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溶液缓冲能力探究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222512309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7.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缓冲溶液缓冲能力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缓冲溶液缓冲能力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缓冲溶液缓冲能力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缓冲溶液缓冲能力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缓冲溶液缓冲能力探究(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缓冲溶液缓冲能力探究小组成员:李时骁宁馨儿、宋珺、鲁韩旭、唐玥、余天硕指导教师:刘晓军摘要缓冲溶液是一种能在加入少量酸或碱和水时大大减低pH变动的溶液。pH 缓冲系统对维持生物的正常pH值和正常生理环境起到重要作用。多数细胞仅能 在很窄的 pH 范围内进行活动,而且需要有缓冲体系来抵抗在代谢过程中出现的 pH 变化。在生物体中有三种主要的 pH 缓冲体系,它们是蛋白质缓冲系统、重 碳酸盐缓冲系统以及磷酸盐缓冲系统。每种缓冲体系所占的分量在各类细胞和器 官中是不同的。因此,研究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当往某些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和碱时,有阻碍溶液pH变化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这样的溶液

2、叫做缓冲溶液。弱酸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如 HAc 与NaAc ),弱碱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如 NH3H2O与NH4C1 )等都是缓冲溶 液。由弱酸HA及其盐NaA所组成的缓冲溶液对酸的缓冲作用,是由于溶液 中存在足够量的碱A-的缘故。当向这种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强酸时,H离子基本上被A-离子消耗,所以溶液的pH值几乎不变;当加入一定量强碱时, 溶液中存在的弱酸HA消耗OH-离子而阻碍pH的变化。在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其溶液 pH值变化不大,但若加入 酸,碱的量多时,缓冲溶液就失去了它的缓冲作用。这说明它的缓冲能力 是有一定限度的。设缓冲系统的弱酸的电离常数为Ka (平衡常数),平衡时弱酸的

3、浓度 为酸,弱酸盐的浓度为盐,则由弱酸的电离平衡式可得下式:H+=Ka弱酸/共轭碱pH=pKa +log共轭碱/弱酸这就是 Henderson-Hasselbach 等式。如果弱酸=共轭碱,pH=pKa根据此式可得出下列几点结论:1、缓冲液的pH值与该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及盐和酸的浓度有关。弱酸的pKa值衡定,但酸和盐的比例不同时,就会得到不同的pH值。酸和盐浓度相等时,溶液的pH值与PK值相同。2、酸和盐浓度等比例增减时,溶液的 pH值不变。3、酸和盐浓度相等时,缓冲液的缓冲效率为最高,比例相差越大,缓冲效 率越低,缓冲液的一般有效缓冲范围为 PKa1pH。具有缓解液态介质 (如水体、降水等)

4、中酸碱度发生剧变的能力。其能力 的大小可用缓冲容量的大小来衡量(后者定义为使溶液的pH值改变1个单 位时所需加入的酸或碱的量 )。常用作缓冲溶液的酸类由弱酸及其共轭酸盐组合成的溶液具有缓冲作用。生 化实验室常用的缓冲系主要有磷酸、柠檬酸、碳酸、醋酸、巴比妥酸、Tris (三 羟甲基氨基甲烷)等系统,生化实验或研究工作中要慎重地选择缓冲体系,因为 有时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并不是缓冲液的pH值,而是缓冲液中的某种离子。如 硼酸盐、柠檬酸盐、磷酸盐和三羟甲基甲烷等缓冲剂都可能产生不需要的化学反 应。硼酸盐:硼酸盐与许多化合物形成复盐、如蔗糖。 柠檬酸盐:柠檬酸盐离子容易与钙结合,所以存在有钙离子的情况

5、下不能 使用。磷酸盐:在有些实验,它是酶的抑止剂或甚至是一个代谢物,重金属易以 磷酸盐的形式从溶液中沉淀出来。而且它在PH7.5以上时缓冲能力很小。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它可以和重金属一起作用,但在有些系统中也起抑制 作用。其主要缺点时温度效应。这点往往被忽视,在室温pH是7.8的Tris缓冲 液,4C时是8.4, 37C时是7.4,因此,4C配制的缓冲液在37C进行测量时,其氢离子浓度就增加了 10倍。在pH7.5以下,其缓冲能力极为不理想。缓冲液名称及常用浓度缓冲pH范围甘氨酸-盐酸缓冲液(0.05mol/L)2.2-5.0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0.05mol/L)8.6-10.6柠檬酸-柠

6、檬酸钠缓冲液(0.1mol/L)3.0-6.6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0.2mol/L)5.8-8.0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缓冲液(1/15 molL)4.92-8.18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0.05mol/L)5.8-8.0乙酸-乙酸钠缓冲液(0.2mol/L)365.8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0.1mol/L)9.16-10.83氯化钾-盐酸缓冲液(0.2mol/L)1.0-2.2氯化钾-氢氧化钠缓冲液(0.2mol/L)12.0-13.0研究缓冲溶液的背景和意义缓冲溶液在印染中的应用1、原理利用缓冲溶液对H+或OH-的作用,以控制溶液的pH值,从而使溶液的pH 值基本稳定。此

7、原理应用于印染行业中, 可达到改进染整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的目的。缓冲溶液中含两种物质,一种是能抵消H+的物质;另一种是能抵消 OH-的物质,其混合后称缓冲溶液。缓冲溶液能使溶液pH值在一定范围内基本 不变, 这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弱碱或弱酸盐作为酸的缓冲剂; 弱酸或弱碱盐 作为碱的缓冲剂。2、缓冲作用在印染中的应用2. 1 染色 在织物染色中,染浴的pH值往往因以下因素而发生波动:(1) 织物前处理清洗不彻底, 以致少量碱性或酸性物质带入染浴中。 染色时,添加的非中性添加剂(如助剂等)使染浴的pH值受影响。(3) 有些染料本身的pH值过高或过低,若加入染浴中,会引起染浴的

8、pH值变 化。如分散染料福隆艳黄SE26GFL的pH值为8. 60;福隆大红S23GFL的pH值 为10. 60。(4) 锅炉在供汽时, 有时出现负压, 将其他容器内的碱性或酸性溶液倒吸入蒸 汽管道中, 在加热染浴时, 将碱性或酸性物质带入染浴中。大多数染料对染浴的pH值较敏感,染浴的pH值控制稍有不当,便会 出现色浅、色差、色花等染疵。为了使染液的pH值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染浴中 须适当配制有相应的缓冲溶液。2. 1. 1 分散染料染色 以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分散染料染涤纶织物为例。由于许多分散染料对 染浴的pH值较敏感,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染色,得到色泽差异较大,只有在 弱酸性(pH=50.5

9、)的染浴中染色,得到的色泽最浓艳纯正。为了使染浴的pH 值在染色时始终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可配制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醋酸&醋酸钠对pH值控制的实际用量计算:(1) 醋酸与醋酸钠的比值设HAc初始浓度为Ca mol/L ,NaAc初始浓度为Cb mol/L, HAc电离部 分浓度为x mol/L。则存在:HAcH+Ac-NaAc=Na+Ac-HAc二Ca-xCaAc-二Cb+xCb电离常数 Ka=H+Ac-/HAcxCb/Ca 由于pH值控制在5左右,以pH =4.800. 20为宜。 pH=-lgH+=4.80H+= 1.59X10-5mol/LH+ 二x二KaCa/Cb=1.8X10-5mo

10、l/L(Ca/C)b=1.59X10-5mol/L Cb=1.13Ca即醋酸:醋酸钠=1 : 1.13由于高温高压条件下,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 a值仍很小,对醋酸2 醋酸钠缓冲体系的pH值影响不大,仍可按醋酸Ka=1.80X10-5计算。(2) 醋酸与醋酸钠浓度缓冲剂浓度正比于缓冲量, 根据实际生产对缓冲容量的要求, 计算醋 酸2醋酸钠实际浓度。在染色中, 酸性物质进入染浴的可能性小, 一般情况以防碱为主。设由各种因素带入高温高压溢流机染浴的碱量为150 g,且150 g是全部碱性物 质水解成NaOH的重量。若溢流染色机染浴以3000L计算,带入染浴的碱浓度为 150/300040=0.001

11、25 mol/L。由于pH值要求为4. 800.25,同时Cb =1.13Ca,按电离平衡常数得: H+= KaCa/Cb1X10-5=1.8X10-5X(Ca-0.00125/1.13Ca+0.00125)Ca=0.00522 mol/LCb=1.13XCa=0.0059 mol/L即醋酸浓度为0. 00522 mol/L, 100%醋酸浓度为0. 3132 g/L ; 醋酸钠浓 度为 0.0059 mol/L,100%醋酸钠浓度为 0.484 g/L。在高温高压溢流染色中,若3000 L的染浴中,带入的碱浓度为0.00125 mo l/L (假定是烧碱浓度),则可将100%醋酸0.3132

12、 g/L和100%醋酸钠0.484 g/L配成缓冲液加入染浴中,可有效地将染浴的pH值控制在所要求的范围内。 2.1.2 羊毛弱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弱酸性染料或高温活性染料Lanasol染羊毛纤维时,必须严格控制染 浴整个染色过程的pH值在弱酸性条件下(染浴的pH值是由染色深度和染色所 用助剂决定)。因酸起促染作用, 若酸性较强, 染浴中染料很容易吸附在羊毛纤 维表面, 甚至在纤维表面超当量上染, 染料分子发生聚集而染花。一般染色介质 酸性越强,染料上染率越快,匀染性越差(特别温度80 C以上更为突出)。染色 时若采用NH3H2O/(NH4)2SO4或HAc/NaAc等混合缓冲剂来控制染浴的

13、pH值, 可使其保持在所需的范围内, 从而使羊毛纤维能获得较高的吸尽率和匀染性(特 别是中浅色)。2. 1. 3 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活性染料冷轧堆染色采用缓冲混合碱作为固色碱, 对提高染液稳定性 及消除风印有极大的好处。二氯均三嗪型染料较活泼, 冷轧堆染色采用 Na2CO3/NaHCO3 作固色碱, 染色织物布面的“发毛”与不匀等染疵较单独用Na2CO3碱剂有所改善,特别 是染料用量超过30g/L情况及个别匀染性差和难染品种,采用Na2CO3/NaHCO3 (比例2 : 1)的固色碱可得到良好的匀染性,并提高染料的固色率。此外,硫化染料中硫化黑在上染过程中, 极易发生氧化, 产生染斑。若 加入

14、Na2CO3/NaHCO3(比例2.2%4.2%)的混和碱来控制染浴pH值,可减少氧化 速度, 对减轻染斑有很好的效果。2. 2 印花活性印花一步法的固色碱剂若采用碱性较高的Na2CO3(pH=12左右), 当色浆与织物接触时,染料极易被活化,急剧提高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而染料渗 透扩散能力相应会降低,导致在纤维表面固着不匀;而采用NaHCO3作固色碱剂 会影响染料的固色率。只有采用Na2CO3NaHCO3混合碱作碱剂,印花色浆更稳定,汽蒸后织物色泽更正,得色量 也相应提高。涂料印花中,用作配制印花色浆的粘合剂(反应性)或交联剂(自交) ,往 往是弱酸性溶液,带有弱正电荷, 常使乳液分散稳定性

15、降低, 而不利于印花若加 某些缓冲剂,如NH3H2O/NH4Cl或NH3H2O/(NH4) 2SO 4等,可使色浆的pH 值稳定在7 8 范围内, 印花色浆的粘度和流变性也最理想, 同时防止交联反 应过早发生, 提高色浆稳定性, 减少塞网, 保证印花顺利进行, 对提高产品质 量极为有利。3、结语利用缓冲溶液保持溶液酸碱度稳定作用,可有效控制染浴的pH值在 所要求的范围内, 即使溶液中带入了影响其酸(碱) 度的各种因素或溶液适当变 稀,缓冲溶液都能使溶液所需的pH值基本稳定,从而有利于印染加工,确保 产品质量。缓冲溶液的生物意义: 我们所有的科学研究最终都是要为人类服务的,因此我们要了解一个研究

16、有 什么意义,就要先了解研究对象对于我们的意义。人体内各种体液的PH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们均控制在一狭小范围内, 因为只有在这范围内,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离开正常范围的少许 变化尚能允许,但如变化太大,都可能引起体内许多功能失调。在体内差不多每 项代谢的结果都有酸产生,如有机食物被完全氧化而产生碳酸,嘌呤被氧化而产 生尿酸,碳水化合物的厌氧分解而产生乳酸以及因氧化作用不完全而导致乙酰乙 酸和B-羟基丁酸的生成等。体内代谢也生成磷酸和硫酸。代谢过程也可以产生 NaHC03。这些代谢产生的酸或碱进入血液并没有引起PH值发生明显的变化,这 说明血3液具有足够的缓冲作用,也说明体内有着

17、有效的生理作用支配着体内能及 时地得到缓冲物的不断补充。正常人血浆的 PH 值相当恒定,因为血液是一种很 好的缓冲溶液。在这些缓冲系中,碳酸氢盐缓冲系(HCO-3/H2CO3)在血液中浓 度很高,对维持血液正常 PH 值的作用很重要。其次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和氧合 血红蛋白缓冲系也很重要。这些缓冲系中的共轭酸(如H2CO3)起抗碱作用,共 轭碱(如HCO-3)起抗酸作用,使PH值保持正常。当人体内各组织和细胞在代谢中产生的酸进入血液时,血液中 CO2-HCO-3 缓冲系的共轭碱HCO-3就和H+反应,并转变为其共轭酸H2CO3及CO2,即上述 H2CO3离解平衡向左移动。因碳酸仅轻度离解,所以,

18、等于把加入的H+从溶液中 有效地除去,维持 PH 基本不变。而溶解的 CO2 转变为气相 CO2 从肺部呼出。如 果代谢产生的碱进入血液,则上述血液中的离解平衡向右移动,从而抑制 PH 值 的升高。而血液中升高的HCO-3可通过肾脏功能的调节使其浓度降低。血液中其他缓冲系的抗酸抗碱作用和 CO2-HCO-3 缓冲作用的原理相似。而 且,当产生 CO2 过多时,主要是通过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运送到肺部排出, 或通过磷酸缓冲系使CO2 降低。至于降低的HCO-3 也可以通过肾脏功能的调节 使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从而使CO2、HCO-3和HCO-3/CO2(溶解)都 恢复正常。肺呼吸快些或慢些可

19、调节 CO2 的量或酸量(呼吸慢则 CO2 积蓄);而 肾的功能之一是调节血液中 HCO-3 的浓度及磷酸盐缓冲系的含量。肺和肾脏的协 同调节操持HCO-3/CO2(溶解)=20/1,虽然这时缓冲比超出(10/1)-(1/10) 范围,可是缓冲容量仍然很大。总之,血液 PH 值能保持正常范围,是多种缓冲 对的缓冲作用以及有效的生理调节作用的结果。微生物的培养,组织切片和细菌染色,以及研究酶的催化,都需用一定 PH 值的缓冲溶液。在临床检验中,常把血液中 HCO-3 的浓度看作“碱储备”,作为 一种常规来检查,也需要缓冲作用的知识。理解缓冲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掌握这方 面的基本实验知识,在医学上有重

20、要的意义。实验一、研究方法:通过定量的酸碱滴定,不间断用电子pH计检测pH,测量不同浓 度和种类的缓冲溶液缓冲能力的大小,进而比较出平时进行实验时的最佳方案, 以做出最好的选择。二、任务分工成员姓名所在班级分工内容李时骁* q 冋8实验设计实验数据整理实验报告唐玥* q 冋8搜集资料实验论文宋珺* q 冋8搜集资料实验论文鲁韩旭* q 冋8搜集资料实验论文宁馨儿* q 冋8搜集资料实验论文余天硕* q 冋8搜集资料实验论文三、活动时间安排910 月讨论实验方案10月26日与12月23日进行实验四、研究过程1、计算所需的溶质的质量,加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倒入250ml容量瓶中,加 水到刻度线下,

21、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振荡。测量pH值,与计算值比较。2、用移液管取20ml缓冲溶液,逐滴滴加1mol/L HC1,测量缓冲溶液超过缓冲范围所用的HC1的量3、用移液管取20ml缓冲溶液,逐滴滴加1mol/L NaOH,测量缓冲溶液超过缓 冲范围所用的NaOH的量五、实验结论1、离子总浓度相同,且离子比为1: 1时,由两种离子构成的不同缓冲体系,缓 冲能力,三种类型的缓冲溶液缓冲能力相同;的效果较好,醋酸、氨水有 挥发现象,所以实验数据偏小,但在一般实验中可以选择使用。2、两种相同离子构成的缓冲体系,且离子比为1: 1时,浓度大小与缓冲能力的 关系:溶液浓度越大,缓冲能力越强。根据实验数据

22、得出:缓冲能力与溶液浓度 成正比。3、离子总浓度相同,两种缓冲体系中离子浓度均为1: 1时,均不如一种缓冲体 系缓冲能力,但分别对酸和碱的缓冲能力与单体系几乎相当,受离子之间的 互相影响,导致分别对碱和酸的缓冲能力较低,若受某些因素制约而迫不得已,可以分别用来对酸和碱的缓冲。中两缓冲体系混合后为弱碱弱酸盐,水解程度 较高,导致对酸和碱的缓冲能力均较差,不宜在实验中选择。六、体验与反思 对于溶液的配制要精确。从计算到称量到装瓶贴标签都要很细心,不然就会 出现溶液配错的现象,导致实验数据严重不准确。(eg某本应呈碱性的溶液pH 是6)做实验时要有耐心。因为我们的实验室定量的实验,需要pH剂和滴定管

23、配 合使用,因此需要小心地滴加溶液以便让pH缓慢变化,有时缓冲溶液缓冲能力 太好就需要加很多滴定液,一不耐烦就可能使pH超过允许的变化范围,功亏一 篑。要善于观察归纳。我们所研究的缓冲溶液有一部分是已有的已知缓冲范围的 溶液,有些缓冲溶液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不能确定缓冲范围的溶液,但经观察发 现所有的缓冲溶液,不论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其缓冲范围均为溶液本身pH值 加减一的范围。操作要规范。虽然在本实验中不怎么规范也不会酿成大错,但会损坏仪器。 (eg.今天差点以为pH剂被碰坏了)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尤其表现在不能编造数据,发现数据与设想不符合就 要及时重新做实验,检查是设想错误还是实验错误。致谢

24、感谢刘晓军老师认真负责地指导本课题,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并 感谢实验室杨老师在百忙之中为我们准备众多药品和实验器材。参考文献1、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年 2月 第18卷 第2期(潍坊出入检验检疫局,山 东潍坊 26104).2、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S】.2004.3、中国印染化学品网.4、百度百科附录一:缓冲溶液缓冲能力探究实验(一)组长:李时骁组员:唐玥、宋珺、宁馨儿、鲁韩旭、余天硕指导老师:刘晓军一、实验目的:1、离子总浓度相同,且离子比为 1:1 时,由两种离子构成的不同缓冲体系, 缓冲能力的大小关系。2、两种相同离子构成的缓冲体系,且离子比为1:1时,浓度大小与缓冲能 力的关系

25、。二、实验准备:1、仪器:20ml移液管、烧杯、酸碱滴定管、电子pH计、电子天平、250ml容 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铁架台2、药品: HCl(1mol/L) 、 NaOH(1mol/L)、 HAc、 NaAc、 NaHCO3、 Na2CO3、 NH4Cl、 NH3 H2O(25%)3、计算所需的溶质的质量,加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倒入 250ml 容量瓶中,加水到刻度线下,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振荡。测量pH值,与计算值比较 0.5mol/L HAc +0.5mol/L NaAc 0.5mol/L NaHCO3 +0.5mol/L Na2CO3 0.5mol/L NH4CI+ 0.5mo

26、l/L NH3 H2O 0.25mol/LHAc+ 0.25mol/L NaAc 0.25mol/L NaHCO3 +0.25mol/L Na2CO30.25mol/L NH4Cl+ 0.25mol/L NH H2O1432序号计算用量匸pH缓冲范围HAc7.5g; NaAc10.25g3.82.848NaHCO3 10.5g; Na2CO3 13.25g9.38.3-9.3NH4C16.69g; NH3 H2O8.5g9.38.3-9.3HAc3.75g; NaAc5.13g3.92.949NaHCO3 5.25g; Na2CO3 6.63g9.2829.2NH4Cl3.35g; NH3 H

27、?O2.19g9.38.3-9.3、实验步列聚:1、用移液管取20ml缓冲溶液,逐滴滴加lmol/L HCl,测量缓冲溶液超过缓冲 范围所用的HCl的量2、用移液管取20ml缓冲溶液,逐滴滴加lmol/L NaOH,测量缓冲溶液超过缓冲范围所用的NaOH的量四、数据记录:序号酸用量(ml)碱用量(ml)7.59.79.69.66.48.84.45.04.64.13.04.1五、实验结论:1 、离子总浓度相同,且离子比为1 :1 时,由两种离子构成的不同缓冲体系,缓 冲能力,三种类型的缓冲溶液缓冲能力相同;的效果较好,醋酸、氨水有 挥发现象,所以实验数据偏小,但在一般实验中可以选择使用。2、两种

28、相同离子构成的缓冲体系,且离子比为1:1 时,浓度大小与缓冲能力的 关系:溶液浓度越大,缓冲能力越强。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缓冲能力与溶液浓度 成正比。附录二:缓冲溶液缓冲能力探究实验(二)组长:李时骁 组员:唐玥、宋珺、宁馨儿、鲁韩旭、余天硕 指导老师:刘晓军一、实验目的:离子总浓度相同,两种缓冲体系中离子浓度均为 1:1 时,与一种缓冲体系 缓冲能力大小关系。二、实验准备:3、仪器:20ml移液管、烧杯、酸碱滴定管、电子pH计、电子天平、250ml容 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铁架台1、药品: HCl(1mol/L) 、 NaOH(1mol/L)、 HAc、 NaAc、 NaHCO3、 Na2C

29、O3、 NH4Cl、nh3 h2o2、实验()数据 0.5mol/L HAc +0.5mol/L NaAc 0.5mol/L NaHCO3 +0.5mol/L Na2CO30.5mol/L NH4CI+ 0.5mol/L NH3 H2O序号酸用量碱用量7.59.79.69.66.48.84、计算所需的溶质的质量,加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倒入250ml容量瓶中,加 水到刻度线下,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振荡。测量pH,与计算pH比较 0.25mol/LHAc+ 0.25mol/L NaAc+0.25mol/L NaHCO3 +0.25mol/L Na2CO3 0.25mol/LHAc+ 0.25

30、mol/L NaAc+0.25mol/L NH4Cl+ 0.25mol/L NH H204 3 2 0.25mol/L NaHCO3 + 0.25mol/L Na2CO3 + 0.25mol/L NH4Cl + 0.25mol/L NH H2O序号计算用量pH缓冲范围HAc3.75g; NaAc5.13g; NaHCO3 5.25g; Na2CO3 6.63g5.84.8-6.8HAc3.75g; NaAc5.13g; NH4C13.35g; NH3 H2O2.19g3.82.848NaHCO3 5.25g; Na2CO3 6.63g; NH4C13.35g; NH3 H2O2.19g9.68

31、.6-10.6二、实验步骤:1、用移液管取20ml缓冲溶液,逐滴滴加lmol/LHCl,测量缓冲溶液超过缓冲范围所用的 HCl 的量2、用移液管取20ml缓冲溶液,逐滴滴加lmol/LNaOH,测量缓冲溶液超过缓冲范围所用的NaOH的量四、数据记录:序号酸用量(ml)碱用量(ml)7.20.95.34.15.08.8五、实验结论:离子总浓度相同,两种缓冲体系中离子浓度均为 1:1 时,均不如一种缓冲 体系缓冲能力,但分别对酸和碱的缓冲能力与单体系几乎相当,受离子之间 的互相影响,导致分别对碱和酸的缓冲能力较低,若受某些因素制约而迫不得已, 可以分别用来对酸和碱的缓冲。中两缓冲体系混合后为弱碱弱酸盐,水解程度 较高,导致对酸和碱的缓冲能力均较差,不宜在实验中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