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基101表)指标解释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222546195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2.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基101表)指标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基101表)指标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基101表)指标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基101表)指标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基101表)指标解释(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基 101 表)指标解释【组织机构代码】指根据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书上、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单位代码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 已经取得法定代码的法人单位或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填报法定代码。填写时,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对于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或跨不同 行政区划的大型联合企业(如联合企业、总厂、总公司、电业局、油田管理局、矿务局等)

2、,其所属二 级单位为填报报表的基本单位。二级单位凡有法人资格,符合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条件的,作为独立 核算工业企业填报组织机构代码。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单位在填写时,除填写联合企业(独立核算单 位)的组织机构代码外,还应在九位方格后的括号内填写二级单位代码(系两位码)。二级单位代码指 联合企业内对二级单位编的顺序编号,此码由联合企业统一编制。尚未领取法定代码或不属于法定代码赋码范围的单位,各级环保部门可赋予临时代码。各地环保部门应 严格控制临时代码的发放,做到发放的临时代码不重复。临时代码的编码原则:临时代码共八位码,前 四位为所在市(地、洲、盟)行政区划代码,统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

3、码 (GB/T 2260)填 写,第五位为汉语拼音G (代表工业源),后三位由环保部门对其进行编码,从001999。校验码由计 算机根据组织机构代码校验规则自动生成。【单位名称】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进行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在填写时应使用规范化汉字全称, 即与企业(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二级单位须同时用括号注明二级单位的名称。如企业名称变 更(含当年变更),应同时填上变更前的名称(曾用名)。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法人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 余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姓名,是根据章程或有关文件代表本单位行使职权的签字人,企业法定代表人 按

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填写。【行政区划代码】行政区划代码由6 位数码组成,代表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区县,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企业要根据详细地址对照代码表填写在方格内。【详细地址】详细地址是民政部门认可的单位所在地地址。应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 州、盟)、县(市、旗、区)、乡(镇)、以及具体街(村)和门牌号码,不能填写通讯号码。大型联合 企业所属二级单位,一律按本二级单位所在地址填写。【企业地理位置】填写本企业地理位置的经、纬度。以排放口位置为准,如存在多个排放口,可以企业 办公地点位置或企业正门位置替代。【联系方式】包括联系人姓名及其对外联系的

5、电话号码、传真号码和企业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登记注册类型】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为依据,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为以下几 种,企业根据登记注册的类型将其对应的代码填入方格内。代码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代码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代码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110国有企业160股份有限公司240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20集体企业170私营企业290其他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30股份合作企业171私营独资企业300外商投资企业140联营企业172私营合伙企业310中外合资经营企业141国有联营企业173私营有限责任公司320中外合作经营企业142集体联营企业174私营有限责任公司330外资企业

6、143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190其他企业34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49其他联营企业2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90其他外商投资企业150有限责任公司210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151国有独资公司220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企业规模】指按企业从业人员数、营业收入二项指标为划分依据。企业规模代码和名称如下:1. 大型2.中型3.小型4.微型在划分规模时,企业应按国家统计局制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确定规模并填写代码,划分标准见下表。行业名称指标名称计算单位大型中型小型工业企业从业人员(X)营业收入(Y)人万元X21000Y三40000300 WXV10

7、002000WYV4000020WXV300300WYV2000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微型XV20YV300所属集团公司】指填报企业所属的集团公司,股份制公司按照占股最大的集团公司填报。行业类别】指根据其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性质对各类单位进行分类。一个企业属于哪一个工业行业,是按正常生产情况下生产的主要产品的性质(一般按在工业总产值中占 比重较大的产品及重要产品)把整个企业划入某一工业行业小类内。企业应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将行业小类代码填写在方格内。开业时间】指企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领取法人营业执照的时间。1949 年以前成立的企业 填写最早开

8、工年月;合并或兼并企业,按合并前主要企业领取营业执照的时间(或最早开业时间)填写 分立企业按分立后各自领取法人营业执照的时间填写。【所在流域】指企业所在的水体流域的名称(如XX沟、XX河、XX港、XX江、XX塘、XX海等)。 各单位必须将排入的水体按照统一给定的编码填报。其中,流域编码由10位数码组成,前8位是是全 国环境系统河流代码,详见环境信息标准化手册第2卷(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海域代码分别是: 1-渤海, 2-黄海, 3-东海, 4-南海。各地如有本编码未编入的小河流需统计使用,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按照本编码的编码方法 在相应的空码上继续编排,并可扩展至第910位,如无扩编

9、码应在9、10位格内补“0”。【排水去向类型】按排放去向代码表进行填写,具体如下:A直接进入海域;B直接进入江河湖、 库等水环境; C 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江河、湖、库); D 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沿海海域); E 进入城 市污水处理厂; F 直接进入污灌农田; G 进入地渗或蒸发地; H 进入其它单位(非集中式污水处理厂); L 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 K 其他。如果企业有多个排口且排水去向同时存在排入污水处理厂(包括E、L、H)和排入环境(包括A、B、C、 D、F、G、K),排入污水处理厂(包括E、L、H)的填写排入污水处理厂的名称和代码;其余的填写排水 量最大的排水去向类型和代码。【排入的

10、污水处理厂】企业排放废水进入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名称及其组织机构代码。可向当地环保局 咨询污水处理厂组织机构代码。【受纳水体】填报企业废水直接排入水体的名称(如XX沟、XX河、XX港、XX江、XX塘、XX 海等)。各单位必须将排入的水体按照统一给定的编码填报。其中,流域编码由10 位数码组成,前8 位 是是全国环境系统河流代码,详见环境信息标准化手册第2卷(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海域代码分 别是: 1-渤海, 2-黄海, 3-东海, 4-南海。排入市政管网的则填最终排入的水体代码。各地如有本编码未编入的小河流需统计使用,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按照本编码的编码方法 在相应的空码上继续编排,

11、并可扩展至第910位,如无扩编码应在9、10位格内补“0”。【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 务活动的总量。计算时,采用报告期内的产品销售时的实际出厂价格。工业总产值包括三部分内容:本 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与期初差额价值。工业总产值按照现行价格(当年价)计算,即按报告期内销售产品的实际出厂价格计算。计量单位为万元,允许保留一位小数。 注意该指标应是填报企业独立拥有的工业总产值,如填报企业为二级法人单位,工业总产值则应仅为该 二级企业的产值。【年正常生产时间】指报告期内企业实际正常生产的小时数。 【工业用水

12、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的水量,它等于取水量与重复用水量之和。【取水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的水量中从外部取水的量,它等于企业从城市自 来水取用的水量和企业自备水用量之和,包括从其他企业回用水量。工业生产活动用水包括主要工业生 产用水、辅助生产(包括机修、运输、空压站等)用水和附属生产(包括厂内绿化、职工食堂、非营业的 浴室及保健站、厕所等)用水;不包括非工业生产单位的用水,如厂内居民家庭用水和企业附属幼儿 园、学校、对外营业的浴室、游泳池等的用水量;生活用水单独计量且生活污水不与工业废水混排的 水量。【重复用水量】指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用水中重复再利用的水量,包括

13、循环使用、一水多用和串级使用的 水量(含经处理后回用量)。指企业内部对工业生产活动排放的废水直接利用或经过处理后回收再利用的水量,不包括从城市污水处 理厂回用的水量。每重复利用一次,则计算一次重复用水量。但锅炉、循环冷却系统等封闭式系统内的 循环水不能计算重复用水量。重复用水量的计算原则:1.开放原则。即水的循环在开放系统进行,循环一次计算一次,但锅炉、循环冷却系统等封闭式系统内的循环水不能计算重复用水量。2. “源头”计算原则。对循环水来说,使用后的水,又回流到系统的取水源头,流经源头一次,计算一 次。循环系统中的中间环节用水不得计算重复用水量。3. 异地原则。对于非循环系统,根据不同工艺对

14、不同水质的要求,在一个地方(工艺)使用过的水,在另 外一个地方(工艺)中又进行使用,使用一次,计算一次。在同一地方(容器)多次使用的水,不得计算重 复用水量。4. 经过净化处理后的水重复再用,在任何情况下都按照重复用水计算 【煤炭消耗量】指报告期内企业所用煤炭的总消耗量。【燃料煤消耗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作燃料的煤炭消耗量(实物量),包括企业厂区内生产、生活 用燃料煤,也包括砖瓦、石灰等产品生产用的内燃煤,不包括在生产工艺中用作原料并能转换成新的产 品实体的煤炭消耗量。如转换为水泥、焦炭、煤气、碳素、活性炭、氮肥的煤炭。【燃料煤平均含硫量】指报告期内多次监测的燃料煤收到基含硫量加权平均值。

15、 【燃料煤平均灰分】指报告期内多次监测的燃料煤收到基灰分加权平均值。【燃料煤平均干燥无灰基挥发分】报告期内燃料煤加权平均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燃料油消耗量(不含车船用)】指报告期内企业用作燃料的原油、汽油、柴油、煤油等各种油料总消 耗量,不包括车船交通用油量。【燃料油平均含硫量】指报告期内多次监测的燃料油含硫量加权平均值。 【焦炭消耗量】指报告期内企业消耗的焦炭总量。【焦炭平均含硫量】指报告期内多次监测的焦炭含硫量加权平均值。【焦炭平均灰分】指报告期内多次监测的焦炭灰分加权平均值。 【天然气消耗量】指报告期内企业用作燃料的天然气消耗量。【其它燃料消耗量】指报告期内企业除了煤炭、燃油、天然气等以外

16、,用作燃料的其他燃料消耗量。其 他燃料应根据当地的折标系数折算为标准煤后统一填报。各类能源的参考折标系数表能源种类折标系数能源种类折标系数0.7143煤焦油1.1429洗精煤0.9000粗苯1.4286其它洗中煤0.28571.4286洗煤煤泥0.28570.42861.47140.50.70.97141.47141.4571焦炉煤气0.57140.6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燃料油1.4286高炉煤气0.1286千克标准煤/立方米0.03412千克标准煤/百万千焦能源种类折标系数能源种类折标系数0.14286千克标准煤/1000千卡天然气1.3300千克标准煤/立方米电力0.1229千克标准煤

17、/千瓦时大豆液化天然气1.7572秆、0.543棉花秆液化石油气1.7143稻秆0.429炼厂干气1.5714麦杆0.500发生炉煤气0.1786千克标准煤/立方米玉米秆0.529重油催化生物0.6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杂草0.471裂解煤气质能重油热其它1.2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树叶0.500裂解煤气煤气焦炭制气0.5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薪柴0.571压力气化煤0.5143千克标准煤/立方米沼气0.714千克标准煤/立方米气水煤气0.3571千克标准煤/立方米注:除表中标注单位的能源外,其余能源折标系数单位均为:千克标准煤/千克。 各地的能源折标系数由当地环保部门协调统计部门提供。

18、调查对象也可根据燃料品质分析报告,自 行折标填报。【用电量】指报告期内企业的用电量,包括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工业锅炉数】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大于1 蒸吨(含1蒸吨)的蒸汽锅炉、热水锅 炉总台数和总蒸吨数,包括燃煤、燃油、燃气和燃电的锅炉,不包括茶炉。【其中 35 蒸吨及以上的】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大于35 蒸吨(含35 蒸吨)的蒸汽 锅炉、热水锅炉总台数和总蒸吨数。【其中 20(含)-35 蒸吨的】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大于20 蒸吨(含20 蒸吨)小于35 蒸吨的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总台数和总蒸吨数。【其中 10(含)-20 蒸吨的】指报告期内企

19、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大于10 蒸吨(含10 蒸吨)小于20 蒸吨的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总台数和总蒸吨数。【其中 10 蒸吨的以下的】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小于10 蒸吨的蒸汽锅炉、热水锅炉 总台数和总蒸吨数。【工业炉窑数】指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用的炉窑总数,如炼铁高炉、炼钢炉、冲天炉、烘干炉窑、锻造加 热炉、水泥窑、石灰窑等。【主要原辅材料用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根据调查对象主要 产品和产生污染物的主要工艺,按产排污系数手册中所列的原辅材料,填报3 种原辅材料的规范名 称、计量单位、实际使用量,可在规范名称后括号补充常用俗名,同类原料的计量单位应

20、保持统一。【主要产品生产情况】指报告期内企业生产的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物生产情况。产品品种只限于正式 投产的产品,不包括试制新产品、科研产品以及正式投产以前试生产的产品。应填写在生产过程中与污 染物产生密切相关的3 种产品或中间产品的规范名称、计量单位及实际产量,可在规范名称后括号补充 常用俗名,计量单位尽量选用标准计量单位,如重量单位选“吨”。【废水治理设施数】指报告期内企业用于防治水污染和经处理后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实有设施(包括构筑 物)数,以一个废水治理系统为单位统计。附属于设施内的水治理设备和配套设备不单独计算。已经报 废的设施不统计在内。只填报企业内部的废水治理设施,工业废水排入的城镇

21、污水处理厂、集中工业废水处理厂不能算作企业 的废水治理设施。企业内的废水治理设施包括一、二和三级处理的设施,如企业有 2 个排污口,1 个排 污口为一级处理(隔油池、化粪池、沉淀池等),另1 个排污口为二级处理(如生化处理),则该企业有 2 套废水治理设施;若该企业只有 1 个排污口,经由该排污口的废水先经过一级处理,再经二级(甚至 三级)处理后外排,则该企业视为1 套废水治理设施。即针对同一股废水的所有水治理设备均视为1 套 治理设施,针对不同废水的水治理设备可视为多套治理设施。【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指报告期内企业内部的所有废水治理设施实际具有的废水处理能力。 【废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指报

22、告期内企业维持废水治理设施运行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能源消耗、设备 维修、人员工资、管理费、药剂费及与设施运行有关的其他费用等。【工业废水处理量】指经各种水治理设施(含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实际处理的工业废水 量,包括处理后外排的和处理后回用的工业废水量。虽经处理但未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废水量也 应计算在内。计算时,如遇有车间和厂排放口均有治理设施,并对同一废水分级处理时,不应重复计算 工业废水处理量。【工业废水排放量】指报告期内经过企业厂区所有排放口排到企业外部的工业废水包量括。生产废水、外排的 直接冷却水、废气治理设施废水、超标排放的矿井地下水和与工业废水混排的厂区生活污不水包,

23、括独立外排的 间接冷却水(清浊不分流的间接冷却水应计算在)内。直接冷却水:在生产过程中,为满足工艺过程需要,使产品或半成品冷却所用与之直接接触的冷却水(包 括调温、调湿使用的直流喷雾水)。间接冷却水: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保证生产设备能在正常温度下工作,用来吸收或转移生产设备的多 余热量,所使用的冷却水(此冷却用水与被冷却介质之间由热交换器壁或设备隔开)。【直接排入环境的】指废水经过工厂的排污口或经过下水道直接排入环境中,包括排入海、河流、湖泊、 水库、蒸发地、渗坑以及农田等。对应的排水去向代码为A、B、C、D、F、G、K。【排入污水处理厂的】 指企业产生的废水直接或间接经市政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

24、的废水量,包括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工 业废水处理厂以及其它单位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废水量。对应的排水去向代码为E、L、H。【排入污水处理厂的化学需氧量浓度】指企业产生的排入污水处理厂的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浓度,为该 企业的出厂界浓度,按照全年加权平均值填报。【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氨氮浓度】指企业产生的排入污水处理厂的废水中氨氮的浓度,为该企业的出厂界 浓度,按照全年加权平均值填报。【工业废水中污染物产生量】指报告期调查对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未经过处理的废水中所含的化学需 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等污染物和砷、铅、汞、镉、六价铬、总铬等重金属本身的纯 质量。它可采用产排污系数根据生产的产品产量

25、或原辅料用量计算求得,也可以通过工业废水产生 量和其中污染物的浓度相乘求得,计算公式是:污染物产生量(纯质量)=工业废水产生量X废水处理设施入口污染物的平均浓度(无处理设施可使用排口浓度) 计算砷、铅、汞、镉、六价铬、总铬等重金属污染物时,上述计算公式中“工业废水产生量”为产生重 金属废水的车间年实际产生的废水量,“废水处理设施入口污染物的平均浓度” 为该车间废水处理设施 入口的年实际加权平均浓度,如没有设施则为车间排口的年实际加权平均浓度。【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指报告期内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中所含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 酚、氰化物等污染物和砷、铅、汞、镉、六价铬等重金属本身的纯质量

26、。它可采用产排污系数根据生 产的产品产量或原辅料用量计算求得,也可以通过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其中污染物的浓度相乘求得,计 算公式是:污染物排放量(纯质量)=工业废水排放量X排放口污染物的平均浓度1:如企业排出的工业废水经城镇污水处理厂或工业废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的,计算化学需氧量、氨氮、 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等污染物时,上述计算公式中“排放口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即为污水处理厂排 放口的年实际加权平均浓度。如果厂界排放浓度低于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浓度,以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浓度 为准。2:计算砷、铅、汞、镉、六价铬等重金属污染物时,上述计算公式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车间排放口的年实际废水量,“排放口污染物的平均

27、浓度”为车间排放口的年实际加权平均浓度。【工业废气排放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中含有污染物的气体的总量,以标准状态(273K, 101325Pa)计。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二燃料燃烧过程中废气排放量+生产工艺过程中废气排放量【废气治理设施数】指报告期末企业用于减少在燃料燃烧过程与生产工艺过程中排向大气的污染物或对 污染物加以回收利用的废气治理设施总数,以一个废气治理系统为单位统计。包括除尘、脱硫、脱硝及 其它的污染物的烟气治理设施。已报废的设施不统计在内。锅炉中的除尘装置属于“三同时”设备,应 统计在内。【除尘设施数】指专门设计、建设的去除废气烟(粉)尘的设

28、施。【脱硫设施数】脱硫设施指专门设计、建设的去除废气二氧化硫的设施,具有兼性脱硫效果的设施,如 湿法除尘等治理设施等其他可能具有脱硫效果的废气治理设施不计入脱硫设施。具有脱硫效果的生产装 置,如制酸、水泥生产等不作为脱硫设施。【脱硝设施数】指在治理设施中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及其联合技术或采用活性炭吸附进行烟气脱销的设施。具有脱硝效果的生产装置,如水泥生产等不作为脱硝 设施。【脱硫剂消耗情况】填报脱硫过程中采用的脱硫剂种类(例如石灰石、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和其实际 消耗量。【脱硫副产物产生情况】指报告期内企业通过脱硫设施实际产生的副产物量,例如炼油硫

29、磺回收、焦化 硫磺回收、烟气制酸产生的硫磺、硫酸以及石灰石/石膏法脱硫产生的脱硫石膏等。【脱硝剂消耗情况】填报脱硝过程中采用的脱硝剂种类(例如氨水、尿素等)和其实际消耗量。【废气治理设施处理能力】指报告期末企业实有的废气治理设施的实际废气处理能力。【废气脱硫设施处理能力】指报告期末企业实有的废气脱硫设施的实际废气处理能力。【废气脱硝设施处理能力】指报告期末企业实有的废气脱硝设施的实际废气处理能力。【废气除尘设施处理能力】指报告期末企业实有的废气除尘设施的实际废气处理能力。【废气治理设施运行费用】指报告期内维持废气治理设施运行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能源消耗、设备折旧、 设备维修、人员工资、管理费、药

30、剂费及与设施运行有关的其他费用等。【二氧化硫产生量】指当年全年调查对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未经过处理的废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总质 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在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总质量。工业中 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煤、石油等)的燃烧,还包括含硫矿石的冶炼或含硫酸、磷肥等生产的 工业废气排放。【氮氧化物产生量】指当年全年调查对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未经过处理的废气中所含的氮氧化物总质 量。【氮氧化物排放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在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总质量。【烟(粉)尘产生量】烟尘是指通过燃烧煤、石煤、柴油、木柴、天然气等产生的烟气中的尘粒。通过 有组

31、织排放的,俗称烟道尘。工业粉尘指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能在空气中悬浮一定时间的固体颗粒。 如钢铁企业耐火材料粉尘、焦化企业的筛焦系统粉尘、烧结机的粉尘、石灰窑的粉尘、建材企业的水泥 粉尘等。烟(粉)尘产生量指当年全年调查对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未经过处理的废气中所含的烟尘及 工业粉尘的总质量之和。【烟(粉)尘排放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在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排入大气的烟尘及工业粉尘的总质 量之和。烟尘或工业粉尘排放量可以通过除尘系统的排风量和除尘设备出口烟尘浓度相乘求得。【重金属产生量】指报告期调查对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未经过处理的废气中分别所含的砷、铅、汞、 镉、铬及其化合物的总质量(以元素计)。【

32、重金属排放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在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分别排入大气的砷、铅、汞、镉、铬及 及其化合物的总质量(以元素计)。【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系指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 准(GB5085)、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及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 15555)鉴 别方法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根据其性质分为两种:1)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 的浓度均未超过GB8978最高允放排放浓度,且PH值在6-9范围之内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第I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33、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 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或者是PH值在6-9范围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主要包括:代码名称代码名称SW01冶炼废渣SW07污泥SW02粉煤灰SW08放射性废物SW03炉渣SW09赤泥SW04煤矸石SW10磷石膏SW05尾矿SW99其它废物SW06脱硫石膏不包括矿山开采的剥离废石和掘进废石(煤矸石和呈酸性或碱性的废石除外。)酸性或碱性废石是指采掘的 废石其流经水、雨淋水的dH值小于4或pH值大于10.5者。冶炼废渣:指在冶炼生产中产生的高炉渣、钢渣、铁合金渣等,不包括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 金属冶炼

34、废物。粉煤灰:指从燃煤过程产生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微固体颗粒物,不包括从燃煤设施炉膛排出的灰渣。主 要来自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行业和其他使用燃煤设施的行业,又称飞灰或烟道灰。主要从烟道气体 收集而得,应与其烟尘去除量基本相等。炉渣:指企业燃烧设备从炉膛排出的灰渣,不包括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 煤矸石:指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包括巷道掘进过程中的掘进矸石、 采掘过程中从顶板、底板及夹层里采出的矸石以及洗煤过程中挑出的洗矸石。主要来自煤炭开采和 洗选行业。尾矿:指矿山选矿过程中产生的有用成分含量低、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不宜进一步分选的固体 废物,包括各种金属和非金属

35、矿石的选矿。主要来自采矿业。脱硫石膏:指废气脱硫的湿式石灰石/石膏法工艺中,吸收剂与烟气中S02等反应后生成的的副产物。 污泥: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中排出的、以干泥量计的固体沉淀物。放射性废物:指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并其比活度大于2xlO4Bq/kg的尾矿砂、废矿石及其他放射性固 体废物(指放射性浓度或活度或污染水平超过规定下限的固体废物)。赤泥:指从铝土矿中提炼氧化铝后排出的污染性废渣,一般还氧化铁量大,外观与赤色泥土相似。磷石 膏:指在磷酸生产中用硫酸分解磷矿时产生的二水硫酸钙、酸不溶物,未分解磷矿及其他杂质的混合物。主要来自磷肥制造业。其他废物:指除上述 10 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以外的未

36、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固体废物,如机 械工业切削碎屑、研磨碎屑、废砂型等;食品工业的活性炭渣;硅酸盐工业和建材工业的砖、瓦、碎砾 混凝土碎块等。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一般工业固 体废物贮存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其中:处置往年贮存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倾倒丢弃量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指报告期内企业通过回收、加工、循环、交换等方式,从固体废物中 提取或者使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体废物量(包括当年利用的往年工业固体 废物累计贮存量)。如用作农业肥料、生产建筑材料、筑路等。综合利用量由原产生固体废物

37、的单位统 计。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有:序号综合利用方式序号综合利用方式铺路再循环/再利用不是用作溶剂的有机物建筑材料10再循环/再利用金属和金属化合农肥或土壤改良剂11再循环/再利用其他无机物矿渣棉12再生酸或碱铸石13回收污染减除剂的组份其它14回收催化剂组份作为燃料(直接燃烧除外)或以其他方式产生能量15废油再提炼或其他废油的再利用溶剂回收/再生(如蒸馏、萃16其他有效成分回收取等)【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对往年贮存的工业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的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指报告期内企业以综合利用或处置为目的,将固体废物暂时贮存或堆存在 专设的贮存设施或专设的集中堆

38、存场所内的量。专设的固体废物贮存场所或贮存设施必须有防扩散、防 流失、防渗漏、防止污染大气、水体的措施。粉煤灰、钢渣、煤矸石、尾矿等的贮存量是指排入灰场、渣场、矸石场、尾矿库等贮存的量。 专设的固体废物贮存场所或贮存设施指符合环保要求的贮存场,即选址、设计、建设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等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要求,具有防扩散、防 流失、防渗漏、防止污染大气和水体措施的场所和设施。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方式主要序号贮存方式1灰场堆放2渣场堆放3尾矿库堆放4其他贮存(不包括永久性贮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将工业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工业固

39、体废物的物理、 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工业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 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活动中,所消纳固体废物的量。处置方式如:填埋、焚烧、专业贮存场(库)封场处理、深层灌注、回填矿井及海洋处置(经海洋管理 部门同意投海处置)等。处置量包括本单位处置或委托给外单位处置的量。还包括当年处置的往年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 工业固体废物的主要处置方式处置方式围隔堆存(属永久性处置)填埋置放于地下或地上(如填埋、填坑、填浜)特别设计填埋海洋处置经海洋管理部门同意的投海处置埋入海床焚化陆上焚化海上焚化水泥窑共处置(指在水泥生产工艺中使用工业固体废物或液态废物作为替代

40、燃料或原料,消纳处理工业固体或液态废物的方式)固化其它处置(属于未在上面5种指明的处置作业方式外的处置)废矿井永久性堆存(包括将容器置于矿井)土地处理(属于生物降解,适合于液态固废或污泥固废)地表存放(将液态固废或污泥固废放入坑、氧化塘、池中) 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 经环保管理部门同意的排入海洋之外的水体(或水域)其他处理方法【处置往年贮存量】指报告期内企业按照关于固体废物处置、综合利用的作业方式的规定的要求, 处置的上一报告期末企业累计贮存的工业固体废物的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倾倒丢弃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将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倾倒或者丢弃到固体废物污染防 治设施、场所以外的量。倾倒丢弃方式如:(1

41、)向水体排放的固体废物;(2)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海洋的滩场和岸坡倾倒、堆放和存贮废物;(3)利用渗井、渗坑、渗裂隙和溶洞倾倒废物;(4)向路边、荒地、荒滩倾倒废物;(5)未经环保部门同意作填坑、填河和土地填埋固体废物;(6)混入生活垃圾进行堆置的废物;(7)未经海洋管理部门批准同意,向海洋倾倒废物;(8)其他去向不明的废物(9)深层灌注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倾倒丢弃量计算公式是: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倾倒丢弃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一(一般工业固体 废物综合利用量其中: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其中:处置往年贮存量)【危险废物产生量】指当年全年调查对象实际

42、产生的危险废物的量。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易氧化性、毒性、腐 蚀性、易传染性疾病等危险特性之一的废物。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 2008 部令第1 号)填报。【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指当年全年调查对象从危险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动中消纳 危险废物的量。包括本单位利用或委托、提供给外单位利用的量。危险废物的利用方式见下表:【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指当年全年调查对象对往年贮存的危险废物进行综合利用的量。 【危险废物送外单位综合利用量】指将所产生的危险废物运往其它单位进行

43、综合利用的量。【危险废物送持证单位综合利用量】指将所产生的危险废物运往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综合利 用的量。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是根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由相应管理部门审批颁发。【危险废物贮存量】指将危险废物以一定包装方式暂时存放在专设的贮存设施内的量。 专设的贮存设施指对危险废物的包装、选址、设计、安全防护、监测和关闭等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 控制标准(GB18597-2001)等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要求,具有防扩散、防流失、防渗漏、防止污染大气 和水体措施的设施。【危险废物处置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将危险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工业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

44、分的活动,或者将危险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 埋场的活动中,所消纳危险废物的量。处置量包括处置本单位或委托给外单位处置的量。危险废物的处 置方式见下表:【危险废物处置往年贮存量】指当年全年调查对象对往年贮存的危险废物进行处置的量。 【危险废物送持证单位处置量】指将所产生的危险废物运往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处置的 量。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是根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由相应管理部门审批颁发。【危险废物倾倒丢弃量】指报告期内企业将所产生的危险废物未按规定要求处理处置的量。 【内部综合利用/处置方式】:填写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置代码(如需填报的内部综合利用/处置危险废 物的方式

45、超过5 种可自行复印表格填写)。【内部年综合利用/处置能力】按内部综合利用/处置方式,填写单位内部每年可以综合利用/处置危险 废物的数量。危险废物的利用/处置方式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利用方式R1作为燃料(直接燃烧除外)或以其他方式产生能量R2溶剂回收/再生(如蒸馏、萃取等)R3再循环/再利用不是用作溶剂的有机物R4再循环/再利用金属和金属化合物R5再循环/再利用其他无机物R6再生酸或碱R7回收污染减除剂的组分R8回收催化剂组分R9废油再提炼或其他废油的再利用R15其他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处置方式DI填埋D9物理化学处理(如蒸发,干燥、中和、沉淀等),不包括填埋或焚烧前的预处理D10焚烧D16其他其他代码说明C1水泥窑共处置C2生产建筑材料C3清洗(包装容器)。医疗废物处置方式注:1)为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相对应,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方式的代码未 连续编号。2)综合利用、处置不包括填坑、填海。3)水泥窑共处置,是指在水泥生产工艺中使用工业废物作为替代燃料或原料,消纳处理工业危险废物的方式Y10医疗废物焚烧Y11医疗废物高温蒸汽处理Y12医疗废物化学消毒处理Y13医疗废物微波消毒处理Y16医疗废物其他处置方式4)生产建筑材料,是指将工业危险废物用于生产砖瓦、建筑骨料、路基材料等建筑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