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复习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2209805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PDF 页数:106 大小:19.6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资源描述:

《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第一轮复习化学复习(10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点中学第一轮复习化学教案全集第 一 章 卤 素一、考纲要求1.掌握氯气、氯化氢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继而认识卤素的重要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2.掌握漂白粉、氯化钠的生产和用途。3 .掌握次氯酸的重要性质。4 .掌握鉴别氯、浪、碘和卤化物的技能。5 .会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并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6.掌握卤化氢的性质、用途、制法,掌握溪化银和碘化银的性质和用途。7.掌握有一种反应物过量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二、知识结构1.卤族元素原子结构、单质性质、制法和用途:元素名称和符号氟氯)溟(Br)碘原子结构原子序数91 73 55 3结构示意图0);

2、砌小;(+53)2Hl8 18 7电子式F :c.*Br :i :主要化合价-1-1,+1,+3,+5,+7一 1,+1,+3,+5-1,+1,+3,+5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7 个电子不同点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依次增大原子半径-递增-阴离子半径递增-非金属活动性-递增-原子氧化能力-递增-阴离子还原能力-递增-.物理性质颜色和状态浅黄绿色气体黄绿色气体红棕色液体易挥发紫黑色固体易升华密度1.69 克/升3.2 1 4 克/升3.1 1 9 克/厘米 34.9 3 克/厘米3熔点(0-递增-一沸点(玄-递增-水中溶解性分解水递减-T有机溶剂分解溶剂溶解性增大-化与金属反应n X z+2

3、2 2 M X n 与大多数金属反应反应快慢F 2 C L Br 2 l 2与 H?反应X2+I I2-2 H X 反应剧烈程度 F2 C l2 Br2 I2学反应与磷反应2 P+3 X,-2 P x3 (X 2 不足量)2 P+5 X,-2 P x$(先足量)现象:白色烟雾与 H20反应2 H 2 O+2 F 4 H F+O 2(水作还原剂的反应)C 12+I I2O:=H C l+H c l O(反应较慢)Br2+2 I l 2 0=I I Br+H b r O(反应很慢)I 2+H 2 OH I+H I O(反应不明显)与 N a O H 反应4 F2+4 N a O H=4 N a F

4、+2O F 2+2 H 2 OX2+2 N a O H=N a X+N a X O+H2O(X=C l,Br,I)卤素间的置换反应与水反应X2+2 Y-=2 X_+Y2(Y=C 1,Br,I)置换能力(C l2B n 1 2)制法2 K H F,一 一 电 解?2 T+H 2 1+2 K F2 N a C l+2 H 2。昌 里 2 N aO H+H”+C 1 2 t (工业)M n O2+4 H C l (浓)C k t+M n C b+Z l W 实验室)2 N aB r+C l2 2 N aC l+B r22 N aB r+M n O 2+3 H2S O A B r2 T+2N aH S

5、 04+M n S 0 4+2 H202 K I+C 1 2 =2 K C 1+L2 N aI+H2S 0 i+MM n S O i+2 N aH S(VI 2+2 H 2 O特性与检验&:能跟氤、氟等惰性气体反应生成X e a,K r F2,通入水中产生C b:本身呈黄绿色,氯水常用于杀菌消毒,与A g N 03反 应 生 成A g C l 白色沉淀B m:与皮肤接触产生疼痛而难治愈,与 A g N O s 反应生成淡黄色A g B r 沉淀12:使淀粉溶液 变 蓝,与A g N O3溶液反应生成黄色A g l 沉淀用途提炼铀制盐酸、塑料农药、漂白粉染料工业、制 A g B r 制溟化物碘酒

6、、A g l、碘仿制碘化物2.卤化氢的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元素名称和符号H F (氟化氢、氢氟酸)H C 1(氯化氢、氢氯酸)H B r (溟化氢、氢嗅酸)H I (碘化氢、氢碘酸)结构结构与晶体直线型分子、分子晶体直线型分子、分子晶体直线型分子、分子晶体直线型分子、分子晶体键的极性-极性递减-分子的极性-极性递减-键能-递 减-物理性质稳定性最稳定稳定不太稳定不太稳定熔 点、沸点-8 3.0 1 9.5-1 1 4.6-8 4.1-8 8.5 -6 7 -5 0.9-3 5.0 水溶液酸性弱酸强酸强酸强酸化学性质与金属反应盐+L盐+H z盐+压盐+也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盐+压0盐+H 2 O盐

7、+4 0盐+凡0与碱反应盐+I M盐+H Q盐+I W盐+H 2与 A g N 03反应不反应A g+C l-=A g C h(&色)A g +B/=A g B一(淡黄)A g M =AgI(黄色)与 C a反应C a2+2 1 1 F C aF z,+2 H 不反应不反应不反应X 一 的还原性很弱很弱较强较强制法C aF z+H 2 s 浓)C+2H F f H,+F 2 =2 H F2 N aC l+H 2 s 0 做 浓),N a2S 0 4+2 H C l t H2+C l2点 燃 2 H C】N aB r+H 3 P 0 乳 浓)N al L P O,+H B rrH z+B n :

8、2I I B rN al+H 3 P o 4(浓)N aH 2 PO 4+H I tH2+l 2 =H I(难)用途制氢氟酸、工艺业制盐酸、H”氯化物制氢漠酸、澳化物制 氢 碘 酸、碘化物特性银盐溶于水不溶于水不溶于水不溶于水钙盐不溶于水溶于水溶于水溶于水检验C a2*+2 F=:C aF2,(白)A g +C l =AgCh(白)A g,+B E:=AgB r(淡黄)A g+r Agn(黄)3.卤化物的性质和制法项 目化学性质制备方法跟 金 属 反应(氧化性)F e+C u C 1 j:=C u+F e C l 22 F e C L+C u =2 F e C L+C u C b金属与卤素反应

9、2 A 1+3 C 1 3=2 A 1 C 132 F e+3 C la=2 F e C L跟 非 金 属反 应(置换反应)2 N aB r+C 1 2 =2 N aC 1 +B r22 K I+B r2=2 K B r+I2金属与氢卤酸反应2 A 1+6 H C 1-2 A 1 C L+3 H2F e+2 H C l =F e C l2+H2跟碱反应(复分解反应)M g C l2+2 N aO H:=2 N aC l+M g(O H)2 iC u B r2+2 N aO I I =C u (O H)21+2 N aB r金属氧化物与氢卤酸反应F e203+6 H C l:2FeC l3+3

10、H20C u O+2 H C l-C u C L+H O跟 酸 反 应(复分解反应)C aF z+H 2 s o 式浓)C aS 04+2 H FT盐与氢卤酸反应C aC 0:+2 H C 1 =C a C 1 2+H 2 O+C O 2 1A g N 03+H C l=A g C l 1+H N O 34.氯的含氧酸及其钠盐的性质2 N aC l+H 2 s o 式 浓)N a2 s o.i+2 H C l t跟 盐 反 应(复分解反应)N aC l+A g N 0 3 =A g C l i+N aN O aC aC l2+2 N a F=C a F2i +2 N aC l盐与卤素反应M g

11、 S O i+B aC L =M g C L+B aS Ol A g N 03+K B r =A g B n +K N O 3分解反应2 A g B r=2 A g+B r 22 A g I=2 A g+I2碱与氢卤酸反应N aO H+H C l =N aC l+H2OM g (O H)2+2 H B r:=M g B r 2+2 H 2 0化合价酸分子式酸的强度热稳定性氧化性盐的化学式热稳定性氧化性+1+3+5+7H C 1 0H C 1 02H C 1 03H C l O i1增1强111增1强111减1弱11N aC l ON aC 1 02N aC 1 03N aC l O,1增强11

12、1减1弱11热稳定性酸盐氧化性酸盐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1 .次氯酸的性质:可用来杀菌、消毒、作漂白剂:(氧化漂白)是一种强氧化剂。H X O(F除外)2 .漂白粉:制取:C L、消石灰2 C L+2 C a(O H),=C a C l2+C a(C I O)2+2 H20原因:比次氯酸稳定,易保存使用:C a(C I O)2+C O2+H,.O =C aC O3j +2 H C 1 O四、能力训练L为实现中国在2 0 0 0 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的碘以碘酸钾(K I O J 形式存在。已知在溶液中1 0;可 和 发生反应:I O-+5 1+6 =3 1 2+3

13、丛 0,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证明在食盐中存在1 0 。可供选用的物质有:自 来 水;蓝色石蕊试纸;碘化钾淀粉试纸;淀 粉;食 糖;食醋;白 酒。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使用的物质是()A.B.C.D.知识点:碘在生理方面的作用。能力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用自来水养金鱼,在将水注入鱼缸之前,常需把水在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其目的是()A.增加水中含氧量 B.起到杀菌作用C.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D.使水中的硬度减小知识点:氯气与水的反应。能力点:次氯酸的性质。3 .市售 家用消毒液发生器”是以精盐和自来水为原料,通过时发生器内的电极板上产生大量气泡(同时使产生的气体

14、充分与电解液接触),所制得的混合液具有强烈的杀菌能力,且不致对人体造成伤害,该发生器配制消毒液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有()N a C l+2 H2Q=B=2 N a O H+H 2 t+C L t(2)12+2 N a O H =N a C l +N a C 1 0+H QO+C l /爆=2 H C 1(g)l2+H.,0 =H C l+H C 1 0HC1Q_ JC_ 2HC1+0,TA.(W B.(J g)C.(g g g)D.(2 S D知识点: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和联系实际的能力4 .1 995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致力研究臭氧层被破坏问题的三位化学家。大气

15、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利昂(如 C C L FJ 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 C 1原子。C 1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有关反应为:光、0.,-02+0 C l+O a-C 10+02 C 10+0-C 1+O2总反应:204 4302(1)在上述臭氧变为氧气的反应过程中,口 是()A.反应物 B.生成物 C.中间产物 D.催化剂知识点:催化剂的定义。能力点:对催化剂的判断能力。(2)0:,和。2是()A.同分异构体 B.同系物 C.氧的同素异形体 D.氧的同位素知识点:同素异形体的定义。能力点:多个概念的分辨能力。5.工业上常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某学生用自

16、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A.石蕊 B.硝酸银 C.亚硫酸钠 D.氯化铝知识点:氯水中的成分。能力点:氯水中各微粒性质的判断能力。6.氯气是有毒的,曾被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当这种毒气弹顺风爆炸时,通常可用的防御方法是()A.人、畜应躲到低洼的地方 B.人、畜应到较高的地方去C.人、畜应多饮豆浆和牛乳 D.可用肥皂水或尿浸湿软布蒙面知识点:氯气的物理性质。能力点: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7.氯 仿(C H C L)可 用 作 麻 醉 剂,但 常 因 保 存 不 慎 而 被 空 气 氧 化 产 生 光 气:2c H e h+0?=2H C l+2c o e 1式

17、光气),光气有剧毒。为防止事故的发生,用来检验氯仿是否变质的试剂是()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银溶液C.漂白粉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知识点:氯化氢的检验。能力点:分析问题的能力。8.某溶液中的C l、B r、f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 3:4,要使溶液中的C l、Br、F 离子数比为 4 3 Z 则通入C h 的分子数是原溶液中I 离子个数的()A.1/2 B.1/3 C.1/4 D.1/5知识点:氯气的氧化性及C l、B r I 的还原性。能力点:综合能力。9.向 N a B r、N a i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C k 之后加热,将溶液蒸干,并灼烧片刻,最后残留的物质是()A.Na C l B.

18、Na C l Na B r、Na iC.Na B r、Na i D.Na C l、L知识点:氯气的氧化性及单质浪、碘的物理性质。能力点:分析问题的能力。1 0 .饱和氯水长期放置后,下 列 微 粒 在 溶 液 中 不 减 少 的 是()A.C b B.H c l O C.C 1 D.H20知识点: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及氯气与水的反应能力点:分析问题的能力1 1 .工业上制备单质碘的方法之一是从碘酸盐开始的。第一步先用适量的亚硫酸氢盐将碘酸盐还原成碘化物,离子方程为:1 O3 +H S O3 r+s o.,2H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酸性碘化物溶液再跟适量的碘酸盐溶液混合,发生反应析出了碘。试问:(1)

19、第二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O(2)若要使碘酸盐的利用率最高,碘 酸 盐 在 第 一 步 和 第 二 步 反 应 中 的 用 量 之 比 应 为。知识点:单质碘的制备方法。能力点:知识的迁移能力。1 2 .对某宇航员从天外某星球空间取回的样品进行如F 实验:颂气体样品溶于水发现其主要成分A易溶于水;颂A的浓溶液与Mn Oz共热生成一种黄绿色单质气体B,B通入Na OH 溶液中生成两种钠盐;的稀溶液与锌粒反应生成气体C,C与 B组成的混合气体经光照发生 爆 炸,生成气体A,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的化学式A、B、C;(2)写出A的浓溶液与Mn Oz共

20、热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B 通入Na OH 溶液生成两种钠盐的化学方程式;(4)科研资料表明:如果该星球上有生命活动,则这些生物可能从该星球上液态氨的海洋中产生,因为那里的液氨相当于地球上的水。据此推测:该星球上是否有生命活动?简述理由。知识点:考查氯气、氯化氢的性质。能力点:发散思维的能力。参考答案1.B 2.C 3.B 4.0 4.5.D 6.B D 7.B 8.C 9.A 1 0.C1 1.I 0/+5 1 +6 H =3 I2+3 H20 5 :11 2.(1)H C 1 C l2 H2(2)M n O 2+4 1【C l(浓)A M n C l2+C l2f+2 H20 (3)C

21、l2+2 N a O H =N a C l+N a C 1 0+H20 (4)不可能有生命活动,因为该星球上外层空间存在的H C 1 极易和N H 3 发生如下反应:N H 3+I I C 1=N H,C 1 故该星球上不可能形成液态氨的海洋,因而不可能有生命活动。第 二 章 摩 尔 反 应 热一、考纲要求1 .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2 .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理解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涵义。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套有关原子量、分子量,有关物质的量,有关气体摩尔体积,

22、有关物质溶解度,有关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二、知识结构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1.摩尔及其计算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微粒。O 质的量:是一个特定的物理量。单位是摩尔。额佛加德罗常数:1 2 g 化所含有的C原子数,是一个确定常数,一般用N.表示,近似值为6.0 2 x 1 0,(粒:即微观粒子,包括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所以,摩尔只能是微粒的单位,不能用来表示宏观物质。2 .平均分子量、平均摩尔质量、相对密度及其计算。O 均分子量:对组成一定的混合物而言,可根据各组分的组成和分子量来计算平均分子量。M=MA.a%+MB-b%+.窘均摩尔质

23、量在数值上等于平均分子量。颂 对 密 度:D=MA/MB3 .气体摩尔体积及其计算在标准状况下,I m o 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其值大约是2 2.4 L,单位:L/m o l。邺是 摩尔体积,而是 气体摩尔体积。”固体、液体物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原子、分子、离子本身的大小;而气体物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与气体物质的条件有关。K 准状况:l a t m 0 4 .阿佛加德罗定律及其应用CM佛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会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密佛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气体或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U 佛加德罗定律的推论:A.由三同推一同。B.联系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V=n

24、 R T,可以得出一系列正比、反比关系。5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儆质的量浓度:用 1 L 溶液中含有多少物质的量的溶质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其单位是:m o l/L.事 一 溶 液,只要条件相同,无论取出多少体积,其浓度不变。领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溶解度的换算,必须知道溶液的密度。窗液稀释与混合的共同特点是:溶质的质量或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当溶液的浓度非常小,其体积可以认为是混合前的体积的加和:当溶液的浓度较大时,其体积应根据溶液的密度和溶液质量求出体枳。(体溶于水,求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关键是求溶液的体积。必须根据溶液的密度和溶液质量求出体积。6.反应热及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5、的书写:Q 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均属于反应热。O示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方程式,是热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特点。A.必须注明各种物质的聚集状态。B.在方程式右边注明热量的数值与符号。C.分子式前面的系数可用分数,且必须与标明的热量相对应D.热化学方程式之间可以叠加或叠减。磷 斯 定 律: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步完成,整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四、能力训练1.设N、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的混合物2 2.4 升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8B.标准状况下,1 升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的气态物质的分子数为2 2.4

26、N a oC.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 摩氢气,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 N、。D.常温常压下,1 摩尔氨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 刈。知识点:考查阿佛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及核外电子数,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气体分子数等有关知识。能力点: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从而达到正确运用的能力。2.设 N.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 i Oz 晶体中,每摩硅原子与4 N.个氧原子形成共价键。B.2 Lln i o 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2NAC.在同温同压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D.2 8g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O知识点:考

27、查阿佛加德罗常数及阿佛加德罗定律的应用。涉及到了物质的组成:原子、分 子、离子。能力点: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3.1 5 0 时碳酸镂完全分解生成气态混合物,该混合气体对用的相对密度是()A.96 B.4 8 C.1 2 I).3 2知识点:考查平均摩尔质量与相对密度的概念。能力点:知识的迁移能力。|4.右图表示物质A在四种溶液W、X、Y、Z 中的溶解度曲线,据此,-用重结晶法提纯A时,最宜采用的溶剂是:()x A.W B.X C.Y D.Z又 一 y z 知识点:考查物质曲线度曲线能力点:培养学生正确识图,判断溶解度曲线的能力。I_ 5.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 入 1.5

28、 m ol 1 6(气和7.5 m ol 氟气,于 400和 2 6 33K Pa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 5 G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 m ol 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械与氟的原子个数比是()A.1 2 B.1 3 C.1 :4 D.1 E知识点:考查阿佛加德罗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能力点:培养学生理解并正确运用的能力。6.在 O GI 1 L O l x l O,Pa下,下列各组气体混合后得到的气体,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达到 40的是:A.N z、02 B.C O z、02 C.SO?、C 02 D.HI、C l2知识点:考查平均分子量的计算能力点:培

29、养学生对平均值规律的正确理解及计算能力。7.实验室里需用48 0m l 0.I m ol-I/的 C u SO,溶液,现选取5 00m L 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 7.6 8 g C u SO i,加入 5 00m L 水。B.称取 1 2.0g C u SO4-5 H20,配制成 5 00m L 溶液。C.称取 8.O g C u SO i,加入 5 00m L 水。D.称取 1 2.5 g C u SO4-5 H20,配制 5 00m L 溶液。知识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能力点: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实验能力。8 .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Qi

30、的是()A.2 H2 (气)+02 (气)=2 H2。(气)+Qi2 Hz (气)他(气)=2 上0(液)+Q?B.S(气)+0z (气)=S02(气)+QiS(固)+。2(气)=SO z(气)+Q2。(:(固)+(5)02(气)=0)(气)+、|C (固)+。2(气)=C O z(气)+Q2D.似 气)+5(气)=2 HC 1 (气)+Qi2(1 /2)也(气)+(5 )C k (气)=HC 1 (气)+Q2知识点:考查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及物质的状态对反应热的影响。能力点:比较能力。9 .已知 C HK g)+2 02(g):C02(g)+2 H20(l)+Q1,2 H2(g)+02(g)=

31、2H20(g)+Q2,2 H2(g)+02(g)2H20(l)+Q3,室温时,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 1.2 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0.4Q,+0.05 Q3 B.0.4Q(+0.05 Q2C.0.4Q,+0.1 Q3 D.0.4Q,+0.2 Q,知识点:考查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及有关计算能力点:培养学生理解和计算能力。1 0.已知35%N aO H溶液的密度为1.38 g.c m 3,5%N aO H溶液的密度为1.05 g-c m 3 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N aO H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大于2 0%B.等于2

32、0%C.小于2 0%D.无法计算知识点:考查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有关计算能力点:培养学生计算能力。1 1 .向 5 m l 氯化钠溶液里滴入一滴A g N O s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加入一滴K I 溶液,沉淀变成黄色,再加入一滴硫化钠溶液沉淀又变成黑色,根据上述变化过程,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溶解度关系为:()A.A g C l=A g I =A g z S B.A g C K A g I A g I A g2S D.因发生特殊反应,无法判断。知识点:本题是一道信息试题,考查溶解度概念能力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阅读理解能力。12.环境监测测定水中溶解0z 方法是:量取a mL 水样,迅速加M n

33、S O i 溶液及含有N a O H 的 K I溶液,立即塞好塞子,振荡使混合均匀。开寒,迅速加入行之有效量1 法0“此时有k生成。用 N a z S z O,溶液(浓度为b mol/L)和 L反应,消耗了 V mL(以淀粉为指示剂),有关反应方程式为:2M n+02+40H =2 M n O (O H)2 (反应很快);M nO (O H)2+21+4 H =M n2+l 2+3H20 I2+2S203 =2 r+St062(1)水中溶解O 2的量(以mol/L 为单位)为;(2)1?和 S Q 产反应以淀粉为指示剂,达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如何?(3)力 口 M nS O,溶液及含有N a O

34、 H 的 K I 溶液后振荡时,若塞子未塞紧(设振荡时未溅出溶液),将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4)开塞到加H 2s ol 前的时间间隔很长,测定结果又如何?说明理由。知识点:本题是一个关于物质的量结合离子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试题能力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计算能力。13.实验室要配制含 0.17mol K 2s o”,0.16mol K C 1,0.5 mol N a C l 的溶液 I L.现因无 K 2S 0只有N a z S O”K C L N a C l,问如何配制所需溶液?简述操作步骤。()知识点:本题考查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配制等内容能力点: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

35、14.在一密闭气缸内,用一不漏气可滑动的活塞隔开(如图)。左边充有N2,右边充有H2和0 2。在室温下,将右边的混合气点燃反应后冷却到原室温,活塞最终都落在气缸的中点(水的体积可忽略不计)。求原来乂和。2 的体积比是多少?反应前:N2H2 0213反应后:N2-剩余气2 2知识点:本题考查阿佛加德罗定律的有关内容能力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1 5.有一包固体混合物中含有K N O:,和不溶性杂质,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溶解,其结果如下表:表一:温度(。1 04 07 5剩余固体(g)2 6 11 7 58 2表二:温度(01 04 05 05 56 06 57 58 0K N Q,的溶解度(g)

36、2 0.96 3.98 5.59 51 1 01 2 61 5 01 6 9(1)通过计算可知用水的质量为多少g?原固体混合物中含K N Q i 的质量为爹少g?(3)若要完全溶解此固体混合物中的K N O s,所需最低温度是多少?知识点:本题考查有关溶解度和有关计算能力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1 6 .美 国 科学美国人杂 志 在 1 9 7 1 年 7月刊登的 地球的能量资源”一文中提供了如F数据:请选用以上数据计算:(1)地 球 对 太 阳 能 的 利 用 率 约 为。(2)通过光合作用,每年有 千焦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每年按3 6 5 天计算)。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几条主要去路。

37、直接反射5 2,O O O xI O 千焦/秒以热能方式离开地球8 1,O O O xI O 千焦/秒水循环4 0,0 0 0 x1 0 千焦/秒大气流动3 7 0 x1 0s千焦/秒光合作用4 0 x1 0 千焦/秒(3)每年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6 C O 2+6 H 2 O-C b H J)6+6 0 2)为我们生存的环境除去C 02的质量A o 试根据能量关系列出A的计算式。列式中缺少的数据用符号表示。A=k g。所缺数据的化学含义为 o知识点:本题是一道综合信息题能力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综合思维能力。1 7 .水在自然净化中,要把有机污染物自发地氧化转变为简单的无机物

38、质。1 L 水中含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所需要的氧气数量称为生化需氧量(B O D),其单位用(g/L)表示。某地区一条污水河,测定其中含0.0 0 1 0%的有机物(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以C e H uA表示)。已知20 常压下,氧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0.0 0 9 2g/L;鱼在含氧量小于0.0 0 4g/L 的水中不能生存。(1)计算此条河中的B O D:(2)判断此条河中的鱼能否生存。知识点:本题是一道信息题,涉及到数学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能力点:培养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8.a 0.45 m o l N a O H,0.35 m o l N a 2c(h 和 0.

39、20 m o l N a H C O a 溶解于水,在该混合物溶液中加入盐酸,反应物明显分三个阶段进行。若加入的盐酸n m o l,溶液中N a C l、N a 0:;和 N a H C 03分别为X m o l、Y m o l.Z m o l,试分别计算在n 值增大的过程中,不同反应阶段的n 值范围知识点:本题是一道信息试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能力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所对应的X、Y、Z的值,将其计算结果填入下表。加入H C 1n(m o l)溶液中N a C lX(m o l)溶液中N a 2c O 3Y(m o l)溶液中N a l l C O 3Z(m o l)参 考

40、 答 案1.AC 2.A 3.C 4.D 5.C 6.B D 7.D 8.AC 9.A 1 0.A 1 1.CbV1 2.(1)4a m o l/L (2)溶 液 由 蓝 色 变 无 色(3)测定结果将偏高,因为空气中的氧气溶解所至(4)测定结果将偏高,因为空气中的氧气溶解所至。1 3.算:2sg =24.l g MKC I=37.3g N k c i=9.4g额量: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24.I g N a zS O”,37.3g KC L 9.4g N a C l f 解:将颂取的三物质溶于适量的蒸储水,搅拌,静置至室温。金 液:将f 得溶液沿玻棒转移至1 L 容量瓶中。觌 涤:用蒸储水洗涤烧

41、杯,玻棒2-3 次,并把洗涤液都注入容量瓶中,然后缓缓地把蒸储水直接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c m 处,并振荡,摇匀。碗 容:用胶头滴管加水到瓶颈刻度处,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点正为与刻度线相平。侬 加 贴 签:将晶得向溶液忘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14.若 H z 过量,n 2:no2=7 2若 6过量,n%:。2 =4 315.20 0 g K NO,=20 0.8 g O)16.3.2%2 6 x 1 0%1.26x 1 0.KJ x 6x44g*m oL:1000QK/m oL(Q为每生成I m o l 葡萄糖所需吸收的能量)17.(1)1L 水中有机物的质量为 l OOOg x

42、O.0 0 10%=0.0 10 gC e H i o Os +6 0 2:=C 0 2+5 H 2016 2g 192g0.10 g xx=0.0 12g,河水的 B OD 为 0.0 12g/L。(2)0.0 12g/L 0.0 0 92g/L,鱼类不能生存。18.0-0.25n0.5 500.25-0.8n0.8-nn-0.250.8 1.35n01.8 5-n第 三 章 硫、硫酸一、考纲要求1.以硫元素为代表,了解氧族元素的单质、氢化物及其氧化物的重要性质;理解氧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2.了解硫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意义;3.掌握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反应原理及有关的多步反应的

43、计算;4.了解硫酸的性质、用途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了解几种常见的硫酸盐。5 .掌握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二、知识结构1.氧族元素原子结构、单质性质元素名称和符号氧(0)硫(S)硒(Se)沸点(。_ _ _ _ _ _ _ _ _逐渐增人 水、有机溶济溶解度_ _ _ _ _ _ _ _ _逐渐增大,化与金属反应易与金属反应 易与金属反应 反应较难 多 数 不 反应2.硫的氢化物、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结构、性质学反与非金属反应易与 H z、C、P、S 等反应能与H2 C、O2反应反应难一 般 不 反应与化合物应能与许多物质反应能与氧化性酸、强碱反应反应少反应很少3.金属硫

44、化物的颜色和溶解性硫化物 K C a N a M g A l Zn F e Sn P b C u H g A g类别氢化物氧 化 物氧化物水化物结构分子式H 2 sS02S02H 2 s。3H 2 SO 1化学键极性键极性键极性键极性键配位极性键配位晶体类型分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物理性质色、味、态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无色固体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无色油状液体毒件有毒气体是空气污染物有毒气体,是空气污染物无毒腐蚀性强有毒不稳定无 毒,强腐蚀性化学性质与水反应溶于水,不与水反应SO 2+H 2 O、H 2 s。3H20+S0 3=H 2 SO 4溶于水,不

45、与水反应溶于水与金属反应2 N a+H 6 =N a z S+H 2 T不反应不反应与较活泼金属反应反应稳定性不稳定H2S-H2+S稳定较稳定不稳定稳定酸性强弱弱酸性弱酸性强酸性弱酸性强酸性检验使 含 P b 的湿润试纸变黑或与 C/反应生成 C u S沉淀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重新出现红色与 B a C l z 稀现象:生成不 溶 于 稀H N O s 的白色沉淀同 S02同 S02颜 色溶解性-白 色-只溶于强氧化(溶 于 上|且水解一溶 于 盐 酸-,可选用图(乙)或(丁)。图(乙)可 制 取 出、C O?、H2S N O?、G H 2 等。图(丁)只可制取比、C O?、H 2 s (要注

46、意启普发生器使用的三个条件)。颈(或液)+液可选用图(甲)。可制取C k、H C 1、SO/、C O,N O、C 2 H 2 等气体。(2)气体收集的三种方法:(3)气体净化装置常见的有三种,如下图所示。置(甲)是洗气瓶。选择的除杂试剂的是液态。如上中的H C 1 用 N a O H 溶液除去;C O z 中的SO?用饱和N a H C()3 溶液除去;C h 中的H C 1 用饱和食盐水除去;S 0 2 中的S。;用 饱 和 N a H S()3 或睦。4 除去。微 置(乙)是干燥管。选择的除杂试剂是固态的。如压中水蒸气可用无水C a C k;C O 中的C O?可用碱石灰。注意气体流入方向

47、:大进小出”。罐 置(丙)是硬质玻璃管。选择的试剂是固体,需加热时采用此装置。如 C 0 2 中的C 0 用灼热C u O 除去,空气中的。2 用灼热的铜粉除去。(甲)(乙)(丙)雷气吸收装置有三种,如下图所示。5甲)是易溶于水的气体的吸收装置。如用水吸收H C l、NL,用N a O H溶液吸收H C 1,用氨水吸收S O?等。乙)是能溶于溶液的气体吸收装置或有毒气体的尾气处理装置。如用N a O H溶液吸收C k、睦,用C u S O,溶液吸收H等。丙)是C O在空气中点燃的方法处理,防止污染大气。三、知识点、知识点提示1.硫单质与氢化物、氧化物的性质及化合价关系-20+4+6S、S、S、

48、S*_ J强还原性 氧化性、还原性 强氧化性CuSO,特别注意:中间价态的两类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S O z、H 2 s 0 3、N a 2 s。3以还原性为主。2.硫的四种价态间的含硫物质之间的网络关系金S是具有臭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一氢硫酸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二元弱酸,硫化氢、氢硫酸都具有强还原性可被碘水、溟水、氯水、F eC h溶液、H N O s等氧化。H 2 s能燃烧,燃烧依反应条件不同而不同。与F e、C u反应时,由于其非金属性比氯弱,所以生成低价态的物质F eS、C u2S 僦 的 氧 化 物 有S(h和S O”其中S O?是一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一其

49、水溶液叫亚硫酸、二元弱酸。S 0?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其危害详见课本),防治方法有排烟除硫燃料脱硫等。4: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反应前后至少有二种离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离子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的实质即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之间的反应。其书写原则是:可溶性或微溶性的强电解质写离子形式,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写成酸式根形式,其它物质写分子式或化学式。检查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的三个规则量守恒一微粒种类与数目相等,蜜荷守恒一方程式两边电荷总数相等,倒失电子相等一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离子共存问题应转化为离子之间能否反应来考虑。5.硫酸的化学性

50、质至挥发性强酸,如制取HF、HC 1、HNO-等颔硫酸特性(。脱水性指将有机物中的H、0元素按水的组成(2 :1)比脱去(i)吸水性;但不能用浓硫酸干燥NH3、HzS、HB r、HI等。(i D i强氧化性,但常温下不与F e、A 1等金属反应。6 .H2 s燃烧的两个反应:不完全燃烧2%S+0.1蹙-2 S+2 H?0.a2 H+3 0 =2 5 0 2+2 4 0.b(H 2s为定值时,a式表示。2不足,b式表示。2充足;I O Z 为定值时,b式表示H2 s不足,a式表示H2 s充足;M 1童?,按 a式反应,产物全是S;当n Q 3,按 b 式反应,产 物 全 是 so2;2 H2S

51、HI HB r HC l B.H2S H2S e Hl HB r HC lC.HI HB r HC l H2S H2S e D.H2S e I l 2 S HC l I I B r HI考查目的:考查一些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还原性大小的比较。3 .将绿帆晶体加强热,除生成水蒸气以外,还发生如下反应:2 F e S 0,J O=Fe203+S 02 T+S 031,如将生成的混和气体通过氯化钢溶液,应发生的现象有()A.一定产生B a S O,沉淀 B.一定产生B a S O:,沉淀C.一定有S O?逸出 D.一 定 有 气体逸出考查目的:通过对S O?、S O 3 水溶液性质的考查,要求学生有准

52、确的分析及推断能力。4.下列过程中,最终的白色沉淀物不一定是B a S O 的是().,八、,+过量盐酸,通5。2,+5“672溶 液、J”、A.F e (NO 3)2 溶液-s-白色沉淀.+过量盐梗,+m 725。3溶液、,mB.B a (NO 3)2溶液-白色沉淀 +稀H NO*+B“C,2 溶液C.无色溶液-:-=-白色沉淀D.无色溶液一二 W 无 色 溶 液-W-白色沉淀考查目的:通过对S O:的还原性的考查,训练学生的辨别比较能力。5 .关于酸雨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因空气中无催化剂,S O?不能转化成S O”酸雨中只含H 2 S O 3B .S O?在空气中有条件形成S O s

53、,所以酸雨中含H 2 soiC.酸雨是无法避免的D.H z S O,形成的酸雨比H 2 S O 3 危害大考查目的:考查酸雨的形成原因,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认识。6.为了除去混在CO z 中的S O?和。2,下列试剂使用的顺序正确的是(B 和 N a 2 c。3 溶液;击 和N a H CQ,溶液;侬 硫 酸;勺热的铜网;或石灰()A.g g g)B.()C.(2H)D.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及逻辑思维能力。7 .针是原子序数最大的氧族元素,推测针及其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针是能导电的固体B .针的氧化物的水化物至少有两种C.针与氢气不能直接化合D.针的氢化物很稳定考查

54、目的:考查放射性元素针以及针的氧化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综合推理能力。8.在一定条件下,将 7 0 m l H 2 s气体和9 0 m l O z 混合,点燃并使其均反应完。再恢复到原来条件则生成S O2生成气体的体积为()A.7 0 m l B.6 0 m l C.5 5 m l D.5 0 m l考查目的:1 1 2 s与英反应,是考试热点内容,必须熟练掌握有关的知识及计算技巧,训练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9.对于反应 B r 2+S O 2+2【LO=2 H B r+H 2 soi 和 2 H B r+H 2 soi(浓):=B n+S 021+2 I W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互为

55、可逆反应B.它们互相矛盾,不可能符合事实C.反应条件的改变引起了反应方向的改变,它们都符合事实D.氧化性:(浓)LS O ABm;还原性:S 02 H B r考查目的:通过对可逆反应的概念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运用的内容的考查,训练学生的辨别比较能力。1 0.只能表示一个化学方程式的离子方程式为()A.B a +2 0 H +2 H +S 02,:=B a S 0U+2 H20B.CO 3+2 H :=4 0+)2 tC.2 B r +C L =2 C 1 +B r2D.S 02+Cl2+2 H2f t =4 H4+2 Cr+S 02-4考查目的:通过对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知识点的考查,训练学生

56、归纳比较能力。1 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O2 HC()3、O H、N a,B.K C l、S2 CO%C.H Br N a S O,D.Ba2 Cu2 N O、S O 2 T考查目的:离子能否共存就是看这些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发生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本题对学生分析能力进行考查。1 2.固体A、B 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在 A、B 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 :1 和 1 2 o将 A和 B 在高温时燃烧,产物都是C(固体)和 D(气体)。由 D 最终可制得E(酸),和另一种酸组成的混酸常用于制取有机炸药。E 的稀溶液和A反应时,生成G(气体)和 F(

57、溶液),G通 入 D 的 水溶液,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在 F 中滴入滨水后,加入氢氧化钾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该沉淀加热时又能转变为C。根据上述事实回答:(D A的化学式是,B 的化学式是。(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煨烧生成C 和 D 通 入 D 溶 液 中 K F 中 滴 入 溟 水 和 E 的反应考查目的:硫的化合物的一些性质以及学生综合推理能力。1 3 .接触法制硫酸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少量的S 0 2,为防止污染大气,排放前应进行尾气处理,使其得到综合利用。(1)某硫酸厂每天排放5 0 0 0 m:(标况)尾气,其中S O 2 的体积分数为0.2 除 若 用 N a O H溶液、石灰

58、及氧气等物质处理,假设硫元素不损失,理论上可得到多少千克石膏(Ca S O r 2 HQ )?(2)如果将一定体积的尾气通入2 0 0 血2 m oi !?的 N a O H溶液中,使其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含3 3.4 g 溶质,试分析溶液的成分,并通过计算确定各成分的物质的量。考查目的:S 0?的处理与回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1 4 .亚硫酸钠中有+4 价的硫,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现有试剂:浪水、硫化钠溶液、亚硫酸钠溶液、稀硫酸、烧碱溶液、氨水。Qg证明N az S Q?具有还原性,应 选 用 的 试 剂 有,看到的现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密 证 明 N az S C h 具有氧

59、化性,应选用的试剂有、看到的现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考查目的:这道题要用到的知识有+4 价硫的氧化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现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是一道综合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1 5 .摄影工艺中的废定影液的P H 值小于7,其中含有银的复杂化合物,为了回收银,进行如下操作:向盛有定影液的烧杯中,加入少量稀N aO H 溶液,再加入硫化钠溶液,生成黑色沉淀。过滤,将固体移入用期中加碳酸钠和硼砂(催化剂)混合加热,放出二氧化碳和氧气。将残留的固体用水洗涤,即得到固体银,而洗涤液中主要含有硫化钠,试回答下列问题:(1)开始时为何要向废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2)过程中的黑色沉

60、淀物质是什么?(3)写出加热时均期内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考查目的:这是一道信息题,用学习过的化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6 .氮酸钾和亚硫酸氢钠间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 1 和 S 的速度,如下图所示,又已知这个反应的速度随着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而加快。(1)为什么反应开始时反应速度加快?(2)为什么后期反应速度下降?考查目的:本题涉及的知识是氧化还原反应,仔细分析反应式,是能回答问题的,考查分析问题能力。1 7 .将 0.8 g 某种铁的硫化物在0 2流里灼烧,使硫全部氧化为二氧化硫,再将所得的S O?通过氧化剂使之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并与水化合完全转化为硫酸。这些

61、硫酸恰好与4 0 m l 0.5m o l/L N aO H 溶液中和,则 某 种 铁 的 硫 化 物 中 含 硫 的 质 量 分 数。考查目的:这是一道多步反应的计算题,只要从多步反应中找出需要的关系式,便能解答。训练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1 8 .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下列钠盐中的几种:(A)氯 化 钠(B)硫 化 钠(C)亚 硫 酸 钠(D)硫代 硫 酸 钠(E)硫 酸 钠(F)碳酸钠。向此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浅黄色的沉淀析出,同时有气体产生。此气体有臭鸡蛋气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说 明 该 气 体 中 不

62、 含(填 分 子 式)。(2)此无色溶液中至少存在哪几种钠盐?请写出全部可能的情况(填写相应的字母)。第一种情况是,第二种情况是,第三种情况是,第四种情况是。(可不填满,也可补充)考查目的:有关硫的化合物的知识和思维能力。1 9 .有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已部分氧化变质:2 N a2S 0;+02=2 N a2S 0 某学生设计了下列实验,确定N a zS Q,的纯度:通 取 a g 样品。称量时所用主要仪器的名称是等品的溶解。溶解过程中使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 a C k 溶液且用盐酸酸化。(1)为什么要用盐酸酸化?(2)B a C h 为什么要过量?_ _ _ _ _ _ _ _

63、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怎样检验B a C h 溶液是否过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为什么要洗涤沉淀?(5)怎样洗涤沉淀?(6)怎样判断沉淀是否洗净?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64、(7)烘干沉淀并计算。烘干后称量沉淀质量为b g,列出计算Na2sO3纯度的计算式。考查目的:这是一道综合实验题,要回答完整本题必须对这个实验有一条清晰的实验方案,考查实验能力。20.将 amol H2S和 Imol 0?置于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维持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lO lK Pa),在 120XT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分别为小和若a 的取值不同,则 H2S 的氧化产物可能有如下三种情况:(1)全部是S0”此时a 的取值范围是。(2)全部是S,此时a 的取值范围是,并且d,&(填 小于、大于或 等于 兀(3)部分是SO”部分是S,此时a 的取值范围是。反应所生成SO?的物

65、质的量为 mol。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mol(以 含 a 的代数式表示)。考查目的:112s气体的燃烧问题是个考试热点,完成本题要对H2s燃烧原理、条件非常熟练。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21.某工厂处理含二氧化硫废气时采用 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镂”的方法。该厂初步处理后的废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0.2%。使该废气在4000 寸以5m7h的 速 率 通 过 催 化 剂 层 与 速 率 为 2 0 L/h 的 氨 气 混 合,再 喷 水 使 之 发 生 反 应,23+11250.=(NH,)2S0,将得到的溶液在结晶装置中处理,可得到硫酸铁晶体。将气体都折合为标准

66、状况下进行计算:(1)该工厂为什么将废气以5m 7h的速率与速率为20L/h的氨气混合为最佳配比(用计算说明)?(2)若该厂每天排放lOOOOn?这种废气,按上述方法该厂每月(3 0 天)计算可得到硫酸镂多少吨?消耗氨气多少?考查目的:本题是为保护环境处理废气中的SO?的方法之一,并且要从量的角度对处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反应物、生成物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参 考 答 案1.A D 2.A 3.A C 4.C 5.BD 6.B 7.D 8.C 9.CD 10.A D 11.B12.(l)FeS FeS2(2)FeS2+l 10 B=2 F e203+8S02T 题+S O 2=2 H 2()+3 SJ(FeS0i+3Br2=2Fe2(S0i)3+2FeBc eS+H2sO,i=FeSCh+H2s t13.(1)S CaS0i-2H20Imol 172g5000 x1()322.4 x0.2%xx=76780g=76.78kg 若 溶 液 中 溶 质 全 为 Na2s。3,则 Na=2mol-L x0.2L=0.4 mol,Na2so 3质 量 为 0.2mol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