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第七版)解析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22684987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3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第七版)解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第七版)解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第七版)解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第七版)解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第七版)解析课件(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DOW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第1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2页页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工艺单元选择工艺单元选择工艺单元选择工艺单元选择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物质系数确定物质系数确定物质系数确定物质系数确定第

2、四部分第四部分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工艺单元危险系数工艺单元危险系数工艺单元危险系数第五部分第五部分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火灾爆炸指数火灾爆炸指数火灾爆炸指数火灾爆炸指数第六部分第六部分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安全措施补偿系数第七部分第七部分第七部分第七部分 工艺单元危险分析汇总工艺单元危险分析汇总工艺单元危险分析汇总工艺单元危险分析汇总第2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3页页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

3、第3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4页页一、概述一、概述 1 1、名称、名称、名称、名称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Dow Chemical Company,Fire and Explosion IndexDow Chemical Company,Fire and Explosion Index)2 2、创立时间、创立时间、创立时间、创立时间 1964 1964年(第年(第年(第年(第1

4、 1版)版)版)版)19931993年(第年(第年(第年(第7 7版)版)版)版)3 3、定量依据、定量依据、定量依据、定量依据 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防灾措施的状况。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防灾措施的状况。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防灾措施的状况。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防灾措施的状况。第4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5页页二、评价目的及适用范围二、评价目的及适用范围 1 1、评价目的、评价目的、评

5、价目的、评价目的 客观地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客观地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客观地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客观地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找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找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找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找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使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各部分可能的损失和减少损失的途径。使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各部分可

6、能的损失和减少损失的途径。使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各部分可能的损失和减少损失的途径。使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各部分可能的损失和减少损失的途径。2 2、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储存、处理、生产易燃易爆、可燃、活性物质的操作过程储存、处理、生产易燃易爆、可燃、活性物质的操作过程储存、处理、生产易燃易爆、可燃、活性物质的操作过程储存、处理、生产易燃易爆、可燃、活性物质的操作过程 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公用工程系统、管道系统、变压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公用工程系统、管道系统、变压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公用工程系统、管道系统、变压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公用工程系统、管道系统、变压 器、发电设备、热氧

7、化器等工艺单元器、发电设备、热氧化器等工艺单元器、发电设备、热氧化器等工艺单元器、发电设备、热氧化器等工艺单元第5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十大步骤十大步骤十大步骤十大步骤第第6页页1 1、确定单元。、确定单元。2 2、求取单元内的物质系数、求取单元内的物质系数MFMF。3 3、按单元的工艺条件,选用适当的危险系数。、按单元的工艺条件,选用适当的危险系数。4 4、用一般工艺危险系数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相乘求出工艺单元危险系数。、用一般工艺危险系数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相乘求出工艺单元危险

8、系数。5 5、将工艺单元危险系数与物质系数相乘,求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将工艺单元危险系数与物质系数相乘,求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F&EI)。)。6 6、用火灾、爆炸指数查出单元的暴露区域半径,并计算暴露面积。、用火灾、爆炸指数查出单元的暴露区域半径,并计算暴露面积。7 7、查查出出单单元元暴暴露露区区域域内内的的所所有有设设备备的的更更换换价价值值,并并确确定定破破坏坏系系数数,求求出出基基本本最最大大可可能能财财产产损损失失MPPDMPPD。8 8、应用安全措施补偿系数乘以基本、应用安全措施补偿系数乘以基本MPPDMPPD,确定实际,确定实际MPPDMPPD。9 9、根据实际最大

9、可能财产损失,确定最大损失工作日(、根据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确定最大损失工作日(MPDOMPDO)。)。1010、用停产损失工作日、用停产损失工作日MPDOMPDO确定停产损失。确定停产损失。三、评价程序三、评价程序 第6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程序框图评价程序框图评价程序框图评价程序框图第第7页页第7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

10、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四、所需资料四、所需资料 第第8页页 准确的装置(生产单元)设计方案;准确的装置(生产单元)设计方案;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工艺设备及安装成本表。工艺设备及安装成本表。道氏道氏7 7版火灾、爆炸指数(版火灾、爆炸指数(F&EIF&EI)评价法;)评价法;道氏道氏7 7版火灾、爆炸指数计算表;版火灾、爆炸指数计算表;安全措施补偿系数表;安全措施补偿系数表;工艺单元风险分析汇总表;工艺单元风险分析汇总表;生产装置风险分析汇总表;生产装置风险分析汇总表;第8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

11、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9页页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工艺单元选择工艺单元选择 第9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10页页一、工艺单元及恰当工艺单元一、工艺单元及恰当工艺单元1 1、工艺单元、工艺单元、工艺单元、工艺单元 工艺装置的工艺装置的工艺装置的工艺装置的任一任一任一任一主主主主要单元要单元要单元要单元工艺单元工艺单元工艺单元工艺单元2 2、恰当工艺单元(简、恰当工艺单元(简、恰当工艺单元(简、恰当工艺单元(简称工艺单元)称工艺单元)称工艺单元)称工艺单元)从损失预

12、防角度来看从损失预防角度来看从损失预防角度来看从损失预防角度来看对工艺有对工艺有对工艺有对工艺有影响影响影响影响的工艺单元的工艺单元的工艺单元的工艺单元精精精精馏馏馏馏塔塔塔塔再再再再沸沸沸沸器器器器回回回回流流流流罐罐罐罐冷冷冷冷凝凝凝凝器器器器第10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 物质的潜在的物质的潜在的物质的潜在的物质的潜在的化学能化学能化学能化学能(物质系数);(物质系数);(物质系数);(物质系数);工艺单元中危险物质的工艺单元中危险物质的工艺单元中危险物质的工艺单元中危险物

13、质的数量数量数量数量;资金资金资金资金密度;密度;密度;密度;操作操作操作操作压力压力压力压力与操作与操作与操作与操作温度温度温度温度;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历史资料历史资料历史资料历史资料;对装置操作起关键作用的对装置操作起关键作用的对装置操作起关键作用的对装置操作起关键作用的设备设备设备设备。二、选择恰当工艺单元的重要参数二、选择恰当工艺单元的重要参数第第11页页第11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 工艺单元的可燃、易燃或化

14、学活性物质的最低量工艺单元的可燃、易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最低量工艺单元的可燃、易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最低量工艺单元的可燃、易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最低量 为为为为 2268 kg 2268 kg或或或或 2.27m 2.27m3 3。当设备串联布置且中间未相互有效隔开,应认真当设备串联布置且中间未相互有效隔开,应认真当设备串联布置且中间未相互有效隔开,应认真当设备串联布置且中间未相互有效隔开,应认真考虑单元划分的合理性。考虑单元划分的合理性。考虑单元划分的合理性。考虑单元划分的合理性。仔细考虑操作状态和操作时间也很重要。仔细考虑操作状态和操作时间也很重要。仔细考虑操作状态和操作时间也很重要。仔细考虑操

15、作状态和操作时间也很重要。三、选择工艺单元的几项要点三、选择工艺单元的几项要点第第12页页第12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13页页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物质系数确定物质系数确定 第13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14页页一、有关概念一、有关概念一、有关概念一、有关概念 物质系数物质系数物质系数物质系数 MFMF表述物质由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过表述物质由燃

16、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过表述物质由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过表述物质由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过程中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程中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程中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程中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MFMF由由由由N NF F和和和和N NR R求得。求得。求得。求得。N NF F 物质可燃性物质可燃性物质可燃性物质可燃性 N NR R 化学活泼性(不稳定性)化学活泼性(不稳定性)化学活泼性(不稳定性)化学活泼性(不稳定性)物质名称物质名称物质名称物质名称物质系数物质系数物质系数物质系数MFMF燃烧热燃烧热燃烧热燃烧热HcHc(10(106 6J/kg)

17、J/kg)NFPANFPA闪点闪点闪点闪点()沸点沸点沸点沸点()N NHHN NF FN NR R乙醛乙醛乙醛乙醛242424.424.43 34 42 2-38-382121乙炔乙炔乙炔乙炔292948.148.10 03 33 3-83-83乙酰基乙醇氨乙酰基乙醇氨乙酰基乙醇氨乙酰基乙醇氨141421.921.91 11 11 1179179151151153153苯苯苯苯161620.220.22 23 30 0-11-118080一硫化碳一硫化碳一硫化碳一硫化碳1 114.214.23 34 40 0-30-304646第14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

18、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 Nr=0 Nr=0 在燃烧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的物质。在燃烧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的物质。在燃烧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的物质。在燃烧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的物质。不与水反应的物质;在温度不与水反应的物质;在温度不与水反应的物质;在温度不与水反应的物质;在温度300 300 以下时用差示扫描以下时用差示扫描以下时用差示扫描以下时用差示扫描量热(量热(量热(量热(DSCDSC)测定不显示温升的物质。)测定不显示温升的物质。)测定不显示温升的物质。)测定不显示温升的物质。Nr=1 Nr=1 自自自自身身身身通通通通常常常常稳稳稳稳

19、定定定定但但但但在在在在加加加加温温温温加加加加压压压压条条条条件件件件下下下下就就就就变变变变得得得得不不不不稳稳稳稳定的物质。定的物质。定的物质。定的物质。接接接接触触触触空空空空气气气气、受受受受光光光光照照照照射射射射或或或或受受受受潮潮潮潮发发发发生生生生变变变变化化化化或或或或分分分分解解解解的的的的物物物物质质质质;在在在在150 150 至至至至300 300 间显示温升的物质。间显示温升的物质。间显示温升的物质。间显示温升的物质。第15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

20、Nr=2 Nr=2 在加温加压下易于发生剧烈化学变化的物质。在加温加压下易于发生剧烈化学变化的物质。在加温加压下易于发生剧烈化学变化的物质。在加温加压下易于发生剧烈化学变化的物质。用用用用DSCDSC试验在温度小于试验在温度小于试验在温度小于试验在温度小于150 150 显示温升的物质;与水显示温升的物质;与水显示温升的物质;与水显示温升的物质;与水剧烈反应或与水形成潜在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剧烈反应或与水形成潜在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剧烈反应或与水形成潜在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剧烈反应或与水形成潜在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Nr=3 Nr=3 本身能发生爆炸分解或爆炸反应,但须要强引本身能发生爆炸分解或

21、爆炸反应,但须要强引本身能发生爆炸分解或爆炸反应,但须要强引本身能发生爆炸分解或爆炸反应,但须要强引发源或引发前必需在密闭状态下加热的物质。发源或引发前必需在密闭状态下加热的物质。发源或引发前必需在密闭状态下加热的物质。发源或引发前必需在密闭状态下加热的物质。加温加热时对热或机械冲击敏感的物质;不需要要加加温加热时对热或机械冲击敏感的物质;不需要要加加温加热时对热或机械冲击敏感的物质;不需要要加加温加热时对热或机械冲击敏感的物质;不需要要加热或密闭,即与水发生爆炸反应的物质。热或密闭,即与水发生爆炸反应的物质。热或密闭,即与水发生爆炸反应的物质。热或密闭,即与水发生爆炸反应的物质。Nr=4 N

22、r=4 在常温常压下自身易于引发爆炸分解或爆炸反在常温常压下自身易于引发爆炸分解或爆炸反在常温常压下自身易于引发爆炸分解或爆炸反在常温常压下自身易于引发爆炸分解或爆炸反应的物质。应的物质。应的物质。应的物质。第16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17页页二、课堂练习二、课堂练习给出下列物质的物质系数给出下列物质的物质系数给出下列物质的物质系数给出下列物质的物质系数MFMF:1 1、乙炔、乙炔、乙炔、乙炔2 2、苯甲醛、苯甲醛、苯甲醛、苯甲醛3 3、环丁烷、环丁烷、环丁烷、环丁烷4 4

23、、柴油、柴油、柴油、柴油 5 5、乙烯、乙烯、乙烯、乙烯 6 6、硫化氢、硫化氢、硫化氢、硫化氢7 7、甲基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甲基环己烷 8 8、萘、萘、萘、萘 9 9、硝酸、硝酸、硝酸、硝酸钾钾钾钾第17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18页页三、表外物质的物质系数求取三、表外物质的物质系数求取物质物质物质物质NFPA325MNFPA325M及及及及NFPA49NFPA49反应性分级反应性分级反应性分级反应性分级N NR R0 01 12 23 34 4液体、气体液体

24、、气体液体、气体液体、气体(包括挥发固包括挥发固包括挥发固包括挥发固体体体体)的易燃性的易燃性的易燃性的易燃性或可燃性或可燃性或可燃性或可燃性暴露在暴露在暴露在暴露在816816的热空气的热空气的热空气的热空气5min5min不不不不燃燃烧的不燃物燃燃烧的不燃物燃燃烧的不燃物燃燃烧的不燃物N NF F=0=01 11414242429294040FPFP93.393.3N NF F=1=14 4141424242929404037.837.8 FPFP93.393.3N NF F=2=21010141424242929404022.822.8 FPFP37.837.8或或或或FPFP22.82

25、2.8且且且且BPBP37.837.8N NF F=3=316161616242429294040FPFP22.822.8且且且且BPBP37.8300barst300bar m/s)m/s)24242424242429294040可燃性固体可燃性固体可燃性固体可燃性固体厚度厚度厚度厚度40mm40mm的密实物质的密实物质的密实物质的密实物质N NF F=1=14 41414242429294040厚度厚度厚度厚度40mm40mm的疏松物质的疏松物质的疏松物质的疏松物质N NF F=2=210101414242429294040多孔物质、纤维、粉状物等多孔物质、纤维、粉状物等多孔物质、纤维、粉

26、状物等多孔物质、纤维、粉状物等N NF F=3=316161616242429294040第18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19页页四、课堂练习四、课堂练习 一未知可燃液体一未知可燃液体一未知可燃液体一未知可燃液体A A的的的的闪点闪点闪点闪点为为为为3535,其,其,其,其DTA/DSCDTA/DSC温温温温升的最低峰值温度为升的最低峰值温度为升的最低峰值温度为升的最低峰值温度为200200,试求出该物质的物质系,试求出该物质的物质系,试求出该物质的物质系,试求出该物质的物质系

27、数数数数MFMF。第19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20页页五、混合物的物质系数求取五、混合物的物质系数求取 如果存在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当这些物质的含量基本相同,但物质系数如果存在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当这些物质的含量基本相同,但物质系数如果存在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当这些物质的含量基本相同,但物质系数如果存在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当这些物质的含量基本相同,但物质系数不同时,如果其中物质系数最大的物质浓度在不同时,如果其中物质系数最大的物质浓度在不同时,如果其中物质系

28、数最大的物质浓度在不同时,如果其中物质系数最大的物质浓度在5%5%以上以上以上以上(质量浓度质量浓度质量浓度质量浓度),可将,可将,可将,可将最大物最大物最大物最大物质系数作为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质系数作为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质系数作为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质系数作为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在工艺单元中,虽然存在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但其中某种物质在工艺单元中,虽然存在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但其中某种物质在工艺单元中,虽然存在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但其中某种物质在工艺单元中,虽然存在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但其中某种物质的浓度足够高,一旦发生泄漏,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工艺单元中混合的浓度足够高,一旦

29、发生泄漏,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工艺单元中混合的浓度足够高,一旦发生泄漏,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工艺单元中混合的浓度足够高,一旦发生泄漏,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工艺单元中混合物的性质与高浓度物质的性质十分相似,这时可以物的性质与高浓度物质的性质十分相似,这时可以物的性质与高浓度物质的性质十分相似,这时可以物的性质与高浓度物质的性质十分相似,这时可以用该高浓度物质的物质用该高浓度物质的物质用该高浓度物质的物质用该高浓度物质的物质系数作为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系数作为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系数作为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系数作为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单元中虽然存在由多种危险性反应物和一种生成物组成的危险性混合物,但由于

30、发单元中虽然存在由多种危险性反应物和一种生成物组成的危险性混合物,但由于发单元中虽然存在由多种危险性反应物和一种生成物组成的危险性混合物,但由于发单元中虽然存在由多种危险性反应物和一种生成物组成的危险性混合物,但由于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速度很快,危险性反应物存在的时间足够短,单元危险主要来自生化学反应且反应速度很快,危险性反应物存在的时间足够短,单元危险主要来自生化学反应且反应速度很快,危险性反应物存在的时间足够短,单元危险主要来自生化学反应且反应速度很快,危险性反应物存在的时间足够短,单元危险主要来自生成物时,可生成物时,可生成物时,可生成物时,可把生成物的物质系数作为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把生成

31、物的物质系数作为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把生成物的物质系数作为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把生成物的物质系数作为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第20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21页页六、课堂练习六、课堂练习六、课堂练习六、课堂练习聚聚合合釜釜苯乙烯苯乙烯1吨吨/次次乙乙苯苯1吨吨/次次 右图为一聚合右图为一聚合右图为一聚合右图为一聚合装置,原料为苯乙装置,原料为苯乙装置,原料为苯乙装置,原料为苯乙烯和乙苯,反应为烯和乙苯,反应为烯和乙苯,反应为烯和乙苯,反应为间歇反应,反应时间歇反应,反应时间歇反应,反

32、应时间歇反应,反应时间为间为间为间为5 5小时小时小时小时/釜,试釜,试釜,试釜,试确定该单元的物质确定该单元的物质确定该单元的物质确定该单元的物质系数。系数。系数。系数。第21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22页页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工艺单元危险系数 第22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23页页一、工艺单元危险系数一、工艺单元危险系数一、工艺单元危险系数

33、一、工艺单元危险系数 F3 F3 =F F1 F F2 2 F1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 F2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第23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24页页二、一般工艺危险系数二、一般工艺危险系数 F1 放热反应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吸热反应吸热反应吸热反应 物料处理与输送物料处理与输送 封闭单元或室内单元封闭单元或室内单元封闭单元或室内单元封闭单元或室内单元 通道通道 排放和泄漏控制排放和泄漏控制第24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

34、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25页页1 1、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放热反应放热反应 苯乙烯与乙苯反应生成聚苯乙烯,该反应为放热苯乙烯与乙苯反应生成聚苯乙烯,该反应为放热苯乙烯与乙苯反应生成聚苯乙烯,该反应为放热苯乙烯与乙苯反应生成聚苯乙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试确定该反应的放热反应系数。反应,试确定该反应的放热反应系数。反应,试确定该反应的放热反应系数。反应,试确定该反应的放热反应系数。硝酸与二甲苯反应生成硝基二甲苯,该反应为放硝酸与二甲苯反应生成硝基二甲苯,该反应为放硝酸与二甲苯反应生成硝基二甲苯,该反应为放硝酸与二甲苯反应生成硝

35、基二甲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试确定该反应的放热反应系数。热反应,试确定该反应的放热反应系数。热反应,试确定该反应的放热反应系数。热反应,试确定该反应的放热反应系数。第25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26页页2 2、吸热反应吸热反应吸热反应吸热反应 反应器中的吸热反应反应器中的吸热反应反应器中的吸热反应反应器中的吸热反应 系数系数系数系数0.20.2;煅烧煅烧煅烧煅烧 系数系数系数系数0.40.4;电解电解电解电解 系数系数系数系数0.20.2;热解或裂化:间热解或裂化:间热解或裂

36、化:间热解或裂化:间 接接接接 加加加加 热热热热 系数系数系数系数0.20.2;直接火加热直接火加热直接火加热直接火加热 系数系数系数系数0.40.4。第26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27页页3 3、物料处理与输送物料处理与输送物料处理与输送物料处理与输送 试确定液化气灌瓶间的加气单元的物料处理与输送试确定液化气灌瓶间的加气单元的物料处理与输送试确定液化气灌瓶间的加气单元的物料处理与输送试确定液化气灌瓶间的加气单元的物料处理与输送系数。系数。系数。系数。试确定某露天存放的氢气

37、瓶储存单元的物料处理与试确定某露天存放的氢气瓶储存单元的物料处理与试确定某露天存放的氢气瓶储存单元的物料处理与试确定某露天存放的氢气瓶储存单元的物料处理与输送系数。输送系数。输送系数。输送系数。第27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28页页4 4、封闭单元或室内操作封闭单元或室内操作封闭单元或室内操作封闭单元或室内操作 某车间内,反应器单元内反应器中氢气的量为某车间内,反应器单元内反应器中氢气的量为某车间内,反应器单元内反应器中氢气的量为某车间内,反应器单元内反应器中氢气的量为1 1

38、吨,吨,吨,吨,反应温度为反应温度为反应温度为反应温度为100100,且该车间已安装了防爆的机械通风,且该车间已安装了防爆的机械通风,且该车间已安装了防爆的机械通风,且该车间已安装了防爆的机械通风装置,试确定该单元的封闭单元或室内操作系数。装置,试确定该单元的封闭单元或室内操作系数。装置,试确定该单元的封闭单元或室内操作系数。装置,试确定该单元的封闭单元或室内操作系数。第28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29页页5 5、通道通道通道通道 某车间内,反应器单元的操作区面积为某车间内,

39、反应器单元的操作区面积为某车间内,反应器单元的操作区面积为某车间内,反应器单元的操作区面积为1000m1000m2 2,其旁边有一条紧急救援车辆的通道,试确定该单元的其旁边有一条紧急救援车辆的通道,试确定该单元的其旁边有一条紧急救援车辆的通道,试确定该单元的其旁边有一条紧急救援车辆的通道,试确定该单元的通道系数。通道系数。通道系数。通道系数。第29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30页页6 6、排放和泄漏控制排放和泄漏控制排放和泄漏控制排放和泄漏控制 该项系数只适用于工艺单元内物料闪

40、点小于该项系数只适用于工艺单元内物料闪点小于该项系数只适用于工艺单元内物料闪点小于该项系数只适用于工艺单元内物料闪点小于6060或或或或操作温度大于其闪点的场合。操作温度大于其闪点的场合。操作温度大于其闪点的场合。操作温度大于其闪点的场合。苯乙烯与乙苯的预聚合单元周围无堤坝,试确定该苯乙烯与乙苯的预聚合单元周围无堤坝,试确定该苯乙烯与乙苯的预聚合单元周围无堤坝,试确定该苯乙烯与乙苯的预聚合单元周围无堤坝,试确定该单元的排放和泄漏控制系数。单元的排放和泄漏控制系数。单元的排放和泄漏控制系数。单元的排放和泄漏控制系数。第30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41、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1.1.一般工艺危险一般工艺危险一般工艺危险一般工艺危险危险系数范围危险系数范围危险系数范围危险系数范围采用危险系数采用危险系数采用危险系数采用危险系数基本系数基本系数基本系数基本系数1.001.00(1)(1)放热化学反应放热化学反应放热化学反应放热化学反应0.30.31.251.25(2)(2)吸热反应吸热反应吸热反应吸热反应0.200.200.400.40(3)(3)物料处理与输送物料处理与输送物料处理与输送物料处理与输送0.250.251.051.05(4)(4)密闭式或室内工艺单元密闭式或室内工艺单元密闭式或室内工艺单

42、元密闭式或室内工艺单元0.250.250.900.90(5)(5)通道通道通道通道0.200.200.350.35(6)(6)排放和泄漏控制排放和泄漏控制排放和泄漏控制排放和泄漏控制0.250.250.500.50一般工艺危险系数一般工艺危险系数一般工艺危险系数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 F1 1)第31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32页页三、特殊工艺危险系数三、特殊工艺危险系数 F21.1.毒性物质毒性物质毒性物质毒性物质2.2.负压操作负压操作负压操作负压操作 3.3.爆炸极限范围

43、内或其附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近的操作近的操作近的操作 4.4.粉尘爆炸粉尘爆炸粉尘爆炸粉尘爆炸5.5.压力释放压力释放压力释放压力释放6.6.低温低温低温低温7.7.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量量量8.8.腐蚀腐蚀腐蚀腐蚀 9.9.泄漏泄漏泄漏泄漏连接头和填料处连接头和填料处连接头和填料处连接头和填料处 10.10.明火设备的使用明火设备的使用明火设备的使用明火设备的使用11.11.热油交换系统热油交换系统热油交换系统热油交换系统12.12.转动设备转动设备转动设备转动设备第

44、32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33页页1 1、毒性物质毒性物质毒性物质毒性物质 毒性物质的危险系数为毒性物质的危险系数为毒性物质的危险系数为毒性物质的危险系数为 0.2 0.2N NHH。N NH H 物质毒性系数物质毒性系数物质毒性系数物质毒性系数 试确定分别含有下列物质的单元的毒性物质的危险试确定分别含有下列物质的单元的毒性物质的危险试确定分别含有下列物质的单元的毒性物质的危险试确定分别含有下列物质的单元的毒性物质的危险系数:系数:系数:系数:乙炔乙炔乙炔乙炔 苯苯苯苯 二

45、甲胺二甲胺二甲胺二甲胺 汽油汽油汽油汽油 氢氢氢氢 硫化氢硫化氢硫化氢硫化氢 第33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34页页2 2、负压操作负压操作负压操作负压操作 本项内容只适用于空气泄入系统会引起危险的场合。本项内容只适用于空气泄入系统会引起危险的场合。本项内容只适用于空气泄入系统会引起危险的场合。本项内容只适用于空气泄入系统会引起危险的场合。某一真空精馏单元中的主要危险物质为汽油,试确某一真空精馏单元中的主要危险物质为汽油,试确某一真空精馏单元中的主要危险物质为汽油,试确某一真

46、空精馏单元中的主要危险物质为汽油,试确定该单元的负压操作系数。定该单元的负压操作系数。定该单元的负压操作系数。定该单元的负压操作系数。第34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35页页3 3、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 本项内容适用于某些操作导致空气引入并夹带进入本项内容适用于某些操作导致空气引入并夹带进入本项内容适用于某些操作导致空气引入并夹带进入本项内容适用于某些操作导致空气引入并夹带进入系统,空气

47、的进入会形成易燃混合物,进而导致危险系统,空气的进入会形成易燃混合物,进而导致危险系统,空气的进入会形成易燃混合物,进而导致危险系统,空气的进入会形成易燃混合物,进而导致危险的场合。的场合。的场合。的场合。某一反应单元,在加入物料前应进行氮气吹扫,最某一反应单元,在加入物料前应进行氮气吹扫,最某一反应单元,在加入物料前应进行氮气吹扫,最某一反应单元,在加入物料前应进行氮气吹扫,最近发现氮气系统不正常,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该单元近发现氮气系统不正常,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该单元近发现氮气系统不正常,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该单元近发现氮气系统不正常,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该单元的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危险

48、系数。的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危险系数。的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危险系数。的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危险系数。第35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36页页4 4、粉尘爆炸粉尘爆炸粉尘爆炸粉尘爆炸 本项系数用于含有粉尘处理的单元,如粉体输送、本项系数用于含有粉尘处理的单元,如粉体输送、本项系数用于含有粉尘处理的单元,如粉体输送、本项系数用于含有粉尘处理的单元,如粉体输送、混合、粉碎和包装等。混合、粉碎和包装等。混合、粉碎和包装等。混合、粉碎和包装等。某面粉厂的面粉包装

49、单元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面粉某面粉厂的面粉包装单元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面粉某面粉厂的面粉包装单元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面粉某面粉厂的面粉包装单元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面粉粉尘,其粒子的粒径为粉尘,其粒子的粒径为粉尘,其粒子的粒径为粉尘,其粒子的粒径为110110mm,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该单元的粉尘爆炸危险系数。该单元的粉尘爆炸危险系数。该单元的粉尘爆炸危险系数。该单元的粉尘爆炸危险系数。第36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37页页5

50、5、压力释放压力释放压力释放压力释放 本项系数用于操作压力高于大气压,由于高压可能本项系数用于操作压力高于大气压,由于高压可能本项系数用于操作压力高于大气压,由于高压可能本项系数用于操作压力高于大气压,由于高压可能会引起高速率的泄漏的场合。会引起高速率的泄漏的场合。会引起高速率的泄漏的场合。会引起高速率的泄漏的场合。试确定在下述两种情况下的压力释放危险系数:试确定在下述两种情况下的压力释放危险系数:试确定在下述两种情况下的压力释放危险系数:试确定在下述两种情况下的压力释放危险系数:操作压力为操作压力为操作压力为操作压力为800 800 磅磅磅磅/英寸英寸英寸英寸2 2(表压)的单元;(表压)的

51、单元;(表压)的单元;(表压)的单元;操作压力为操作压力为操作压力为操作压力为15 000 kPa15 000 kPa(表压)的单元。(表压)的单元。(表压)的单元。(表压)的单元。第37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38页页6 6、低温低温低温低温 本项主要考虑碳钢或其他金属在其展延或脆化转变本项主要考虑碳钢或其他金属在其展延或脆化转变本项主要考虑碳钢或其他金属在其展延或脆化转变本项主要考虑碳钢或其他金属在其展延或脆化转变温度以下时可能存在的脆性问题。温度以下时可能存在的脆性问题

52、。温度以下时可能存在的脆性问题。温度以下时可能存在的脆性问题。某低温冷冻单元装置结构为碳钢,其操作温度为某低温冷冻单元装置结构为碳钢,其操作温度为某低温冷冻单元装置结构为碳钢,其操作温度为某低温冷冻单元装置结构为碳钢,其操作温度为-10-10,试确定在该情况下本单元的低温危险系数。,试确定在该情况下本单元的低温危险系数。,试确定在该情况下本单元的低温危险系数。,试确定在该情况下本单元的低温危险系数。第38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39页页7 7、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易燃物

53、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 本项主要讨论单元中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本项主要讨论单元中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本项主要讨论单元中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本项主要讨论单元中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与危险性的关系。与危险性的关系。与危险性的关系。与危险性的关系。工艺过程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过程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过程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过程中的液体或气体;储存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操作场所之外);储存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操作场所之外);储存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操作场所之外);储存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操作场所之外);储存中的可燃固体和工艺中的粉尘

54、。储存中的可燃固体和工艺中的粉尘。储存中的可燃固体和工艺中的粉尘。储存中的可燃固体和工艺中的粉尘。第39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 工艺过程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过程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过程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过程中的液体或气体 1,3-1,3-丁二烯聚合单元中丁二烯聚合单元中丁二烯聚合单元中丁二烯聚合单元中1,3-1,3-丁二烯的最大单体量丁二烯的最大单体量丁二烯的最大单体量丁二烯的最大单体量为为为为10106 6 lblb,试确定该单元的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试确定该单元的易燃物质和

55、不稳定物质的,试确定该单元的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试确定该单元的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的危险系数。数量的危险系数。数量的危险系数。数量的危险系数。第40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 储存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操作场所之外)储存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操作场所之外)储存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操作场所之外)储存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操作场所之外)露天储存的露天储存的露天储存的露天储存的1,3-1,3-丁二烯储罐中丁二烯储罐中丁二烯储罐中丁二烯储罐中1,3-1,3-丁二烯的最大丁二烯的最大丁二

56、烯的最大丁二烯的最大量为量为量为量为10106 6 lblb,试确定该单元的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试确定该单元的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试确定该单元的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试确定该单元的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的危险系数。的数量的危险系数。的数量的危险系数。的数量的危险系数。第41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42页页8 8、腐蚀腐蚀腐蚀腐蚀腐蚀速率腐蚀速率腐蚀速率腐蚀速率外部腐蚀速率和内部腐蚀速率之和。外部腐蚀速率和内部腐蚀速率之和。外部腐蚀速率和内部腐蚀速率之和。外部腐蚀速率和

57、内部腐蚀速率之和。某储存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其储罐的腐蚀速某储存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其储罐的腐蚀速某储存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其储罐的腐蚀速某储存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其储罐的腐蚀速率为率为率为率为0.3mm/0.3mm/年,试确定该单元的腐蚀危险系数。年,试确定该单元的腐蚀危险系数。年,试确定该单元的腐蚀危险系数。年,试确定该单元的腐蚀危险系数。第42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43页页9 9、泄漏泄漏泄漏泄漏连接头和填料处连接头和填料处连接头和填料处连接头和填料处 本项系数适用于垫片、接

58、头或轴的密封处及填料处本项系数适用于垫片、接头或轴的密封处及填料处本项系数适用于垫片、接头或轴的密封处及填料处本项系数适用于垫片、接头或轴的密封处及填料处可能是易燃、可燃物质的泄漏源,尤其是在热和压力可能是易燃、可燃物质的泄漏源,尤其是在热和压力可能是易燃、可燃物质的泄漏源,尤其是在热和压力可能是易燃、可燃物质的泄漏源,尤其是在热和压力周期性变化的场所。周期性变化的场所。周期性变化的场所。周期性变化的场所。某反应器中的物料在反应过程中,压力都要从某反应器中的物料在反应过程中,压力都要从某反应器中的物料在反应过程中,压力都要从某反应器中的物料在反应过程中,压力都要从常压逐渐增加到常压逐渐增加到常

59、压逐渐增加到常压逐渐增加到5 5 kgfkgf,且其反应为间歇反应,试确,且其反应为间歇反应,试确,且其反应为间歇反应,试确,且其反应为间歇反应,试确定该单元的泄漏危险系数。定该单元的泄漏危险系数。定该单元的泄漏危险系数。定该单元的泄漏危险系数。第43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44页页1010、明火设备的使用明火设备的使用明火设备的使用明火设备的使用 当易燃液体、蒸气或可燃性粉尘泄漏时,工艺中明当易燃液体、蒸气或可燃性粉尘泄漏时,工艺中明当易燃液体、蒸气或可燃性粉尘泄漏时,工艺

60、中明当易燃液体、蒸气或可燃性粉尘泄漏时,工艺中明火设备的存在额外增加了引起引燃的可能性。火设备的存在额外增加了引起引燃的可能性。火设备的存在额外增加了引起引燃的可能性。火设备的存在额外增加了引起引燃的可能性。明火设备设置在工艺单元中;明火设备设置在工艺单元中;明火设备设置在工艺单元中;明火设备设置在工艺单元中;明火设备附近有各种工艺单元。明火设备附近有各种工艺单元。明火设备附近有各种工艺单元。明火设备附近有各种工艺单元。第44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45页页1111、热油交换

61、系统热油交换系统热油交换系统热油交换系统 大多数交换介质可燃且操作温度经常在闪点火沸点大多数交换介质可燃且操作温度经常在闪点火沸点大多数交换介质可燃且操作温度经常在闪点火沸点大多数交换介质可燃且操作温度经常在闪点火沸点以上,因此增加了危险性。以上,因此增加了危险性。以上,因此增加了危险性。以上,因此增加了危险性。热交换介质的使用温度;热交换介质的使用温度;热交换介质的使用温度;热交换介质的使用温度;热交换介质的数量。热交换介质的数量。热交换介质的数量。热交换介质的数量。某热油交换系统的热交换介质热油的油量为某热油交换系统的热交换介质热油的油量为某热油交换系统的热交换介质热油的油量为某热油交换系

62、统的热交换介质热油的油量为38m38m3 3,其操作温度大于闪点,试确定该单元的热油,其操作温度大于闪点,试确定该单元的热油,其操作温度大于闪点,试确定该单元的热油,其操作温度大于闪点,试确定该单元的热油交换系统危险系数。交换系统危险系数。交换系统危险系数。交换系统危险系数。第45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46页页1212、转动设备转动设备转动设备转动设备 某氢气压缩单元中,压缩机的功率为某氢气压缩单元中,压缩机的功率为某氢气压缩单元中,压缩机的功率为某氢气压缩单元中,压缩机的

63、功率为700700马力马力马力马力,试确定该单元的转动设备危险系数。试确定该单元的转动设备危险系数。试确定该单元的转动设备危险系数。试确定该单元的转动设备危险系数。某汽油输送单元中,输送泵的功率为某汽油输送单元中,输送泵的功率为某汽油输送单元中,输送泵的功率为某汽油输送单元中,输送泵的功率为6060马力马力马力马力,试确定该单元的转动设备危险系数。试确定该单元的转动设备危险系数。试确定该单元的转动设备危险系数。试确定该单元的转动设备危险系数。第46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2.2.

64、特殊工艺危险特殊工艺危险特殊工艺危险特殊工艺危险危险系数范围危险系数范围危险系数范围危险系数范围采用危险系数采用危险系数采用危险系数采用危险系数基本系数基本系数基本系数基本系数1.001.00(1)(1)毒性物质毒性物质毒性物质毒性物质0.20.20.800.80(2)(2)负压负压负压负压(500mmHg(159159非常大非常大非常大非常大第51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第第52页页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安全措施补偿系数 第52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65、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06一、安全措施的分类及单元补偿系数的确定一、安全措施的分类及单元补偿系数的确定 工艺控制补偿系数(工艺控制补偿系数(工艺控制补偿系数(工艺控制补偿系数(C C1 1)物质隔离补偿系数(物质隔离补偿系数(物质隔离补偿系数(物质隔离补偿系数(C C2 2)防火措施补偿系数(防火措施补偿系数(防火措施补偿系数(防火措施补偿系数(C C3 3)C=C1 C2 C3第53页,共65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风险评价培训课程风险评价培训课程-20

66、06项目项目项目项目补偿系数范围补偿系数范围补偿系数范围补偿系数范围采用补偿系数采用补偿系数采用补偿系数采用补偿系数(1)(1)应急电源应急电源应急电源应急电源0.980.98(2)(2)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冷却装置0.970.970.990.99(3)(3)抑爆装置抑爆装置抑爆装置抑爆装置0.840.840.980.98(4)(4)紧急停车装置紧急停车装置紧急停车装置紧急停车装置0.960.960.990.99(5)(5)计算机控制计算机控制计算机控制计算机控制0.930.930.990.99(6)(6)惰性气体保护惰性气体保护惰性气体保护惰性气体保护0.940.940.960.96(7)(7)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程序程序程序程序)0.910.910.990.99(8)(8)化学活性物质检查化学活性物质检查化学活性物质检查化学活性物质检查0.910.910.980.98(9)(9)其他工艺危险分析其他工艺危险分析其他工艺危险分析其他工艺危险分析0.910.910.980.98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C C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