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2210285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78.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2 课 原始农耕生活 1.下列原始居民中,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的是()A.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西安半坡博物馆对外进行文物展览,你知道展会上展出的半坡原始居民制造的陶器主要是什么吗()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黄陶 3.距今约 7 000 年,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山顶洞人 4.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我国先民早已懂得挖井,并过着定居生活。我国远古先民中最早懂得挖井技术的是()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5.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原始农业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A.农作物的种植 B.家畜饲养的出现 C.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D.打制石器的出现 6.下面是小马同学的作文想象半坡原始居民一天的生活中的片段。请找出不符合史实之处,并加以改正。早晨,红日东升。一群人从他们的干栏式房子里走出来,房子的四周有用于防护的壕沟。人们开始劳动:他们有的在用石铲收割水稻,有的在喂养家畜(家畜的种类有猪、狗和水牛等),有的在窑场烧制黑陶,还有十几个小伙子在野外打猎,他们手持石斧,正在追赶一头鹿 天色愈来愈暗,劳动的人们开始陆续回家,留在村子里的一部分人已准备好了晚饭,他们吃着米饭,笑谈劳动中的趣事夜渐深,大家渐渐都回去休息了。(1)错误:;改正:。

3、(2)错误:;改正:。(3)错误:;改正:。(4)错误:;改正:。(5)错误:;改正:。1.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A.距今约 170 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住着干栏式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2.能够从事农业生产、烧制彩陶、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我国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北京人 3.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 4.右图是原始居民使用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该工具的主要功能是()A.制陶 B.耕地 C.造房 D.捕鱼 5

4、.下列图片中的内容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A.B.C.D.6.在生活方式上,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共同点是()A.以采集为主 B.以饲养家畜为主 C.以狩猎和捕鱼为主 D.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 7.阅读下列材料: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诗句:“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可推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约年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北京人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山顶洞人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我国先民早已

5、始居民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打制石东升一群人从他们的干栏式房子里走出来房子的四周有用于防护的壕沟人们开始劳动他们有的在用石铲收割水稻有的 (2)请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3)“农耕既普及”反映的是该原始居民种植什么农作物?(4)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8.阅读下列材料:人类的祖先中有一些聪明人逐渐发现一些谷类可以在某种土地上人工栽种,又发现捕获的小动约年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北京人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山顶洞人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我国先民早已始居民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

6、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打制石东升一群人从他们的干栏式房子里走出来房子的四周有用于防护的壕沟人们开始劳动他们有的在用石铲收割水稻有的物可以关在家里饲养,让它们繁殖。年深日久,一再改进,人类终于进入了可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农业时代。这样,人类可以自己生产食物,不再完全依靠大自然的恩赐,农闲的时候有充分的时间发明创造,改进工具,逐渐跨入文明的大门。所以,农业是文明之母,任何民族不经过农业时代,就不能进入文明社会。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进入农业时代的主要表现有哪些。(2)原始的农业生产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3)为什么说农业是文明之母?谈谈

7、你的认识。9.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去感受历史的存在。下列两组资料,一组是文物图片资料,一组是复原图片资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第一组:文物图片资料 约年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北京人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山顶洞人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我国先民早已始居民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打制石东升一群人从他们的干栏式房子里走出来房子的四周有用于防护的壕沟人们开始劳动他们有的在用石铲收割水稻有的(1)请你观察上述考古文物资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图片中提炼出正确的历史信息。图 1:图 2:图 3:图 4:第二组:复

8、原图片资料 (2)根据所学知识,请说出这两幅图片中房屋的类型,并判断图 5 是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3)请试着说出这两种房屋的优点。(说出两点即可)两种房屋结构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说明了什么?约年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北京人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山顶洞人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我国先民早已始居民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打制石东升一群人从他们的干栏式房子里走出来房子的四周有用于防护的壕沟人们开始劳动他们有的在用石铲收割水稻有的答案与解析 夯基达标 1.A 2.A 3.B 4.D 5.D 6.答案(1)错误:“干栏式房子”;改

9、正:“半地穴式圆形房子”。(2)错误:“收割水稻”;改正:“收割粟”。(3)错误:“和水牛”;改正:删除“和水牛”。(4)错误:“烧制黑陶”;改正:“烧制彩陶”。(5)错误:“吃着米饭”;改正:“喝着小米粥”。培优促能 1.D 2.C 3.C 4.B 5.C 打制石器是北京人使用的工具,因此排除含的 A、B两项;稻谷遗存应与南方原始先民有关,故可排除含的 D项。是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鱼纹彩陶盆也是半坡居民使用的物品,故 C项正确。6.D 7.参考答案(1)半坡原始居民。(2)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3)粟。(4)没有发现文字材料。8.参考答案(1)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

10、磨制工具的发展等。(2)制造生产工具、懂得历法、讲求水利灌溉等。(3)认识言之有理即可。9.参考答案(1)图 1:半坡的彩陶,说明当时半坡原始居民已会制造彩陶,在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图 2:半坡出土的纺轮,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图 3:河姆渡人已饲养猪。图 4:河姆渡人已经种植水稻。(符合史实即可)(2)图 5 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 6 是干栏式房屋。图 5 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3)优点: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节省材料;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下面还可以圈养家畜。原因: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所决定的。说明:人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或人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言之有理即可)约年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北京人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山顶洞人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我国先民早已始居民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打制石东升一群人从他们的干栏式房子里走出来房子的四周有用于防护的壕沟人们开始劳动他们有的在用石铲收割水稻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