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南京医科大学

上传人:zhu****ng 文档编号:222985224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2.7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南京医科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南京医科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南京医科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资源描述:

《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南京医科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南京医科大学(9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学精品课件系列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2023/7/141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人体形态学测量人体形态学测量开启时钟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系於伟2023/7/142人体形态学测量人体形态学测量n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n指测定身体整体与局部的长度、周长、距离和容积,内容包括身长、体重、坐高、胸围、腹围、头围、指距、四肢长度和周径、皮下脂肪厚度以及人体姿势等。2023/7/143人体形态的影响因素n年龄n性别n发育状况n遗传n疾病n外伤n障碍2023/7/144目的和作用n了解因发育、伤病所致的身体形态的变化。

2、n明确形态障碍对于功能状态的影响程度。n形态障碍:如截肢、肢体浮肿或下肢不等长等。n协助疾病的诊断。n协助制订康复治疗方案。n判断康复效果。2023/7/145一、测量姿势与基准面2023/7/1461、直立姿势n立姿,立姿,Standing posturen被测者被测者n挺胸直立,挺胸直立,n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n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肩部放松,上肢自然下垂,n手伸直,手掌朝向体侧,手指轻贴大腿侧面,手伸直,手掌朝向体侧,手指轻贴大腿侧面,n自然伸直膝部,自然伸直膝部,n左、右足后跟并拢,前端分开,使两足大致呈左、右足后跟并拢,前端分开,使两

3、足大致呈45夹角,夹角,n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2023/7/1472、坐姿nSitting posturen被测者被测者n挺胸坐在被调节到腓骨头高度的平面上,挺胸坐在被调节到腓骨头高度的平面上,n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眼睛平视前方,n左、右大腿大致平行,左、右大腿大致平行,n膝弯屈大致成直角,膝弯屈大致成直角,n足平放在地面上,足平放在地面上,n手轻放在大腿上。手轻放在大腿上。2023/7/1483、人体定位平面n人体定位平面是由三个互为垂直的轴决定。n铅垂轴n纵轴n横轴2023/7/1493.1、矢状面nsagittal planen通过铅

4、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矢状面。2023/7/1410正中矢状面nmidsagittal planen在矢状面中,把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称为正中矢状平面。n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2023/7/14113.2、冠状面ncoronal-planen通过铅垂轴与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冠状面。n这些平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个部分。2023/7/14123.3、水平面nhorizontal planen与矢状面及冠状面同时垂直的所有平面都称为水平面。n这些平面将人体分成上、下两个部分。2023/7/14134、眼耳平面nOAEn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

5、点的水平面称为眼耳平面或法兰克福平面。2023/7/1414二、测量标志点2023/7/14151、测量标志点n为了使测量更加准确以提高其可比性,测量时将体表的突起和凹陷作为标志点。n测量部位不同,数值相差很大,尤其是肌肉丰满或粗细变化较大的部位更为突出,如大腿与小腿的周径、胸围、腹围等。2023/7/14162、骨的表面形态n骨面突起n骨面凹陷n骨的空腔n骨端膨大n其 它2023/7/1417n突(突(process):突然高起;:突然高起;棘(棘(spine):较尖锐的小突起。:较尖锐的小突起。n隆起(隆起(eminence):基底较广的突起。:基底较广的突起。n粗隆(粗隆(tuberos

6、ity):粗糙的隆起。:粗糙的隆起。n嵴(嵴(crest):细长的锐缘;:细长的锐缘;线(线(line):低而粗涩的嵴。:低而粗涩的嵴。n窝(窝(fossa):大的凹陷;:大的凹陷;凹(凹(fovea)或或小凹(小凹(foveola):小的凹陷。:小的凹陷。n沟(沟(sulcus):长形的凹;:长形的凹;压迹(压迹(impression):浅的凹陷。:浅的凹陷。n面(面(surface):平滑的表面。:平滑的表面。n缘(缘(border):骨的边缘;:骨的边缘;切迹(切迹(notch):边缘的缺损。:边缘的缺损。髂嵴臀后线髂骨粗隆髂前上棘髂窝耳状面2023/7/1418n头(头(head)或或

7、小头(小头(capitulum):较圆的骨端膨大;:较圆的骨端膨大;n颈(颈(neck):头下略细的部分。:头下略细的部分。n髁(髁(condyle):椭圆的膨大;:椭圆的膨大;n上髁(上髁(epicondyle):髁上的突出部分。:髁上的突出部分。n结节(结节(tuber)和和小结节(小结节(tubercle):圆形的隆起。:圆形的隆起。股骨头股骨颈大结节小结节内侧髁外侧髁外上髁2023/7/14193、人体的分部n人体外形分十大局部n头部(颅、面部)n颈部(颈、项部)n背部n胸部n腹部n盆会阴部n左、右上肢n左、右下肢n头部(颅、面部)n颈部(颈、项部)n躯干部n背部n胸部n腹部n盆会阴部

8、n左、右上肢n左、右下肢2023/7/14203.1、头部体表标志n颅区分为颅顶和颅底两部。n在临床上有实用意义的体表标志n头顶点:顶骨后方的最凸隆点,也称顶结节。n眉弓:在眉毛下方,为一条状骨性隆起。n颧弓:位于外耳道开口前方的水平线上。n下颚隆起:下颚骨前面正中部,呈上下的线状隆起。n乳突:在耳垂后方,为一圆锥形隆起。n枕外隆突:枕骨外面的隆起。2023/7/1421术术语语外文名称外文名称说说明明头顶点头顶点vertex(简称简称v)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时,在头顶部正中矢状面上的最高点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时,在头顶部正中矢状面上的最高点发缘点发缘点trichion(简称简称tr)前额发缘与正

9、中矢状面的交点前额发缘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眉间点眉间点glabella(简称简称g)额下部,鼻根上方,两眉之间的隆起部在正中矢状面上向前最突出的点额下部,鼻根上方,两眉之间的隆起部在正中矢状面上向前最突出的点鼻梁点鼻梁点sellion(简称简称se)鼻梁的最凹点鼻梁的最凹点鼻下点鼻下点subnasale(简称简称sn)在正中矢状面上,鼻中膈与上唇皮肤所构成的角的最深点在正中矢状面上,鼻中膈与上唇皮肤所构成的角的最深点颏下点颏下点gnathion(简称简称gn)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时,颏部在正中矢状面上的最低点头部以眼耳平面定位时,颏部在正中矢状面上的最低点瞳孔点瞳孔点pupilla(简称简称pu)

10、瞳孔中心点瞳孔中心点眼内角点眼内角点entocanthion(简称简称en)在眼裂内角上,上、下眼睑缘相接的点在眼裂内角上,上、下眼睑缘相接的点眶下点眶下点orbitale(简称简称or)眼眶下缘的最低点眼眶下缘的最低点颧点颧点zygion(简称简称zy)颧弓上向外侧最突出的点颧弓上向外侧最突出的点鼻翼点鼻翼点alare(简称简称al)鼻翼最外侧点鼻翼最外侧点口角点口角点cheilion(简称简称ch)口裂的外角上,上、下唇粘膜缘在外侧端相接的点口裂的外角上,上、下唇粘膜缘在外侧端相接的点颅侧点颅侧点euryon(简称简称eu)颅侧部向外最突出的点颅侧部向外最突出的点耳屏点耳屏点tragion

11、(简称简称t)耳屏软骨上缘,耳轮脚基部向颅侧部皮肤过渡的点耳屏软骨上缘,耳轮脚基部向颅侧部皮肤过渡的点枕后点枕后点opisthocranion(简称简称op)在正中矢状面上,枕部离眉间点在正中矢状面上,枕部离眉间点(g)最远的点最远的点枕外隆突点枕外隆突点inion(简称简称i)枕外隆突上最突出的点枕外隆突上最突出的点头部测点(GB 3975-83)2023/7/14222023/7/14233.2、躯干部体表标志n分为四个部分n背部n胸部n腹部n盆会阴部2023/7/1424胸部体表标志n从背部正中线上可触及各胸椎棘突。n肩胛冈根部对T3棘突,肩胛骨下角约对第7肋。n胸部临床常用标线n前正中

12、线、胸骨线、锁骨中线、胸骨旁线。n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n肩胛线、后正中线。脊柱旁线?2023/7/1425胸骨n胸骨颈静脉切迹n胸骨柄上缘正中。n胸骨角n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突出。两侧连接第2肋骨,可作为计数肋骨的标志。相当于第4胸椎下缘水平。n剑胸关节n胸骨体与剑突的连结。相当于第9胸椎水平,两侧连第7肋骨。n剑突n扁而薄,悬挂在胸骨体下端,形状变化较大。n胸骨上宽下窄,位于胸前壁正中,可分胸骨柄、胸骨体、剑突三部分。2023/7/1426腹壁体表标志n骨性标志n上方有胸骨剑突、肋弓、第11肋前端。n下方有耻骨联合、耻骨结节、髂前上棘、髂嵴与髂嵴结节。n脐的位置不恒定,约相当于L3

13、-L4之间。n腹前壁移行于大腿处为腹股沟,深部有腹股沟韧带。n腹部分区n9区n4区2023/7/1427骨盆体表标志n皮下可触及耻骨联合及其外侧的耻骨结节,髂嵴及其前端的髂前上棘、骶骨和尾骨。n男性在阴囊根部的后方可触及耻骨下缘和耻骨弓。2023/7/1428术术语语外文名称外文名称说说明明喉结节点喉结节点larynxpoint(简称简称lar)在正中矢状面上,喉结节向前最突出的点在正中矢状面上,喉结节向前最突出的点脐点脐点omphalion(简称简称om)脐的中心点脐的中心点会阴点会阴点perineumpoint(简称简称pe)左、右坐骨结节最下点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左、右坐骨结节最下点

14、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的交点乳头点乳头点thelion(简称简称th)乳头的中心点乳头的中心点肩峰点肩峰点acromion(简称简称a)肩胛骨的肩峰外侧缘上,向外最突出的点肩胛骨的肩峰外侧缘上,向外最突出的点髂嵴点髂嵴点iliocristale(简称简称ic)髂嵴向外最突出的点髂嵴向外最突出的点髂前上棘点髂前上棘点iliospinaleanterius(简称简称is)髂前上棘向前下方最突出的点髂前上棘向前下方最突出的点大转子点大转子点trochanterion(简称简称tro)股骨大转子的最高点股骨大转子的最高点颈椎点颈椎点cervicale(简称简称c)第七颈椎棘突尖端的点第七颈椎棘突尖端的点腋

15、窝后点腋窝后点posteriorarmpitpoint(简称简称p.ap)在腋窝后裂上,大圆肌附着处的最下端点在腋窝后裂上,大圆肌附着处的最下端点躯干部测点(GB 3975-83)2023/7/14292023/7/14303.3、四肢部测点n上肢n下肢2023/7/1431上肢的体表标志n肩部肩部n可以摸到锁骨全长、肩胛冈。可以摸到锁骨全长、肩胛冈。n上肢上肢n近端顶部可能触及肩峰。近端顶部可能触及肩峰。n外侧部可见三角肌的圆形隆起。外侧部可见三角肌的圆形隆起。n上臂上臂n前面可见肱二头肌隆起,肱二头肌两侧可触及肱二头肌内、外侧沟。前面可见肱二头肌隆起,肱二头肌两侧可触及肱二头肌内、外侧沟。

16、n下端两侧可摸到肱骨内、外上髁和鹰嘴。下端两侧可摸到肱骨内、外上髁和鹰嘴。n腕部腕部n两侧可摸到桡骨茎突及尺骨茎突。两侧可摸到桡骨茎突及尺骨茎突。n手掌手掌n两侧可见大鱼际肌和小鱼际肌。两侧可见大鱼际肌和小鱼际肌。2023/7/1432下肢的体表标志n髂嵴全长均可摸到,前端为髂前上棘,后端为髂后上棘。n股骨大转子位于大腿外上方。n膝部n可以触到髂骨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胫骨粗隆及腓骨小头。n踝关节n可以摸到内、外踝。n足部n最末端为跟骨点,最前点为足尖。2023/7/1433术语术语外文名称外文名称说说明明桡骨点桡骨点radiale(简称简称r)桡骨小头上缘的最高点桡骨小头上缘的最高

17、点桡骨茎突点桡骨茎突点stylionradiale(简称简称sty.r)桡骨茎突的下端点桡骨茎突的下端点尺骨茎突点尺骨茎突点ulnastylion(简称简称sty.u)尺骨茎突的下端点尺骨茎突的下端点桡侧掌骨点桡侧掌骨点metacarpaleradiale(简称简称mr)第二掌骨小头向桡侧最突出的点第二掌骨小头向桡侧最突出的点尺侧掌骨点尺侧掌骨点metacarpaleulnare(简称简称mu)第五掌骨小头向尺侧最突出的点第五掌骨小头向尺侧最突出的点指尖点指尖点dactylion(简称简称da)上肢下垂,手中指尖端上最向下的点称中指指尖点。上肢下垂,手中指尖端上最向下的点称中指指尖点。其余各指

18、上,分别称指尖点其余各指上,分别称指尖点、指尖点、指尖点等等胫骨点胫骨点tibial(简称简称ti)胫骨上端内侧的髁内侧缘上最高的点胫骨上端内侧的髁内侧缘上最高的点内踝点内踝点sphyrion(简称简称sph)胫骨的下端点胫骨的下端点腓侧跖骨点腓侧跖骨点metatarsalefibulare(简称简称mt.f)第五跖骨头上向腓侧最突出的点第五跖骨头上向腓侧最突出的点胫侧跖骨点胫侧跖骨点metatarsaletibiale(简称简称mt.t)第一跖骨头上向胫侧最突出的点第一跖骨头上向胫侧最突出的点足后跟点足后跟点pternion(简称简称pte)立姿时,足后跟部向后最突出的点立姿时,足后跟部向后

19、最突出的点趾尖点趾尖点acropodion(简称简称ap)立姿时,离足后跟点立姿时,离足后跟点(pte)最远的足趾的端点最远的足趾的端点四肢部测点(GB 3975-83)2023/7/14342023/7/1435三、身长与体重2023/7/14361、身长(stature)n测量目的n评价骨骼发育情况。n评价肺活量、计算体表面积及拐杖长度等。n影响因素n时间:一般在清晨较高、傍晚较低。n测量时间:一般为上午10点左右。n测量体位:站立姿势。n一个现象:正常成人指距=身长。2023/7/1437常用的高度测量n身高(stature)n从头顶点至地面的垂距。n眼高(eye height)n从眼内

20、角点至地面的垂距。n肩高(shoulder height)n从肩峰点至地面的垂距。n髂前上棘高(iliospinale height)n从髂前上棘点至地面的垂距。n大转子高(trochanter height)n从大转子点(tro)至地面的垂距。2023/7/14382、体重(body weight)n测量目的n掌握身体的发育,营养,萎缩,消耗的状态。n在进行平衡功能测试和康复训练中,有助于判断其身体重心及其分布、平衡功能状况。n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n平衡障碍生物反馈的重要观测指标。n影响因素n性别、年龄、饮食、劳动、生活条件、健康状况、锻炼程度等。n利用体重计测量体重。2023/7/14

21、39体重的正常值n没有绝对正常值,多用体重与身长之间的关系表示。n成人n体重(kg)=身高(cm)-100(身高在165cm以下)n体重(kg)=身高(cm)-105(身高在166175cm以下)n体重(kg)=身高(cm)-110(身高在176185cm以下)n儿童和青少年n标准体重(kg)=年龄2+8(212岁)n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1316岁)2023/7/1440肥胖度n计算公式评 价正常超重轻度肥胖 中度肥胖 重度肥胖肥胖度值10%10202030304040%肥胖度(肥胖度(肥胖度(肥胖度(%)=实际体重实际体重实际体重实际体重 -标准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

22、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 100%100%2023/7/1441体质指数(BMI)n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n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n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身高)n单位:kg/m标准正常超重肥胖国内标准30国外标准282023/7/1442其他评价指数n身高体重指数n体重(kg)身高(cm)100%n表示每厘米身高的体重值。n该指数受身高影响较大,身材越高,评价准确性越低。n身高胸围指数n=胸围(cm)身高(cm)100%n身高、体重、胸围指数n体重(kg)+胸围(cm)身高(cm)100%n该指数包含了身体的长、围、宽、高和密度

23、,能较好反映体格状况。n身高坐高指数n坐高(cm)身高(cm)100%n指数越大,躯干越长。2023/7/1443四、躯干的测量2023/7/1444 颈围(neck circumference)n颈围n经喉结节点的颈部水平围长。n体位n坐位/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n测量n测量喉结节点水平的颈部周径。n评价n颈部组织器官如甲状腺有无肿大等。2023/7/1445 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n腰围n经乳头点的胸部水平围长。n体位n坐位/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n测量n于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测量乳头水平的胸部周径。n评价n反映胸廓及胸背部肌肉的发育状况,还间接地反映肺

24、容量。n深呼气与深吸气的胸围之差可以反映胸廓扩张度,正常成人值一般5厘米。2023/7/1446 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n腰围n经脐点的腰部水平围长。n体位n测量时取站立位,双脚分开2530cm,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体重均匀分配。n测量n将测量尺紧贴软组织,但不能压迫。n评价n注意结果与消化器官和膀胱充盈度间关系。2023/7/1447臀围(hip circumference)n臀围n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长。n体位n站立位,双侧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n测量n测量大转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间臀部最粗的部分。n评价n腰围/臀围:男性0.9、女性0.8即为肥胖。2023/7/

25、1448脊柱侧弯Cobb角的测量n测量n根据X线片确立中立椎体。n于上位椎体的上缘和下位椎体的下缘各画一条关节面线。n与这两条线各画一条垂直线,相交之角的度数即为曲线的Cobb角度数。2023/7/14492023/7/1450五、四肢围度、长度的测量2023/7/14511、四肢周径的测量n测量工具:皮尺。n测量目的n了解肌肉有无萎缩、肿胀和肥大。n测量要求n皮尺应与四肢长轴垂直呈直角,不可倾斜。n皮尺围绕肢体的松紧度以皮尺在皮肤上可稍移动为宜。n测量单位为厘米,通常每隔5cm测量一次。(根据肢体长度调整)2023/7/1452四肢周径的测量部位、体位与测量点测量部位测量部位测量体位测量体位

26、测量点测量点上臂最大周径上臂最大周径(肘伸展位)(肘伸展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伸展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伸展上臂中部、肱二头肌最大膨隆部上臂中部、肱二头肌最大膨隆部上臂最大周径上臂最大周径(肘屈曲位)(肘屈曲位)肘关节用力屈曲肘关节用力屈曲(即肘屈肌呈最大收缩状态)(即肘屈肌呈最大收缩状态)同上同上前臂最大周径前臂最大周径前臂在体侧自然下垂前臂在体侧自然下垂前臂近侧端最大膨隆部前臂近侧端最大膨隆部前臂最小周径前臂最小周径同上同上前臂远端最细的部位前臂远端最细的部位大腿周径大腿周径仰卧位,下肢稍外展,膝伸展仰卧位,下肢稍外展,膝伸展大腿中央部、髌骨上缘大腿中央部、髌骨上缘及上方及上方5 5、

27、1010、1515、2020厘米处厘米处小腿最大周径小腿最大周径同上同上小腿最粗的部位小腿最粗的部位小腿最小周径小腿最小周径同上同上内、外踝上方最细的部位内、外踝上方最细的部位2023/7/1453四肢周径的测量2023/7/1454四肢周径测量点的选择n如果因肱二头肌萎缩而难以确定最大膨隆部分时,测量上臂周径宜取肘屈曲位。n解剖结构与临床病理改变不同,测量点的选择亦有所区别。n如了解膝关节肿胀程度,应选择髌骨上缘测量;通过测量髌骨上缘5-10cm处的大腿周径反映出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的情况(萎缩或肿胀);髌骨上缘15cm以上则为大腿全部肌群的情况。n观察水肿变化时,应每天/每周同一时间进行测量

28、。2023/7/14552、四肢长度的测量n测量工具:皮尺或钢卷尺。n测量注意n取四肢左右对称的自然伸展位,骨盆无倾斜。n将皮尺放置在正确的解剖标志点上。n测量单位厘米。2023/7/1456上肢长度测量测量部位测量部位测量体位测量体位测量点测量点上肢长上肢长坐位或立位,上肢体侧自然下坐位或立位,上肢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垂,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腕关节中立位。肩峰外侧端肩峰外侧端到到桡骨茎突桡骨茎突上臂长上臂长同上同上肩峰外侧端肩峰外侧端到到肱骨外上髁肱骨外上髁前臂长前臂长 同上同上肱骨外上髁肱骨外上髁到到桡骨茎突桡骨茎突手长手长手指伸展位手指伸展位桡骨茎突到尺骨

29、茎突的连线起始桡骨茎突到尺骨茎突的连线起始,到到中指末端中指末端2023/7/1457下肢长度测量测量部位测量部位测量体位测量体位测量点测量点下肢真性长下肢真性长仰卧,骨盆水平,下肢伸展,仰卧,骨盆水平,下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髋关节中立位髂前上棘髂前上棘到到内踝内踝的最短距离,的最短距离,或或大转子大转子到到外踝外踝的距离的距离下肢外观长下肢外观长仰卧位,双下肢对称伸展仰卧位,双下肢对称伸展脐脐到到内踝内踝的距离的距离大腿长大腿长同上同上股骨大转子股骨大转子到到膝关节外侧间隙膝关节外侧间隙小腿长小腿长同上同上膝关节外侧间隙膝关节外侧间隙到到外踝外踝的距离的距离足长足长踝关节中立位踝关节中立位足

30、跟末端足跟末端到到第第2趾末端趾末端的距离的距离2023/7/1458下肢长度的测量n下肢长度真正差异是由于胫骨或股骨短缩所致。n患者仰卧,双膝屈曲,双足平放在检查台上。n正面观察双侧膝关节是否同高来判断下肢不等长原因。n肢体短的一侧膝关节低,提示下肢长度差异是胫骨变短所致;n肢体短的一侧膝关节高,提示下肢长度差异是股骨变短所致。n下肢长度外观差异多由于髋关节屈曲或内收畸形,或骨盆倾斜所致。2023/7/1459六、截肢残端的测量2023/7/14601、截肢残端周径n测量目的n判断残端的浮肿状态。n判定断端成熟度。n判断断端与假肢接受腔的适合程度。n注意事项n截肢术前及术后均应在相同的标志点

31、测量。n由于一天当中大腿周径可有510mm、小腿周径1015mm的变化,评价时应注意记录评价时间。n至少每周测量一次。2023/7/1461截肢残端周径的测量测量部位测量部位测量体位测量体位测量方法(测量点测量方法(测量点 )上臂残端上臂残端站或坐位站或坐位从腋窝每隔从腋窝每隔2.5厘米测量一次,直至断端厘米测量一次,直至断端前臂残端前臂残端 同上同上从尺骨鹰嘴向下每隔从尺骨鹰嘴向下每隔2.5厘米测量一次,厘米测量一次,直至断端直至断端大腿残端大腿残端站立位站立位从坐骨结节开始每隔从坐骨结节开始每隔5厘米测量一次,直厘米测量一次,直至断端至断端小腿残端小腿残端坐位坐位从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起每隔

32、从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起每隔5厘米测量厘米测量一次,直至断端一次,直至断端2023/7/14622、截肢残端长度n截肢者上肢或下肢残端长度的测量是设计假肢时不可缺少的数值。n残端长度分实长和有效长两种,在决定接受腔形状时,使用有效长。2023/7/1463截肢残端长度的测量测量部位测量部位测量体位测量体位测量方法(测量点)测量方法(测量点)上臂残端长上臂残端长站和坐位站和坐位 测量测量腋窝前缘腋窝前缘至至残端末端残端末端的距离的距离前臂残端长前臂残端长 同上同上测量测量尺骨鹰嘴尺骨鹰嘴沿尺骨至沿尺骨至残端末端残端末端的距离的距离大腿残端长大腿残端长站立位站立位测量测量坐骨结节坐骨结节(沿大腿后面

33、)至(沿大腿后面)至残端末残端末端端的距离的距离小腿残端长小腿残端长坐位坐位测量测量髌韧带中央髌韧带中央至至残端末端残端末端的距离的距离2023/7/14643、残端左右径n大腿截肢残端左右径n患者取立位,在坐骨结节水平从大腿内侧水平位至大腿外侧面的距离。n小腿截肢残端左右径n患者取坐位,测髌韧带中央部的宽度。2023/7/14654、残端前后径n大腿截肢的患者一般测从长收肌到坐骨结节的距离,令患者坐在硬面的平台上,测量长收肌肌腱的前缘到台面的距离。n如果测量从股直肌到臀大肌的距离,在设计接受腔时决定臀大肌沟和股直肌沟的深部时可以利用。n测量方法是将测量器放在臀大肌和股直肌处,令患者完成等长收

34、缩,用测量器轻轻按在上面可以测出前后径。n小腿截肢的测量方法是患者取坐位,测量髌韧带中央到腘窝的距离。2023/7/1466七、脂肪厚度的测量2023/7/1467脂肪厚度的测量n人体的脂肪大约有2/3贮存在皮下组织。n测量目的n了解皮下脂肪的多与少,判断人体的肥瘦情况,而且还可以推测全身脂肪的数量,评价人体组成的比例。n对相同体重者,通过测量脂肪厚度,可确定体型(肌肉型、肥胖型或消瘦型)。n动态观察也有助于判断键身锻炼或减肥的效果。2023/7/1468测量方法n测量体位:被测量者自然站立。n测量工具:卡尺或皮脂厚度计。n测量方法n测量者在测量部位用左手拇指及食指捏起改出皮肤及皮下脂肪,右手

35、拿量具进行测量,记录其数值。测量单位为mm。2023/7/1469测量部位n上臂n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水平腹侧(肱三头肌肌腹部位),皮褶方向应与手臂长轴平行。n背部n肩胛下角下方5cm处,皮褶方向与脊柱呈45。n腹部n锁骨中线平脐处,皮褶方向与躯干长轴平行。2023/7/1470正常参考值n日本成人的评定标准n上臂n成年男性:10.4mm属于肥胖。n成年女性:17.5mm属于肥胖。n腹部n成年男性:0515mm,15mm为肥胖,20mm为肥胖,14mm可诊为肥胖。n目前常用判断n男性:上臂+背部4cm为肥胖。n女性:上臂+背部5cm为肥胖。2023/7/1471身体成分评价n方法n皮褶厚度推

36、算体脂重和瘦体重来评价身体成分。n身体成分分类n体脂重:脂肪重量n瘦体重:非脂肪重量n评价n瘦体重指内脏、骨骼、肌肉等器官组织重量。n瘦体重的变化可以反映肌肉重量的变化。n正常人体脂含量约1030%。2023/7/1472身体成分评价公式nBrogek公式n体脂体脂%=4.57/身体密度身体密度-4.142 年 龄男女911 岁D=1.0879-0.00151*XD=1.0794-0.00142*X1214岁D=1.0868-0.00133*XD=1.0888-0.00153*X1518岁D=1.0977-0.00146*XD=1.0931-0.00133*X成 人D=1.0913-0.001

37、16*XD=1.0897-0.00133*X铃木-长岭回归方程D:身体密度 X:肩胛下角及上臂部皮褶厚度和2023/7/1473八、人体姿势的评价2023/7/1474人体姿势的评价n姿势检查是对患者的静态观察。n检测目的n正常的姿势有赖于肌肉、韧带、筋膜、关节、平衡功能的正常以及良好的姿势习惯。n通过对姿势的观察,从中可以获得结构方面的相关信息。n检测内容n包括对头颈、肩胛骨、脊柱、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足的观察。2023/7/14752023/7/14761、重心线n重心线是一条不断变化的想象中的线,它随体位的变化而变化。n正常重力是通过被动的韧带张力和小的肌肉主动活动产生的力矩得以均衡的

38、,并使压力适宜的分布在负重表面上。n正常人群中正确姿势有轻度偏差,在站立姿势通常包含着约4cm的前后倾斜。2023/7/1477关节与重心线在矢状面关系2023/7/14782、后面观n正常人跟骨与跟腱在一条垂直线上,双侧内踝在同一高度,胫骨无弯曲,双侧腘窝在同一水平线上,大粗隆和臀纹同高,双侧骨盆同高,脊柱无侧弯,双侧肩峰、肩胛下角平行,头颈无侧倾或旋转。2023/7/1479检查方法与内容n使用铅垂线测量。n垂线通过的标志点n枕骨粗隆脊柱棘突臀裂双膝关节内侧中心双踝关节内侧中心。n观察内容n从足部观察开始,足有无内外翻畸形、扁平足;双侧胫骨是否同高,胫骨是否弯曲;膝关节有无内外翻,双侧腓骨

39、头高度是否一致;双侧股骨大转子高度是否同高;观察骨盆,双侧髂嵴是否在同一个高度;脊柱有无侧弯;双侧肩胛骨是否与脊柱距离相等,是否同高,是否一侧呈翼状;头颈部有否侧偏、旋转或向前。2023/7/1480立位姿势的评定后方面面部位部位评价要点评价要点解释解释从从后后方方观观察察肩肩肩峰的左右差肩峰的左右差侧弯(向高侧凸)侧弯(向高侧凸)肩胛骨的位置肩胛骨的位置肩胛骨周围肌萎缩肩胛骨周围肌萎缩脊柱脊柱有无侧弯有无侧弯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皮肤皱纹皮肤皱纹脊柱旋转脊柱旋转侧倾侧倾侧倾方向下肢短缩、侧倾方向髋关节外展肌肌力低下、脊柱弯曲的凸侧(骨侧倾方向下肢短缩、侧倾方向髋关节外展肌肌力低下、脊柱弯曲

40、的凸侧(骨盆下降侧)盆下降侧)骨盆骨盆髂嵴的高度(高位)髂嵴的高度(高位)下肢长不等,踝、足异常下肢长不等,踝、足异常腰方肌短缩腰方肌短缩髂后上棘的左右差髂后上棘的左右差骨盆旋转异常骨盆旋转异常髋髋大转子的高度大转子的高度从足到膝无异常的情况下为股骨缩短(骨折病史,膝变性)从足到膝无异常的情况下为股骨缩短(骨折病史,膝变性)膝膝外翻外翻髂胫韧带的短缩、股前捻角增大、足内旋异常髂胫韧带的短缩、股前捻角增大、足内旋异常内翻内翻膝关节内侧变性、股后捻增大膝关节内侧变性、股后捻增大小腿小腿肌萎缩肌萎缩可能为可能为S1、S2水平的神经根症状水平的神经根症状足跟足跟外翻外翻足部内旋位、膝外翻、股骨颈向前方

41、捻转、跟踺内侧弓状变形足部内旋位、膝外翻、股骨颈向前方捻转、跟踺内侧弓状变形内翻内翻足外旋位、股骨颈后方捻转、跟踺外侧弓状变形足外旋位、股骨颈后方捻转、跟踺外侧弓状变形2023/7/14813、前面观n正常所见n双足内侧弓对称;髌骨位于正前面,双侧腓骨头、髂前上嵴在同一高度。肋弓对称,肩峰等高,斜方肌发育对称,肩锁关节、锁骨和胸锁关节等高并对称。2023/7/1482检查方法与内容n从足部开始观察,有无足内翻、扁平足、母外翻。n胫骨有无弯曲,腓骨头、髌骨是否同高,是否有膝反张、膝内外翻。n手放在双侧髂嵴上观察骨盆是否对称。n如果脊柱侧弯,观察肋弓,旋转的角度和侧方隆起。n肩锁和胸锁关节是否等高

42、。n头颈部有无向前或倾斜等。2023/7/1483立位姿势的评定前面面面部位部位评价要点评价要点解释解释从从前前面面观观察察头部头部位置异常位置异常有无斜颈有无斜颈肩肩肩峰上翘变形肩峰上翘变形肩锁关节脱臼肩锁关节脱臼骨盆骨盆髂嵴左右差髂嵴左右差髂前上棘左右差髂前上棘左右差腰方肌短缩腰方肌短缩下肢长度差下肢长度差髋关节髋关节变形变形屈曲挛缩,前倾角增大屈曲挛缩,前倾角增大膝关节膝关节高度高度低位:髋韧带短缩低位:髋韧带短缩高位:股四头肌短缩高位:股四头肌短缩内侧倾斜内侧倾斜X型腿型腿股骨颈前倾股骨颈前倾股骨向外倾股骨向外倾外侧倾斜外侧倾斜O型腿型腿股骨颈后倾股骨颈后倾胫骨内倾胫骨内倾足部足部足部

43、异常足部异常(母母)外翻)外翻足内旋足内旋2023/7/14844、侧面观n足纵弓正常,膝关节0-5屈曲,髋关节0,骨盆无旋转。n头与耳和肩峰在一条垂线上。n垂线通过的标志点n外耳孔肩峰大转子膝关节前面(髌骨后方)外踝前约2厘米。2023/7/1485生理性弯曲n正常脊柱生理性弯曲n稍向前的颈曲n稍向后的胸曲n较明显向前的腰曲n较大幅度向后的骶曲n作用n可以减轻震荡,保护脑和胸腹脏器。n与人体的重心有关。2023/7/1486n观察内容n足纵弓有否减小,踝关节有无跖屈挛缩;膝关节是否过伸展;注意髂前上嵴和髂后上嵴的位置关系:若髂前上嵴高,提示骨盆后倾或髋骨向后旋转;若前后上嵴高,则提示骨盆前倾

44、或髋骨旋前。腰椎前凸是否增大,腹部有否凸出;胸椎弯曲有否增大,躯干是否向前或向后弯曲,背部变圆、变平或驼背;头是否向前伸。2023/7/1487立位姿势的评定侧面面面部位部位评价要点评价要点解释解释从从侧侧面面观观察察头部头部向前突出向前突出颈前屈增大颈前屈增大腰椎凸腰椎凸肩肩向前突出向前突出胸椎后凸,胸部前侧肌群短缩胸椎后凸,胸部前侧肌群短缩脊柱脊柱曲线异常曲线异常前屈增大或减少前屈增大或减少骨盆骨盆髂前上棘与髂后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的左右差上棘的左右差髂骨向前旋转:髂前上棘低髂骨向前旋转:髂前上棘低髂后上棘高髂后上棘高髂骨向后旋转:髂前上棘高髂骨向后旋转:髂前上棘高4:3n体弱、慢性消耗性疾

45、病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n桶状胸桶状胸n横径横径:前后径前后径=1:1n肺气肿、支哮、婴幼儿肺气肿、支哮、婴幼儿n鸡胸和漏斗胸鸡胸和漏斗胸n横径横径:前后径前后径1:1n佝偻病、先天性胸廓异常佝偻病、先天性胸廓异常n不对称胸不对称胸n多见胸膜疾病、胸椎结核、多见胸膜疾病、胸椎结核、发育畸形等发育畸形等2023/7/14907、腿的形状n正常腿型:站立时两足跟、膝均能靠拢正常腿型:站立时两足跟、膝均能靠拢n“o”型腿:两膝均为内翻膝,且相距大于型腿:两膝均为内翻膝,且相距大于1.5cmn“x”型腿:两膝并拢时,两足跟不能靠拢大于型腿:两膝并拢时,两足跟不能靠拢大于1.5cmn“D”型腿:一膝正常,

46、另一膝内翻型腿:一膝正常,另一膝内翻n“k”型腿:一膝正常,另一膝外翻型腿:一膝正常,另一膝外翻2023/7/14918、足的形状n弓形足弓形足:足印区狭窄处断离不相连:足印区狭窄处断离不相连n正常足正常足:a:b=2:1n扁平足扁平足n轻度(轻度(a:b=1:1)、中度()、中度(a:b=1:2)、重度(足印无空白区)、重度(足印无空白区)2023/7/14929、结果记录与结果分析n将垂线与标志点不一致的部分用直尺测量,量化后填入评价表格。n姿势的对线发生改变继发于结构畸形、关节退变、关节不稳、重力的改变不良姿势习惯或疼痛等。n脊柱发育畸形、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均可改变正常的姿势;

47、胸部结核可致脊椎后凸增加,形成驼背畸形;由于髋关节的固定或屈曲畸形,致使腰椎前凸增加而形成前凸畸形;脊柱侧弯过多,可造成侧突畸形。2023/7/1493九、注意事项2023/7/1494注意事项1.检查项目的选择要有针对性n人体形态学测量的内容较多,检查时应根据疾病、障碍的诊断对相关的内容予以详尽的记录。2.测量应按规定的方法操作n测量方法不正确会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与精确性。为了使评价准确、客观,治疗师必须熟悉各人体解剖的体表标志,严格按照测量的方法进行操作。3.向被测量者说明测量目的和方法,以获得其充分配合。4.使用仪器测量时,每次测量前应对仪器进行校正。使用皮尺进行测量时,应选择无伸缩

48、性的皮尺。2023/7/14955.被测量者着裝以宽松不厚重为原则,被测量部位应充分暴露。6.在测量肢体周径或长度时,应作双侧相同部位的比对以保证测量结果可靠。重复测量时,测量点应固定不变。7.评价表格设计科学,记录方法严格统一n为了防止遗漏,应对不同障碍诊断设计出不同的评价表格,如对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身体重心线的测量与记录;对截肢的患者应详细填写截肢残端评价表。并且对评价表的诸项予以认真填写,以便动态观察患者指标的变化,为调整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2023/7/1496思考题n人体形态测量学的定义与测量目的n掌握常用人体形态测量方法。n简述身体形态三项基本指标及其意义n常见的脊柱、胸廓、腿、足正常与异常形态2023/7/14972023/7/149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