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轧制力计算及校核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22291074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3.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热轧轧制力计算及校核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热轧轧制力计算及校核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热轧轧制力计算及校核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热轧轧制力计算及校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轧轧制力计算及校核(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6 轧制力与轧制力矩计算6.1 轧制力计算6.1.1 计算公式1.S.Ekelund 公式是用于热轧时计算平均单位压力的半经历公式,其公式为1;P = (1 + m)(k )1式中:m表示外摩擦时对P影响的系数,m = 1.6f i RAh 1.2Ah ;当 t8OOC,Mn%Wl.O%时,K=10X14-0.01t1.4+C+Mn+0.3CrMpa式中t轧制温度,C、Mn为以表示的碳、锰的含量;cAh2v.R 平均变形系数,e =H + h R ;n粘性系数,耳=0.1(14-0.01t)CMpa.sF摩擦系数,f = a(1.05 -0.0005t),对钢辊a=1,对铸铁辊a=0.8;C

2、决定于轧制速度的系数,根据表6.1经历选取。表 6.1 C 与速度的关系轧制速度m/sV661010151520系数c 10.80.650.602.各道轧制力计算公式为x RAh p6.1.2 轧制力计算结果表 6.2 粗轧轧制力计算结果道次12345TC1148.681142.761133.931117.151099.45Hmm2001601126743h(mm)160112674330Ah(mm)4048452413Ri(mm)600600600600600f0.4760.4790.4830.4910.500m0.1940.2660.4080.5960.755K(Mpa)64.365.96

3、8.172.476.9C11111n0.2510.2570.2660.2830.301v(mm/s)37703770377037703770-5.4087.84111.53613.70915.204P (Mpa)78.585.9100.2121.8143.0BH(mm)162416211635.41623.91631.1bh(mm)16211635.41623.91631.11615P(KN)1972023743268342377820501表 6.3 精轧轧制力计算结果道次1234567T(C)1043.651022.38996.34967.35928.58901.31880H(mm)30.

4、001811.78.196.144.63.91h(mm)1811.78.196.144.63.913.5h(mm)126.303.512.051.540.690.41Ri(mm)400400400350350350350f0.5280.5390.5520.5660.5860.5990.61m0.9201.2031.4521.5221.8541.6541.511K(Mpa)91.2396.67103.34110.76120.68127.66C110.80.80.650.60.6n0.3560.3780.3230.3460.3060.2990.312v(mm/s)33105080726096901

5、2930152201700023.8942.9368.38103.50159.72158.82157.04P (Mpa)191.47248.63307.47369.69484.06464.92457.37B + bhh (mm)21606.161606.161606.161606.161606.161606.161606.16P(KN)21307200471850515905180501160488006.2 轧制力矩的计算6.2.1 轧制力矩计算公式传动两个轧辊所需的轧制力矩为2;M2 Pxl2z式中:P轧制力;x力臂系数;1咬入区的长度。上式中的力臂系数X根据大量实验数据统计,其围为热轧板

6、带时x=0.420.50.。 一般的,轧制力臂系数随着轧制厚度的减小而减小。6.2.2 轧制力矩计算结果1. 粗轧轧制力矩计算表 6.4 粗轧轧制力矩计算结果道次12345Ri(mm)0.60.60.60.60.6Ah(m)0.0400.0480.0450.0240.013P(KN)1972023743268342377820501x0.50.490.480.470.46M(KN.m)3055.013948.734232.912682.161665.752.精轧轧制力矩计算表 6.5 精轧轧制力矩计算结果道次1234567Ri(m)0.40.40.40.350.350.350.35Ah(m)0

7、.0120.00630.003510.002050.001540.000690.00041P(KN)21307200471931916877208541370310378x0.450.4450.440.4350.430.4250.42M(KN.m)1328.57895.65610.18370.65360.39153.2888.557 力能参数校核7.1 轧制力能参数轧辊名称材质许用应力泊松比弹性模量Gpa工作辊 F1F3实心锻钢o = 120MPat=60MPa0.3E=206工作辊 F4F7高镍铬0= 120MPat =60MPa0.3E=206支持辊 F1F7高速钢0 =120MPat =

8、60MPa0.3E=206R1 工作辊合金锻钢0 =120MPat =60MPa0.3E=206R1 支持辊合金锻钢0 =120MPa0.3E=206t =60MPa7.2 咬入角校核在设计轧制板带钢时,必须保证其能稳定咬入。其咬入角主要取决于轧机的形式、 轧制速度、轧辊材质、外表状态、钢板的温度、钢种的特性及轧制润滑等因素的影响。 热轧带钢的最大咬入角一般为1520,低速轧制时为15 轧件能被咬入的条件为 摩擦角大于咬入角,即tan卩tana,并且一般的,轧制速度高时,咬入能力低。根据压下量与咬入角的关系:Ah = D(1 - cos a ), tan卩二 f由此公式,a计算结果见下表7.2

9、。表 7.2 咬入角计算结果工程R 第二道1F F 第一道13F F 第四道47Tana0.3880.19880.081tan0.4790.5280.566考虑到速度因素,以上计算符合要求,咬入能力满足条件。7.3 轧辊强度校核在本设计中,由于粗轧五道采用同一台轧机,精轧13 机架辊径一样,47 机架辊 径一样,所以对于同一辊径的情况下,只需要校核轧制力最大的一道。对于 R 校核第三1道,FF校核第一道,FF校核第五道。由于各机架均为四辊轧机,所以本设计 1 3 4 7以粗轧轧机为例进展校核。校核时,需要校核轧制力较大,轧辊尺寸较小的道次。对于四辊轧机,当采用工作 辊驱动是,由于工作辊受弯矩小

10、,主要由支撑辊承担,两辊之间压靠会产生接触应力, 因此在设计校核中,支承辊校核辊身与辊径的弯曲应力,工作辊校核辊身弯曲应力、辊 头的弯扭组合应力,以及两辊间的接触应力大小。7.3.1 参数计算由于校核时应考虑危险情况,故有关尺寸应按最危险情况取值,现将有关的轧辊参数列出如下:1. 工作辊:o图7.1轧辊各局部参数图R粗轧机主要尺寸为:辊径DX辊身长L: 1200mmX1780mm,辊径采用滚动轴承, 1根据经历公式,其尺寸如下:d(0.50.55)D=600660,取 650mm;1=(0.831.0)d=518.8687.5,取为 600mm;辊头的直径D 二 D (5 15)二 1200

11、(5 15)二 1185 1195mm,取 1190mm。 i厚度 s = (0.25 0.28)D = 297.5 333.2,取 320mm,1b 二(0.15 0.2) D 二 178.5 238mm,取 200mm。1b/s=0.625,根据下表选择抗扭断面系数n=0.208压下螺丝中心距a二L +1二1780 + 600二2380mm表7.3抗扭断面系数b/s11.52345n0.2080.3460.4930.8011.151.789其他参数选择方法一样,结果列表如下表 7.4。表 7.4 工作辊参数选择结果辊径DX辊身长L辊颈 d辊颈 l辊头 D1辊头 b辊头 s工程mmmmmmm

12、mmmmmR1 轧机1200X17806506001190200320F F13710X1780390350700130180F F625X1780340300620120170472. 支承辊R1 粗轧机主要尺寸为:辊径 DX 辊身长 L:1550mmXl780mm辊颈:d=800mm,l=720mm压下螺丝中心距 a=1780+720=2500mm表 7.5 支承辊参数选择结果工程辊径DX辊身长Lmm辊颈 dmm辊颈 lmmR1 轧机1550X1780800720FF171400X17607507007.3.2 轧辊强度校核由于R , FF轧机均为四辊轧机,校核方法一样。比较轧制力的大小,

13、校核道次1 1 7分别选用R,第三道次,精轧机组FF第一道次,FF第五道次。1 1 3 4 7工作辊与支承辊辊身中央处的弯矩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式中:M 工作辊辊身央处的弯矩;1DM 支承辊辊身央处的弯矩;2 DP轧制力;L辊身长度;a压下螺丝中心距; b 所轧板带钢宽度。1.R1粗轧机强度校选轧制力较大的第三道次进展校核,数据P=26834KN,辊头宽度1)工作辊辊身的弯曲应力W0.1D 31Db0二2 %泠上一二 2x :5952 1602=1146 mm2.6834 x 107 1.781.6239、2 丄4 )0.1 x 1.23=3.03 MpaVo = 120Mpa2)工作辊辊头的扭

14、转应力图7.3工作辊辊头受力示意图b/3处扭转力矩根据上图的辊头构造图,其合力作用在扁头一个支叉的外侧的-MM = Px_=x n 62b6b -03式中:M接轴所传递的力矩;N.mb 与 b 扁头的总宽度与扁头的一个支叉宽度; 09550 x PM = 一nP电机功率,KW, P=7000KW;n转速,r/min ;v速度,m/s; v 二晋;D 辊头直径,1所以扭转力矩等于M = P -=n6b 9550 x - b 9550 x700002x- =nx b =dx02 = 25879N6 b 一 2b6 1.146 - 2 x 0.26033扭转应力T25879吊二 0.208 x 0.

15、323 二80 MPaT=60Mpa3)两辊的接触应力接触应力按赫兹公式计算G式中iq(r + r )= 12 max 兀 2(K + K )r r1 1 2 1 2q加在接触便面单位长度上的负荷,q二pL;/L接触r r 相互接触的工作辊与支撑辊的半径;12K、1K 与轧辊材质有关的系数,21 一 |L121- 兀E1其中卩、卩、12E、1E 两轧辊材料的泊松比和弹性模量2L接触和粗轧第三道次的板宽相等即:L 接 触=1635.4mm由于工作辊与支承辊的材质一样,并且泊松比 尸0.3,所以上式可写为:小iqE(r + r ) b = 0.41812maxr r 1 24)b 二 0.418

16、x Vmax2.6834 X107 x 200 x 109 x (0.6 + 0.775)二 1302.1 Mpa1.63540.6 x 0.775支承辊的辊身弯曲应力5支承辊辊颈处的弯曲应力b =maxP l 2.6834 x 107 x 0.72 x Md2 20.1d 30.1d 30.1 x 0.83=94.34MPa a=120Mpap(a L)2.6834 x 107( 2.50 1.78)20.1 x 1.5530.1D 32 2 4 =224 =29.0MPa o=120Mpa符合强度要求。同理,通过以上公式计算精轧机组第一架轧机和第五架轧机符合要求,因此,可知 其他四辊轧机符

17、合要求。i6R1粗轧机弯矩图工作報弯矩图 7.4 R1 粗轧机弯矩扭矩图7.4 电机功率校核以粗轧机 R1 的第三道次进展校核1.轧机功率是轧机电气设备选择的重要参数依据,电机传动轧辊所需的力矩为:由公式M= Mzh + M + M + Mmax i f o d式中:M 轧制力矩,N.m,已求得;zhM 附加摩擦力矩,N.m;fM 空转力矩,N.moM 动力矩,N.m,匀速转动动力矩;di主电机的减速比,取2.2.附加摩擦力矩:附加摩擦力矩由两局部组成:轧辊轴承中的摩擦力矩M 与传动机构中的摩擦力矩 f1MM = f1 + M f if 2M = (1 -1)( M + M )f 2耳zhf

18、1其中:M 附加摩擦力矩, N.mfM 有轧辊轴承引起的摩擦力矩,N.mf1M由传动机构引起的摩擦力矩,N.mf2耳一传动效率,取0.95;f轧辊轴承中的摩擦系数,为滚动轴承,取0.003.d轧辊辊径直径。P轧制力。那么:M = pdf = 2683.4 x 104 x 600 x 10-3 x 0.003 = 48.3KN.m f1M = (1 - 1)(M + M )=(亠 -1)(4232.9 + 48.3) = 225.3K .mf 2 耳zhf 10.95M 二 M /i + M 二 48.3/1 + 225.3 二 273.6KN.mff1f 23. 空转力矩 空转力矩是指空载转动

19、轧机主机列所需的力矩,通常由各转动零件自重产生的摩擦力计算值。按经历方法,空转力矩通常约为主电机额定力矩的 3%6%,取5%。M = 9550 匕=9550 x 7000 = 786.5KN .m;en85M 二 0.05M 二 0.05 x 786.5 二 39.33KN.m; ke式中: M电机的额定功率,KN.m;eM 空转力矩,KN.m;kP电机功率,kw;n 电机转速,rpm。4. 电机能力校核作用在主电机轴上的力矩为:M 二 M / i + M + M 二 4361.3 + 273.6 + 39.33 二 4674.23KN.m max zh f kM 24000KN.mmax因此

20、电机满足要求。同理,对 F1、F4、F6 轧机进展校核,满足要求,可以使用。7.5 年产量计算常用的轧机产量有轧机小时产量和轧钢年产量两种。他们是轧钢车间设计中极重要的工艺参数,是衡量轧机技术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7.5.1 工作制度与工作时间本设计热轧生产线实行三班连续工作制,节假日不休息,年工作时间见下表 7.6。表 7.6 热轧生产线工作时间表日历天数检修天数额定工作时间换辊时间h事故时间(h)年工作时间(h)大中修小修小计天数小时数36512233533079207004206800其中:1) 大修每四年一次,中修每年一次,有大修年份无中修;2) 方案小修每 710 天一次,每次 816

21、 小时;3) 每天换工作辊 8 次,每次15 分钟;4) 方案小修时间换支持辊;5) 年工作时间包括各工序间干扰时间;7.5.2 加热炉能力校核加热炉小时产量计算:由公式:Q = LxnxG/(bxt)式中:Q加热炉小时产量,t/h;L加热炉有效长度,40.02m;n加热炉装排数,取1;G每个钢坯重量,30t;t加热时间,h; t=2.44h;b加热钢料断面宽度,为1.6m。那么:Q = L x n x G /(b x t) = 40.02 x 1 x 30/(1.6 x 2.44) = 307.5t / h 360wt。p jw 2所以年产量能够满足生产需要。ii7 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刘宝珩,轧钢机械设备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