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非政府组织与政治

上传人:帝城 文档编号:221536482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6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七讲非政府组织与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七讲非政府组织与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七讲非政府组织与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第七讲非政府组织与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讲非政府组织与政治(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7讲 非政府政治一、利益群体与政治二、非政府组织三、大众传媒与公共舆论四、公民与政治参与一、利益集团与政治“十人说话胜过千人沉默”拿破仑一世,格言(Maxims)社团(association)在行动自愿基础上组成的团体,反映了对共同利益与共同关怀的认知。团体分类:社群型团体(communal groups)机构型团体(institutional groups)社团型团体(associational groups)(一)利益集团的概念、特征利益团体(interest group)或 压力团体(pressure group)1、西方政治学理论中的利益集团理论 利益集团理论在政治学中至关重要,“它

2、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试图解决其领域内两个古老的问题,社会关系和经济活动在什么程度上形成政治系统的规范、机构、冲突和决策?反过来,经济和社会生活在什么程度上受这些政治形态特点的影响。”(美)戴维格林斯通 集团=活动=利益 阿瑟本特利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Arthur Bentley,1908 “充分叙述了团体,也就叙述了一切。”(p.208)利益集团是在社会中提出特定要求,具有共同态度的集团。当它通过任何一种政府的机构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它就变成了政治利益集团。戴维杜鲁门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David Truman,1951利益集团:一群

3、具有共同的价值观、目的和要求的个体。多元主义的代表人物 罗伯特达尔 “人民当中的所有积极与合法的团体,在决策过程的某些关键阶段,都能使自己的声音为人所知”(1956:145)西方多头整体中企业团体享有特权地位。经济学上,利益集团为分利集团。曼瑟尔奥尔森 集体行动的逻辑(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Mancur Olsen,1968)、国家兴衰探源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1982)对经济兴衰均起着重要作用2、利益集团的概念 指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而联

4、合起来的,为实现这种群体利益而寻求影响政府政策的一种社会团体。特征(1)集团利益是利益集团存在的基础(2)这种利益是某一集团的特殊利益,因而具有强烈的排他性。(3)影响政府政策过程是利益集团实现集团利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二)利益集团影响政策的主要途径1、院外游说 利益集团的代表向政府官员或会议议员进言,说明他们反对政府某项公共政策的原因,指出政府如果坚持这一政策可能有什么困难和不良后果;建议政府采取别的做法,并强调这些做法的好处。Lobby Lobbyist2、影响选举 在选举活动中,募集捐款,筹措资金,积极为自己支持的政党候选人进行活动。美国的劳工集团大多支持民主党,而工商企业集团多支持共和

5、党。英国的产业工会支持工党,企业团体则支持保守党。3、公开活动 公开活动的形式包括投书电台、报社、公开演讲、张贴标语和举行记者招待会并向记者提供新闻和真相,由电台、杂志、报纸等加以报道。其主要目的在于制造公共舆论。1988年,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二中全会的工作报告首次承认,中国社会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内部仍然存在着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到2004年,全国各类民间组织已发展到26万多人。谁埋单?二、非政府组织No-Government OrganizationThe Third Sector(The Public Sector The Private Sector)(一)、

6、非政府组织及其界定1、非政府组织的出现及概念 (1)国家 “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皇臣”的古代社会,任何独立于国家(皇权)之外的社会组织是不存在的。(2)国家与社会的分离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领域(市民社会)从政治领域(国家)分离出来。(3)市民社会的继续分化市民社会分化为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 哈贝马斯的三元分析框架私人领域公共领域国家私人领域包括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家庭以及其中的私生活。公共领域包括教会、文化团体和学会,还包括独立的传媒、运动和娱乐协会、辩论俱乐部、市民论坛和市民协会,此外还包括职业团体、政治党派、工会和其他组织等。美国哲学家柯亨和阿拉托把市民社会同一个由党派、政

7、治组织和政治公共体构成的政治社会区别开来;把市民社会同一个由生产和分配的组织构成的经济社会区别开来。把市民社会看作是介于经济和国家之间的社会领域。市民社会经济领域国家美国学者莱斯特塞拉蒙“非营利部门”有别于“政府”和“营利部门”(企业)的“第三部门”政府部门营利部门非营利部门(非政府部门)国家国家市民社会 经济领域私人领域营利部门非经济领域公共领域非营利部门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是指从事解困济贫,推进特定人群利益,保护环境,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或从事社区发展的私人组织。从更宽泛的角度来说,它是指任何独立于政府部门的非营利组织。是对政府(计划)失灵、集权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反应。从事的社会公益事业,提

8、供公共物品。美国目前大约有100万个非政府组织,每年有1000多万人在非营利性组织工作并领取薪金。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近100万专职工作人员受雇于各类志愿团体,社会组织的支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8%。德国的各种社会组织中的福利协会、志愿团体非常发达,它们提供了90%的助残服务、70%的家庭服务、60%的养老服务、40%的医院病床。1988年,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二中全会的工作报告首次承认,中国社会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内部仍然存在着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到2004年,全国各类民间组织已发展到26万多人。何大明(云南大众流域)汪永晨(绿色家园)梁从诫(自然之友)2

9、、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特征 (1)组织性 (2)民间性 (3)非营利性 (4)自治性 (5)志愿性 (6)公益性秦晖的观点:在现代社会,国家以强制求私益的机制势必要为另外三种机制所取代:A.市场:以志愿求私益;B.国家:以强制求公益;C.第三部门:以志愿求公益。包括国家在内的各种组织(部分)可按公益与私益、志愿与强制这样四个纬度,形成四个逻辑组合:以强制提供公益的部门,这就是政府部门;以志愿提供私益的部门,即市场(企业)部门;以志愿提供公益的部门,即第三部门。以强制提供私益的“部门”,它在前近代的传统专制时代弥漫于所有部门之中,现代化与公民社会的任务就是消除这一部门。私益公益强制剥削掠夺国家部门志

10、愿市场(企业)第三部门(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方式 媒体宣传组织集会罢工游行院外游说政党利益集团非政府组织政权夺取政权提名候选人影响选举影响政策影响政策道义支持三、大众传媒与公共舆论1、大众传媒的内涵新闻传播工具(Mass media&news media):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2、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大众传媒的宪政地位公共舆论:民主的社会基础意见领袖:在舆论与政府之间第四权力:社会主导国家政治社会化:民主价值的代际传承政治说服:政治候选人对选民、总统对公众公共通道:媒介“制造”政治产品四、公民与政治参与(一)公民的内涵 公民、臣民、村民

11、公民,即享有人身独立、自由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地域型政治文化地域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占据主导)(占据主导)公民文化公民文化稳稳定定的的政政治治体体制制顺从型政治文化顺从型政治文化 公民文化的特点:公民文化的特点:其一,个人的政治意识强烈,关心政治与政府事务,对政治过程的知识较为丰富,具有较强的政治责任感;政治责任感;其二,社会成员对国家、民族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政府当局的政策有着较高的期望,能够主动参与政治过程,具有较高的政治效能感;政治效能感;其三,社会成员对宪法、民主、自由、平等持有很高的评价,并愿意实践愿意实践上述价值。(二)公民参政的方式 (1)选举投票 (2)政治结社 (3)公民有时也参与政府政策的创制、复决以及对某一公职人员进行罢免等活动。(4)公民不服从 (5)政治集会、游行示威政治体系结构模式政府(立法、司法、行政)社会团体(经济性组织、第三部门)政治性组织(政党)个体公民个体公民个体公民知青下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