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类实验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22809153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2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模拟类实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模拟类实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模拟类实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模拟类实验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类实验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模拟类实验课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说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说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2尝试模拟实验的方法尝试模拟实验的方法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1.某些半透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可以让某些某些半透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可以让某些某些半透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可以让某些某些半透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可以让某些物质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物质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物质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物质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玻璃纸)水分子(玻璃纸)水分子可以透过,而蔗糖分子因为比较大,不能透过。可以透过

2、,而蔗糖分子因为比较大,不能透过。可以用可以用可以用可以用半透膜将不同浓度的溶液分隔开,然后通过观察溶液液半透膜将不同浓度的溶液分隔开,然后通过观察溶液液半透膜将不同浓度的溶液分隔开,然后通过观察溶液液半透膜将不同浓度的溶液分隔开,然后通过观察溶液液面高低的变化,来观察半透膜的透性,进而类比分析得面高低的变化,来观察半透膜的透性,进而类比分析得面高低的变化,来观察半透膜的透性,进而类比分析得面高低的变化,来观察半透膜的透性,进而类比分析得出生物膜的透性。出生物膜的透性。出生物膜的透性。出生物膜的透性。(必修一(必修一P60“问题探讨问题探讨”)2.利用人工膜来模拟生物膜,探究膜的透性;(必修一

3、利用人工膜来模拟生物膜,探究膜的透性;(必修一P70“问题探讨问题探讨”)半透膜跟选择透过性膜有什么区别?半透膜跟选择透过性膜有什么区别?半透膜无生物活性,物质能否通过是由它上面的小孔半透膜无生物活性,物质能否通过是由它上面的小孔半透膜无生物活性,物质能否通过是由它上面的小孔半透膜无生物活性,物质能否通过是由它上面的小孔的大小与物质的分子直径来决定,物质只能被动的通过;的大小与物质的分子直径来决定,物质只能被动的通过;的大小与物质的分子直径来决定,物质只能被动的通过;的大小与物质的分子直径来决定,物质只能被动的通过;选择透过性膜则是有生物活性的膜,可以主动的吸收选择透过性膜则是有生物活性的膜,

4、可以主动的吸收选择透过性膜则是有生物活性的膜,可以主动的吸收选择透过性膜则是有生物活性的膜,可以主动的吸收某些物质。某些物质。某些物质。某些物质。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1.1.1.1.取一个长颈漏斗,在漏斗口处封取一个长颈漏斗,在漏斗口处封取一个长颈漏斗,在漏斗口处封取一个长颈漏斗,在漏斗口处封上一层玻璃纸。上一层玻璃纸。上一层玻璃纸。上一层玻璃纸。2.2.2.2.在漏斗中注入蔗糖溶液。在漏斗中注入蔗糖溶液。在漏斗中注入蔗糖溶液。在漏斗中注入蔗糖溶液。3.3.3.3.将漏斗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将漏斗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将漏斗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将漏斗浸入盛

5、有蒸馏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的液面与烧杯的液面高度使漏斗的液面与烧杯的液面高度使漏斗的液面与烧杯的液面高度使漏斗的液面与烧杯的液面高度一样。一样。一样。一样。4.4.4.4.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长颈漏斗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长颈漏斗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长颈漏斗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长颈漏斗的液面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结果的液面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结果的液面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结果的液面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记录。进行记录。进行记录。进行记录。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三三.方法步骤、结果分析:方法步骤、结果分析:预期上述实验会出现什么现象?预期上述实验会出现什么现象?漏斗管内的液面升

6、高漏斗管内的液面升高漏斗管内的液面升高漏斗管内的液面升高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1 1 1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 .思考题

7、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2 2 2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为什么?还会升高吗?为什么?还会升高吗?为什么?还会升高吗?为什么?不会;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不会;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不会;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不会;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

8、而液面不会升高。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3 3 3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液,结果会怎样?液,结果会怎样?液,结果会怎样?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也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也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

9、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也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也不会升高。不会升高。不会升高。不会升高。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渗透作用渗透作用水分子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方向方向条件条件半透膜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溶液A浓度浓度浓度浓度小于溶液B,溶液A浓度浓度浓度浓度大于溶液B,水分子从数量多的一侧移向少的一侧水分子从数量多的一侧移向少的一侧水分子从A B移动水分子从B A移动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关于关于U U型管的试验总结型管的试验总结ABB B侧液面高于侧液面高于A A侧侧A A侧液面高于

10、侧液面高于B B侧侧先先A A侧液面高于侧液面高于B B侧侧,后后B B侧高于侧高于A A侧侧1.A1.A1.A1.A侧清水侧清水侧清水侧清水,B,B,B,B侧蔗糖溶液侧蔗糖溶液侧蔗糖溶液侧蔗糖溶液3.A3.A3.A3.A侧侧侧侧10%10%10%10%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B,B,B,B侧侧侧侧10%10%10%10%蔗糖溶液蔗糖溶液蔗糖溶液蔗糖溶液 (条件条件条件条件: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蔗糖均不能穿过蔗糖均不能穿过蔗糖均不能穿过蔗糖均不能穿过)4.A4.A4.A4.A侧侧侧侧10%10%10%10%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B,B,B,B侧侧侧侧10%10%10%10%蔗糖溶液

11、蔗糖溶液蔗糖溶液蔗糖溶液 (条件条件条件条件:蔗糖不能穿过蔗糖不能穿过蔗糖不能穿过蔗糖不能穿过,葡萄糖可以葡萄糖可以葡萄糖可以葡萄糖可以)2.A2.A2.A2.A侧清水侧清水侧清水侧清水,B,B,B,B侧蔗糖溶液侧蔗糖溶液侧蔗糖溶液侧蔗糖溶液(B(B(B(B侧加入蔗糖酶侧加入蔗糖酶侧加入蔗糖酶侧加入蔗糖酶(不影响浓度不影响浓度不影响浓度不影响浓度),),),),单糖可穿过单糖可穿过单糖可穿过单糖可穿过)B B侧液面先高于侧液面先高于A A侧侧,后降至与后降至与A A侧相平侧相平有浓度差就有浓度差就会有液面差会有液面差分析右图实验结果:(必修一分析右图实验结果:(必修一分析右图实验结果:(必修一

12、分析右图实验结果:(必修一P70 P70 P70 P70“问题探讨问题探讨问题探讨问题探讨”)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4 4: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水等无机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水等无机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水等无机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水等无机小分子很容易通过脂双层;苯、甘小分子很容易通过脂双层;苯、甘小分子很容易通过脂双层;苯、甘小分子很容易通过脂双层;苯、甘油、乙醇等脂溶性的分子也可以

13、通油、乙醇等脂溶性的分子也可以通油、乙醇等脂溶性的分子也可以通油、乙醇等脂溶性的分子也可以通过;氨基酸、葡萄糖等有机小分子过;氨基酸、葡萄糖等有机小分子过;氨基酸、葡萄糖等有机小分子过;氨基酸、葡萄糖等有机小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则不能通过合成的和带电荷的离子则不能通过合成的和带电荷的离子则不能通过合成的和带电荷的离子则不能通过合成的脂双层。脂双层。脂双层。脂双层。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的脂双层,但小肠上皮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的脂双层,但小肠上皮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的脂双层,但小肠上皮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的脂双层

14、,但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推测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推测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推测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推测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能够转运葡萄糖的蛋白质。能够转运葡萄糖的蛋白质。能够转运葡萄糖的蛋白质。能够转运葡萄糖的蛋白质。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5 5 5 5: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

15、?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现现有有一一种种由由人人工工膜膜制制成成的的袋袋,为为检检测测淀淀粉粉和和碘碘能能否否透透过过该该膜膜,现现提提供供试试剂剂和和用用品品如如下下:铁铁架架台台、烧烧杯杯和和人人工工膜膜袋袋各各一一个个,1%的的淀淀粉粉溶液、稀碘溶液和细棉线。溶液、稀碘溶液和细棉线。(1)请请用用上上述述试试剂剂和和用用品品,设设计计一一个个实实验验装装置置,探探究究淀淀粉粉溶溶液液中中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否通过该膜。请用示意图表示(加图注)。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否通过该

16、膜。请用示意图表示(加图注)。(2)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若袋内外液体均不变蓝,则表明淀粉和若袋内外液体均不变蓝,则表明淀粉和碘均不能通过碘均不能通过若袋内外液体均变蓝,则表明淀粉和碘若袋内外液体均变蓝,则表明淀粉和碘均能通过;均能通过;若袋内液体变蓝,袋外液体不变蓝,则若袋内液体变蓝,袋外液体不变蓝,则表明碘能通过,淀粉不能通过;表明碘能通过,淀粉不能通过;若袋外液体变蓝,袋内液体不变蓝,则若袋外液体变蓝,袋内液体不变蓝,则表明碘不能通过,淀粉能通过。表明碘不能通过,淀粉能通过。对应训练对应训练模拟尿糖的检测(中国地图版)(浙江科技版)(1)实验原理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

17、,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H2O2,H2O2和过氧化氢酶反应生成水和原子氧,原子氧可以将试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对,即可知道尿中葡萄糖的含量。(2)材料用具试管5支,滴管,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葡萄糖试纸,模拟的尿样本两份。(3)方法步骤取5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2、3、4、5,并分别加入4 mL上述不同的液体分别用滴管从样本瓶内吸取溶液,滴2滴于葡萄糖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将结果填入下表:试管1号2号3号4号5号装入

18、液体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甲尿样乙尿样测试结果(4)结果分析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判断出“尿糖”的含量。1.本实验中,水和葡萄糖溶液分别代表什么?为什么本实验可以模拟尿糖的检测?【提示】本实验中,水和葡萄糖溶液分别代表正常人尿液和糖尿病人尿液。糖尿病人尿中出现一定浓度的葡萄糖。2本实验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提示】每个样本必须单独用1个滴管,不能混用。不要让样本溶液污染操作环境。3医生仅凭一份尿液样本能断定糖尿病吗?为什么?【提示】不能。糖尿病的诊断是既验血、又验尿,只有同时出现了持续性高血糖和糖尿,结合“三多一少症状”,并排除了其他疾病的情况下,才能确诊为糖尿病。题目人体内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

19、适当的水平。当血糖代谢失去平衡时,人体就会患低血糖病或糖尿病。某学校的学生兴趣小组作了以下的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和问题讨论,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相关的内容:(1)实验材料:试管,试管架,滴管,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葡萄糖试纸(遇葡萄糖会出现一定的颜色),模拟的尿液样本甲、乙两份。(2)实验目的 。(3)实验步骤取 支试管,分别编号,并放在试管架上。在上述试管中 。将葡萄糖试纸放到干净的纸巾上。然后用一支干净的滴管,从1号试管中吸取等量液体滴2滴在葡萄糖试纸上。将5张试纸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4)问题讨论:某同学实验所得的5张试纸的现象没有很大区别,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仅凭尿液样本还

20、不能断定某人患糖尿病,应该怎样进行进一步确诊?除了用葡萄糖试纸检验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请在下面位置设计一个记录表格:学会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的方法学会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的方法51 15 5号分别是等量的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甲号分别是等量的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甲尿液、乙尿液。尿液、乙尿液。观察和记录葡萄糖试纸的颜色变化观察和记录葡萄糖试纸的颜色变化重复步骤重复步骤,用葡萄糖试纸测试另外,用葡萄糖试纸测试另外4 4种溶液,每次记录测试纸的颜色变化种溶液,每次记录测试纸的颜色变化(4 4)可能是用同一支滴管取液体样本

21、(其他合理的答可能是用同一支滴管取液体样本(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以)案也可以)可以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可以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以)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样品样品水水葡萄糖葡萄糖溶液溶液蛋白质溶蛋白质溶液液模拟模拟“尿尿样样”甲甲模拟模拟“尿尿样样”乙乙颜色颜色变化变化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一、实验目的:探究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二、实验原理: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但同时,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它会

22、发生群落的演替。实例1:(1)按100cm70cm50cm的标准制作生态缸框架。在生态缸内底部铺垫沙土和花土,花土在下,一边高,一边低;沙土在上,沙土层厚5-10cm。在缸内低处倒进水。将收集或购买的动物和植物放在生态缸中,其中浮萍、水草与小乌龟放在水中,仙人掌或仙人球移植到沙土上,蕨类植物和杂草移植到花土上,蚯蚓与蜗牛也放置在花土上。实例1:(2)封上生态缸盖。将生态缸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3)每一天观察一次生态缸内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并且进行记录,连续观察一星期。时间数量生物(4)进行实验分析并得出结论。可将观察结果记录于下表。实例2:(1)在水族箱或鱼缸中加入适量的池塘水,形成一个小型环境;(2)将上述装置放在没有干扰,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3)每天用吸管吸取少许池塘水,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4)统计池塘水中生物种类和每个物种个体数量(连续观察7天,并做好记录);(5)进行实验分析并得出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