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电路试卷B

上传人:dfg****19 文档编号:222659459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05年电路试卷B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05年电路试卷B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05年电路试卷B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05年电路试卷B》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年电路试卷B(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11 / 11一、填空题:(每空1分,1x20=20分)1线性电路线性性质的最重要体现就是 性和 性,它们反映了电路中激励与响应的内在关系。2理想电流源的 是恒定的,其 是由与其相连的外电路决定的。3 KVL是关于电路中 受到的约束;KCL则是关于电路中 受到的约束。4 某一正弦交流电压的解析式为u=10cos(200t45)V,则该正弦电流的有效值U= V,频率为f= HZ,初相= 。当t=1s时,该电压的瞬时值为 V。5 一个含有6条支路、4个节点的电路,其独立的KCL方程有_ _个,独立的KVL方程有 个;若用2b方程法分析,则应有_ _ _个独立方程。6 有一L=0.1H的电感元件,

2、已知其两端电压u=100cos(100t40)V,则该电感元件的阻抗为_,导纳为_S,流过电感的电流(参考方向与u关联)i= A。7 已知交流电流的表达式:i1= 10cos(100t70)A ,i2=3cos(100t130)A,则i1超前(导前)i2_ 。8功率因数反映了供电设备的 率,为了提高功率因数通常采用 补偿的方法。9在正弦激励下,含有L和C的二端网络的端口电压与电流同相时,称电路发生了 。 二、简单计算填空题:(每空2分,2x14=28分)1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流i= A。2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压Uab= V。3如图3所示二端网络的入端电阻Rab= 。4如图4所示电路中,电流I=

3、 A。5如图5所示为一有源二端网络N,在其端口a、b接入电压表时,读数为10V,接入电流表时读数为5A,则其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UOC= V, RO= 。6如图6所示为一无源二端网络P,其端口电压u与电流i取关联参考方向,已知u=10cos(5t30)V, i=2sin(5t60)A,则该二端网络的等效阻抗Zab= ,吸收的平均功率P= W,无功功率Q= Var。7如图7所示电路中,a点的电位Va= V。8如图8所示电路中,T为理想变压器,原边与副边的线圈匝数比为1:4,副边线圈接一48的阻抗,则其原边的输入阻抗ZO= 。9如图9所示电路的时间常数= s。10如图10所示互感电路中,已知L1=0

4、.4H,L2=2.5H,M=0.8H,i1=2i2=10cos500t mA,则电压u2= V。11如图11所示电路中,已知各电压有效值分别为U=10V,UL=7V,UC=13V,则UR= V。三、分析计算题:(必须有较规范的步骤,否则扣分,只有答案者,该题得零分)(1、2每题10分,3-6每题8分,共52分)1如图所示电路,求R为何值时它能得到最大功率Pm,且Pm为多大?(10分)2如图所示电路,试用节点法求受控源吸收的功率P吸。(10分) 3如图所示电路,试用网孔法求受控源两端的电压U。(8分)4如图所示电路中,R=4,L=40mH,C=0.25uF,=425V。求:1)谐振频率fO,品质

5、因数Q; 2)谐振时电路中的电流I及电感两端的电压uC。(8分)5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j10V, 求、。(8分)6如图所示电路原先稳定,t=0时开关S闭合,试求换路后的u(t)、i(t)的全响应及u(t)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8分)电路基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叠加、齐次 2. 电流、电压 3支路(回路)电压、支路电流 4. 10、100、45、1053、3、12 6. j10、j0.1 10cos(100t130) 7. 1608. 利用、电容器并联 9. 谐振 二 计算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4 2. 21 3. 11 4. 0.5 5. 1

6、0、2 6 560 、5、5 7. 2 8. 2 9. 0.5 10. 2.25cos(500t90) 11. 8三 分析计算题:(共52分)1.(10分) 断开R,得一有源二端网络如下图:(1分)根据戴维南定理可等效变换成一实际电压源,求此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 由 u=6x33u 得u=4.5 V(1分)则UOC=u=4.5V(1分)求等效电阻RO,对应等效电路如右图:(1分)u=6i3u (1分) RO=1.5(1分)则可得一实际电压源电路如图:(1分)根据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当R= RO=1.5(1分)时可获得最大功率Pm,且Pm=(1分)=3.375W(1分)2. (10分)设

7、独立节点n及参考节点如图:(2分)列节点方程:()Un=3(2分)列控制量方程:i=(2分)联立以上方程解得:Un=14.4V(1分) i=3.6A(1分)则受控源吸收的功率为P=5i()(1分)=32.4W(实际发出)(1分)3. (8分)设各网孔电流及方向如图:(1.5分)列网孔方程:3I1I22I3=40(1分) I2=0.5U1(1分)2I1I25I3=0(1分)列控制量方程:U1=I3I2(1分)联立以上方程解得:I1=15A(0.5分) I2=5A(0.5分) I3=5A(0.5分) 则 U= I2I3I2I1=30V(1分)4. (8分)1) fo=1592 HZ (2分) Q=

8、100 (2分) 2) 由谐振的特点可知:= =1 A (1分) 又 XC=RQ=400 (1分) 则 =jXC=40065 V (1分) uC=400cos(10000t65) V (1分)5. (8分)求、C的等效阻抗ZLC ZLC=j25j20=j5 (2分) 则 =2A (2分) 求电路总阻抗Z Z=4j25j20=4j5 (2分) 则 =Z=8j10 V (2分)6. (8分)1)求u(t)、i(t)的初始值,等效电路如图:(0.5分)则 u(0-)=1020=10V (0.5分)由换路定律得:u(0+)=u(0-)=10V (0.5分)求i(t)初始值的t=0+等效电路如图:(0.

9、5分)则 i(0+)=051=15 m A (用叠加定理计算) (0.5分)2) 求u(t)、i(t)的稳态值,等效电路如图:(0.5分) 则 u()=1020x1/4=5 V (0.5分)i()=(1020)/(102010)=075 mA (0.5分)3)求电路的时间常数,其等效电路如图:(0.5分) 则 Req=20/(1010)=10 K(0.5分)故= ReqC= 01 s (0.5分)根据直流三要素公式可得u(t)的全响应为:u(t)u()u(+)u()et/=515e10t V (t0)(1分)i(t)的全响应为:i(t)i()i(+)i()et/= i(t)=075+ 075e-10t mA (t0)(0.5分)由u(t)的全响应可得:u(t)的零输入响应为:u(t)=10 e10t V(t0)(0.5分)u(t)的零状态响应为:u(t)=55e10t V(t0)(0.5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