮食指导加强个体化饮食管理,记录出入量。加强个体化饮食管理,记录出入量。1.气虚:食补气的瘦肉、白扁

32、豆、鹌鹑等。气虚:食补气的瘦肉、白扁豆、鹌鹑等。2.血虚:食补血的动物血制品、红皮花生、黑豆。血虚:食补血的动物血制品、红皮花生、黑豆。3.阴虚:食清凉类的银耳、莲子、玉竹等。阴虚:食清凉类的银耳、莲子、玉竹等。4.阳虚:食性质温热、补益肾阳、温暖脾胃的鸡阳虚:食性质温热、补益肾阳、温暖脾胃的鸡肉、韭菜、生姜、干姜、花椒等。肉、韭菜、生姜、干姜、花椒等。5.血瘀:食活血化瘀的玫瑰花、油菜等。血瘀:食活血化瘀的玫瑰花、油菜等。消渴肾病消渴肾病6.痰湿:食化痰利湿的木瓜、荸荠、紫菜、红小痰湿:食化痰利湿的木瓜、荸荠、紫菜、红小豆、薏苡仁、鲫鱼、鲤鱼等。不宜多吃酸涩食品,豆、薏苡仁、鲫鱼、鲤鱼等。不

33、宜多吃酸涩食品,如柚子、枇杷等。如柚子、枇杷等。7.湿浊:食祛湿化浊的花生等。湿浊:食祛湿化浊的花生等。8.减少粥汤摄入,饮水量应根据每日尿量而定,减少粥汤摄入,饮水量应根据每日尿量而定,以前一日总出量加以前一日总出量加500ml水为宜,增加动物蛋白水为宜,增加动物蛋白的摄入。的摄入。消渴肾病消渴肾病三)情志调理三)情志调理1.多与患者沟通,使其了解本病与情志的关多与患者沟通,使其了解本病与情志的关系,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系,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2.护理干预,存在颅内出血的危险时,应立护理干预,存在颅内出血的危险时,应立即报告医生,观察患者有无抑郁、焦虑症即报告医生,观察患者有无抑郁、焦虑症状

34、,针对不同的情志问题,采用释疑解惑、状,针对不同的情志问题,采用释疑解惑、以情胜情等方法进行干预。以情胜情等方法进行干预。乳痈(急性乳腺炎)乳痈(急性乳腺炎)一、常见证候要点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气滞热壅:乳汁淤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一)气滞热壅:乳汁淤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胀痛。伴恶寒发热,头痛,周身酸楚,口渴,红,胀痛。伴恶寒发热,头痛,周身酸楚,口渴,便秘。舌红,苔黄。便秘。舌红,苔黄。(二)热毒炽盛:壮热,乳房肿痛,皮肤焮红灼(二)热毒炽盛:壮热,乳房肿痛,皮肤焮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舌红,苔黄腻。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舌红,苔黄腻。(三)正虚毒恋:溃脓后乳房肿痛虽轻,但疮口

35、(三)正虚毒恋:溃脓后乳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全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全身乏力,面色少华或低热不退,饮食减少。舌质身乏力,面色少华或低热不退,饮食减少。舌质淡,苔薄。淡,苔薄。乳痈乳痈二、常见症状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证候施护(一)疼痛(一)疼痛1.观察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观察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2.行抽脓术的患者,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以利行抽脓术的患者,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以利引流),观察脓液的量、色、质、气味以及有无引流),观察脓液的量、色、质、气味以及有无乳汁排出。乳汁排出。3.耳穴贴压,取胸、肝、神门、心、交感、

36、阿是耳穴贴压,取胸、肝、神门、心、交感、阿是穴等穴。穴等穴。4.中药外敷。中药外敷。乳痈乳痈(二)肿胀(二)肿胀1.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是否形成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是否形成脓肿或破溃。脓肿或破溃。2.遵医嘱使用排乳手法(详见附件),挤出淤积遵医嘱使用排乳手法(详见附件),挤出淤积乳汁。乳汁。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肾上腺、内分泌、肝、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肾上腺、内分泌、肝、神门、阿是穴等穴。神门、阿是穴等穴。4.遵医嘱中药外敷。遵医嘱中药外敷。5.遵医嘱中药熏洗。遵医嘱中药熏洗。乳痈乳痈(三)发热(三)发热1.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及观察体温变化及汗

37、出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及时协助更换衣被。时协助更换衣被。2.使用中药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使用中药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3.穴位按摩,取合谷、曲池等穴。按摩时选择薄穴位按摩,取合谷、曲池等穴。按摩时选择薄荷油、生姜水等介质。荷油、生姜水等介质。4.耳穴贴压,取胸、耳尖、神门、内分泌等穴。耳穴贴压,取胸、耳尖、神门、内分泌等穴。5.中药泡洗。中药泡洗。乳痈乳痈四、健康指导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一)生活起居 1.指导患者按需哺乳,哺乳后要排空剩余乳汁;指导患者按需哺乳,哺乳后要排空剩余乳汁;高热或脓肿形成时停止哺乳。高热或脓肿形成时停止哺乳。2.使用三角巾或宽松的胸罩托起患乳,减少上

38、肢使用三角巾或宽松的胸罩托起患乳,减少上肢3.保持乳房及乳头清洁,如出现乳头皲裂,可用保持乳房及乳头清洁,如出现乳头皲裂,可用蛋黄油、麻油或橄榄油外涂。蛋黄油、麻油或橄榄油外涂。4.怀孕怀孕6个月后,用木梳沿乳腺导管方向梳理,可个月后,用木梳沿乳腺导管方向梳理,可预防乳痈。预防乳痈。乳痈乳痈(二)饮食指导(二)饮食指导产后产后4872小时后补汤汁,忌油腻、刺激性食物。小时后补汤汁,忌油腻、刺激性食物。1.气滞热壅证:宜食疏肝理气、通乳消肿的食品,气滞热壅证:宜食疏肝理气、通乳消肿的食品,如白萝卜、白菜等。食疗方:萝卜丝汤。如白萝卜、白菜等。食疗方:萝卜丝汤。2.热毒炽盛证:宜食清热解毒、托里透

39、脓的食品,热毒炽盛证:宜食清热解毒、托里透脓的食品,如马兰头、鲜藕、绿豆、马齿苋等。食疗方:马如马兰头、鲜藕、绿豆、马齿苋等。食疗方:马兰头拌豆腐。兰头拌豆腐。3.正虚毒恋证:宜食益气合营托毒的食品,如鸡正虚毒恋证:宜食益气合营托毒的食品,如鸡蛋、鱼肉、动物肝脏、豆制品、牛奶等。蛋、鱼肉、动物肝脏、豆制品、牛奶等。乳痈乳痈(三)情志调理(三)情志调理1.多与患者沟通,劝导安慰其正确对待疾病。多与患者沟通,劝导安慰其正确对待疾病。2.针对忧思恼怒、恐惧紧张的患者,指导采用移针对忧思恼怒、恐惧紧张的患者,指导采用移情相制疗法,转移注意力;焦虑或抑郁的患者,情相制疗法,转移注意力;焦虑或抑郁的患者,

40、指导采用暗示疗法或顺情从欲法。指导采用暗示疗法或顺情从欲法。3.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心理支持。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心理支持。4.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防治经验,增强治疗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防治经验,增强治疗信心。信心。乳痈排乳法乳痈排乳法1.适应症、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1)哺乳期乳痈郁滞,乳头破损,乳房结块,腋窝淋巴)哺乳期乳痈郁滞,乳头破损,乳房结块,腋窝淋巴结肿大,病程结肿大,病程7天。(天。(2)发热恶寒,体温)发热恶寒,体温39C以下,以下,乳汁排泄不畅。(乳汁排泄不畅。(3)局部肿块经诊断未成脓者。)局部肿块经诊断未成脓者。(4)乳痈成脓期或溃后期禁用。)乳痈成脓期或溃后

41、期禁用。2.排乳手法排乳手法 患者取坐位,在患乳搽少量润滑剂,如食用油。患者取坐位,在患乳搽少量润滑剂,如食用油。3.术者左手托起乳房,右手五指顺着乳络方向,首先轻拿术者左手托起乳房,右手五指顺着乳络方向,首先轻拿提拉乳头及乳晕部,后沿放射状从乳房基底部向乳晕方向提拉乳头及乳晕部,后沿放射状从乳房基底部向乳晕方向按摩按摩35分钟。分钟。4.待乳汁郁积于乳晕部时,再以右手拇指与食指夹持患侧待乳汁郁积于乳晕部时,再以右手拇指与食指夹持患侧乳晕及乳头部,不断轻拉揪提,宿乳即呈喷射状排出,直乳晕及乳头部,不断轻拉揪提,宿乳即呈喷射状排出,直至结块消失、乳房松软、淤乳排尽、疼痛明显减轻。至结块消失、乳房

42、松软、淤乳排尽、疼痛明显减轻。蛇串疮(带状疱疹)蛇串疮(带状疱疹)一、常见证候要点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经郁热证:常见于急性期。皮损鲜红,(一)肝经郁热证:常见于急性期。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二)脾虚湿蕴证:皮损色淡,疱壁松弛,伴疼(二)脾虚湿蕴证:皮损色淡,疱壁松弛,伴疼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苔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苔白或白腻。白或白腻。(三)气滞血瘀证:常见于后遗神经痛期。皮疹(三)气滞血瘀证:常见于后遗神经

43、痛期。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有瘀斑,苔白。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有瘀斑,苔白。蛇串疮蛇串疮二、常见症状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证候施护(一)疼痛(一)疼痛1.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持续时间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及伴随症状。2.耳穴贴压,取肺、肝、内分泌、皮质下、肾上耳穴贴压,取肺、肝、内分泌、皮质下、肾上腺等穴。腺等穴。3.穴位按摩,取合谷、阳陵泉、太冲等穴;后遗穴位按摩,取合谷、阳陵泉、太冲等穴;后遗神经痛期取阿是穴。神经痛期取阿是穴。4.拔火罐(刺血)。拔火罐(刺血)。5.使用中医诊疗设备,如微波、低频、光疗、电使用中医诊疗设备,如微波、低频

44、、光疗、电疗、磁疗等,以减轻疼痛疗、磁疗等,以减轻疼痛。蛇串疮蛇串疮(二)丘疹及水疱(二)丘疹及水疱1.评估皮损部位、水疱大小、疱液性状、疱壁紧评估皮损部位、水疱大小、疱液性状、疱壁紧张度等。张度等。2.指导患者修剪指甲,避免摩擦、搔抓。保持皮指导患者修剪指甲,避免摩擦、搔抓。保持皮损处清洁干燥,忌用热水肥皂烫洗局部皮肤,忌损处清洁干燥,忌用热水肥皂烫洗局部皮肤,忌用化学洗涤剂洗涤衣物,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用化学洗涤剂洗涤衣物,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3.指导患者采取健侧卧位,防止挤压引起疱疹破指导患者采取健侧卧位,防止挤压引起疱疹破裂。裂。蛇串疮蛇串疮4.皮损累及眼部时,鼓励患者多做眨眼运动,防

45、皮损累及眼部时,鼓励患者多做眨眼运动,防止粘连。遵医嘱使用眼药水和眼药膏,白天每止粘连。遵医嘱使用眼药水和眼药膏,白天每23小时滴眼药水小时滴眼药水1次,晚上涂眼药膏后纱布覆盖。次,晚上涂眼药膏后纱布覆盖。注意观察眼部病情变化及视力变化,防止眼睑粘注意观察眼部病情变化及视力变化,防止眼睑粘连及溃疡性角膜炎的发生。连及溃疡性角膜炎的发生。5.皮损发生于头皮、腋下、外阴等毛发部位时,皮损发生于头皮、腋下、外阴等毛发部位时,应剪去局部毛发,保持创面清洁。应剪去局部毛发,保持创面清洁。6.中药塌渍。中药塌渍。7.使用中医诊疗设备,如微波、低频、光疗、电使用中医诊疗设备,如微波、低频、光疗、电疗、磁疗等

46、,以减轻疼痛。疗、磁疗等,以减轻疼痛。蛇串疮蛇串疮四、健康指导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一)生活起居1.保持床单及衣物的整洁,穿宽松、棉质衣物,保持床单及衣物的整洁,穿宽松、棉质衣物,以避免摩擦皮损,造成不适或创面感染。以避免摩擦皮损,造成不适或创面感染。2.注意手卫生,勤修剪指甲,避免搔抓皮损。注意手卫生,勤修剪指甲,避免搔抓皮损。3.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如散步、做八段锦、打太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如散步、做八段锦、打太极拳等。极拳等。(二)饮食指导(二)饮食指导1.肝经郁热证:宜食清肝胆之火的食品,如:新肝经郁热证:宜食清肝胆之火的食品,如:新鲜绿叶蔬菜、西瓜、冬瓜、黄瓜、橙子、苦瓜、鲜绿叶蔬

47、菜、西瓜、冬瓜、黄瓜、橙子、苦瓜、绿豆,忌食腥发之品。绿豆,忌食腥发之品。蛇串疮蛇串疮2.脾虚湿蕴证:宜食健脾利湿的食品,如:脾虚湿蕴证:宜食健脾利湿的食品,如:山药、扁豆、大枣、红薯、苡米,忌食生山药、扁豆、大枣、红薯、苡米,忌食生冷之品。冷之品。3.气滞血瘀证:宜食行气、活血化瘀的食品,气滞血瘀证:宜食行气、活血化瘀的食品,如:白萝卜、柑橘、木耳、油菜、黑豆,如:白萝卜、柑橘、木耳、油菜、黑豆,忌食甜食及易胀气食品。忌食甜食及易胀气食品。蛇串疮蛇串疮(三)情志调理三)情志调理1.主动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消除陌生感和紧主动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使患者配合治疗及护理。张感

48、。使患者配合治疗及护理。2.向患者讲解引起本病疼痛的原因、疾病的病程向患者讲解引起本病疼痛的原因、疾病的病程及缓解疼痛的方法,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及缓解疼痛的方法,消除患者恐惧心理。3.指导患者通过聊天、听广播等放松,转移注意指导患者通过聊天、听广播等放松,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力,以减轻疼痛。蛇串疮蛇串疮1、字体安装与、字体安装与设置置如果您对PPT模板中的字体风格不满意,可进行批量替换,一次性更改各页面字体。1.在“开始”选项卡中,点击“替换”按钮右侧箭头,选择“替换字体”。(如下图)2.在图“替换”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更改字体。(如下图)3.在“替换为”下拉列表中选择替换字体。4.点击“替换”按钮,完成。562、替、替换模板中的模板中的图片片模板中的图片展示页面,您可以根据需要替换这些图片,下面介绍两种替换方法。方法一:更改图片方法一:更改图片1.选中模版中的图片(有些图片与其他对象进行了组合,选择时一定要选中图片 本身,而不是组合)。2.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改图片”,选择要替换的图片。(如下图)注意:注意:为防止替换图片发生变形,请使用与原图长宽比例相同的图片。56赠送精美图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