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经典版(7篇)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2176701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经典版(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经典版(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经典版(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经典版(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经典版(7篇)(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经典版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作品的故事情节以及动物形象的特点,感受其中的幽默。2.通过让幼儿改编故事,培养幼儿爱动脑筋,大胆想像和创造的意识。3.要求幼儿掌握象声词,并能正确地模拟声响。二、活动准备物质准备:电脑、电视机各一台。“会动的房子”故事软件,录音机。知识准备:课前丰富幼儿对自然界声响的了解,使幼儿认识乌龟。三、活动过程与方法1.设置疑问,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你们见过会动的房子吗?一般的房子是不会动的,可是今天老师讲的这个故事里房子是会动的。房子为什么会动呢?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就知道了。2.操作软件“会动的房子”,请幼儿安静地欣赏、倾听故事。3.根据故事内容提

2、问:(1)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2)小松鼠到过哪些地方?(3)小松鼠在旅途中听到过哪些声音?(4)房子为什么会动呢?4.幼儿仿编故事。幼儿边操作图片,边讲述故事。将仿编的故事讲给同伴听或相互合作讲述。推选代表在集体面前讲述。5.幼儿改编故事。老师:小朋友的故事都讲得很好听,不过我还想让小朋友动动脑圈筋,把小乌龟还会带小松鼠到哪儿去,它们还会听到什么声音,也编到故事里去,行吗?(请幼儿自由结伴讲述)四、各领域渗透艺术:绘画“它们又去哪儿”。健康:玩“乌龟爬”。科学:“接近大自然”。五、生活中渗透带幼儿到居民区、马路旁、车站等地倾听各种声音。六、环境中渗透在语言区投放操作卡“会动的房子”供幼儿讲述

3、。七、家庭中渗透1.请家长带幼儿去海洋馆认识乌龟。2.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开展“接近大自然”活动,引导幼儿用语言表现各种声响。附教材:会动的房子小松鼠在树顶上住腻了,于是决定在地面上重新建造一座房子。在大树底下,它发现了一块大石头,由七块小石头拼成,很硬,也很光滑。小松鼠说:“嘿,就在这上面造一座房子!”房子终于造好了,忙了一天的小松鼠也累了,在新家里睡着了。“呼呼呼!”什么声音?小松鼠被吵醒了。推开一看,呀!自己在美丽的山脚下,小风吹奏起动听的山歌。真奇怪,昨天还在树下。今天却来到了山沟下。可小松鼠又一想:没关系,山沟下也挺好的,有动听的山歌作伴。第二天,又传来“哗哗哗”的声音。小松鼠推开窗一看

4、。呀!又来到了大海边,浪花发出欢快的歌声。小松鼠这下可乐了,“我的房子会动,我的房子会动!”现在,小松鼠又有浪花声作伴。第三天,小松鼠想,今天我来到哪儿啦!推开窗一看,呀!眼前是一片大草原,马儿在哒哒地奔跑。小松鼠禁不住在房子里手舞足蹈。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小松鼠呀,快别乱动。”咦,是谁呢?是这块硬硬的大石头?“小松鼠你真粗心,把房子盖在我的背上,我驮着你走过了许多地方。”小松鼠低头一看,原来是乌龟,那硬硬的大石头竟然是乌龟的背。小松鼠惭愧得脸都红了,赶紧说:“你,你累坏了吧?”乌龟说:“不,这下我们俩可以作伴了。”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经典版(二)活动目标:1、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2、丰富

5、幼儿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编。3、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活动准备:主题树脚印,小鸡(小鸭,小狗,小孩)脚印图片等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引出儿歌重点提问:你们知道动物的脚长什么样吗?谁愿意来和我们说一说?小结:动物们的脚长长短短,和我们的脚不一样,也不一定是五个脚趾。重点提问:那你们知道动物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吗?小结:动物的脚印各式各样,有大有小,每一个都是不一样的。2、学习儿歌,播放课件。重点提问:儿歌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的脚印?它们的脚印一样吗?小结:儿歌里提到了小鸡,小鸭,小狗和小孩的脚印。3、完整学习儿歌重点提问:小鸡的

6、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小狗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小鸭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小孩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小结:小鸡的脚像竹叶;小狗的脚像梅花;小鸭的脚像小扇;小孩的脚像小树。4、仿编儿歌师: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脚印?跑来跑去像什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编)例如:青蛙,毛毛虫等等。5、表演:脚印规根据自己的创编内容进行表演。附;儿歌脚印小鸡的脚,尖尖的,跑来又跑去,竹叶撒满地。小狗的脚,圆圆的,跑来又跑去,梅花落满地。小鸭的脚,扁扁的,跑来又跑去,小扇铺满地。教学反思:这篇课文以一个生动的小故事渗透了自然界中小动物们的脚印各不相同的常识,并旨在借此篇课文让孩子对动物各种不同的脚印产生

7、兴趣。这堂课上,我对于“不同的脚印”这个常识的渗透还不够,只是一味地在教学环节中安排了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枯燥无味的各项说话训练。而且,虽然看似训练点很多,却因为没有完全考虑到我班的特殊情况,所以导致训练目标也没有完全达成。如果能够在更深层次地钻研教材后,根据孩子的真实情况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也许教学效果会更好。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经典版(三)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2、乐于探究房子结实的原因,知道做事不图省力。3、学习词:撞、四脚朝天、烟囱、柴、炉。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活动准备:1、实物稻草、木

8、头、砖。2、操作图一张,小黑猪、小白猪、小花猪、大灰狼、草房、木房、砖房图片各一张。3、师用大图书小猪盖房子活动过程:1、师出示实物与幼儿谈话。(1)、让幼儿说出实物名称:“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2)、猜一猜:“这三种材料如果拿来盖房子,哪种材料盖的房子最结实?”(3)、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这个故事就明白了。2、教师结合大图书讲述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儿理解故事主要情节,重点突出大灰狼三次撞房的不同结果。(1)、三只小猪各选用哪种材料来盖房子?(在操作图上插入小猪与相应房子图片)(2)、一撞草房:大灰狼最先要吃掉哪只小猪?小黑猪不肯开门,大灰狼怎样做?(在操作图上画出一个箭号,学习动词:撞,

9、结合动作让全体幼儿跟学)结果怎样?(3)、二撞木房:小黑猪逃出草房边跑边喊:大灰狼来了,大灰狼来了(让全体幼儿跟读)小黑猪跑哪去了呀?(小白猪的木房里)小白猪不肯开门,大灰狼怎样做?(重点突出撞两次,并在操作图上标出两个箭号)结果怎样?(4)、三撞砖房:小黑猪、小白猪逃出了木房时边跑边喊:大灰狼来了,大灰狼来了(让幼儿说),两只小猪跑哪去了?(小花猪的砖房)小花猪不肯开门,大灰狼怎样做?(重点突出撞了三次,并在操作图上画出三个箭号来表示)结果怎样?(头上撞出了三个疙瘩,学习词:四脚朝天,让全体幼儿用动作表现一下。)(5)消来大灰狼:大灰狼很狡猾,它看到房顶上有一个什么?(学习词:烟囱)大灰狼接

10、下来怎样做?三只怎样对付大灰狼(学习词:柴、炉)3、分析房子所用材料,帮助幼儿寻找砖房结实的原因。(1)、师生共同数一数大灰狼三次撞房所使用的次数和结果。师问:为什么草房一撞就倒,砖房撞了三次也不倒?幼儿园的房子也是砖房,我们一起来推推看,(师生一起推墙,师再问:“难道在这三种材料里藏着什么秘密吗?(2)、分析实物稻草、木头、砖。请幼儿上台来摸一摸、捏一捏、掂一掂,并说出感受,教师演示:折断稻草,用钉钉木头和砖,分清三种实物的硬度,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在这三种材料里,稻草最轻,木头较重,砖最重;稻草又细又软容易折断,木头虽不易折断,但是较软,砖头最硬最结实,所以,用结实的材料盖出

11、来的房子才结实。”(3)、教育幼儿做事不图省力。小猪在盖房子前曾问猪妈妈:用什么东西盖房子?妈妈是怎么回答的?从猪妈妈的话中,小猪知道砖房是最结实的,但为什么小黑猪、小白猪没有选择砖来盖房子(稻草木头轻图力气),这样做的结果是:险着被大灰狼吃掉,看来做事老想着怎么省力是不行的,小朋友想,如果幼儿园是用稻草或木头建成的,那样会怎样呢?(本文作者潘老师,第一次发表于宝宝龙.稚乐园.)(4)、如果你要盖房子,你将选用哪种材料?记得小花猪是怎样盖砖房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活动结束)活动延伸:在区角中播放故事录间,让幼儿学习故事人物对话。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经典版(四)【设计思路】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12、美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道德基石,是家庭和睦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开展感恩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尤其应从学前教育抓起。感恩是一篇看图讲述,我将幼儿熟悉的人物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示,设置与幼儿生活贴近的情境,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使他们想说、会说、敢说、有机会说。同时以读儿歌,听音乐,歌表演等形式开展活动使幼儿懂得感恩,知道如何用感恩的心去回报于己有恩的人及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体验“感恩”的快乐。【活动目标】1、懂得感谢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2、体验“感恩”的快乐。【活动重点】懂得感谢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活动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感谢”、“帮助”。

13、【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幼儿表演手指游戏毛毛虫,引入主题。1、请幼儿表演手指游戏毛毛虫小手拿出来(做手指游戏毛毛虫),小虫虫胆子小,不敢爬出洞,它就一直呆在洞里吗?这群毛毛虫真可爱,都知道同伴之间互相帮助。那么,在平时的生活中,有谁帮助过你、关心过你呢?2、初步引导幼儿讲述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他们都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二、根据幻灯片感恩迁移生活情景。1、图一:请幼儿讲述父母是怎样关心和帮助自己的。出示第一张图片。小朋友猜一猜这两个人是谁?小朋友都上中班了,从生下来到现在,平时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帮助你的?(引导幼儿说一说)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做什么?2、图二:老师是怎样关

14、心帮助小朋友的?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出示第二张图片。小朋友从上小班到现在,很多时间都和老师在一起。想一想,老师是怎样关心和帮助你的?(联系实际引导幼儿说说)你想对老师说什么?3、图三: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小伙伴是怎样帮助自己的?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小朋友猜一猜,这幅图上都有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三、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感谢”、“帮助”的意思。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从家里、幼儿园生活的各个方面说说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用“感谢”、“帮助”各说一句话,感知和体会“感恩”。四、学习儿歌感恩。感恩感谢亲爱的父母,感谢敬爱的老师,感谢我的小伙伴,感谢帮助过我的人。五、播

15、放歌曲感恩的心,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说了这么多,小朋友都累了吧,接下来,咱们一起来欣赏歌曲感恩的心(老师带动幼儿一起做动作)。六、活动延伸。幼儿自由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经典版(五)活动目标:(1)感知理解故事,能根据画面上水果的增加及毛毛虫逐渐长大的线索讲述故事。(2)观察画面,知道毛毛虫变蝴蝶的生长变化。(3)在活动中能大胆想象,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准备:PPT、幼儿用书人手一册、音乐化蝶、水果卡片、毛毛虫头饰。活动过程:一、以“懒惰虫”音乐导入:师:小朋友,今天有位小客人到我们班来作客,猜猜是谁呢?瞧,它来了!配:毛毛虫,毛毛虫,

16、我是一条毛毛虫,我的眼睛大,我的身体胖,你看我呀多可爱!配:嗨!小朋友,(幼儿打招呼)我是毛毛虫,你们知道我最喜欢吃什么吗?(幼儿自由回答)其实我最喜欢吃水果啦!这个秘密就藏在这本书里,我们一起找一找毛毛虫每天吃了哪些水果?都是什么时候吃的呢?二、幼儿自由阅读图书,提问有关问题。你知道毛毛虫吃了哪些水果吗?什么时候吃的呢?(幼儿阅读时教师作适时地指导)教师小结:毛毛虫在星期一吃了(葡萄),以此类推。哇!毛毛虫吃了这么多水果,这些水果都很有营养,你们想吃吗?(游戏:我们一起吃水果。师:请拿到卡片的小朋友上来玩个游戏。比如:吃葡萄,吃葡萄,吃完葡萄吃草莓(游戏_次)小朋友,水果好吃吗?三、幼儿第二

17、次阅读,提示语:咦!老师很纳闷,毛毛虫除了每天吃的水果种类不一样以外,还有水果的什么也是不一样的呢?教师小结:毛毛虫在星期一吃了(葡萄)几颗葡萄?以此类推。咦!毛毛虫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喔!原来毛毛虫变成了(蝴蝶)。四、根据图片整体讲述故事一遍。现在你们知道蝴蝶是怎么来的了吗?(根据图片讲述故事)教师小结:毛毛虫每天大吃大睡,身体就慢慢地胖起来了,然后它就把自己包起来,变成一只蛹,最后呢,它从蛹里面钻了出来变成了一只花蝴蝶。五、表演蝴蝶飞,结束活动。师:毛毛虫变成了蝴蝶,心里呀真开心。瞧,它在跳舞呢!我们也来跳一跳,来!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经典版(六)设计背景:幼儿在运用语言交流的同时,也在

18、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以及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手中宝,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做事往往会忽略到身边父母、同伴的感受,缺乏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本课题的设计主要以好朋友为主,让幼儿学会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要学习如何看待自己、他人,从而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儿歌内容。2、能说出自己的好朋友,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3、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体验与同伴分享与合作的乐趣。教学重点:幼儿能够积极大胆的表述自己的好朋友,根据儿歌内容进行动作表演,并且与好朋友一起体验分享、合作互助的快乐。教学难点:幼

19、儿对各个手指的名称没有完全熟悉,活动中操作部分有一定的难度。活动准备:三对手指娃娃(大拇指、食指、小指),主题活动录音U盘_个,电视机_台。活动过程:一、通过唱歌,引出儿歌。(_分钟)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_个可爱的手指娃娃,它们很想认识小朋友们,并且想听小朋友们用美美的声音唱我的朋友在哪里,让我们一起用美美的歌声来欢迎它们吧!(幼儿唱歌)你们唱得真棒,我们的手指娃娃带了一首你我来做好朋友的儿歌送给小朋友们。二、学念儿歌(_分钟)1、老师有感情,慢速的朗读一遍儿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请幼儿说一说在儿歌里提到了什么,它们在做什么,加深幼儿对儿歌的印象。师:小朋友们,刚才老师念的儿歌叫什么

20、名字呀?幼:你我来做好朋友。师:两个拇指见面了是怎样打招呼的呢?(师伸出两个拇指相对做弯腰动作)幼:弯弯腰,说你好。师:两个食指碰在一起了会变成什么动物呢?(师伸出两个食指相碰动作)幼:变成小鸡。师:两个小指钩一钩,你我来做什么呢?(师把两个小指伸出来做拉钩动作)幼:好朋友。3、播放儿歌录音,请幼儿完整的欣赏儿歌。4、提问幼儿,让幼儿之间相互合作做手指动作,加深幼儿对儿歌的理解。师:小朋友们还记得哪个是拇指吗?一起拿出来跟你的好朋友打招呼啦!幼:记得,是这个(伸出拇指与旁边好朋友打招呼)师:你们真棒,我们的食指看见了也很开心,也找了它的好朋友来碰在一起呢,看看它们碰出来的小动物是怎样叫的呀?幼

21、:小鸡,它们是叽叽叽的叫。(伸出食指与好朋友碰一起)师:我们的小指在哪里?它们要找好朋友拉拉钩,请小朋友们帮帮忙!幼:在这里(伸出小指与好朋友一起拉钩)5、让幼儿轻声的跟老师念儿歌。6、进行小组或个人朗诵儿歌,并且一边朗读一边做动作,更进一步增强幼儿对儿歌的理解。7、请幼儿上来表演,大胆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三、教师小结(_分钟)老师希望小朋友们能把今天我们学的这首你我来做好朋友儿歌读给更多的小朋友听,这样你们还可以交到更多的好朋友!也希望小朋友们之间应该要相互帮助,相亲相爱,好朋友之间应该学会分享,不吵架,不打架!中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经典版(七)活动目标:1、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2、丰富幼儿

22、知识,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编。3、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活动准备:主题树脚印,小鸡(小鸭,小狗,小孩)脚印图片等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引出儿歌重点提问:你们知道动物的脚长什么样吗?谁愿意来和我们说一说?小结:动物们的脚长长短短,和我们的脚不一样,也不一定是五个脚趾。重点提问:那你们知道动物的脚印是什么样子的吗?小结:动物的脚印各式各样,有大有小,每一个都是不一样的。2、学习儿歌,播放课件。重点提问:儿歌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的脚印?它们的脚印一样吗?小结:儿歌里提到了小鸡,小鸭,小狗和小孩的脚印。3、完整学习儿歌重点提问:小鸡的脚,

23、跑来又跑去,像什么?小狗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小鸭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小孩的脚,跑来又跑去,像什么?小结:小鸡的脚像竹叶;小狗的脚像梅花;小鸭的脚像小扇;小孩的脚像小树。4、仿编儿歌师: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脚印?跑来跑去像什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编)例如:青蛙,毛毛虫等等。5、表演:脚印规根据自己的创编内容进行表演。附;儿歌脚印小鸡的脚,尖尖的,跑来又跑去,竹叶撒满地。小狗的脚,圆圆的,跑来又跑去,梅花落满地。小鸭的脚,扁扁的,跑来又跑去,小扇铺满地。教学反思:这篇课文以一个生动的小故事渗透了自然界中小动物们的脚印各不相同的常识,并旨在借此篇课文让孩子对动物各种不同的脚印产生兴趣。这堂课上,我对于“不同的脚印”这个常识的渗透还不够,只是一味地在教学环节中安排了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枯燥无味的各项说话训练。而且,虽然看似训练点很多,却因为没有完全考虑到我班的特殊情况,所以导致训练目标也没有完全达成。如果能够在更深层次地钻研教材后,根据孩子的真实情况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也许教学效果会更好。第16页共16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