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沾益县中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2225757 上传时间:2021-05-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曲靖市沾益县中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曲靖市沾益县中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曲靖市沾益县中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曲靖市沾益县中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靖市沾益县中考语文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曲靖市沾益县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12分)1. (2分)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伫立(zh)腼腆(din)风驰电掣(ch)B . 诘责(ji) 磐石(pn) 即物起兴(xng)C . 幽咽(y) 狡黠(xi) 戛然而止(ji)D . 蓦然(m)鞭笞(ch) 秋波澹澹(dn)2. (2分) (2016八上孝感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倾听使人_ , 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_ , 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_ , 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_ , 你会觉察此

2、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A . 谦虚 安宁 警醒 丰富B . 丰富 谦虚 安宁 警醒C . 警醒 丰富 谦虚 安宁D . 安宁 警醒 丰富 谦虚3. (2分) (2019越秀模拟)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B . 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C . 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常说,一个人的吃相,往往暴露他的性格特点。D . 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体现了

3、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4. (2分) (2016杭州模拟)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范进、香菱、杨修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B . 对大自然的赞颂,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夜、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唤起我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体验,使我们更好地体味自然的诗意。C . 陈涉世家选自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著的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 . 辑录了阿长与山海经社戏藤野先生等作品的朝花

4、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5. (2分) (2016七下临泽期中) 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 . 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昧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B . 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 . 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有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 . 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

5、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6. (2分) (2017八上潘集期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消息二则的作者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他的诗篇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诗句。B . 藤野先生是鲁迅写的一篇小说,它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C . 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采用了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手法,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D . 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二、 语言表达

6、(共3题;共20分)7. (3分) 仿照下面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_,_?_。8. (5分) 比喻说理是指用一个或几个与论点或论证过程有某些相似的事物作比方,阐明论点的意义,或使论证过程形象化的一种说理方法。一个恰到好处的比喻,胜过一大篇平淡的议论。繁难玄奥的道理,一经比喻就能易解好懂。运用比喻说理,首先要找准比喻与道理的契合点;其次比喻要力求新颖。在严密的逻辑说理中,恰当地运用比喻说理,能使语言曲折多变、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助于加强论证。请你使用比喻说理的方

7、法写一段话。9. (12分) (2016南京) 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两题还需填写出处或作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_。” (_)浮云游子意,_。(_送友人)姑苏城外寒山寺,_。 (张继枫桥夜泊_,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八百里分麾下炙,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艾青我爱这土地)生活是多变的,人的情感也会随之变化。安定时常怀“_,_”的豪情;战乱时则易生“_”的亲情之念。(依次用杜甫望岳春望中的诗句填空)三、 阅读理解 (共4题;共66分)10. (12分) (2016南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

8、小题养生宋 苏轼甲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 , 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乙吾闻战国中有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传。其药四味而已: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而既饱之余,虽刍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安步自佚 , 晚食为美,安以当车与肉为哉?车与肉犹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节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2007年版)注释一爵一肉:喝一爵酒,吃一种肉食。爵,古代的酒器。盛馔则三之:丰盛的饮食就增至

9、三倍。奉传:恭敬地传播。刍豢(hun):代指美味的肉食。佚(y):安逸,舒服。(1)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安分以养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 . 吾闻战国中有一方 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C . 夫已饥而食 虽有嘉肴,弗食(虽有嘉肴)D . 晚食为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3) 甲、乙两段中作者所提出的养生之道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11.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状元街刘国芳女孩门前有条状元街。女孩坐在门口,看着状元街。状元街只有三米宽,

10、从村子里穿过。街中间毕毕直直嵌了两行卵石,街有多长,卵石也嵌了多长。女孩看过火车,那嵌出的两行卵石就跟铁轨一样,只是没有那么宽。那两行卵石嵌出的距离,只可以走一个人。女孩知道这状元街上为什么嵌着这两行卵石。女孩的大人告诉过女孩,好久以前,他们浯溪村考取了一位状元。状元要回村时,村里人到浯溪里捞来了很多很大的卵石,在村子最中间的一条路上嵌了两行。状元回来了,就走在两行卵石中间。以后,村里人就把这条街叫着状元街。女孩还知道,村里人后来就没人走在两行卵石中间了,除非状元回来,才能走在状元街的两行卵石中间。女孩现在坐在门口看着状元街,她好像看见状元回来了。状元就走在两行卵石中间,一大群人走在两行卵石外

11、面跟着状元。女孩也跑过去,也跟着状元。女孩像大家一样,走在两行卵石外面。女孩很想走到中间去,但女孩不敢,女孩只能在两行卵石外面跟着。状元街上当然没走来状元,是几个孩子走来了。女孩看见一个孩子走在两行卵石中间,其他几个孩子在两边跟着。那走在卵石中间的孩子把两只胳膊摆开来,做出大摇大摆很得意的样子。正得意着,一个老人走了过来,老人看着孩子说:“谁叫你走在中间?”孩子就慌慌地从两行卵石中间走出来。老人还不放过孩子,继续说:“中间是状元走的,现在没有状元,但你考取大学,也可以走到中间去。”孩子喏喏地应着,往女孩跟前走来。女孩站起来,想跟几个孩子一起去玩,但这时女孩听到大人喊她,大人说:“嫣嫣,把这些菜

12、拿到浯溪里洗一下。”大人说着,把半篮菜递给了女孩。女孩就提着菜去浯溪里洗,浯溪就在村口,走完状元街,就是村口的浯溪了。女孩走在状元街上,街上还有很多人走着,都是大人,他们都走在两行卵石外面,没人在两行卵石里面走着。他们见了女孩,都问着说:“嫣嫣,去哪里呀?”女孩说:“去浯溪里洗菜。”女孩也跟那些大人一样,走在两行卵石外面,但走着走着,女孩就很想走到两行卵石中间去,女孩想走就走了进去,走在两行卵石的中间。正走着,忽然一个大人说话了,那大人说:”嫣嫣,你怎么走路的?”女孩吓了一跳,慌忙走了出来。大人继续说:“中间是状元走的,现在没有状元考了,但等你考取了大学,你才可以走中间,你知道么?”女孩点点头

13、,女孩说:“我知道。”女孩洗了菜回来后,又坐在门口,女孩还看着门前那条状元街。看着看着,女孩起身了。女孩去屋里背起了书包,然后出门了。女孩去上学了。女孩仍然走在状元街上,去上学要从状元街走出村子,女孩走在两行卵石外面,女孩知道,现在她只能走在两行卵石的外面,要等到考取了大学,她才能像状元一样走在卵石的里面。女孩天天这样走着,走在两行卵石外面。一天一天过去,女孩就大了。女孩成绩一直很好,小学成绩好,初中成绩也好,高中成绩更好。后来,女孩就参加高考了,女孩知道自己考取了。果然,有一天女孩在村口等到了录取通知书。女孩真的考取大学了。女孩捧着通知书回家时,走在状元街中间了,全村的人都跟在后面,但他们都

14、走在两行卵石外面,他们都说:“嫣嫣你是我们村的状元了。”女孩甜甜地笑了。在女孩笑着时,一个声音传了过来,那是女孩大人的声音,大人说:“嫣嫣,你怎么坐在门口打瞌睡了?”女孩就醒过来了,原来她在门口打瞌睡,她是在梦里考取了大学。女孩叹了一声,然后看着大人说:“妈,我都十岁了,你什么时候让我读书呀?”大人说:“女孩子家,读什么书。”女孩说:“我要读。”大人说:“没有钱,拿什么给你读。”女孩“呜”地一声哭了。(1) 文章以“状元街”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2) 分析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女孩看见一个孩子走在两行卵石中间,其他几个孩子在两边跟着。那走在卵石中间的孩子把两只胳膊摆开

15、来,做出大摇大摆很得意的样子。(3) 根据小说对女孩的言行描写,举例分析女孩这个人物形象。(4) 小说围绕女孩很想“走在状元街的两行卵石中间”来写,作者借此想引发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面对这样的问题,或许你心中颇有感慨,请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表达出你内心真实的感受。12. (17分) (2018白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古代的私塾教育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中国古诗的视频。看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用美式中文有板有眼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由得感慨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三宇经百家姓千

16、字文等是学龄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他们在私塾通过吟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仕途奠定了基础。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与私塾相对应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私塾里,学龄儿童们学习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记载,宋代小学的要求是:“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当然,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

17、试学生的学习,这可“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看来就算穿越回古代,也别想乐得清闲。到了明代,理学家沈鲤记载:“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考试,还要排名次挨鞭子,想想也真是怕怕的。现代的中小学经常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其实这种区分古已有之。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看来从古至今,学校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古代私塾盛行体罚。东汉王充在论街自纪篇中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到明代

18、,学生逃学,连家长都要跟着受罚。明代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家长委员会。明代官员叶春及在息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坐左右塾,以序出入。”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薄”“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薄”并非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

19、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敦促学生“三省吾身”。看来在古代私塾当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也没那么简单。要背经史子集,还要懂得仁义礼智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确是豆古不变的道理。(选自青年文携,有删改)(1) 文章-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私塾教育? (2)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 下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片段,也描述了私塾教育,它印证了本文哪一段的内容?请简要分析。“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

20、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4)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在古代,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可以培养孩子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B . 私塾有民办的,也有官办的。私塾教育崇尚德育之治、大众化授课模式,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C . 宋代的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相当于现代的“普通班”“重点班”“特优班”。D . 古代私塾不仅注重读书、写字、习经史、学六艺,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比较严格。13. (17分) (2019南岗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不逾矩的自由一个周末,几个朋友聚在一起看一个流行音乐的节目

21、。舞台上,一位歌手正在用爵士乐的风格演绎一首耳熟能详的经典老歌,一个朋友幽幽地插了一句:”他这么唱就是创新,我这么唱就是跑调,凭什么啊?”我们相视大笑,之后却都因为这个问题而沉默。是啊,所有翻唱老歌的歌手,都不会与原唱一模一样,或多或少总会有些区别,有的甚至与原版大相径庭,怎么他们就算创新,我们就是跑调呢?这样的问题还不局限于唱歌,书法、绘画、对弈、文学等无不如此。书画大家可以不拘成法,信手挥毫,一幅幅都是妙趣天成;棋艺高手可以不循棋谱,排兵布阵,一着着都是攻守兼备;文学宗师可以突发奇想,自出机杆,一篇篇也都是笔底生花看来,打破常规是高手的一种特权,也是他们不同于常人的一个显著标志。同样是打破

22、常规,对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同,是高手与常人的最大差别。歌手翻唱作品不按原谱,那是因为他们经过反复训练,对音乐的规律有了深刻认识,超越了单纯模仿的层次,他们看似“从心所欲”的各种发挥,都是建立在对音乐创作规律、和谐美感的严格遵循之上的,与寻常人找不着调的“发挥”岂能同日而语。孔子在叙述自己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时有这么一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最佳诠释。“从心所欲”不难,但如果缺少对自身言谈举止的反复检点与不断修正,那换来的只能是一句“没教养”的评价。“从心所欲”的同时还能“不逾矩”,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至圣先师“十有五而志于学”,用了五十多年才达到这个境界。可见,“从心所

23、欲”不是那么容易,没有一番滴水穿石、艰苦漫长的努力一定无法达到。懂得了这个道理 , 你就不必艳羡那些高手们“从心所欲”的率性和潇洒。从现在做起,从“循规蹈矩”做起,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不断反复实践与揣摩,总有一天,你也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从心所欲”,挥洒自如。(1) 理解文中划线短语所指代的内容。 第段中划线的“这样的问题”是指怎样的问题?(请自己合理组织语言概括回答)第段中划线的“这个道理”指的是什么道理?(请自己合理组织语言概括回答)(2)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横线只能填写种论证方法) 这样的问题还不局限于唱歌,书法、绘画、对弈、文学等无不如此。_孔子在叙述自己不同

24、年龄段的特点时有这么一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_(3) 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4) 阅读本文后再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你得出的结论。 2018年11月26日,我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对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消息经发出,招致122位科学家共同签署的联合声明,声明称:“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形容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注:脱靶效应是指未能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

25、以及更重要的伦理问题。”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 (2019九下柳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懂得父母恩重于山,所以才会涌泉相报;因为明白友情的可贵,才更渴望一份纯真的感情;因为经历离别的痛苦,才更珍惜相聚的欢乐; 因为懂得时间的宝贵,所以才刻苦努力地学习;也或者,因为感受环境的恶化,才更懂得保护生态的必要;因为知道取舍得当,所以才能更从容地把握今天请以“因为 , 所以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全文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语言表达 (共3题;共20分)7-1、8-1、9-1、三、 阅读理解 (共4题;共66分)10-1、10-2、10-3、11-1、11-2、11-3、11-4、12-1、12-2、12-3、12-4、13-1、13-2、13-3、13-4、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