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蛤蟆的养殖与蟾皮的提取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222251310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赖蛤蟆的养殖与蟾皮的提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赖蛤蟆的养殖与蟾皮的提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赖蛤蟆的养殖与蟾皮的提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赖蛤蟆的养殖与蟾皮的提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赖蛤蟆的养殖与蟾皮的提取(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纯天然蟾衣,是中华大蟾蜍等在天然生态环境中脱下的角质衣膜,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未施用任何药物 刺激所采蟾衣亦属于此类。这种蟾衣是真正名贵的中药原料,可治多种恶性肿瘤和疑难杂症。真蟾衣 的特征是头部、躯干、四肢完整无缺,无破损,无孔洞;衣膜平整有序,不杂乱,如一张从腹部中轴 线剖开的背视图;色泽自然和谐,不泛油,无杂色;略带酥香味,无油脂味或其它异味;厚薄均匀, 薄如蝉衣而半透明,手感柔软舒适 一、脱衣药液的配制。一号药液:槟榔20 克、茵陈20克、甘草20 克、干姜20克,浸泡在冷开水中, 24小时后即可使用。 二号药液:白芷 20 克、细辛 20克、黄连 20 克,用冷开水浸泡 24 小时备用。

2、二、选择蟾蜍。能脱衣的蟾蜍为个体大的老蟾蜍,一般810只重约1千克。从外表看,背部疙瘩多、皮肤粗糙、老 化程度高,且无光泽。腹部皮肤松弛、粗糙,并且在皮肤表层有许多凸出的黑色斑点。黑色斑点凸出 越多越好,用手触摸有明显感觉,这样的蟾蜍35天可脱衣。有些大蟾蜍在自然界中已经脱衣,它 们皮肤细腻有光泽,看上去很嫩,这些蟾蜍不能用来脱衣,只能用于提取蟾酥。三、提取蟾衣的方法。1涂一号药后入池。室外建养殖池,最好分割开,一般分为 510个小池,把能脱衣的蟾蜍在数天 内先后放在小池中。入池前,用一根细小的木棒裹上棉球,醮少许一号药液,均匀地从蟾蜍头部擦到 尾部,只擦背部中间的中枢神经。2观察症状。蟾蜍脱

3、衣前有多种症状,只要把握这些症状,就能轻易脱取蟾衣。每天间隔12 小时 观察 1 次室外池子中蟾蜍的活动情况,一旦发现有蟾蜍单独停留,不与其它蟾蜍在一起,而是呆在清 静的地方,并且反应迟钝,这种蟾蜍将在不长时间内脱衣。应立即用手抓住,用二号药液涂擦它的嘴, 上下部都应擦均匀。然后放入室内池子中等待脱衣。室内池应建在安静的地方,长2米,宽0.6米, 高0.4米,可用玻璃围成,也可用砖砌成。池子分为三部分,用来放置不同时间脱衣的蟾蜍。池子底 部用水泥抹光,并有一定坡度,始终保持地面潮湿不积水。蟾蜍放入室内池后,脱衣症状会进一步加 剧。首先蟾蜍背部弓起,四脚抬起,身体表面像出汗一样潮湿,肚子不时部分

4、鼓起,并用前后爪子用 力在自己身上撕。接着,它的嘴一张一合,眼睛一睁一闭,跟人嗑睡时打呵欠一样。这时,蟾蜍脱衣 开始。3脱衣时的操作。蟾蜍脱衣一般先从背部中间自动裂开,然后很快脱下后腿。这时必须用手抓住背 部已经脱衣的地方,在装有水的水桶中上下摆动几次,蟾衣大部分都会自动脱下,还有很小的部分可 用手轻轻的拿下来。刚提取下来的蟾衣为一小团胶状物,放入盛有水的杯子中等待收集整理。 4蟾衣的整理。蟾蜍脱下的蟾衣很少是完整无缺的,必须经过人工的整理和加工。加工的方法是拼 补。首先,用少许食用油擦在20cmX20cm玻璃板上,然后将玻璃板放入水中,再把蟾衣轻轻地放在 玻璃板上,用镊子拉出蟾衣的基本形状,

5、再把玻璃板和蟾衣一起拿出水面。被蟾蜍或人工弄坏的地方, 可用其它蟾衣根据需要补上,整理蟾衣时不能用力过猛。整理好的蟾衣在避光处阴干,八九成干时, 轻轻将蟾衣取下夹入书中压平。过几天再取出完全阴干,装入塑料袋,放入说明书待售。A、癞蛤蟆又称蟾B、养殖及利用第一节 蟾蜍的经济价值 蟾蜍,俗称癞蛤蟆,它不仅是捕食害虫的田园卫士,而且还能向人们提供治 病的良药,是一种经济价值相当高的药用动物。从蟾蜍身上采集到的蟾酥、蟾衣均具有很高的的医药 价值。蟾酥是用蟾蜍的头部耳后腺(眼上角的一对椭圆形起部分)和背皮肤腺分泌的白色乳浆加工干制而成 的;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有强心利尿、兴奋呼吸、消肿开窍、解毒治病、

6、麻醉止痛等功能。驰名 中外的六神丸、 梅花点舌丸、 季德胜蛇药、 蟾力苏等都含有蟾酥成分,以蟾酥为原料制作的 中成药在我国已达数十种之多。在我国蟾酥也倍受青睐。日本医生认为蟾酥是治疗皮肤病最有效的外 用药,朝鲜则用于治疗肿瘤,收到明显效果,在国内外的医药市场上,对蟾酥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据 介绍,国内外囊揭T谐。希 泽杆值男枨罅咳找嬖黾樱 萁檣埽谑展毫拷黾靶枰 康囊话搿? 将蟾蜍除去内脏干燥,即制成干蟾,具有消肿解毒、止痛、利尿的功能,可治慢性气管炎、水肿小便 不利等症。此外,近年来还发现蟾蜍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蟾衣是蟾蜍身上自然脱的皮,它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镇静、利尿、壮阳、抗感冒病素的功效人

7、工 饲养蟾蜍,是一项花钱少、成本低、收效高、技术简单、容易掌握的新兴养殖业。第二节 生物学特征 以中华大蟾蜍为代表,别名癫阁疱,两栖纲,蟾蜍科。蟾蜍体形大而粗壮,雄 蟾体长一般 95 毫米左右,雌蟾一般长 105 毫米,大者可达 120 毫米以上;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而 高,口中无齿眼间距大于鼻间距;前肢较长而粗壮,后肢粗短;背面皮肤粗糙,颜色变异较大,多为 灰绿、黑褐或赤绿色;腹面后部及胯部有一深色斑块;雄蟾前肢内侧三指有黑色婚刺,无声囊。蟾蜍 的头部两侧长有长条形隆起的耳后腺一对,呈八字形排列。该腺体能分泌出白色浆液,即蟾酥。中华大蟾蜍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海拨 1000 米以下的丘陵区和平

8、坝区,除生殖季节外,白天多隐匿 在石块下、草丛中或土洞内,黄昏常在路旁、田边或草地上、河岩、塘边、沟沿及住家附近活动觅食, 特别是雨后出外活动者较多。蟾蜍以小动物为食,如蜗牛、蛞蝓、蚊虫以及蚂蚁、蝗虫、螽斯和蟋蟀 等。在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分布着一种能大量蚕食白蚂蚁的黑眶蟾蜍。蟾体笨拙,行动蹒跚,常爬行, 不善游泳和跳跃,由于后肢较短,只能做小距离的,一般不超过20 厘米的跳跃。10 月份,多数蟾蜍 入水隐蔽在水底杂草、稀泥中或土洞内越冬。蟾蜍为冷血动物,其冬眠期的长短随着各地气温差异而 不同。行体外受精,卵生。蟾蜍在出蛰后即进入水域并开始抱对产卵。产卵季节因地而异,在华北及 内蒙古地区,常于

9、4-5 月份产卵,而成都平原则在 1-2月产卵。雌雄抱对时间一般 9-12 小时,有的 长达 24 小时。卵粒排列在管状胶质卵带内,长达 10米左右,卵粒为 5000 粒左右;卵小,直径 1.5 毫米左右,动物极黑色,植物极深棕色。蝌蚪体色黑,尾鳍较弱而薄。从卵受精到变成的幼蟾约需 60天左右,幼蟾营陆栖生活,新长成的幼蟾。体长约1013毫米。蟾蜍对栖息环境要求不高,易 于进行人工饲养和繁殖。第三节 饲养和繁殖一、选择场地 养殖场地要选择在有水塘和水池,虫源比较丰富、气温比较暖和的地方。一般房前屋 后,可利用废沟、废塘或水坑,也可选用排灌方便、水源充足、保水良好但偏瘦的稻田作养殖场。养 殖场要

10、用砖砌筑 1.5 米高的围墙,也可用薄膜或纱网作围墙,还可用铁丝或小山编制而成,以防蟾蜍 逃遁。稻田进口宜用塑料纱网作水闸,以拦阴蝌蚪外逃。二、引种 在养殖量很小的情况下,种蟾主要靠捕捉。成体蟾蜍多在3月底或4日上旬陆续离开冬眠 洞穴,缓缓爬出水域。蟾蜍喜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通常白天栖息在沟边的草丛、土穴之中,或 者屋后的砖瓦、石孔等阴暗潮湿之地,一般不易找到。下雨天或雨后,在河边的空地上或田园小路旁, 往往很容易捕捉到。春耕时节,在油菜地、绿肥地里以及秧田的小路上出现的蟾蜍也较多,这时可大 量捕捉。在天气温暖、风静的夜晚,是捕捉蟾蜍的最好时期。每天傍晚天黑后 2小时左右直到次日天 亮,蟾

11、蜍出来捕食昆虫,随时都可捉到蟾蜍,这时候蟾蜍最多的地方是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尤其每晚 半夜更活跃,有时几个小时就可捉到几十斤至几百斤的蟾蜍。 捕捉方法是,用较宽的竹夹轻轻夹住 蟾蜍,装入竹篓或留有缝隙的木箱内,不要装入塑料袋闭容器中,以防闷死。晚上捕捉,可用三节电 池的手电筒强光照射着蟾蜍,它就不会轻易跑掉。由于蟾蜍肢较短,跳跃能力差,一般都是缓慢爬行, 因此只要发现,捕捉是很容易的,种蟾雌雄搭配比例,一般以3雌1雄为宜。受精率可达90%以上。 放养密度每平方米 1-2 对。三、饲养 蟾蜍的食料主要是昆虫,小型昆虫有粘虫、蚂蚁、蚜虫、蚊虫、蝽象、金龟子、象鼻虫、 小地老虎、甲虫等;大型昆虫如蝼帖

12、,大青叶蝉等。人工饲养可用黑光灯诱虫或人工捕虫解决其饲种 问题。此外,繁殖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也可解决蟾蜍的主食,也将猪、牛、人粪尿、蔬菜下脚料、 厨房废水、屠宰场和食品厂的废弃物、肥水或糠等投入繁殖和饲养田内,以培养水质,促进藻类和浮 游生物生长。还可以人工捕捉和打捞蝇粗,以满足其食用。四、繁殖每年2月底至3月,水温在1115C时,中华大蟾蜍即交配产卵,从冬眠中苏醒的蟾蜍, 一般黄昏多集中在水塘岸边或水生植物及漂浮物上,雄体时而呜叫,时而移动身体,寻找雌体,雌体 闻声而至。蟾蜍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只成年蟾蜍一年可产卵 3-5 千粒。人工繁殖要及时采卵,并将采 得的卵尽快从水桶中放到饲养池塘或水

13、田繁殖基地,以免堆积太久而闷死。放卵密度,一般每亩放 500个卵带,每带平均2600粒卵,即每亩放卵130万粒左右。在水温18-24C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3 昼夜即可孵化成小蝌蚪,刚孵出的小蝌蚪,体形似鱼,有尾和外鳃。待蝌蚪开口后,即可用煮热的 蛋黄、馒头渣和菜叶等混合喂养。大约经过一个月后,可见到蝌蚪先出后肢,前肢芽被鳃盖隐盖住, 从外形观察则不明显,后肢发育完备后,尾开始萎缩前出现前肢,蝌蚪内鳃逐渐萎缩,开始用肺呼吸, 尾也逐渐变短而消失,背面出现疣状腺体,这就是经过变态后的幼蟾。幼蟾以小昆虫为食,喂养与成 体基本相同。五、蟾蜍越冬 蟾蜍越冬是人工养殖蟾蜍的关键,越冬存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饲

14、养蟾蜍的产量和效益。 目前,人们摸索出一种蟾蜍人造室外越冬池新方法。选择块日照时间长,避风条件好,不积水的地方, 挖一个边长135厘米见方,深50厘米的池,用木板做一个边长130厘米见方,高70厘米的木框(无 底、无盖)。将木框装入坑池内,底部不宜过大,能让积水从间隙渗透掉为宜。在距地面40 厘米处, 用长139厘米、宽50厘米的木板陋成一个小室。最底层填放落叶、稻草和土的混合物,中层填落叶、 上层履盖稻草,下室放土,最后在池顶用铁丝间履盖住,并在池内插上温、湿度计。蟾蜍在自然环 境中,一般在田野、池塘旁比较潮湿避风、阳光照射比较充足的地方越冬,如环境不适,越冬死亡率 很高。人工饲养,要做好越

15、冬的保护工作。第四节 蟾酥的采集技术一、取酥操作: 采集蟾酥,一般在每年5-8月进行。所需的工具有挤浆用的夹钳或剪刀,中号直头 止血钳或镀铬镊子,铜质或铝质的圆勺状夹子,装浆用的直径为12-26厘米的瓷盘,刮浆用的长约 10厘米的竹片(一端削片刀状),晾晒用的玻璃板等。采集蟾酥的方法有挤浆法和刮浆法两种。 1挤 浆法:左手捉蟾,右手持夹钳,适度用力夹挤,挤尽耳后腺体的浆体,白色浆液接到瓷盘内,用竹片 刀刮平、刮匀,须注意夹钳用力要适度,不可挤出血液和撕伤耳后腺皮膜。 2刮浆法:用铜质镊子 在耳后腺的疣突上适当用力刮取浆液,然后用竹片刀把镊子上的浆液刮入瓷盘内。二、蟾酥加工: 采完蟾酥要进行加工

16、。将刮取的浆液放置瓷器盆内,用80号铜筛过滤,再过120 号细铜筛。在筛的反面刮下净浆液,均匀涂在玻璃板上晒干或烘干。干后剥下即成片酥。若遇气候干 燥时,可将凝结的浆液用竹子刮到干净的白布上,集中起来用手捏成团块,晒至全干即成团酥也叫块 酥。 为了提高产量,可以临时采取用竹竿刺痛蟾蜍头部,或用辛辣的蒜头和辣椒等纳入口中,或将 其置于四面放镜的缸中让其惊恐急躁等方法,使其蟾酥分泌量增加。 采集后的蟾蜍,先放入旱地喂 养,以防伤口感染。两周后又可再采。一只两年生蟾蜍夏秋两季可采3-5次浆,一般饲养5千克蟾蜍 每年可收蟾酥500克以上。事前与当地医药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取酥制干以后可交售。三、注意事项

17、: 1在整个取酥操作和加工过程中,切忌与铁器接触,否则变青色而不能用。 2若 捕到蟾蜍耳后腺空瘪的,此系已刮过浆的蟾蜍。应随即放开,以利繁殖。 3刮浆时应注意防止浆液 射入眼中。 4所用的工具设备要冲洗干净,以防杂物渗入,影响成品质量。第五节 蟾蜍衣采集技术一、蟾蜍脱衣初探及试论用药取衣蟾蜍脱衣是一种其生理现象,即似蛇脱衣一样,脱一次体积长大一 些,特别是在连续数天饥饿状态下,它利用启动自我保护维持生命的必需功能-脱壳(也叫脱衣,又 叫蟾衣)而自食。但在连续寒冷或干燥环境下,难以脱壳,如此时食物充足,其衣皮长得越厚实,今 后一旦遇湿润(如雾、下雨)时,不久脱衣,此衣质量特优。晚上人们在野外有时

18、可见到这种现象, 路边草丛中一只蟾蜍正用肢体搔抓自体皮肤,全身鼓胀状,如用手触之感觉滑腻,此正是它自然脱衣 的现象。只可惜随着它用肢爪向前推的同时,用嘴去咬住逐步脱下之衣,慢慢地全部吞入肚内吃掉, 人们无法得到其衣罢了。所以十分神秘。实际上它与蛇,冷血动物脱衣、脱皮一样道理,并不需要什 么药水促其脱衣,如用药促其脱衣,岂非多此一举。 因此,蟾蜍脱衣完全是自然生理现象,也是蟾 蜍的生长过程中必然现象,属其本能,而非象一些人们所吹虚的发明一种药,发现一个激素或几种药 物去促使脱衣不可。如果是药用可促使其脱衣,应当无限制地脱才对,再说如无药物其不会自行脱衣 了。但据说用药刺激后,一年中蟾蜍也只脱数衣

19、次,据某院校的发明用药的最先进的方法也仅十多次。 我们已证明,蟾类自然脱衣可以人为掌握且得到其基本完整的蟾衣,而且,每隔七天可脱一次衣,美 中不足是越往后其衣越薄,药用价值也越低。即使饥饿状态下的蟾蜍可每隔七天左右脱衣一次,大大 超过了用药的产衣数。实践证明要连续取衣,经两三次采衣后的蟾蜍一定要用饲料调养后再采,这样 可减少死亡率,提高衣量和质量。 说到这,可以讲用药刺激打乱了蟾蜍生理现象,反而少脱衣,又 损失蟾蜍,并给蟾衣含有不必要的药物后影响疗效。据说有人把用药刺激的取蟾衣方法申请专利,国 家批准不批准暂且不论,但单位取衣数不多,这是事实。真伪由实践去检验。但诸位觉得用药的发明 者是否缺少

20、一点什么,对蟾蜍生理现象这么肤浅的问题都不甚了解,是否申请得过急了一点?结论可 以说不外乎是有点无知和急功近利也。试问用这种手法去赚取别人的血汗钱,用得心安理得乎。用 一些有毒无毒类药物涂到蟾蜍身上所脱之衣含有杂质,是对服用蟾衣患者负责吗? 用我们的方法去 采取蟾衣,谁都会恍然大悟的。 2000 年5 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科学家周正度、南京中医大学 教授倪和宪发表了紧急呼吁-立即停止蟾衣脱衣素的应用和推广也正是批评用药物取蟾衣的。另 有人反映,某人用药物取衣,一个月内用 1500 多斤蟾蜍只采得几克的蟾衣,可见药物破坏了蟾衣, 毫无产量了。二、蟾蜍集约高产天然采衣法技术特点 1不用药,少麻

21、烦,人人业余可捡衣。 2省工、省力、省 材料、省时间、随时可收衣。 3成本低、效益高、原料广、产量高、管理数量多。三、采蟾衣流程蟾蜍+酒+米泔水+H20 (氢氧化合物:水)请注意:酒是饮料,不是药(见辞海)四、操作要领 (一) 原料准备 1用健康无病活蟾蜍,选用个体重 75 克以上,越大越好。可利用 野生资源,也可用人工饲养繁殖的活蟾蜍。蟾蜍品种较多,一般可选用黑眶蜍,中华蟾蜍华西亚种等 体形大的品种。2用自然中性淡水,可用溪、泉、河、井水,PH值6.8-7.5间。加入5%米泔水(淘 大米之水)。泔水制取浓度为1公斤米泡5公斤,泡20分钟后沥出之泔水。 (二) 饲养设施 1空 房一间,最好是能

22、保温、温度变化小的地下室。不能过份干燥,必要时可喷水,一般室温20C以上 均可,但以2326C最佳。室内应有排水道和进水管。2.大水缸或水泥池,口径1米左右,深1 米左右若干个(过大换水不便)。3.塑料大盆若干只(配上防逃透气闷盖)、捞网斗、镊子、玻璃 板、胸制瓦片若干。也可用水泥池子或水桶等代替塑料盆。(三)工作步骤1 .把活蟾蜍倒入大水 缸或水泥池内,干养3天,不喂食物,让其排泄肠内污物,剔除瘦弱者。2.第4天把排尽污物的蟾 蜍,加入配制泔水,使蟾蜍漂浮,并不让肢体着池底,促其自然运动,不喂食物。 1224小时内不 换水。入缸前捞除病弱、瘦小及死亡蟾蜍。促其排泄尽腹内污物,洗净体表污垢,以

23、免污物影响今后 蟾衣质量。3.第5天把浸泡后的蟾蜍移入室内,放入塑料脚盆或水桶内,加入自然中性淡水和适量 白酒,深度2030厘米,上加透气盖,不让其逃走。每平方米内可放活蟾蜍1公斤。每隔2030 小时换水一次。容器中放的蟾蜍越多,所产之衣质量越差,也越碎。4.气温在2325C到第5天 部分蟾蜍开始陆续自然脱衣干水中,第67天达到高峰,一般第8天完毕。因蟾蜍在水中无法自己 吞吃蟾衣,在水内也吃不了食物。整个过程中不喂食。5.在蟾蜍脱衣期间,每天分数次用捞斗将脱 下的漂浮着似紫状蟾衣捞起,放入清水盆内洗掉杂质,然后将洗净的蟾衣挑起凉于瓦片上晒干即可。 这是最普通的产品,价格较低。6.如要将蟾衣加工

24、成标本出售,可轻轻地把蟾衣在水中漂散,一手 用镊手夹住,另一手用一块玻璃入水中,慢慢移托上去,再慢慢按该只蟾蜍形体拼合一整体形状,后 凉干即可,也可移到白纸上拼合成标本。亦可移到塑料膜上,半干时揭下晒干,也可用电熨烫干、烫 平,质量更好。价值也高。 7待蟾蜍脱衣后,要把其放归自然环境中,或放在饲养场围养,以备下 次用于脱衣。刚脱衣的蟾蜍肢体白嫩干净。如人工建场饲养,必须投喂一些食物,最好在晚上点灯诱 让其自然摄食,使其健壮,有利于下次脱衣。如连续脱衣也会脱下来,只是特别薄,质量不如前次, 价值更低。 8如有必要制作高质量标本,事先要挑选出体形大的蟾蜍单养于水盆中让其独个脱衣。 最好特别一个方格

25、式容器,单个放养,这样脱下之衣不会被扯坏,至少扯坏也小些。因为防止了因混 养引起的相互爬、擦、爪破其衣。这样可产特级品蟾衣,整衣率大大提高,不必修补也是可以达到相 对完整衣程度。 实践证明,温度越低,脱衣期越长,发病越小;温度越高,脱衣时间越短,发病越 高。在干燥环境下,蟾蜍不脱或少脱衣,如久不下干雨,周围干燥时也不脱,不过此时若食物充足, 今后一旦自然条件有利脱衣时所脱之特厚、质量更好。因此,人为创造条件,也可达到此目的。 在 自然条件下,每年410月份为最佳脱衣期。如通过人工加温,冬季也可进行。五、提高产衣量要点 为使蟾蜍产衣量提高,首先要做好以下工作: 1选择优质蟾蜍。一般首选体 重 7

26、5 克以上健壮、活泼、无病伤蟾蜍。剔除病伤、体弱、瘦小蟾蜍。 2 选用老皮蟾蜍。用肉眼检 查蟾蜍口边、脚趾、腹部皮肤均褚黑色或黑褐者为上,其次选用手感蟾蜍背部特粗糙发硬者。上二者 均达到要求,不出5天即可自行脱衣。 3人工促蟾皮肤老化。可把嫩皮肤蟾围养起来,采用干、饿 的办法,促其皮肤老练,每天观察一、二次, 35 天后转老,即可用来脱衣。 4消毒防病。把选 好或促老练蟾蜍放干净地面或容器内,用漂白粉或消毒灵喷洒消毒, 15 分钟后用清水冲洗一遍,这 样可清除蟾蜍体外寄生虫或防止皮肤病感染,提高出衣率。消毒液浓度视季节,气温来选择,一般每 立方水加漂白粉25克,消特灵1020克。 5放养密度。

27、在进入正式脱衣时,要稀放,每平方米 1 公斤以下活蟾蜍。如密度过高,所产衣互绕抓碎,正品率低。 6防好内部炎症。在进入脱衣过程 中,可在放缩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白酒,可控制肠胃炎,白眼病传染,减少死亡率从而提高出衣率。为 使蟾衣纯正,不含对人体有毒物质和有害物质,一般不提倡人为用化学药物治蟾病。 7连续脱衣2 3次,健壮活蟾,可连续使其自然脱衣,一般平均7天左右脱一次,第一张平均重均0.2 克、第二张 平均重约 0.12 克左右,但蟾体大小出入较大,最大要达到 0.3 克左右,连脱方法十分简单,长期放 于下去即可,中间不必喂食物。 8强化促壮。为了保护蟾蜍健壮生长成活,一般连脱2 次后,要放 归大

28、自然,或围养起来,以足量鲜活饲料或晚上点黑光灯诱飞虫让其自食,调养一段时间后再脱衣。9.冬季加温脱衣,只要保持水温15C以上,冬天也可脱衣。六、蟾衣品级规定 特级:完整标本状。 一级:基本标本状,有缺口无洞眼。 二级:条状片,薄如 蝉衣,在肢爪可见,长10cm,宽3cm以上。三级:无序碎片,但不过分厚。上述均要求干燥并无 杂质,无霉味,色泽正常,包装合理不损蟾衣。 七、蟾衣的用途蟾蜍衣,简称蟾衣,又名蟾壳、蟾 蜕,即由二栖动物类脱下之表皮衣,极薄一层,比糖衣还薄的,颜色似蟾蜍。 据上海科技出版社全 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学载:蟾蜍,味腥、温,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 功效。中国

29、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编癌症独特秘方中载:蟾皮性味腥、凉、微毒,功能解毒、 利水、消胀、主治各种肿癌。 1999年经上海交大量子医学检测,特别对癌症、肝硬化、糖尿病、疼 痛诸症的治疗有效含量成份超 8 千量价上(凡有 8 千量价以上有免疫功能成份)。华夏出版社中华 医药全典中载:蟾衣毒较轻,主要用于疮疡肿毒及小儿疳积,现代常用治肿瘤。远方出版社中草 药大全中介绍,蟾衣可治癌、白血病、淋巴瘤等。 据民间应用调查,蟾衣有清热、解毒、消肿止 痛、镇静、利尿、壮阳、抗感冒病毒的功效,并对肝腹水、癌症有显效,对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可转 阴,还能迅速有效地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人本代谢自然平衡。服法请遵医嘱。 一般服用 蟾衣,可把蟾衣通过80C以上烘干燥、消毒,然后碾成末即可服用。也可加水煎汗服用。因此,蟾 衣有着利用开发的广阔前景。C、参考: htt p:/ tml/5/4/6/46713.h tml D、小心为妙,骗人的太多了。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